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师大附中 20182019 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基础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请以战喻:请你 王无罪岁:犯罪B. 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 假舟楫者:借助C.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喜爱 收天下之兵:军队D.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家族 君子不齿:并列、排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 B。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本题 A 项,两个解释都不对。请,请允许我;罪,名词做动词,怪罪。C 项,两个解释都不对。爱,吝惜;兵,兵器。D 项
2、,第一个解释不对,族,类。B 项全都正确。故选 B。【点睛】文言实词含义推断八法:1、语境分析法 2、结构分析法 3、语法分析法 4、联想推断法 5、邻字帮助法 6、成语对应法 7、古今比照法 8、字形推断法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 斧斤以时入山林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B. 寡人之于国也 师不必贤于弟子C. 青,取之于蓝 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D. 顺风而呼 则群聚而笑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虚语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A 项, “以”,第一个是介词,按照;第二个是目的连词,
3、来。B 项, “于” ,第一个是介词,对于;第二个是介词,比。C 项, “之 ”,第一个是代词,它,指靛青这种颜色;第二个是代词,这,这些。D 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修饰关系,可不翻译。故选 D。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上食埃土 B. 外连横而斗诸侯C. 席卷天下 D. 赢粮而景从【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活用现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活用的类型,掌握判断的方法,再审读选项仔细比对。A 项,上,名词作状语,向上;B 项,斗,使动用法,使互相争斗;C 项,席,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D 项,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故选 B。4.下列句式与
4、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六大类文言句式的特点,记住标志,能准确快速判断。本题例句是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未有之也。A 项状语后置, “于”字作标志; B 项,没有特殊句式;C 项,定语后置句,利之爪牙,强之筋骨;D 项,宾语前置,不知句读,不解惑。故选 D。5.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理解: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B. 君子生非异也
5、,善假于物也。理解: 君子 的 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C. 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理解:承继先前的基业,由于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D.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理解: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 C 项, “因
6、”应该解释为“沿袭” 。整个句子翻译是:承继先前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向南夺取汉中,向西攻取巴、蜀。故选 C。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白居易,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刘禹锡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刘白” 。B. 贾谊,西汉文学家,世称贾生。其散文代表作有过秦论 ,被鲁迅称为“西汉鸿文” 。C. 韩愈,世称“韩昌黎” ,唐代文学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D. 海明威,美国作家。他是美国 “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老人与海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主要考查一些名
7、家作品,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分析。本题 A 项,号“青莲居士”的是李白,而不是白居易;与白居易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是元稹,号称“元白” 。故选 A。二、名篇名句默写7.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_。(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3)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蟹六跪而二螯,_,用心躁也。(5)_,枯松倒挂倚绝壁。(6)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7)寒衣处处催刀尺,_。(8)一去紫台连朔漠,_。(9)_,不尽长江滚滚来。(10)_,百年多病独登台。(11)_,犹抱琵琶半遮面。(12)大弦嘈嘈如急雨,_。(13)_,
8、此时无声胜有声。(14)庄生晓梦迷蝴蝶,_。(15)此情可待成追忆,_。(16)_,当时七夕笑牵牛。(17)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18)位卑则足羞,_。(19)斩木为兵,_,天下云集响应。(20)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答案】 (1).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5). 连峰去天不盈尺 (6). 猿猱欲度愁攀援 (7). 白帝城高急暮砧 (8). 独留青冢向黄昏 (9). 无边落木萧萧下 (10). 万里悲秋常作客 (11). 千呼万唤始出来 (12). 小弦切切如私语 (1
9、3). 别有幽愁暗恨生 (14). 望帝春心托杜鹃 (15). 只是当时已惘然 (16). 此日六军同驻马 (17).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8). 官盛则近谀 (19). 揭竿为旗 (20).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要熟读并背诵高考背诵篇目,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注意“憾、颁、鳝、猱、砧、冢、萧、作、始、语、幽、惘、谀、竿”等字。三、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小题。野人送朱樱杜
10、甫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 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霑门下省 ,早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注 写:这里指将樱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赐霑:即霑赐,受到赏赐之意。门下省,杜甫当年任左拾遗,属门下省。 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8.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诗以西蜀村民送朱樱为由,表达了作者寄寓蜀地时较为复杂、微妙的思想感情。全诗用语总体平易,寓意耐人寻味。B. “西蜀樱桃也自红”的意思是西蜀的樱桃也自然地垂下鲜红的果实,其中的“也”字暗示出作者所经历的时空变化。C. “数回细写愁仍破”是说尽管作者十分细心倾倒樱桃,但仍恐碰破,樱
11、桃如此娇嫩的弱点,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D. “万颗匀圆讶许同” 一句中 “万”字写出了樱桃数量之多;“讶许同”是说这么多樱桃大小如此相同,让人惊叹。9. 结合全诗的内容,分析“此日尝新任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答案】8. C 9. “尝新”(村民赠樱桃一事),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此日”一词,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对长安朝廷的思念,有抚今追昔之感。“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解析】【8 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12、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 项,“数回细写愁仍破” , “愁”是说为樱桃碰破而担心,表现了西蜀樱桃的鲜嫩, “弱点”的说法不妥,诗人此时的心情是喜悦的,并非“给诗人增添了一丝哀愁” 。故选 C。【9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主旨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注释、背景及诗人生平思想等全面解读。此诗以“朱樱”为描写对象,采用今昔对比手法,前四句描写西蜀樱桃,体物精微,攀写工细。后四句写由野人送朱樱而引起对当年皇帝赐樱的回忆,抒写了作者忧时伤乱的感慨
13、。 “尝新”指“野人相赠满筠笼” ,村农以“满”篮鲜果“相赠” ,诗人既有尝樱的喜悦又有由此产生的对村民的感激之情。 “此日尝新”勾起了回忆, “忆昨赐沾门下省,早朝擎出大明宫” , 在门下省内接受樱桃之赐,退朝时分,徐徐擎出宫门。这二句是追忆任左拾遗时在宫中蒙受恩赐,擎持归家的情景。 “次日”暗含对往昔生活的追念,对长安朝廷的思念,有抚今追昔之感。 “转蓬”是诗人以蓬草自比,辗转漂泊如蓬草般居无定所, “任”字表明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无可奈何之情。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一)秦昭王问孙卿子 曰:“儒无益于人之国?”孙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礼义,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虽穷困冻馁,必不
14、以邪道为贪;无置锥之地,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势在人上,则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则社稷之臣,国君之宝也。虽隐于穷阎漏屋,人莫不贵之,道诚存也。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其羊 ;居于阙党,阙党之子弟罔不分 ,有亲者取多,孝弟以化之也。儒之为人下如是矣。 ” 王曰:“然则其为人上何如?”孙卿曰:“其为人上也,广大矣!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此君义伸乎人矣,通于四海,则天下应之如讙 ,是何也?则贵名白 而天下治也。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 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15、 ”此之谓也。夫其为人下也如彼,其为人上也如此,何谓其无益于人之国也?”昭王曰:“善!”若夫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使贤不肖皆得其位,能不能皆得其官;万物得宜,事变得应,言必当理,事必当务,君子之所长也。(取材于群书治要儒效 )(二)孔子初仕,为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长幼异食,强弱异任,男女别涂,路无拾遗,器不雕伪。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诸侯则焉。鲁定公谓孔子曰:“学子此法以治鲁国,何如?”孔子对曰:“虽天下可乎,何但鲁国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取材于孔子家语 )【注释
16、】孙卿子:荀子。朝饮其羊:卖羊前先让羊喝饱水以增加重量 罔不分:捕来的鱼虾或猎物不按出力多少分配。 讙:喧哗。白:显赫。不封:不建高大的坟墓。厥:它们的。10.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儒者法先王,隆礼义 隆:尊崇B. 言必当理,事必当务 当:担任C. 制为养生送死之节 节:制度D. 而西方之诸侯则焉 则:效法11.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儒无益于人之国 通于四海B. 而明于持社稷之大义 若夫论德而定次C. 虽隐于穷阎漏屋 虽天下可乎D. 通达之属莫不从服 此之谓也12.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谨乎臣子而致贵其上者也 谨慎地
17、做臣子,并使他们 的 君主尊贵B. 其为人上也,广大矣 儒者居高位时,作用就更大了C. 远者竭蹶而趋之 远方之人不辞辛劳地投奔他D. 能不能皆得其官 是否都能够得到他们的官职13. 请用斜线(/)给孔子家语中画线的部分断句。14. 作者为什么认为儒者可以为人师?根据群书治要儒效第二段内容概括作答。15. 仿照下列语段中句 的 形式,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群书治要儒效中的很多观点能够在孔子家语中得到印证,如:孔子在做中都宰时依据人们能力的强弱分配不同的职位,可以证明儒者能够“量能而授官” ;_;_【答案】10. B 11. C 12. D 13. 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
18、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 14. 儒者在做王公时,以仁义、礼法修朝施政,使君义达于百姓、通于四海,取得人心归服、天下一家的效果。 15. (1). 孔子制定了让百姓生有所养、死得安葬的制度,可证明荀子所说的“儒者法先王、隆礼义” ; (2). 孔子把土地按照性质分类,使各种作物都得到很好的生长,证明了“万物得宜乃君子(儒者)所长”的观点。【解析】【10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 B。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本题 B 项, 当:符合。译文为:说话一定符合
19、道理,做事一定符合要求。故选 B。【11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虚语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C 项两个都是副词,表假设,即使。A 项,介词,对;介词,向; B 项,连词,递进关系;连词,顺承关系;D 项,结构助词,的;代词,这种情况。故选 C。【12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 “删” “调” “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
20、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 D 项,能不能:有才能和没才能的。译文为:有才能和没才能的都能得到相应的官职。故选 D。【13 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解答本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和结构判断。译文为: 这样实施了两年,鲁定公任命孔子做司空。孔子根据土地的性质,把它们分为五类,各种作物种植在适宜的环境里,都得到了很好的生长。孔
21、子又由司空升为鲁国的大司寇,他虽然设立了法律,却派不上用场,因为没有犯法的人。 “定公以为司空”为完整主谓宾结构,前后停顿;“而”连词,前面停顿;“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表述的官职变化,前后停顿;“无奸民”动宾结构,前面停顿;其他结合句意判断。答案为:于是二年/定公以为司空/乃别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 /咸得厥所/由司空为鲁大司寇/设法而不用/无奸民【14 题详解】此题考查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题干要求筛选出“儒者可以为人师”的理由,可以结合“志意定乎内,礼节修乎朝,法则度量正乎官,忠信爱利形乎下” “此君义伸乎人矣” “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加以概括。【1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
22、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辨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题干要求对文本内容进行筛选,用自己的话可以概括。 群书治要儒效中的很多观点能够在孔子家语中得到印证。可以先分析孔子家语中的事件,再对应群书治要儒效中的观点。概括时要仿照“孔子在做中都宰时依据人们能力的强弱分配不同的职位,可以证明儒者能够量能而授官 ”的格式。【点睛】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
23、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一)秦昭王问孙卿子:“儒者对治理国家没有什么好处吧?”孙卿子答道:“儒者效法先王,尊崇礼义,谨慎地做臣子,并使他们的君主尊贵。即使处境艰难,受冻挨饿,也不会用歪门邪道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即使穷困得)没有安身之处,也能深明维护国家的大义。 (如果)地位在人之上,就是王公的资质;地位在人之下,就是国家的重臣,君主的珍宝。即使隐居在穷巷陋屋,也没有人会不尊重他,因为治国之道确实掌握在他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师大附中 2018 2019 年高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8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