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福清三华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含答案解析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三华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福清三华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含答案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 学年福清三华学校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段语文试卷试卷类型:A(满分 150 分,完卷时间 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 1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儒学作为一种精神导向渗透在唐诗的创作宗旨和思想内涵中,对其产生了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绵长的影响。通过对儒学的吸收、转化、融和,唐诗逐渐开拓着自身新的发展道路,尤其在应制、宦游、乐府、咏史等多种诗歌类型中,形成了文质浑融的诗性表达。从诗经开始,中国传统文学肩负起“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的政教功能。在这一互动的过程中,儒学作为一种理念早已融入到诗歌之中,尤其对唐代应制诗创作,
2、具有一种箴规引领的作用。应制诗起于汉魏而盛行于唐,满足了彰显皇家气象与凝聚政治力量的需要,符合儒家“征圣宗经”的文学观念及“文质彬彬”的美政要求。尽管应制诗只是一种围绕皇权展开的诗歌样式,但在诗中大力提倡儒家思想的做法,开启了唐诗注重“风雅兴寄”的先河。如果说在应制诗中宣扬儒学满足的是统治者的政治诉求,那么,像“初唐四杰”这样的普通士人“援儒入诗” ,则反映了唐诗在发展过程中对儒家理念广泛而迫切的思想需要。“四杰”在诗歌理论中充分吸收融合儒学主张,有力纠正了齐梁文学思想贫弱的弊病,成为唐诗“声律风骨兼备”的先导实践。儒学的渗透对四杰诗体、诗风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在或辽远壮阔、或秀丽明澈
3、的山水之中渗透进自己的入世态度。以“四杰”为代表的宦游诗人,多将自己的人生遭际与儒学的济世情怀、功业思想等联系起来,尽管有些诗作在艺术表达上还比较生硬,但为气象浑融的盛唐之音积蓄了经验,传达出了大唐独有的精神风尚。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面对战争留下的破败局面,中唐士人将儒学视为疗救之方,将儒学与诗文的载道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白居易、元稹等发扬了杜甫“即事名篇”的创作方式,大力提倡“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的新乐府创作,写下了秦中吟 新乐府等辞质、言直、事核、体顺的作品,希冀以此“救济人病,裨补时阙”。唐代士人追求“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奉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
4、天下”的人生信条,将自己的治世理想与政治主张以儒者的姿态写入唐诗;而“合时”“合事”的新乐府创作,用诗化的语言表达了这一真挚、强烈、沉重、深刻的情感,从创作的角度实现了理念、心性与情感的完美统一。在中晚唐的诗作中,咏史怀古的数量越来越多,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罗隐等,不约而同地选择将儒家治世理想融入到诗作之中,在治乱兴亡的议论和咏叹中凝练出个人的创作风格。对唐诗而言,儒学不仅是充盈于字句之间厚重深沉的情感,而且在诗人探究古今、感怀兴亡之际,还提供给人们理性的哲思。在唐代,儒学是诗歌重要的思想背景与文化语境,不同的诗人在对儒学的坚守与汲取中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唐代的诗坛呈现出一种张弛有度、广袤
5、丰富的局面。(摘编自王聪儒学在唐诗中的精神转化与呈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学对唐诗产生了潜移默化而又深远绵长的影响,唐诗促进了儒学的吸收、转化、融合,甚至可以说拯救了儒学。B. 儒学作为一种理念早已融入诗歌之中,它对盛行于唐代的应制诗创作具有箴规引领作用。C. 儒学的渗透对“初唐四杰”诗体、诗风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使他们的诗作全面走向了创作的鼎峰。D. 因为诗人创作个性不同而对儒家的坚守与汲取有别,所以儒学是诗歌重要的思想背景与文化语境。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条理清楚地论述了儒学作为一种精
6、神导向对唐诗创作的影响。B. 文章主体从应制、宦游、乐府、咏史等诗歌类型论述了儒学在唐诗中的精神转化与呈现。C. 文章以白居易、元稹等人的诗歌创作为例,说明了乐府诗将儒学与诗文载道功能结合起来。D. 文章运用列数据的论证方法,论述了应制诗和宦游诗宣扬儒学思想方面的不同立场和态度。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应制诗是一种围绕皇权展开的诗歌样式,在应制诗中宣扬儒家思想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政治诉求。B. 那些宦游诗人多将自己的人生际遇与儒学的济世情怀等联系起来,在诗中渗透进自己的入世态度。C. 因为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沉重打击,所以中唐的士人就只想将自己的治世理想以儒者的姿态写
7、入唐诗。D. 在中晚唐的咏史怀古诗中,儒学在诗人探究古今、感怀兴亡的同时,还为人们提供了理性的哲思。【答案】1. B 2. D 3. C【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A 项, “唐诗促进了儒学的吸收、转化、融合”错误,该信息属于无中生有,文中只是说“通过对儒学的吸收、转化、融和,唐诗逐渐开拓着自身新的发展道路” ,并没有讲到“唐诗促进了儒学的吸收、转化、融合” 。C 项,
8、“使他们的诗作全面走向了创作的鼎峰”错误,选项夸大其词,原文的表述是“有些诗作在艺术表达上还比较生硬” ,很明显“使他们的诗作全面走向成熟”夸大了儒学的作用。D 项, “因为诗人创作个性不同而对儒家的坚守与汲取有别”错误,关系倒置,原文只是说“不同的诗人在对儒学的坚守与汲取中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 ,而不是说“因创作个性不同而对儒学的坚守与汲取有别” 。故选 B 项。【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
9、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D 项, “运用列数据论证的方法”错误,从文中来看,作者在论证“应制诗和宦游诗在宣扬儒学思想方面的不同立场和态度”时,运用的应该是类比论证。故选 D 项。【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
10、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 项, “因为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沉重打击,所以中唐的士人就只想将自己的治世理想以儒者的姿态写入唐诗”错误,选项强加因果,从原文看, “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沉重打击”与“中唐的士人将自己的治世理想以儒者的姿态写入唐诗”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故选 C 项。【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
11、语,改变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 “所有” “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 “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
12、(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
13、。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 “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飞来的木桶高军1939 年冬天,沂蒙山区比往年冷得多。这样的气候对患有肋膜炎的徐向前来说是很不舒服的。部队很快就要从东高庄村移防了,一有空闲徐向前总是到老百姓家里多转一转。这天他和警卫员随意走进了麻其老人家中,老人正坐在被窝里取暖。麻其想从床上起来,徐向前赶紧上前一步,按
14、住了他:“大爷,够冷的哈。 ”徐向前觉得那破被子薄薄的,仅有很少的一点暖意, “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 ”说着,他把自己披的大衣脱下来,盖在了麻其的薄被子上面。警卫员想阻止,徐向前摆手阻止他说下去:“咳,咳,你出去吧,我和大爷说说话。 ”麻其心中一热,眼睛有些湿润起来。徐向前倾着身子,拉着他那粗糙的手与他家长里短地说着话。麻其看徐向前嘴唇有些发青,想把大衣让他披上。徐向前用力制止了:“大爷,这是送给你的。 ”告辞的时候,麻其还是起来了,徐向前赶紧给他披上大衣,拉了拉领子:“这样会暖和一点,别送了,有空我再来看你”拐过院子墙角的时候,警卫员突然对徐向前小声说:“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
15、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太容易冻实心了,要是”徐向前摆摆手制止了他,大步向前走去。这些天天气太冷了,饮马水很快就被冻住了,冻实的冰块倒都倒不出来,非常麻烦,警卫员打的小九九是想要麻其家的木桶,但看到徐向前很坚决地摆了手,知道没有戏了也就打消了这一念头。可是说来也奇怪,第二天警卫员在大门楼下发现了一只不知道从哪里飞来的木桶,他高兴地拿着去井上打满水,提回来就放到了马头前面。他站在一边,高兴地观察着,马悠闲地喝几口水,偶尔抬起头来看他一眼,温驯的眼睛中好像充满感激之情。“怎么回事儿?”警卫员转眼一看,是徐向前来了,正用严厉的眼光逼视着自己,食指直直地指着木桶。 “我、我”警卫员正想解释,被徐向前毫
16、不客气地打断了, “我什么我,赶紧给麻大爷送回去。 ”警卫员想,肯定是自己昨天说的话让大爷听见了,大爷知道咱们的军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所以偷偷把木桶给送过来了。于是赶紧倒掉水,提起来就小跑着去了。徐向前在军用地图前思考着,时而也会用手在上面指点比画一下。不一会儿,警卫员提着空空的木桶慢吞吞地回来了。徐向前转回身来:“怎么回事儿?”警卫员汇报说:“麻其大爷家的木桶还好好地在家里呢,他根本不承认这是他家的木桶。 ”徐向前自言自语道:“难道是长着翅膀自己飞来的?”警卫员赶紧接上说:“咱们什么异常情况也没有发现,什么动静也没听到,早晨起来大门楼下就发现了这只木桶,说不定就是自己飞来的呢。 ”徐向前瞪了
17、他一眼,他赶紧住了嘴。徐向前又问道:“老人家怎么说的?”警卫员小声说道:“大爷说,找不到主儿就先用着呗。 ”徐向前嘱咐道:“先注意观察情况吧,看到底是谁给咱送来的,然后再做处理。 ”警卫员出去了,徐向前又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摇摇头又回到了地图前面。又过了一天,一切都已收拾整齐,部队就要出发。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招呼说:“走吧。 ”警卫员有些疑惑,但还是听话地紧跟上了脚步。他们再次来到了麻其家的小院子,麻其看着警卫员提的铁筲桶,问道:“这个”徐向前用一只手揽着麻其的肩:“天气太冷了,咱们屋子里说话吧。 ”坐下后,徐向前说道:“麻大爷,部队马上就要出发了,我们过来向你告个别,再来看看您老
18、人家哈。 ”麻其说:“别见外啊,你送我的棉大衣可暖和了。 ”徐向前说:“前天早上,我那里突然飞去了一只木桶,我用来饮马可好用了,特别是这大冷天。可是,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麻其呵呵一笑:“山里奇事多,长翅膀也是有可能的。 ”徐向前用舒缓的语调深情地说道:“玩笑话咱就不多说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啊,这说明我们的军队是得到了拥护和支持的,我们深深感谢父老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啊。大爷啊,我有了那飞来的木桶,这两个铁筲桶也就用不着了,想着送给你哈。 ”麻其摇头:“这不行这不行。 ”徐向前笑了笑:“这也能给我们行军减轻一些负担啊。 ”麻其嗫嚅着:“你看看你看看,这刚送了我大棉袄,怎么能再要
19、这个啊?”徐向前说:“不是说军民一家吗?咱们就别分你我了好不?”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交代沂蒙的天气状况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为下文徐向前将身上大衣赠送给麻其作铺垫。B. 文中“首长,大爷家的木桶盛的水不易上冻,咱们饮马用的铁桶”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实则是全文叙事的转折点。C. 伏笔是小说常用的手法,如文中“徐向前让警卫员提起两个铁筲桶”就为下文将铁筲桶送给麻其埋下了伏笔。D. “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文中连用两个问句,刻画出了徐向前对木桶来历感到紧张的心理。5. 文中画线段运用了哪些细节描写?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
20、果?6. 简要分析“木桶”这一事物在文中的作用。【答案】4. D 5.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方法。用 “按” “脱” “盖”等一系列动作,形象地刻画了徐向前关心爱护百姓的形象;“大爷,够冷的哈” “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等极具方言特色的语言,拉近了徐向前与麻其老人的距离,形象地刻画了徐向前平易近人的一面。 6. 是全文的线索。小说围绕“木桶”叙事写人, “木桶”贯穿全文始末。展现人物形象,通过“送木桶”展现了麻其老人知恩图报的品质,通过“还木桶”塑造了徐向前治军严明的形象。揭示主旨。揭示出“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的小说主题。【解析】【4 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
21、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D 项, “刻画出了徐向前对木桶来历感到紧张的心理”错误,从文中来看,徐向前对麻其说“你说说它会长翅膀吗?怎么就会飞了去呢?” ,这虽是两个疑问句,但结合下文徐向前的话来看,徐向前是知道事情的原委的,这两句是明知故问。故选 D 项。【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
22、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中画线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这是针对描写方法设题,然后到文中找到画线句,看画线句是写谁的,如何来写的,体现出人物什么特点。 “这天他和警卫员随意走进了麻其老人家中,老人正坐在被窝里取暖。麻其想从床上起来,徐向前赶紧上前一步,按住了他:大爷,够冷的哈。 徐向前觉得那破被子薄薄的,仅有很少的一点暖意, 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 说着,他把自己披的大衣脱下来,盖在了麻其的薄被子上面。警卫员想阻止,徐向前摆手阻止他说下去:咳,咳,你出去吧,我和大爷说说话 ”,这段话主要是对徐向前的描写,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包括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从这段文字来
23、看, “上前一步” “按住” “脱” “盖” “阻止”等都是徐向前的动作,属于动作描写,而“大爷,够冷的哈” “你就坐在被窝里,咱们拉拉呱” “咳,咳,你出去吧,我和大爷说说话”等属于语言描写,徐向前的一系列动作主要表现出他对群众的关心和爱护,而他的语言很有地方特色,这就拉近了与当地百姓的距离,体现出人物平易近人的特点。考生围绕这些内容作答即可。【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木桶这一事物在文中的作用” ,这是考查物象的作用,一般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主旨等方面分析。小说的标题是“飞来的木桶”
24、 ,接着小说围绕“木桶”展开一系列的情节,如警卫提到需要木桶“飞来”木桶送还木桶暂留木桶送铁筲桶,由此可知, “木桶”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这是结构上的作用;小说在借助“木桶”展开情节的同时,还借助“送木桶” “还木桶”等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徐向前送麻其老人军大衣,麻其老人送木桶,这表现出麻其老人知恩图报的品质;麻其老人送木桶,而徐向前让警卫送回木桶,最后又要把铁筲桶送给麻其老人,这表现出徐向前治军的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物象对人物形象的作用;小说在送木桶、还木桶等情节中表现军民一家亲的主题,揭示了小说的主旨,这是主旨上的作用。一般从这几个角度作答。【点睛】鉴赏小说语言是高考常考题型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福州市 福清 学校 2018 2019 年高 上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9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