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指导】2018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8 兰亭集序
《【测控指导】2018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8 兰亭集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控指导】2018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件:8 兰亭集序(3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本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我国古代散文从简单的记事开始,逐渐发展成为叙事记人的史传散文,而议论政事、阐释哲理的诸子散文,写景游记类的抒情散文则产生较晚。起初体制短小,描写简单,到了东晋时期,世事离乱,偏安江南的士大夫们仰慕老庄思想,追求清玄之风,逃避现实,寄情山水,此时描写山川景物、记叙观赏游历的散文才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唐宋时期,文人的生活范围更宽,文化修养更高,审美能力更强,于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便大量涌现。“唐宋八大家”描写山水、记叙游历的作品极为丰富,成为中国散文史上的一个亮点,影响所及直至明清而不衰。这类散文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作家在游览山川景物、名胜古迹时往往
2、有感而发,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寄寓其中,抒写个人对自然的审美感受,具有浓厚的抒情和说理成分。本单元所选三篇散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的典范之作,其景、情、理的高度统一,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目标导航,学习建议 1.疏通字句,把握文章大意。阅读古代作品,首先要克服语言困难,弄懂字、词、句的意思;其次要反复诵读,体会句读、语气,进而把握文章大致内容,分清写景、抒情、议论的层次。 2.提纲挈领,抓住关键语句。山水游记类散文往往通过议论性语句,借景抒情、借事说理,寄托作者的理想或政治抱负。阅读这类文章,就要留意文中起画龙点睛、揭示主旨作用的语句,抓住这类语句,才能化繁为简,纲举目张。 3.分析景语,体
3、会情、景关系。山水游记写景状物是必不可少的,但写景状物的目的是抒情,景与情往往融合在一起,情有时也通过写景抒发。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先写景后抒情,或者边写景边抒情,有时景语即情语。阅读时要注意体会。,4.关注形象,揣摩写作意图。山水游记既注重客观景物的描绘,也讲究作品中自我形象的塑造。凡优秀的作品,不但客观景物描写生动,而且作者自我形象鲜明。因此,关注作品中作者表现出来的自我形象,也是捕捉作品写作意图的捷径。,8 兰亭集序,在魏晋名流中,有这样一位,他诗文皆工,尤善书法,其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后人曾赞言:“独特岂止在书道,放浪形骸意气狂。郗氏选婿王家子,慧眼一瞥喜
4、东床!袒胸露背容不动,中有不俗好文章。”他的文章虽流传不多,但兰亭集序一文卓绝千古。学习这篇序文,要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新课助读,自主梳理,东晋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因政治和玄学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士人不关心现实,他们寄情山水,举止风流潇洒,言谈诙谐随意。而浙江的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因此不少名士隐居在这里,谈玄论道,放浪形骸。王羲之即其一。他虽出身名门,却淡泊宦情,好隐居,与清谈名士交游,以山水吟咏为乐,为人率直洒脱。他常与朋友们徜徉于会稽的明山秀水之间,诗酒风流,逍遥度日。,新课助读,自主梳理,
5、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许多名士相聚于兰亭,聚会缘于“修禊”这一习俗。古人于三月上旬巳日,在溪水边洗濯,祓除不祥。后来发展为暮春之初在水边宴饮嬉游,祓除不祥的意义反而退居其次。当日,兰亭聚会名流荟萃,规模宏大,与会者有41人。聚会的目的主要是欣赏山水,饮酒赋诗。为了增加趣味,他们沿溪流而坐,采取流觞赋诗的方法,流觞所至,即席赋诗。他们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这便是著名的兰亭集序。,新课助读,自主梳理,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有“书圣”之称。历任秘书郎、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
6、史,曾任右军将军,人称“王会稽”“王右军”。著有王右军集。 序:文体名,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有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识通假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多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活用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2)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
7、),新课助读,自主梳理,5.分古今,新课助读,自主梳理,6.明句式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短语后置句) (2)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之”) (3)悟言一室之内(省略句,省略介词“于” 介宾短语后置句) (4)当其欣于所遇(介宾短语后置句) (5)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6)亦将有感于斯文(介宾短语后置句),新课助读,自主梳理,7.积名句 (1)(2013山东高考)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2)(2013江西高考)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王羲之兰亭集序) (3)(2012福建高考)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羲之兰亭
8、集序) (4)(2011山东高考)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5)(2011安徽高考)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6)(2011四川高考)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至“亦足以畅叙幽情”。 点评:文章首先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次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
9、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点评:这句体现了作者的感情由“乐”转而为“痛”的过程。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作者不免产生感慨,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为“痛”的感觉。“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因为它说出了古往今来人们的普遍感
10、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已经发生变化,但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点评:这句的意思是“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这里,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句中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点评:我们今天读王羲之的文
11、章,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性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诗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枭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追求,所以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作者写兰亭的景色时突出了它的什么特征?这与作者的性情有什么关系? 提示:文章写兰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水之间,绿树成荫,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控 指导 2018 一语 文人 必修 课件 兰亭集序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