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邗江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试卷1.下面几句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我们来到这个圣地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决非侈谈冷静下来或 渐进主义的镇静剂的时候。(2)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 呢?(3)辛德勒 良久,最终作出决定要尽力挽救那些即将遭灭顶之灾的犹太人。(4)伽西莫多又显出 的样子,他脸上的呆笨表情变成了痛苦和懊丧,他闭上独眼,把头垂到胸前,仿佛死去了似的。A. 服用 袖手旁观 权衡 筋疲力尽B. 使用 熟视无睹 思考 身心交瘁C. 使用 袖手旁观 思考 筋疲力尽D. 服用 熟视无睹 权衡 身心交瘁【答案】A【解析】
2、试题分析:近义词辨析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一是辨析近义词,抓住词语的不同点。近义词的不同,有使用对象不同,词义轻重不同,感情褒贬不同,词语语法功能不同。二是关注语境,理解空格处侧重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使用:使人员、器物、资金等为某种目的的服务。服用:(1)使用;(2)衣着器物(名) ;(3)吃(药品、补品等) 。据语境“镇静剂”选择“服用” 。熟视无睹:看惯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语境表达的是置身事外,不过问。应是“袖手旁观” 。考虑:思索问题,以便做出决定。权衡:衡量、考虑。语境说辛德勒最终做出决定,因此用“权衡” 。筋疲
3、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身心交瘁:交,一起,同时;瘁,劳累;身体和精神都过度劳累。语境强调伽西莫多身体状态的疲乏,因此应选用“筋疲力尽” 。2.对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乍暖还寒 乍:忽然 总角之宴 总角:成年的代称B. 日月忽其不淹兮 淹:久留 填然鼓之 鼓:击鼓C. 无乃尔是过与 过:过错 低眉信手 信:随意D.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憎恨 非我也,兵也 兵: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做本题时,除了将实词放入上下文推断它的语境义,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A 项,总角,未成年的代
4、称 ;C 项,过,责备 ;D 项,兵,兵器。故选 B。3.对相关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A.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从空间、时间上写尽自己漂泊之苦,多病之痛。B.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以明珠有泪、美玉生烟形容作者内心的愁苦。C. “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诗句运用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赋予菊花、兰草以人的情感。D.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从正面表现了琵琶声的艺术感染力。【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侧重分析赏析诗句的内容和手法。解答此题,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
5、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D 项, “正面表现”错,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乐曲结束后的环境描写,应为“侧面烘托” 。故选 D。4. 将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史记体大思精,包罗万象, 。 ; 。 。 , 。从而使史记的行文充溢着一种酣畅疏荡的气势司马迁在叙事中对事情发展的起因,往往予以详写叙事有详有略,笔锋纵横捭阖,体现着游刃有余的驾驭能力而对于这种原因所引发的最终结果,又常常是略写白描、铺陈、渲染等笔法的采用,使宏大场面和琐事细节自然和谐地组合为有机整体通过描写起伏跌宕的事件情节,展示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画卷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排序的语
6、言表达连贯题,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例如本题,由选项设置可知,必有一句为首选,然后联系文段第一句话,可知应为,故排除 BD。然后再根据六个语句的内容和关键词可得出答案为 A。【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技巧点拨】排序类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
7、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5.下列诗句反映的传统节日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8、该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和掌握情况。本题涉及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考生平时要做有心人,要熟知这些节日的时间,所在季节,节日特点,以及节日的由来。本题四句顺序依次是: 寒食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徐世隆传徐世隆,字威卿,陈州西华人。弱冠,登金正大四年进士第,辟为县令。遵父属,遂辞官,益笃于学。岁壬辰,父殁。癸巳,严实招致东平幕府,俾掌书记。世隆劝实收养寒素,一时名士多归之。壬子,世祖时方图征云南,以问世隆,对曰:“孟子有言: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夫君人者,不嗜杀人,天下可定,况蕞尔之西南夷乎!”世祖曰:“诚如卿言,吾事济矣。 ”中统元年,擢燕京等路宣抚使,
9、时中书省檄诸路养禁卫之羸马,数以万计,刍秣与其什器,前期戒备。世隆曰:“国马牧于北方,往年无饲于南者。上新临天下,京畿根本地,烦扰之事,必不为之。马将不来。 ”遂弗为备,马果不至。清沧盐课,前政亏不及额,世隆综核之,得增羡若干,赐银三十铤。二年,移治顺天,岁饥,世隆发廪贷之,全活甚众。三年,宣抚司罢,世隆还东平,后除世隆太常卿,兼提举本路学校事。至元元年,迁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朝廷大政谘访而后行,诏命典册多出其手。世隆奏:“陛下帝中国,当行中国事。事之大者,首惟祭祀,祭必有庙。 ”因以图上,乞敕有司以时兴建。从之,逾年而庙成。遂迎祖宗神御,奉安太室,而大飨礼成。帝悦,赏赐优渥。俄兼户部侍郎
10、,承诏议立三省,遂定内外官制上之。七年,迁吏部尚书,世隆以铨选无可守之法,为撰选曹八议 。九年,为东昌路总管,专务以德率下,不事鞭箠,吏不忍欺,民亦化服,期年而政成,郡人颂之。十四年,起为山东提刑按察使。时有妖言狱,所司逮捕凡数百人,世隆剖析诖误者十八九,悉纵遣之。十五年,移淮东,会征日本,世隆上疏谏止,语颇剀切,当路者不即以闻。已而帝意悟,其事亦寝。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又召为集贤学士,皆以疾辞。二十二年卒,时年八十。 (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七 ,有删改)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益笃于学 笃:专心B. 吾事济矣 济:成功C. 其事亦寝 寝:被搁置D. 时有妖言狱 狱
11、:监狱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父亲去世之后,徐世隆被严实招到东平幕府做掌书记,并劝严实收养贫困书生,因而使他获得天下许多名士。B. 徐世隆在处理清沧地区盐税问题时,综合查验,改变了前任亏空的状况,增加了若干盈余,深得朝廷赏识。C. 徐世隆调任淮东,上疏劝谏阻止世祖征讨日本的行动,言语切中事理,立即得到皇帝和当权者的认可。D. 在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任上,徐世隆对朝政的推行、皇帝诏令和宫中典册的拟定作出了很大贡献。8. 请把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岁饥,世隆发廪贷之,全活甚众。(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9. 徐世隆对饲养禁卫军数万匹瘦弱马一
12、事不做准备的理由有哪些?【答案】6. D 7. C 8. (1)年成不好,闹饥荒,世隆打开粮仓赈济百姓(或借粮给百姓) ,保全救活了很多人。(2) (盲人)遇到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 9. 军马不宜于南方饲养;京城附近是国家根本之地,不宜养马;皇帝刚即位,时机不对;不能烦扰百姓。【解析】【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做本题时,除了将实词放入上下文推断它的语境义,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D 项, “狱”意为“案件” 。故选 D。【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
13、力。这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对比。C 项, “立即得到皇帝和当权者的认可”错误,原文说“当路者不即以闻。已而帝意悟,其事亦寝” ,意思是:当权者没有及时把它报告给皇帝。不久皇帝心里明白了,这件事也就被搁置下来了。故选 C。【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失分。平时训练随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得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要点:“岁” ,年成,收成;“发廪” ,打开粮仓;“贷之” ,借粮给百姓,赈济百姓;“全活” ,
14、保全救活。(2)要点:“持” ,护持,保护;“颠” ,跌倒;“焉” ,何必,怎么;此句为省略句,补充主语“盲人” 。【9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回到原文,确定答题区间,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从全文可知,徐世隆对饲养禁卫军数万匹瘦弱马一事不做准备的理由主要在第三段,从第三段“国马牧于北方,往年无饲于南者”可以看出徐世隆认为南方不适宜养马;从“京畿根本地”可以看出徐世隆认为京城附近是国家根本之地,不能养马;从“上新临天下”可以看出徐世隆认为皇上刚刚即位,养马的时机不对;从“烦扰之事,必不为之”可以看出徐世隆认为现在养马等于烦扰百姓,所以不可以做。综合上述分
15、析,整理得出答案。【参考译文】徐世隆,字威卿,陈州西华人。二十岁中金正大四年(1227)进士,朝廷任命他做县令。后来遵循父亲的嘱托,世隆便辞官而更加努力学习。壬辰年,父亲去世。第二年,严实招他到东平幕府,让他做掌书记。世隆劝严实收养贫困书生,因而一时间许多名士都投奔而来。壬子年,世祖当时正打算征讨云南,向世隆询问相关的事。世隆说:“孟子说过不是好杀人的君王能统一天下。 统治人民的人,不嗜好杀人能统一天下,何况小小西南蛮夷呢!” 世祖说:“果真像您所说,我的事情就成功了。 ”中统元年(1260),徐世隆被提升为燕京等路宣抚使。这时中书省发公文令各路饲养禁卫军瘦弱的马,多达数万匹,草料和其它器物应
16、当先期准备好。世隆说:“军马以前都是在北方放牧,没有在南方饲养的。皇上刚刚即位,京城附近作为国家的根本之地,这种烦扰百姓的事,皇上肯定不会做。马将不会送到这里来的。 ”于是没有准备,马果然没被送来。清沧地区的盐税,前任宣抚使总是亏空达不到定额,世隆综合查验,得以增加了若干盈余,朝廷赐他白银三十铤。二年,调职顺天府,年成不好,闹饥荒,世隆打开粮仓赈济百姓(或借粮给百姓) ,保全救活了很多人。三年,宣抚司被废除,世隆回到东平。其后世祖任命他为太常卿兼提举东平路学校事。至元元年(1264),调任世隆为翰林侍讲学士,兼太常卿,朝廷大政都先征求他的意见后再施行,皇帝诏令和宫中典册大多出自世隆之手。世隆上
17、奏:“陛下您在中原做皇帝,就应当按照中原的礼仪办事。最高的礼仪,首先是祭祀,而祭祀一定要有祖庙。 ”趁机把图纸呈上,请求下令有关机构在适当的时候兴建。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过了一年祖庙就建成了。于是迎接祖宗的牌位,安放在祖庙的正室奉祀,祭祀的大飨礼就完成了。皇上高兴,对他的赏赐很丰厚。不久世隆又兼任户部侍郎,受皇帝之命商量设立三省,于是他确定朝廷内外的官制并呈献给皇上。至元七年,升为吏部尚书,因为选任官吏没有可依据的章程,所以他为此撰写了选曹八议 。至元九年(1272),任东昌路总管,注重以德行做属下的表率,对部下不用鞭打等刑罚,官吏们不忍心欺骗他,百姓也受到感化,心悦诚服,仅仅一年政绩卓著,当
18、地的百姓都称颂他。至元十四年,他被任命为山东提刑按察使。当时有一桩传播妖言的案件,主管官员共逮捕了数百人,世隆加以甄别,误捕者十之八九,便把他们都放了回去。十五年转任淮东提刑按察使,恰逢世祖准备征讨日本,世隆上疏劝谏阻止,说的话很切中事理,当权者没有及时把它报告给皇帝。不久皇帝心里明白了,这件事也就被搁置下来了。十七年世隆被召为翰林学士,又被召为集贤学士,他都称病不就任。至元二十二年去世,享年八十。【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
19、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下列小题。次韵柳子玉过陈绝粮二首其一 苏轼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图书 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早岁便怀齐物 志,微官敢有济时心。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注:熙宁四年,柳子玉谪官寿春,舟过陈州,以诗赠子由,苏轼与苏辙均在陈州,于是苏氏兄弟均步柳诗原韵分别作诗回赠。本诗就是苏轼回赠柳子玉的两诗中的一首。图书:本指书籍图谱等文献。这里指文章。齐物:整顿,使物齐整。10.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苏、柳之间感情之
20、深,结合这首诗分析。11. 请赏析尾句“一听秋涛万鼓音”的妙处。【答案】10. 11. 【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解答时可逐句分析。开头两句“如我自观犹可厌,非君谁复肯相寻”意思是像我自己看自己都觉得讨厌,不是您谁肯特意寻来看望我,说明苏轼人生遭遇困境的时候,柳子玉主动寻访探望,表明二人感情深厚。 “图书跌宕悲年老,灯火青荧语夜深”意思是文章写得曲折跌宕,悲伤年华老去,夜深了我们还在青光闪映的灯火下长谈,表明苏柳两个人见面之后惺惺相惜,长时间相谈。 “早岁便怀齐物志,微官敢有济时心”二句意思是早年的时候就怀有远大的志向,如今担任小小的官员哪还敢有救世的心思。结合
21、注释可知,此时柳子玉谪官寿春,这两句诗和前三、四句都表达了诗人对柳子玉不幸遭遇的同情。 “南行千里何事成,一听秋涛万鼓音”意思是向南行走千里能做成什么事情呢,听那秋天涛水的声音,就像千万鼓声一样,表达出诗人对柳子玉前途的担忧和鼓励。【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从内容上来看, “秋”点明了柳子玉寻访苏轼的时间是秋季,诗句的意思是听那秋天的风水相激形成的涛声,就像千万军鼓同时敲响发出的声音,何其雄壮,描绘出一幅壮美的画面,表达出对柳子玉的鼓励和祝福之意。从手法上来看, “一听秋涛万鼓音”是写景,又在诗歌的结尾,采用的是以景结情的手法,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把秋天风水相激的场面写
22、成“万鼓”齐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点睛: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这类题目包括对诗句句意浅层次上的理解、对句子艺术技巧和意蕴深层次上的挖掘和评价、对结构上有特殊功能语句的鉴赏。赏析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语言表达上,是否运用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 ,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一般答题步骤是,首先简析句意,明确手法;然后联系全诗,分析作用、效果(意境、情感) 。12.名句名篇默写(1)朝搴阰之木兰兮,_。 (屈原离骚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 (孟子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 (李白蜀道难 )(4)_,不尽
23、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5)_,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6)_,以望复关。 (诗经卫风氓 )(7)_,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8)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_。 (论语季氏 )【答案】 (1). (1)夕揽洲之宿莽 (2).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 (3)猿猱欲度愁攀援 (4). (4)无边落木萧萧下 (5). (5)银瓶乍破水浆迸 (6). (6)乘彼垝垣 (7). (7)雕栏玉砌应犹在 (8). (8)而在萧墙之内也【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邗江 中学 2018 2019 年高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7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