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华安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福建省华安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华安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华安一中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研究作者的生平事迹,以推断作品中的意向,将诗人的仕宦出处、爱情生活、师友渊源乃至异闻轶事,都列为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可靠指引,这种鉴赏,是传统方法中常用的,像唐诗纪事 宋诗纪事及许多诗话,无不如此。后来写文学史、诗史的作者,也都是采用这种历史的鉴赏法,着重于诗歌本身以外的材料。谈到诗歌的本身,便只用些抽象的辞汇来形容,像讨论到高适的诗,不是渲染他“年五十始学,为诗即工”的神话,就是详述他在旗亭看“妙妓”唱诗的趣事。对作品本身的鉴赏,最多说它“风格雄放” ,能将它与岑参的诗作一比较,说什么相异
2、处是“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 ,相同处是皆以“悲壮为宗” ,稍稍涉及作品的本身,已经算是说得很透彻了。传统的诗歌鉴赏滞留在这个圈缋中打转,历时甚久,许多说诗的资料,重复引用,愈积愈多,至清末的夏敬观作唐诗说 ,总结前人所说而集其大成,可以举为这一派鉴赏法的代表。就缺点而言,这样的鉴赏往往将作品内在的结构忽略,我们不否认研究作者的历史,是与作品的鉴赏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但作者的生平历史往往只数十百言,即使加以编年纪事,一年所纪仍有限,要想了解每首作品仍有其困难,而即使了解诗作的本末,与了解诗作的艺术成就依然是两回事。若作品的本身被忽略,则鉴赏家退居为史评家,诗的鉴赏就会全部落空。所以考明
3、了作者的生平事迹,还应据以深究作品的艺术结构。譬如鉴赏杜甫的宿府诗,据生平历史,知道此诗作于五十三岁,杜甫入严武幕府,做了工部员外郎,赐给绯鱼袋,就“杜工部”的宦途而言,乃是漂泊一生中最有依靠的岁月。全诗是:“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矩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从末句中知道他有“姑且相就”的心思,但鉴赏不应限于此,该就诗作去分析脉理,发现“独宿”二字是通篇的眼目, “井梧寒” “蜡矩残” ,当然是在写独宿,而“永夜角声悲”时自言自语,也是独宿的凄凉景况, “中天月色好”时谁共赏看?也是独宿的无聊心情。 “悲”也罢,
4、 “好”也罢,结果一样凄凉无聊,如此一顿一挫,神味加倍隽永了。下面风尘侵寻、乡书阔绝,写来也来不得;关塞萧条、归路艰难,写去也去不得,这才是“姑且相就”的独宿原因。然而“一夜独宿”时寓有多少“十年”中的感慨;“一枝栖息”间寓有多少漂泊的空间,今日暂依于此,思绪翻腾,必然是凄恻不眠了。全诗脉络紧凑,命意悲壮,得历史生平的配合而益为彰显,如此才是理想的鉴赏法。 (节选自黄永武中国诗学鉴赏篇 )1. 下列与诗歌采用的“历史的鉴赏法”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 )A. 这种鉴赏方法是传统鉴赏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是通过研究作者的生平事迹来推断作品中的意向的鉴赏方法。B. 这种鉴赏是将诗人的仕宦出处、爱情生
5、活、师友渊源、异闻轶事等作为理解作品意义与价值的可靠依据来进行的。C. 鉴赏者不从诗歌本身进行鉴赏;而是着重诗歌本身之外的材料,通过研究作者的历史来了解诗歌创作的本末。D. 这种鉴赏具有一定的缺点,即作品内在的结构往往被忽略,而一旦作品本身被忽略,诗的鉴赏就会全部落空。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唐诗纪事 宋诗纪事及许多诗话,都是采用历史的鉴赏法,对诗歌作者的相关史料进行研究并以此来推断诗歌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的。B. 用“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来说明两人诗作的不同处,用“悲壮为宗”来说明两人诗作的相同处,稍稍涉及了作品本身的鉴赏,但也算说得透彻了。C. 夏敬
6、观的唐诗说将众多说诗资料加以总结、汇集,成为历史的鉴赏法的代表,也是这一派鉴赏法的集大成之作,突破了传统诗歌鉴赏的圈缋。D. 宿府一诗通篇的眼目是“独宿”二字, “独宿”的原因在于风尘侵寻、乡书阔绝的来也来不得,关塞萧条、归路艰难的去也去不得。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作者看来,研究诗歌作者的历史是与作品鉴赏有密切关系的,但诗歌作者生平史往往记载文字不多,想借此了解诗人的每首作品仍有很大困难。B. 作者认为了解诗歌创作的本末与了解诗作的艺术成就并不是一回事,更多地关注作者的生平历史,加以编年纪事,将会使一位鉴赏家退居为史评家。C. 作者认为考明了作者生平事迹还
7、不够,还应据以深究作品的艺术结构,诗歌的脉络与命意在诗人历史生平的配合下会更加清晰、明确。D. 作者将讨论高适的诗与鉴赏杜甫的宿府诗作对比,前者意在说明什么是历史的鉴赏法,后者则否定了历史的鉴赏法,并指出了最理想的鉴赏法。【答案】1. C 2. C 3. D【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C 项, “鉴赏者不从诗歌本身进行鉴赏”表述错误,文中只说“谈到诗歌的本身,便只用些抽象的辞汇来形容” 。故选 C。【2
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 项, 唐诗说不是历史的鉴赏法的集大成之作,原文为“总结前人所说而集其大成” ;同时“突破了传统诗歌鉴赏的圈缋”的说法是无中生有。故选 C。【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 项,手法错误,文中没有对比的写法,也没有否定历史的鉴赏法。故选 D。【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
9、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二、
10、课内相关知识点4.下列划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 七十者衣帛食肉C. 外连横而斗诸侯D.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中词类活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调动知识储备,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本题中 A 项师,名词活用为动词,从师;B 项衣,名词活用为动词,穿;D 项,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只有 C 项,使动用法,使争斗;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调动知识储备,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5.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11、.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B. 暮去朝来颜色故C.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D. 尽心焉耳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解答此类题型,需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调动知识储备,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本题中 A 项,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 “明年” ,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B 项, “暮去朝来颜色故” , “颜色”古义为容貌,今义为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C 项,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为保养身体;本题中 D 项, “尽心焉耳矣” , “尽心”古今意思相同;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古今
12、异义现象。解答此类题型,需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调动知识储备,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所以平时应该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识记。6.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C.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D.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平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
13、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做出合理的解释。本题中,A 项,连词,并且连词,却;B 项,连词,所以形容词,原来的;D 项,代词,它的/副词,大概;C 项,都是助词“的” ;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白与杜甫齐名,杜甫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相传贺知章读罢蜀道难 , “称李白为谪仙 ”。B.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的诗篇,而且语言通俗
14、明白,相传老妪都能听懂。C. 过秦论选自新书 ,作者贾谊,西汉人。 “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D. 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 ,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 韩昌黎” 。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本类题型,必须注意平时的知识积累。首先明确题干要求,调动知识储备,然后通过比对,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本题中 D 项, “欧阳修”应改为“苏轼” ,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考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解答本类题型,必须注意平时的知识积累。首先明确题干要求,调动知识储备,然后通过比对,选出符合题目
15、要求的选项。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
16、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作相,商隐屡启陈情,不之省。弘政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 。文思清丽,庭筠过
17、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节选自旧唐书 )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B.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C.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D.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9.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
18、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幼时命“名” ,成年取“字” , “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 。B. 古代男子 15 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未壮,所以称做“弱冠” ,后泛指男子15 岁左右的年纪。C. 古代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自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多以年号纪年。如文中的“开成二年” “会昌二年” “大中初”均采用帝王年号纪年法。D. “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左迁”指降级。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9、)A. 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B. 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李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C. 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D.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令狐楚已卒,子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2)明年令狐作相,商隐屡启陈情,不之省
20、。(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答案】8. A 9. B 10. A 11. (1)当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他儿子为员外郎,因为李商隐忘恩负义,尤其嫌恶他无品行。(2)第二年,令狐做宰相,李商隐多次写信陈说内心苦衷,令狐不理睬他。(3)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4)天下百姓像云那样聚拢来,像回声那样应和着, (许多人)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解析】【8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应该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句子译
21、为: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奏章,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和祭奠之辞。 “从事”任职的意思,意思紧承下句,在其前停顿,故排除 BD。 “令狐楚幕” ,令狐楚幕中的意思,中间不可断,故选 A。【9 题详解】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 B 项中,古代男子 20 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还
22、未壮,所以称做“弱冠” ,后泛指男子 20 岁左右的年纪。女子15 岁成年称“及笄” 。故选 B。【10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 A 项中, “做了朝廷命官”错,李商隐在令狐楚摩下是担任了巡官,但并非朝廷命官。天成二年,他才考中进士,脱下布衣担任秘书省校书郎,参考原文第一段“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 。故选 A。【11 题详解】本题
23、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卒” ,死;“以” ,因为;“无行” ,品行不端。本题中“明年” ,第二年;“陈” ,陈说;“省” ,理睬。【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
24、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参考译文: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曾祖李叔恒,十九岁中进士第,官位终于安阳(今属河南)县令。祖父李俌,官位终于邢州(今河北邢台)事参军。父亲李嗣。李商隐自幼便能写文章。令孤楚出镇河阳(今河南孟县) ,李商隐以所作文章投献他,当时十二岁还不到。令孤楚因为他少年英俊,深加礼敬,让他和读书的诸生交游。令狐楚镇守天平(今山东东平) 、汴州(今河南开封) ,李商隐跟随为巡官,每年给他衣食,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今陕西西安) 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华安县 第一 中学 2018 2019 年高 一下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