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指导】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8 寡人之于国也
《【测控指导】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8 寡人之于国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控指导】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8 寡人之于国也(3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本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性散文。我国散文历史悠久,先秦散文开创了我国散文的最基本形式,即叙事散文和议论散文。叙事散文发展为史传,议论散文则由诸子论辩发展为秦汉时的政论文和唐宋的杂说以及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议论性小品文。本单元所选四篇文章,从内容上看,或议论治国得失,或总结军事经验,或讨论学习和人才培养。从选取的范围上看,有的出自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有的是汉、唐时期的散文大家贾谊、韩愈的名篇。从表达方式上看,有的十分雄辩,能因势利导,时时把握谈话的主动权;有的善于取譬设喻,由浅入深,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有的气势磅礴、大开大阖,从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人才等诸多方面探究原因,总结经
2、验,警示统治者借鉴;还有的擅长对比分析,层层深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些文章不仅观点鲜明,议论有力,气势充沛,能给我们学习写作议论文提供很好的借鉴,同时也能使我们从中了解孟子的“仁政”主张,荀子对学习作用和学习意义的阐释,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以及唐朝士大夫不从师学习的现状。特别是韩愈对从师学习的呼吁和择师标准的界定,非常值得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提倡。,目标导航,学习建议 1.通读文章,把握大意。文言文的学习,首先要消除古今语言之间的障碍,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疏通语句,了解每句话的含义;然后反复阅读文本,把握文章的基本意思,找出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和表明的态度;在此基础上,积累文言实
3、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和古今不同的文言句式。 2.理清脉络,把握思路。本单元的文本是古代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作者提出自己的主张、阐释自己的观点态度的文章。这类文章往往结构谨严,层次清楚,思路严密。理清了思路层次,就可以较为容易地理解文章采用的论证方法,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3.了解手法,品味语言。本单元四篇文章,采用的论证方法各不相同,语言风格迥异。学习时要重点体会作者采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体会不同的论证方法产生的论证效果。,8 寡人之于国也,在儒家文化的大河中,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继往开来,高举着“仁政”“民本”的大旗,奔波于各诸侯间的黄尘古道上,想以自己单薄的力量阻止那些
4、“非义”的战争;他著书立说,阐释着自己“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仁者无敌”的政治观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历史湮没了黄尘古道,而他的思想凝聚成了光照万世的孟子。学习孟子,一要了解其思想,二要学习其论辩方法。,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游说梁惠王的一篇说辞。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时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混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同时思想也更加活跃,正当“百家争鸣”的时代。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宣传自己的治国主张和政治理想。据史记魏世家记载,梁惠王三十五年,“卑礼厚币以招贤者”,于是贤者数人不远千里来到魏
5、都大梁,这其中就有孟子。据孟子记载,二人一见面,梁惠王就想得到“以利吾国”的良策,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为对,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为对,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说明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的不同结果。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样一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
6、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其学说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四书五经”,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识通假 无失其时(“无”通“毋”)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新课助读,自主梳理,6.明句式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7、(判断句)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 非我也,兵也(判断句) 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结构后置) 7.积名句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014山东高考)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013湖北高考) (3)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013天津高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点评:这是梁惠王见到孟子后提出的首个问题,问题的关键点是“增加
8、人口”。古代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动力和扩充兵员,各诸侯国都希望人口增多,谁拥有了大量的人口,谁就拥有了大量的耕种者,谁就拥有了大量兵源,谁就能够富国强兵。梁惠王希望更多的人民归附自己,他将自己的做法与邻国君主比较,认为自己国家的政治比邻国的好多了,可是依然“民不加多”。因此,梁惠王见到孟子便直接把话题放在人口上面。可见梁惠王想知道“民不加多”原因的迫切心情以及追求富国强兵问鼎天下的政治雄心。,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王好战,请以战喻。 点评:孟子面对梁惠王“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的问题,没有正面加以回答,而是剑走偏锋,说“王好战,请以战喻”。这七个字,可以分为两层:“王好战
9、”为第一层,高度概括了梁惠王的特点,也暗示了当时是诸侯角力的时代,是各国君主希望“民加多”的时代,这个时代各国君主不喜欢“仁义”之说,所以孟子学说陷入窘境;第二层是“请以战喻”,“喻”什么?当然是“喻”梁惠王的做法,这样孟子又把话题引到了梁惠王的问题上,孟子善于投其所好、因势利导,时时把握谈话的主动权,可谓“游说有术”。孟子的语言艺术从这七个字可见一斑。,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点评:这一段文字,是孟子在提出“王道之始”后进一步提出的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10、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通俗的说法就是:五亩住宅的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狗、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这是孟子提出的进一步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从小面积住宅的种植到大面积的田地耕种,从家禽的饲养到家畜养殖,从衣服到食物的准备,从老人到整个家庭的生活,可谓全面而具体。这与“王道之始”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更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
11、,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点评:这段文字阐述了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性,同时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控 指导 2018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课件 寡人
文档标签
- 高中语文
- 测控指导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3 老人与海
- 测控指导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11 师说
- 测控指导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10 过秦论
- 测控指导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二单元整合
- 测控指导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2 祝福
- 测控指导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一单元整合
- 测控指导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12 动物游戏之谜
- 寡人之于国也ppt课件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 测控指导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三单元整合
- 测控指导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13 宇宙的边疆
- 测控指导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第四单元整合
- 测控指导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课件4 蜀道难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