【测控指导】2018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4 《诗经》两首
《【测控指导】2018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4 《诗经》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控指导】2018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4 《诗经》两首(3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我国是诗歌的国度,几千年来,诗人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本单元所选的诗歌,有叙事诗,也有抒情诗;有民歌,也有文人创作的诗歌;有鸿篇巨制,也有短章珍品。其中,诗经与“楚辞”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重要源头,以汉乐府为代表的五言诗的产生与发展,又为唐代五言格律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从诗歌的表现手法来看,诗经开启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创造了“赋、比、兴”的抒情手法,哺育了一代代诗人;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则开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借“香草”“美人”比喻高洁品德,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孔雀东南飞代表了我国古代长篇叙事诗的最高成就,离骚则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长的一首政治
2、抒情诗。,目标导航,学习建议 1.反复吟咏,理解诗意。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学习诗歌,首先要反复吟咏,吟咏的目的不仅是熟读背诵,更在于体会诗歌的语言和节奏。诗歌中艺术形象的塑造、意境的营造以及情感的传达,都要借助语言来实现,只有反复吟咏,才能把握诗意。 2.分析意象,把握形象。诗歌都是通过意象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感的。学习古代诗歌,要把握作者选用的意象,理解诗歌中塑造的形象。无论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其中都有诗人的形象或主人公的形象。 3.抓住技巧,辨明手法。本单元所选诗歌,其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都被后世的诗人继承,并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这些诗歌应分析其技巧、鉴赏其手法。,4.由此及彼,拓
3、展阅读。对诗歌的学习,要善于由此及彼,拓展延伸。课本所学的诗歌有限,诗歌鉴赏能力仅靠读几首诗歌难以形成,因此,学习时不能局限于这几首诗歌,要结合有关资料,补充阅读,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鉴赏,整合积累。,4 诗经两首,这是一条时间的河流,从三千多年前的远古流来,滋润了唐诗宋词明清文章;这是一条文字的河流,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农事,传递着思妇的幽怨、游子的感伤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这条河的支流,我们注定生活在她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这条河流的名字叫“诗经”。学习两首,重在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诗歌传达的思想与情感。,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氓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当时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
4、段,封建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郑、卫一带风俗更是浪漫,桑间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桃报李,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氓反映的正是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一出爱情悲剧。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戍边之歌。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毛诗(西汉毛亨著)认为它是周文王时代的作品。周代北方的犭严狁(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汉民族的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关于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境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犭严狁的记载。采薇写的就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新课助读,自主梳理,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5、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六义”:诗经从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合称“六义”。关于“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卷一)中解释说:“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关于“风、雅、颂”,“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大多数是民歌,最富于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雅”是西周王畿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又分“大雅”“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
6、篇。,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识通假 (1)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2)于嗟鸠兮(“于”通“吁”,感叹词) (3)犹可说也(“说”通“脱”,脱身) (4)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5)岁亦莫止(“莫”同“暮”,文中指年末) (6)彼尔维何(“尔”通“ ”,花盛开的样子) (7) 犭严狁孔棘(“棘”通“急”,紧急),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多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分古今,5.明句式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宾语前置句),新课助读,自主梳理,6.积名句 (1)(2014山东高考)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7、诗经氓) (2)(2013北京高考)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3)(2013四川高考)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 (4)(2013湖南高考)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经氓) (5)(2012福建高考)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氓) (6)(2011福建高考)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7)(2010大纲全国高考)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新课助读,自主梳理,(8)(2010江苏高考)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
8、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经采薇),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点评:这四句采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情形。这个男子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拿布来换丝,实则是向女子求婚。一方面,男子的外表忠厚老实;另一方面,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打扮。这几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点评:这两处采用比兴手法引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
9、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不过,也不妨理解得宽泛些,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缫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点评:(1)这是以景语写情思的千古名句。这四句诗里含有两个典型画面:一是春天里微风轻吹、柳枝飘拂的画面;一是寒
10、冬时节雪花纷飞的画面。抒情主人公的感情就蕴含在这两个画面中,而没有明说出来,更增加了诗句的含蓄美。 (2)今昔对比,以虚衬实。凯旋之乐与内心之伤悲对比,以乐衬悲。昔日之“杨柳依依”与今日之“雨雪霏霏”对比,有今不胜昔之悲。 (3)“雨雪霏霏”之景与后面的“载渴载饥”之情境相合,情景交融,更突出内心之伤悲、哀痛。,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点评:这四句诗是采薇一诗的结尾,也是诗人直抒胸臆的诗句。“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这是写戍卒归途中的情形。路途是那么遥远,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他忍渴耐饥,挣扎着走向故乡。在这艰难的归途中,戍卒痛定思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控 指导 2018 一语 文人 必修 课件 诗经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