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江阴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江阴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练习高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7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 “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白居易) ,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欧阳修) 。那么, “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
2、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 “袅袅”之态。 “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 。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 “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 “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
3、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自汉代以降, “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 “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
4、“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 。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 ,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 ,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柳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
5、表性的一个,最早出现于诗经中。B. “柳”又作“杨柳” ,称名不同,其实所指相同,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寄寓了相同的感情。C. 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诗歌中具有了丰富的意蕴,如摹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D. 古人常借柳表达思乡思亲之情,是因为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柳已成为故乡的象征。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B. 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C.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主要目的在于使文章具有
6、浓郁的文化气息。D. 因为家中庭院植有柳树,许浑因此睹物伤怀,咏出了表达强烈思乡之情的“蒹葭杨柳似汀州”的诗句。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古人在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感情的表达。B. 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即指柳的证据。C. 无论是许浑、冯延已还是刘禹锡等,都写出了大量咏柳的诗篇,可见柳这一具有丰富情感意蕴的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D. 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 ,柳因此在相思、乡愁等意蕴之外,总会成为隐者的象征,寄寓了隐逸之乐。【答案】1. B 2.
7、 A 3. D【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B 项, “寄寓了相同的感情”错。文章第二段引用白居易和欧阳修的诗句,这两首诗中都有一个女子存在,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是白居易的诗,诗人用柳来暗喻自己曾费用心血培育过的一名年青女子。诗人已与她离别了两年,但诗人一直没有遗忘她,一直在想不知何人在使唤她,甚至在欺侮她,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一名年青女子的难
8、以忘怀并为其命运担忧的情感;而“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是欧阳修的诗句, “堆烟”状院中之静,衬人之孤独寡欢, “帘幕无重数” ,写闺阁之幽深封闭,是对大好青春的禁锢,是对美好生命的戕害。 “庭院”深深, “帘幕”重重,更兼“杨柳堆烟” ,既浓且密生活在这种内外隔绝的阴森,幽邃环境中,女主人公身心两方面都受到压抑与禁锢。叠用三个“深”字,写出其遭封锁,形同囚居之苦,不但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身独处,而且有心事深沉、怨恨莫诉之感。由此可知,情感应是不同的。故选 B项。【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
9、、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 项, “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错误,从文中来看,没有按照时间顺序。C 项, “主要目的在于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错,主要目的在于增强文章说服力。D 项, “家中庭院植有柳树”错误,文章第六段说的是“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并没有
10、说许浑家中庭院就种植柳树,选项把两处内容糅合到一处。故选 A项。【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 项,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感情的表达”错误,选项无依据,依
11、据原文只是提到了给后人理解诗句制造了困扰。B 项, “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即指柳的证据”错误,选项表述逻辑关系错误,文中说的是“即使此传说确凿故此据不足为证” 。D 项, “柳因此在相思、乡愁等意蕴之外,总会成为隐者的象征,寄寓了隐逸之乐”中“总成为”说法过于绝对。故选 C项。【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
12、改变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 “所有” “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 “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
13、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
14、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 “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4小题,16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飘逝的风筝徐国平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可此刻,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犬吠鸡鸣声都听不到。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风筝,迈出了家门。那是一只“年年有余”的风筝。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了?鹞爷心里猜想着,整个人
15、就显得失魂落魄,没精打采。一个人放风筝有啥意思啊?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那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落。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三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这时,一阵春风拂来,那只风筝有些迫不及待地拽紧了他的手。鹞爷浑身上下顿觉轻飘飘的,如同要离开地面飞起来一样。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鹞爷又想到过去。一到阳春,方圆百里的天空,都会飘曳着他扎的风筝,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中的人老
16、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会飞到九霄云外。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的手艺慢慢失传了。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傲,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自己的雄心壮志,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很快,天上飞起一只风筝。那只风筝随着风飘忽不定,像只失群的孤雁,在空中东一头西一头地乱窜。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天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
17、,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鹞爷低头一看,不知何时,身边多了一个男孩,正一脸好奇地望着他。终见有人陪了,鹞爷的心情豁然开朗,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说,你玩一下就知道了。男孩怯生生地接过风筝线,有些不知所措。鹞爷一旁吆喝着,拽紧线,快跑起来啊!男孩立马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孙子的影子。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鹞爷没有责备那个男孩,而是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
18、的。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男孩噘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里面烧香焚纸。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男孩一脸迷茫,摇头说不知。鹞爷就仰头指了指天上的风筝说,根是啥?根就是你手中的那根风筝线,人就是天上的风筝,有根线扯着还能落回来,如果那根线断了,就四处漂泊,永远也飞不回来了。男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此刻,就见那只摆脱了束缚的风筝有些飘摇不定
19、地朝下沉落了一会儿,最后猛然折了一个方向,有些留恋地渐渐飞高了,飞远了,最终淡出了鹞爷的视线。恍然间,鹞爷觉得手心一热,低头一看,是一滴滚烫的老泪。鹞爷看着飘逝的风筝,多么困惑,多么茫然(选自时代文学2018 年第 3期,有删改)4. 指出第一段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并作简要赏析。5. 文中写了鹞爷的儿子和小男孩,对刻画鹞爷的形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小说以“飘逝的风筝”为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探究。【答案】4. 比喻,夸张,将“村里人外出”比成“身子被掏空” ;突出当下村庄的空荡与寂静,奠定了全文感伤的基调,为下文写乡村文明的消逝做铺垫。 5. 将“鹞爷儿子”去城里糊弄人赚钱与“鹞
20、爷”坚守农村、守护传统工艺作对比,突出鹞爷坚守传统的执着和面对社会变化的无奈;借与小男孩放风筝,引发鹞爷对往昔生活情景的美好回忆与怀念。借对小男孩的发问,表现鹞爷面对失根状态的失落和茫然。 6. “飘逝的风筝”实指小男孩的风筝淡出人们的视线;实际上隐含着许多更为深刻的内涵;暗示了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如“鹞爷儿子”之类的后辈飘离乡村去城里生活;象征着乡村传统文明被城市“掏空”后渐渐消逝的虚空没落;象征着传统工艺的式微;暗示了作者对传统工艺失传和传统乡村文明被现代化大潮激荡无存的困惑与茫然。【解析】【4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语句的赏析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
21、分析句子是如何运用该表现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即可。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犬吠鸡鸣声都听不到”中“村里人外出”比成“身子被掏空” ,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乡村的寂静与空荡荡的特点,凸显出一种伤感的基调,为下文文明的乡村消逝做铺垫,增强文本的艺术魅力。【5 题详解】此题考核欣赏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答题时一般首先分析其形象特征,然后分析和主人公的关系,对主人公的命运或性格特征产生什么影响,然后分析对揭示文章的主旨方面产生的作用。要求分析文中写了鹞爷的儿子和小男孩,对刻画鹞爷的形象的作用,答题首先答出鹞
22、爷的儿子的特征,然后从手法上分析这些反应鹞爷的哪些特征, “鹞爷儿子”去城里糊弄人赚钱, “鹞爷”坚守农村、守护传统工艺,二者对比,突出鹬爷的坚守和面对现实问题的一种无奈。 “小男孩”注意从结构上分析,通过小男孩展示出的是一种精神价值的思考,凸显出对美好的回忆,展现出面对生存状态的一种茫然的人生态度,据此分析即可。【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标题的含义的基本能力。要求“飘逝的风筝”为题的意蕴,答题时注意从情节上作表层的分析,然后从人物形象和主旨的角度作深层分析, “飘逝的风筝”强调的是一种精神上的空虚,展现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的后代逐渐远离乡村,走向城市,去寻找另外的一种精神境界
23、,突出灵魂的诉求,在传统手工艺之上,逐渐的已经没落了,文章标题展现出对传统手工艺的失传以及传统乡村文明被城市所替代的一种无奈与伤感。【点睛】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在作用方面,可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等角度作答。(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随着国家政策频繁出台利好新能源汽车,各地方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也
24、逐步加大,截至 2018年 6月 20日,全国共有上海、深圳、重庆等 15省市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奖励政策。在如此大规模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情况下,电动汽车的产销量也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8 年 1-5月,汽车产销均呈增长趋势。5 月,汽车生产234.44万辆,同比增长 12.84%;销售 228.77万辆,同比增长 9.6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9.6万辆和 1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85.6%和 125.6%。就在这形势看似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一个致命的问题却悄然浮现。一些为蹭热度、蹭补贴进入这个领域的电池厂商生产出来的电池远远达不到新补贴政策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江阴 一中 2018 2019 年高 学期 12 月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7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