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山西省忻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 学年高一语文(上)期中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唐代,政文俱旺;那么,在宋代,虽非“俱旺” ,却政文贴近。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宋代重视文官当政,比较防范武将。第二个原因,宋代由于文人当政,又由于对手是游牧民族的浩荡铁骑,在军事上屡屡失利,致使朝廷危殆、中原告急。这就激发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心中的英雄气概、抗敌意志,并在笔下流泻成豪迈诗文。陆游、辛弃疾就是其中最让人难忘的代表,可能还要包括最后写下过零丁洋和正气歌的文天祥。这确实也是中国文脉中最为慷慨激昂的正气所在,具有长久的感染力。但是,我们在钦佩之余也应该明白,一个历时三百余年的重要朝代的文脉,必然是一种多音
2、部的交响。与民族社稷之间的军事征战相比,文化要广泛得多,深厚得多,丰富得多。因此,文脉的首席,让给了苏东坡。苏东坡也曾经与政治有较密切关系,但终于在“乌台诗案”后两相放逐了:政治放逐了他,他也放逐了政治。他的这个转变,使他一下子远远地高过王安石、司马光,当然也高过比他晚得多的陆游、辛弃疾。有了他,宋代文化提升了好几个等级。所以,我以前也写过,在他被贬谪的黄州,在无人理会的彻底寂寞中,在他完全混同于渔夫樵农的时刻,中国文脉聚集到了那里。苏东坡是一个文化全才,诗、词、文、书法、音乐、佛理,都很精通,尤其是词作、散文、书法三项,皆可雄视千年。苏东坡更重要的贡献,是为中国文脉留下了一个快乐而可爱的人格
3、形象。不管是久远的历史、辽阔的天宇、个人的苦恼,到他笔下都有了一种美好的诚实,让读到的每个人都能产生感应。他不仅可爱,而且可亲,成了人人心中的兄长、老友。这种情况,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仅有。因此,苏东坡是珍罕的奇迹。把苏东坡首屈一指的地位安顿妥当之后,宋代文学的排序,第二名是辛弃疾,第三名是陆游,第四名是李清照。 辛弃疾和陆游,除了前面所说的英雄主义气概之外,还表现出了一种品德高尚、怀才不遇、热爱生活的完整生命。这种生命,使兵荒马乱中的人心大抵不致下堕。在孟子之后,他们又一次用自己的一生创建了“大丈夫”的造型。李清照则把东方女性在晚风细雨中的高雅憔悴写到了极致,而且已成为中国文脉中一种特殊格
4、调,无人能敌。因她,中国文学有了一种贵族女性的气息。以前蔡琰也写出过让人动容的女性呼号,但李清照不是呼号,只是气息,因此更有普遍价值。李清照的气息,又具有让中国女性文学扬眉吐气的厚度。在民族灾难的前沿,她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句,就其金石般的坚硬度而言,我还没有在其他文明的女诗人中找到可以比肩者。这说明,她既是中国文脉中的一种特殊格调,又没有离开基本格调。她离屈原,并不太远。(节选自余秋雨中国文脉 ,有删改)1. 下列各项中,对文中的“最为慷慨激昂的正气”之所指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 指一批杰出的文学家心中的英雄气概、抗敌意志。B. 指一批杰出的文学家笔下流泻成的豪迈诗文。
5、C. 指其中最让人难忘的代表人物陆游、辛弃疾。D. 指文天祥最后写下的过零丁洋和正气歌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称苏东坡为宋代“文脉的首席”的原因的一项是( )A. 苏东坡与政治两相放逐,使他远远地高于同时代的王安石、司马光,也高过后来的陆游、辛弃疾。B.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他在无人理会的彻底寂寞中,完全混同于渔夫樵农。C. 苏东坡是一个文化全才,精通诸多文学艺术门类,词作、散文、书法三项更是可以雄视千年。D. 苏东坡快乐、可爱而可亲的人格形象,使他成了人人心中的兄长、老友,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仅有。3. 下列各项表述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宋朝历时三百余年,其文
6、脉必然是一种多音部的交响。与民族之间的征战相比,文化的碰撞要更加广泛、深厚和丰富。B. 在宋代文学中,苏东坡的地位首屈一指,然后依次是辛弃疾、陆游、李清照,这与他们所处时代的先后顺序也相一致。C. 辛弃疾和陆游是宋代最能体现英雄主义气概的文学家,他们像孟子那样,用自己的一生创建了“大丈夫”的造型。D. 李清照把东方女性在晚风细雨中的高雅憔悴写到了极致,使中国文学有了一种贵族女性的气息和扬眉吐气的厚度。【答案】1. A 2. B 3. C【解析】【1 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文中概念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阐释的细微差别,从上文看, “最为慷慨
7、激昂的正气”就是指的一种精神:英雄气概、抗敌意志。余项则是与这种精神相关联的诗文风格、作家、作品,特别是正气歌 ,作者仅仅在此顺势借用了一下“正气” ,但其真正所指在上文。故选 A。【2 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B 项,肢解原文意思。原文“有了他,宋代文化提升了好几个等级。所以,我以前也写过,在他被贬谪的黄州,在无人理会的彻底寂寞中,在他完全混同于渔夫樵农的时刻,中国文脉聚集到了那里” 。故选 B。【3 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
8、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A 项, “文化的碰撞”片面,原文指的还是文化的发展、进步等;B 项, “与他们所处时代的先后顺序也相一致”错,后三者李清照在前;D 项, “扬眉吐气的厚度”不是以“把东方女性在晚风细雨中的高雅憔悴写到了极致”为因,而是以“她在民族灾难前沿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浩叹”为因。故选 C。【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阅读下
9、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生死之间雷抒雁一位墨西哥的作家曾说:“死亡不是截肢,而是彻底结束生命。 ”是的,即使一个人的手不慎失去了,残肢还会提醒他手曾经的存在。死亡,如雪的融化,雾的消散,云的飘移,永远没有了,没有了。可是,记忆没有随着死亡消失,每天,一进房门,你就寻找那张让你思念、惦记、你如此熟悉的面孔。如果没有找到,你会情不自禁地喊一声“妈妈!”然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去找,看她是在休息还是在操劳是在洗那些永远洗不完的衣物,是在为孩子们做晚饭,还是在专注地看电视?可是,这一回,你的声音没有得到回应。房子里空荡荡的,她不在。看着墙上那张照片,你知道她已永远离开了。那张一直带给你欢乐的母亲的照片
10、,你突然发现其中竟有一缕忧伤。难道,照片也有灵性,将她对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凝聚在目光中?我不愿再走进母亲的房间,不愿触动她老人家遗留下的衣物,就让它原样留存着,任灰尘去封存。唉,每一件遗物都是一把刀子,动一动就会刺伤那脆弱的神经。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不再流泪。谁不知道死是人生的归宿!生,让我们给生命打了一个结,死,便是一种解脱。妻子这样安慰我,儿子也这样安慰我。他们很快就从痛苦中跳出来,忙忙碌碌,快快乐乐,去干他们自己的事,好像母亲的离世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母亲的死,给他们留下的只是短暂的痛苦,并没有留下伤口,而在我的心里,却留下了很深的伤口,有很多的血流出,我常常按着胸口,希望那伤口尽快愈合。可
11、是很快我发现,愈合的只是皮肉,伤痕的深处无法愈合,时常会有疼痛蔓延开来。我永远不会忘记 2001 年 9 月 6 日下午 5 时,在中国作协的会议室学习讨论的过程中,我以一种近乎失态的焦灼,希望会议早点结束,然后迫不及待地奔向母亲的住处。快到家时,我打电话给家里,想马上听到母亲的声音。铃声空响,我希望她是到楼下散步去了。推开门,像往常一样,我喊了一声“妈妈” ,无人应声。我急忙走进里面的房间,看见妈妈躺在地上呻吟着。我扑过去,一把抱住她,想让她坐起来,问她怎么了。她只是含糊不清地说着:“我费尽了力气,可是坐不起来。 ”我看着床上被撕扯过的被单,看着母亲身上揉皱的衣服,知道她挣扎过。可是一切挣扎
12、都没有用,母亲左边的身子已经瘫痪了,无法坐住。她痛苦,无奈,无助得像个孩子。这个曾经十分坚强的生命,怎么突然变得如此脆弱!可是,无论如何,我明白了那个下午失态的全部原因。一根无形的线生命之线牵扯着我的心。我的心如紊乱的钟摆,失去了平衡。我以从未有过的急切,想回到妈妈的身边。也许,只要她的手抚摸一下我,或者,她的眼神注视一下我,我心中失控的大火就会熄灭。仅仅两天之后当妈妈咽下最后一口气,永远地离开了她生活了 81 年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觉得,我生命的很大一部分被带走了,随着她走了。我猜想,一个人的理论生命也许很长,它就是这样一部分一部分地被失去亲人、失去情感分割,生命最终变得短暂了。医治心灵伤痛
13、的唯一处方就是“忘记” 。可是,对于亲人,要忘记又谈何容易!只好寻求书籍,寻求哲人,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鲜血。我想起了一则关于死亡的宗教故事。有一位母亲,她抱着病逝的儿子去找佛,希望能救活她的儿子。佛说,只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解除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没有死过亲人的人家要一粒芥菜籽给我。那位被痛苦折磨得愚钝了的女人马上去找,可是她找遍了全城,竟然没有带回一粒芥菜籽。因为,世上根本没有没有失去过亲人的家庭。(摘自名家散文集 ,有删改)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叙述视角,偶尔插入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14、三种人称各尽其妙,形成了相互辉映之效。B. 本文以抒情为主,综合运用描写、记叙等多种表达方式,细腻地刻画了作者失去母亲后备受煎熬、悲伤无法排遣的内心世界。C. 妻子和儿子很快就从痛苦中跳出来,并且劝慰“我” ,可见他们对“母亲”的情感不深厚,无法切身感受为人子者的丧亲之痛。D. 本文在生存与死亡、疼痛与忘却、焦虑与平静的两极振荡之中,抒发了作者对亲情、死亡等命题深刻而又独特的探讨和领悟。5. 请根据原文内容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6. 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宗教故事”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必不可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案】4. C 5. 先写人会逝去,但记忆不会消失,引出母亲的去世在作者心中
15、留下难以愈合的伤口;通过追忆母亲病逝,进一步抒发丧母之痛;提出以理性化解丧亲之痛的方法。 6. 示例一:不能删去。用宗教故事作结,表明家家都曾有亲人去世,人人都有可能失去至亲,痛苦是人生常态,难以避免,因此要正视痛苦,用理性化解。主旨与上段作者“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鲜血”的观点吻合。并且这个故事富含哲理,寄寓深远,能给读者以深刻启示。示例二:可以删去。文章倒数第二段中,作者已经为自己找到了答案用理性治愈丧亲之痛,宗教故事只是这一观点的一个例证而已。删去此段,文章结尾会显得更加简洁。删去此段,可以使文章主旨更加突出,情感更加鲜明。【解析】【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的综合赏
16、析能力。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选项内容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题干要求选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可见他们对母亲的情感不深厚”纯属臆测,无中生有。故选 C。【5 题详解】题干是“请根据原文内容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是考查学生分析梳理文章思路能力。梳理文章思路,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梳理各段之间关系,根据各段之间关系,划分文章结构层次。本题,通读文章,可将本文划分为三个层次:段,母亲已经逝去,作者却不能忘怀;段,追忆怀念母亲;段,找到疗救方法。根据文章的层次结构概括作者的写作思路
17、。【6 题详解】题干是“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宗教故事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必不可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是考查学生探究能力。题目问的是最后一段是否可以删去,答题时,一定要先点名自己的观点,即可以删去,还是不可以删去。然后就要考虑“能删去的原因”“不能删去的原因” 。最后一段一般有收束全文、升华主旨等作用,那么考虑能否删去就要考虑两个问题:删去结构上是否完整;删去内容上是否影响表达,即是否妨碍表达主旨。最后一段讲述了一个宗教故事,表达的是“每个人都曾失去过亲人”的意思;倒数第二段表明理性是医治丧亲之痛的方法。由此即可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展开探究陈述理由。注意陈述理由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
18、,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点睛】本题考查探究能力。所谓“探究” ,就是有“我”有“思” ,探索追寻。学生在答题时,只要不脱离文本,只要不是消极的,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视为正确答案。所以,做题时,一定多角度考虑问题,结合文本内容陈述自己的见解。本题要求探究文章的最后一段能否删去。答题可以见仁见智,关键在于言之成理。解答此题,要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即可以删去还是不可以删去,然后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从结构和内容连个方面阐释理由。说明理由时,注意不能脱离文本,且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阅读下面的片段文料,完成小题。材料一:近日,上海地铁上有一年轻男子以上班太累为由,拒绝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还抢夺乘客
19、拍摄的手机。随后,该男子回应称,原本是想让座的,但乘客再三指责让他很气愤,因此赌气不让。争座事件频发,除了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缺乏,也与一些市民让座的公德意识缺失有关。然而,公交车和地铁均是公共场所,车上的座位当属公共资源,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在照顾老弱病残孕等人群的基础上,一般讲究的是先来后到,顺位而坐,这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必须给特殊人群让座,并非是法律规定,而仅是社会公德的一种价值取向。现实情况却是,年轻者给年老者让座,变成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而年老者给年轻者让座,被公认为违反了常规和伦理,这显然是一种道德的“错位” 。从某种程度上讲,发生在公交车和地铁上的“让座风波” ,实际上
20、是整个社会人文关怀的呼唤与诉求。因此,与其道德绑架“让座” ,不如增加公交车、地铁上的老幼病残孕专座。(摘编自让座不如增加专座 ,2017 年 7 月 6 日北京晨报)材料二:越是这种人人自觉、从善如流的时候,也越要防止出现那种过犹不及的“指教心态”-有些人好为人师、越俎代疱地“做人情” 。有道是“让座是情分” ,上海地铁中的“让座指导”之所以乏人认同、少有点赞,是因为时下确存这么一种文明的“陋习”:一些人所谓的讲道德,不是为了约束自己,而常常是用作审判他人。这里,还应该批评一下那个拍照的乘客,且不议随意偷拍传播是否有侵权之嫌,而动辄以曝光威胁他人让座,显然已跟文明修为背道而驰。真正的文明引导
21、者,一事当前,只会先想到“我能怎么做” ,而不是手电筒照别人,习惯性地去指教“你该如何来” 。(摘编自多做让座主角少当“让座指导” ,2017 年 7 月 6 日光明网)材料三:在如何对待公交“让座”这类道德行为时,我们常常没有厘清、乃至有意无意问混淆了“道德高线”与“法律底线”之间的区别和界限,误将“道德高线”认作“法律底线” 。很明显, “让座”只是一种“道德高线”而非“法律底线”层面和意义上的行为。只可以在道德上倡导,而不可以在法律上强制,即使“拒不让座” ,也并不违反法律。误将“道德高线”认作“法律底线” ,强求甚至强制他人“让座” ,势必不仅侵犯他人“不做什么”的法律自由,而且同时也
22、会无形中矮化贬损“让座”等道德行为原本固有的高尚德性。作为一种社会美德, “让座”非常值得提倡、追求,但如何去提倡、追求,显然也应以一种充分合乎道德的方式来进行,要想真正倡导这种美德,更道德的方式方法,显然不是“要求强求他人让座” “指责教训他人不让座” ,而是“自己主动让座” “检讨自己何以没让座” 。(摘自“让座纠纷”混淆了道德高线与法律底线 ,2017 年 7 月 7 日红网)材料四:“让座”这一行为没有法律的强制,没有硬性的处罚,让不让完全是“靠自觉” 。有一份关于“让座初衷”的调查显示,65.4%的受访者表示是发自内心,23.9%的受访者是受到“道德逼视” ,8.9%的受访者是因站立
23、者本人的逼视或其他行为。由此可见,只有 65.4%的人是靠自觉的,而 32.8%的人正是受到道德约束才做出了让座行为。(摘自“让座”是道德绑架还是道德约束? ,2017 年 7 月 19 日长江网)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揭示了“让座纠纷”频发是由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缺乏和市民公德意识缺失所致,给老年人让座,是社会提倡的美德,也是年轻人的义务。B. 材料二指出了一些“让座指导员”所讲的道德不是为了约束自己,而往往是为了审视别人,动辄以曝光相威胁,这些行为与文明的修为背道而驰。C. 材料三指出“让座”是一种道德层面上的行为, “不让座”也没有触碰到“法律底线”
24、 ,若强制别人让座,势必侵犯了他人的法律自由和人身权益。D. 材料四主要使用数据说话,文中列举了一系到数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当今社会让座行为受到道德约束的状况。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每个公民都有平等享受公共资源的权利,而面对抱小孩的妇女不主动让座,年轻人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被认同。B. 让座是一种柔性的社会规范,在当下供不应求的格局下,座位要让给那些更需要的人,前提是让座者愿意“成人之美” 。C. 在“让座”纷争中, “要求强求他人让座” “指责教训他人不让座”是导致中国式“让座”纠纷频繁发生的直接原因。D. 调查结果显示,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忻州 2018 2019 年高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8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