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万州二中 2019 年春高一分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 ,被认为是中国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概念,它有多个思想或学术来源。“差序格局”受到多种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其中受美国社会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和人类学奠基人摩尔根的学说影响最为显著。费氏在 1948 年 9 月 1 日写给雷氏的信中曾表示:“我读了你的乡土社会一文,而且实际上,在我的中文新书乡土中国中采用并发挥了你的思想。 ”费氏与雷氏都认为乡土社会基本上由亲属关系构成,亲
2、属关系可向外扩展至所有的社会关系。但费氏的“差序格局”与雷氏的“向外扩展”又有所分别,雷氏论及的是“个人处于多重家族关系聚结中的某一特定位置” ,而费氏认为亲属关系“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实际上,费氏提到的以自己为中心的亲属记认体系,同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研究有关。在摩尔根看来,每个人即自我,以自我为中心点,周围形成一个亲属圈亦即亲属群体。摩尔根的亲属制度理论用于人类学实地调查,其基本途径是亲属称谓体系研究。费氏受过人类学训练,在“江村”调查中,运用这种研究法绘制了当地的亲属称谓体系图表。该图表所呈现出的“蜘蛛的网” ,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现。“差序格局”的形成与当时中国学
3、术界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关系。费氏的“差序格局”有多个内容,既有李树青的三个“主义” ,尤其是其中的“自我主义” ,也有潘光旦的“伦”“格局” “推或扩充”论。李树青和费氏都对“自我主义”有所论述,主要是针对当时中国人“贫病愚私”中“私”的问题作出的回应。潘氏深入研究儒家社会思想,他对“伦”的分析和考据(如“沦”指水的纹理)则成为费氏“同心圆波纹”的来源。他还对“人伦差等”进行辨析,并提出人作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各自有其“格局” 。有学者指出,费氏根据潘氏的研究提出“差序格局”几乎是水到渠成的。其实, “差序格局”概念形成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学术圈。这个学术圈的学者来往密切,其中不但有潘光旦、李树青、
4、费孝通、袁方等老中青社会学人,还有闻一多、吴晗等文史专家。“差序格局”是聚集中西方相关学术智慧产生的。以往的研究,无论是费氏本人,还是相关学术史论著,对雷氏等中西方学者的贡献肯定是不够的。事实上,学术工作往往难以独自完成,要有多人数代积累之功。即便因缘际会使个人的贡献格外耀眼,其背后定有各种形式的学术研究群体的支撑及学术思想的汇聚。(摘编自阎明“差序格局”探源 ,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费氏和雷氏都认为亲属关系是乡土社会中重要构成部分,对亲属关系的特征看法也一致。B. 费氏把乡土社会中亲属关系比作“蜘蛛的网” ,形象地说明了人际关系 的密切性、复杂性。C.
5、 费氏受摩尔根亲属制度研究影响,运用其学术方法调查研究,提出了“差序格局”概念。D. 费氏“同心圆波纹” 源自潘氏的研究,突出乡土社会人际关系从中心向外扩展的特征。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二段引用费氏写给雷氏的信,是为了证明“差序格局”受雷氏理论影响,又有所创造。B. 第二段运用比较分析法,肯定费氏的学术贡献,辨明费氏对其他学说的借鉴之处。C. 第三段列举多个事实材料,证明“差序格局”概念的产生深受当时中国学者启发。D. 文章从中西两方面考求费氏“差序格局”的学术渊源,有理有据,学术视野开阔。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认为费氏对相关学者的
6、贡献肯定不够,可能是作者学术的视角和取向与费氏不同。B. 费氏的学术交往圈既有社会学家,也有文史专家,呈现出类似“差序格局”的特征。C. “差序格局”受到众多学者的影响,这些学者的研究也可能受到了费氏学说的启迪。D. 费氏的学术交往、所受学术训练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促进了他对乡土中国的思考。【答案】1. D 2. A 3. C【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A 项, “对亲属关系特征的看法也一致”错误,原文“费氏与雷氏都认为乡土社会基本上由亲属关系构成,亲属关系可向外扩展至所有的社会关
7、系。但费氏的差序格局与雷氏的向外扩展又有所分别” ;B 项, “说明了人际关系的密切性、复杂性”错误,为了说明“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 ;C项, “提出差序格局概念”错误,原文“就是差序格局的形象化体现”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
8、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 A 项, “证明差序格局受雷氏理论影响,又有所创造”错误,应是为了说明“差序格局受到多种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响,其中受社会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的影响较为显著” 。【3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C 项, “这些学者的研究也可能受到了费氏学说的启迪”文中无据,无中生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
9、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蜜汁羊肉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 ,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
10、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 ,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有一个人是每天
11、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 ,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 ”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
12、”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 “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 “跟他们寻口汤去。 ”喝了两口面汤:“回见!”有几天没看见捡烂
13、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番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4. 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小说开头对烤肉刘的饭馆及顾客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充溢着浓郁地域风情色彩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的抒情韵味。B. 店里的流动客人来自四面八方,通过对男人和女人动作的细节描写,体现他们不拘小节,不讲文明的恶习。C. 第 4、5 段中通过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愤怒的情感态度,也把读者引入情境,增强现场感、真实感。D. “捡烂纸的老头”平日“穿得
14、很破烂” ,省吃俭用, “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捆得很整齐” ,这说明他是嗜钱如命、性格矛盾的人。5. 本文题为“捡烂纸的老头” ,但开篇两段对烤肉刘的饭食和顾客的描写不厌其烦,而结尾两段写老头的死及留下钱财等内容极为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6. 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答案】4. A 5. 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 6. 作者刻画这个“老头” ,
15、意在揭示:即使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解析】【4 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这篇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 ,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B 项, “,体现他们不拘小节,不讲文明的恶习”错误,从文中来看,小说介绍店里的流动客人来自四面八方以及对男人
16、和女人动作的细节描写主要是为了说明老头出现的场合是一个下层人吃饭的小馆子。C 项, “第4、5 段中通过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愤怒的情感态度”错误,从文中来看,应该是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的情感态度,并非“愤怒” 。D 项, “这说明他是嗜钱如命、性格矛盾的人”错误,从文中来看,老头穿得破烂、省吃俭用,有点钱就留着,其实这是生活于社会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的普遍的生活方式,怕露富招来偷窃,招来借钱的人,也怕银行不可靠,抱着现金(而不是存折)睡觉最有安全感,这也是底层人物普遍的心理。并非“嗜钱如命” ,性格也并不矛盾。故选 A 项。【5 题详解】本题考
17、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文题为捡烂纸的老头 ,但开篇两段对烤肉刘的饭食和顾客的描写不厌其烦,而结尾两段写老头的死及留下钱财等内容极为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然后找到开头两段写烤肉刘的饭食和描写顾客的内容以及结尾写老头的死和留下钱财的内容,再结合这些段落所在的位置来分析这些内容的作用。从文中来看,开头两段用很多的笔墨来写烤肉刘的饭食和店里的顾客,如“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
18、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女工们手指甲缝都是黑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饭菜既美味而又实惠,这里的顾客来自四面八方,基本上都是市井之人,且举止随意,这两段的内容交代了故事的背景,营造出市井的氛围,为捡破烂老头的出场做了铺垫;再看小说的结尾,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番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小说的结尾交代了老人死后留下巨款,而至于这些巨款作何用途,小说没有介绍,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和想象
19、的空间。开头繁笔,结尾简笔,二者形成反差,这就让文章舒缓有致。考生要积累如下术语,如“营造氛围” “为铺垫” “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 “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等。【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然后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捡烂纸的老头”的人物形象特点及性格特征是什么,作者对这个“捡烂纸的老头”的情感倾向是什么, “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社会现实意义。回答好这几个问题,答案也就有了。从文中来看,捡破纸的老头性格怪异,老丑邋遢,内心自尊,他代表的是生活中那些卑
20、微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但这些小人物也有丰富的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作者刻画这一形象希望人们能够关注这些人物,给以理解和尊重。【点睛】解答句段作用类题目首先要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先要考虑的。然后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接着就要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最后还要把握常见的答题模式。内容上,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出了什么(题旨或作者意图) 。结构上,要根据位置思考,比如开头段的作用,一般从下面几个角度思考,一是看与标题的关系,即点题,照应标题,二是看与下文的关系,引起下文,如为下文写做铺垫(张本,埋
21、下伏笔) ,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 ,照应下文。中间段一般是承上启下,结尾段是呼应开头和标题,卒章显志。(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2018 年 5 月 24 日,由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主办的年度会议“国际太空开发大会”在洛杉矶举行。美国国家太空协会(NSS)是一个致力于创建太空文明的独立的草根非营利组织,其历史可追溯到 1974 年成立的国家太空研究所(NSI)和 1975 年成立的拉格朗日点协会(L-5)。本届“国际太空开发大会”的主题是“太空旅行把人类送入太空” 。大会安排了内容丰富的深空探测成果汇报、太空移民方案和太空资源开
22、发与技术探索展示。与 20 世纪70 年代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尔提出的通过在拉格朗日点建立人造圆柱体来实现人类太空移民的梦想不同,目前美国太空移民以在月球、月球轨道乃至火星建立人类定居点为努力方向。美国太空界已经着手开始探索一系列现实问题,包括如何利用月面的熔岩管建立人类基地,在火星的 Noctis 登陆是否可行,如何在火星开展资源勘探、开采与利用,如何为人类火星基地提供能源等。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大会上重申美国探测火星的计划2018 年将无人探测器送至火星,为建立人类聚居地选择地点。2021 年,用“龙”飞船将人类聚居地组成部分的两个居住单元、两个生命支持单元和两个供给
23、单元运至火星。2025 年,实现首批志愿者登陆火星。(选自国际关系研究2018 年 6 月 13 日)材料二:美国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斯蒂说,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都是地球的可能终局。摆在人类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老死在地球上,等待灭绝;另一条是移民其它星球。而火星以其与地球的诸多相似性,无疑是移民的最佳选择。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已经找到火星有液态水的记录。火星的自转速度与地球几乎相等,自转一周为 24.6 小时;火星上有稀薄的大气,有四季交替的气候变化;火星地貌同地球地貌差不多,有高原、平原和环形山;特别是火星大气层中也存在臭氧层,可以吸收
24、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为火星表面创造有利生物生长发育的条件。然而探索外星和移民外星绝非易事。人类作为在地球上生活的哺乳动物,想要进行星际旅行或是在外星生活,必须面对各种已知和未知的危险。美国航空航天局研究了人体在太空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在从地球前往火星的大约半年的旅行中,宇航员会处于失重状态,在火星的表面,宇航员所体验到的重力也只有地球的三分之一。在国际空间站工作的宇航员们每次最多只能在太空环境中工作 6 个月,调查显示,女性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18 个月,男性工作 24 个月,所受到的宇宙射线的辐射总剂量就会超过其一生可接受的限度。在太空中旅行,脱离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人体极大程度地暴露在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市 万州区 第二 中学 2018 2019 年高 一下 学期 开学 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8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