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泰州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月度检测高二语文月考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1.在下列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谭鑫培的唱腔,其感情上的描绘,尺寸上的操持,长短腔的安排,都是章法分明,_。 空城计散板前六句用腔简捷,到第七句腔调迂回曲折,如行云流水,悦耳动听,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化境。有时 _,耐人寻味:有时浓墨一挥,气象万千。听之似乎无板眼之拘;细拍之则 _,意到神随,美不胜收。 A.秋毫无犯 淡妆浓抹 丝丝入扣B.秋毫无犯 轻描淡写 环环相扣C.有条不紊 轻描淡写 丝丝入扣D.有条不紊 淡妆浓抹 环环相扣2.根据诗中描写的季节,下列诗句分类
2、恰当的一项是(3 分) 甲、春季 乙、夏季 丙、秋季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A.甲: 乙: 丙: B.甲: 乙: 丙: C.甲: 乙: 丙: D.甲: 乙: 丙: 3.某同学准备将过去所写的文章编成集子,分为三辑,每辑一个标题。以下各组文章与所拟标题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第一辑:且上操场“疯” 一回 身在高三也潇洒 放飞十八岁的梦想 敢立潮头不负年华 第二辑:扶贫路上歌声响 “候鸟” 回乡创业记 向“海归村官” 致敬 百年老村脱贫记 第三辑:巍巍泰山中华魂
3、 黄山青松绝天下 山清水秀漓江美 冰封的大运河 A.校园放歌 逐梦路上 青山绿水B.青春荡漾 逐梦路上 壮丽山河C.青春荡漾 小康征途 青山绿水D.校园放歌 小康征途 壮丽山河4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 分) A.“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长年累月出门在外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对他们的思念和牵挂呢? B.“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春节又将来临了,家家户户都忙蓿洒扫迎新,期待来年的好运。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无法改变。 D.“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中秋佳节,山塘街游人如
4、织,怎奈天公不作美,突降的大雨让游客们扫兴而归。二、文言文阅读(2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甲: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 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英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
5、,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抉二先,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令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固宅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r 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苏轼方山子传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 A 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禾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6、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己承天寺夜游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稍壮,折节读书 折节:改变志向、行为B.此岂占方山冠之遗像乎? 遗像:遗制C.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矍然:精神很好的样子D.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 从事:任职6.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B.呼余宿其家 其孰能讥之乎C.欲以此驰骋当世 然后可以就大事。 D.闷余所以至此者 所以经营绥辑先后始终之际7.下列对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7、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 自得其乐。 B.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 不遇”。但作者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其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方山予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D.文章最后写“光、黄间多异人”,而自己却“不可得而见 ”,于是推测方山子或许可以看到他们,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将方山子归于“异人”一类。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因与余马上论用兵
8、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而岂山中之人哉!(5 分) (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5 分) 9.比较阅读【甲】 【乙】两文,简要概括苏轼和方山子的人生际遇有何不同?他自我排遣的方式分别是什么?(4 分) 三、古诗词鉴赏(8 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 10 -11 题。 江南曲于鹄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采莲子皇甫松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羞。10.比较两首诗主人公的不同形象(4 分)_11.前人评价江南曲 “一片心情只自知, 偶向还随 暗
9、掷妙极形容”,请作简要分析。(4 分) _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 (2)忧劳可以兴国, _。 (欧阳修序 ) (3)古之君子,_,其待人也轻以约。 (韩愈原毁 ) (4)长者虽有问,_。 (杜甫兵车行 ) (S)玉宫桂树花未落,_ 。 (李贺 天 E 谣 ) (6)熊咆龙吟殷岩泉,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7) _,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8)天下有大勇者,_,无故加之而不怒。 (苏轼留侯论 ) 五、现代文阅读(一) (1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3-15
10、题土豆兄弟李汀土豆,更像是我的兄弟。圆圆的头,憨厚、朴实,土头土脸。 二进入菜市场,每个摊位像是色彩斑斓的展台,每个莱品像瓷器一样光鲜,像涂上釉彩一样发亮。土豆挤在众多菜品中,有着大肚能容的气质,也有憨直肥胖的容颜。土豆满身的泥土,鼓着腮帮予,像是有一大肚子的话要往出倒,却总一言不发。 母亲说,土豆,是最贫贱的粮食,不用操那么多的心,泥土里的土豆悄悄在往大里长。母亲晓得,土豆不会骗她。 把土豆丢进堂屋疙瘩火堆里, “烤的疙瘩火,吃的洋芋果。 ”洋芋就是土豆。我老家把土豆叫成洋芋,是因为这家伙是外国人种的。我后来听说,德国光土豆博物馆就有三家.德国人一日三餐至少两餐吃土豆.在下萨克森州.青年男女
11、热恋时,会送给对方一个土豆.因为对当地人来说, “爱情和土豆一样宝贵”。欧洲邻国干脆管德国叫“土豆国” 。把疙瘩火里的土豆翻个身,让它“扑哧扑哧” 冒个气,火焰里 “哗哗” 响,像一 场欢奏曲一样。老家吃火烧土豆,有说法:一捧二吹三拍四忽悠。一捧,就是不要把土豆抓在手里,要捧着土豆,不停轮换于双掌散热;二吹,嘴里不停地吹气,吹去灰烬和热气:三拍,用手轻轻拍打,拍净泥土灰烬:四忽悠,就是慢慢剥开,嘴与土豆始终保持相应的距离,同时持续不断均匀地哈气,吹散土豆心里的高温。几番下来,滚烫的土豆稍稍冷了,一边剁着土豆皮,一边谈笑风生,心里是那么踏实。其实,生活不需要山珍海味,只需静坐下来,舒心吃上一颗火
12、烧土豆就好了。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土豆是最好侍弄的庄稼。惊蛰后,土地开始松动,春天启程。只要不是盐碱地,土豆挨土就能长。在缺吃的年代,土豆是个宝。记得土地刚刚承包到户,乡亲们找到了地里种啥自己做主的感觉,用力用肥多了,那年土地种啥成啥, 土豆也比往年丰收,没有储存的地方了,家家户户就把土豆堆放在老 屋 街沿上。土豆收回家.天天吃土豆,各种吃法。蒸熟吃,在火堆里烤着吃。切成丝,炒土豆丝。切成片, 与腊肉炒。 小时候,母亲把新鲜土豆去皮磨浆,滤去渣,剩下的淀粉水沉淀晒干后,就成了土豆粉。 “母亲把晒干的土豆粉,加上白糖,边用开水冲,边用筷子搅拌,不一会儿,一 碗土豆糊糊好了。一碗土豆糊,无疑是农
13、村小孩子能够欢喜好几天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那个年代孩子们对于甜蜜食物的喜爱和表达。甜丝丝晶莹的土豆糊让我们三兄弟一个个长大成人。如今我们生活在城市,在狭小的城市空间中游走,我们依然能够保持着泥土的品质,得益于土豆的恩赐。: 土豆一直在地下行走着,那些拳头大小的籽实,很低调地放在泥土的里面,不去声张,静静等在那里。进城打 工 的乡亲们,在城市的街道小巷里谨慎穿梭,他们有时候用手撑在街道的电线抒上歇一歇气,有时候蹲在街边行道树下喝一口水,他们是我的土豆兄弟。 他们在城市游走、生存,他们的肤色、内心没有改变,他们和一颗土豆的肤色、内心竟是那么一致。他们身上的气味,就是土豆的气味,就是村庄的气味
14、。夜幕四合了,他们回到城市的一角,吃着从家乡带进城的土豆。这多像梵高画的吃土豆的人 。梵高在给提奥的信里说:“我一直想强调这些在灯下吃土豆的人,盘中取食所用的正是在田里掘地的同一双手,因此这幅画代表了手的操劳,代表了他们如何诚实地赚取吃食。 ”也许梵高没有发现土豆和人一起过冬的景象,要是发现 了 ,他不会去画吃土豆的人 ,也许会画一幅春天阳光里的土豆 。 堆在屋角的土豆,被冬天斜射进来的光线照耀着,一身的土色静静的。土豆就在11这样的屋子里开始休眠,冬天屋子不多的温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着。就在这温暖的土屋里,醒着的土豆开始冒茅,这是多么早的一个春天,多么温暖的一幅画。 (选自人民
15、日报2017 年 02 月 20 日,有删改) 13.文章为什么宕开一笔写德国的土豆?(4 分) _14.文章标题“土豆兄弟”有哪些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 分) _15.简要赏析文章结尾一段的表达效果。(6 分) 。 _六、现代文阅读(二)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 当下的经济世界出现了两个严重的错位:一个是家庭和外部社会的错位,即外部社会继续狂热生产和家庭内部物质产品严重过剩之间的失衡:一个是家庭和物质产品的错位,即家庭由物质产品的主人转变成仆人的颠倒。历史和逻辑都告诉我们,扭曲终究是要归位的。终于, “断舍离” 爆发。 山下英子的“断舍离” 本是解决自
16、己居家问题的。不买进不需要的东西,处理掉手里没用的东西,让家的空间宽敞起来。不曾料及的是,一个让家庭成员获取舒适感的举动,赢得的不只是大的居住空间,还有内心的自由自在,因为从此不用再对过多的物质产品牵肠挂肚、劳心费神。更不曾料及的是,山下英子不止一个,而是成千上万,聚合起来就是一个时代。要知道,那些“断舍离” 的东西,曾经满足过无数山下英子的欲望转眼便无情地来缚了她们的心灵。心无自由,便无舒适,更谈不到幸福?山下英子们痛下决心“断合离 ”,理所当然。 这个由日本家庭 妇 女启动的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实际是一场关系到经济生活模式的巨大革命,它预示着人类从物质产品拥有的“极度偏好”转“适度” ;这
17、也是一 次人类经济发展目标的重新定位,一味扩张生产的高速增长将被平衡生产的适度增长所代替:这更是一种人类理解自由和幸福真叉的启蒙,拒绝物质产品对人的奴役,回归自由自在的状态将主导人类精神生活。 相应地, “断舍离 ”也预示了一场经济学革命的到来。这场革命的表现形式,是纠: 正过往经济学畸重的“生产理论 ”或“供给学说”,真正从供给与需求相互制约的视角, 理解经济现实,总结经济运行,提炼经济逻辑,构建新的经济学理论;这场革命的深层本质,则是围绕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人,实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生产之事”到“生活之人”的转变,推动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从服务各种经济体向服务人类的自由和幸福靠拢,开启经济学的研
18、究方法从-钵细微事实到一般宏观逻辑的探索。 “断合离”的案例告诉我们一个山下英子微观的鲜活生活故事,聚合出了千万个山下英子对物质产品需求的宏观经济大局,那么,从真实的经济生活里,去发现“断舎离”类的小事,理解并分析其中人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成分,以及这种成分可能的广泛代表性,进而预测“小事” 舍为“大势”的走向,就是未来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在要求。 。 这就是“解剖麻雀 ”而认知全体麻雀,甚至于认知同种鸟类的方法,以及“由小见大” 或“见微知著 ”的类比逻辑演进方法。 这种方法与以往经济学最大的不同在于,真实的经济生活是经济学稿起点;经济生活的历史演进轨迹,同时就是经济学的逻辑发展路线。换言之,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泰州 中学 2018 2019 年高 学期 第二次 月考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7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