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山东省德州十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山东省德州十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山东省德州十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 学年山东省德州十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1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次,两次发出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频率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色不同2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液化3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4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
2、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5在刮北风的日子里,一位骑车人却没有感到风,则说明骑车人( )A正在向北骑 B正在向南骑 C正在向东骑 D正在向西骑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经过 6 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甲在乙前面 0.6 米处 B甲在乙前面 1.2 米处C乙在甲前面 0.6 米处 D乙在甲前面 1.2 米处7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A BC D8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
3、华 B先凝华,后升华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9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10一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 50cm 处移到 15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1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 1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 10
4、cm B小于 10 cmC大于 20 cm D在 10 cm 和 20 cm 之间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B水池底看来起来比实际浅C平静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 ”D白天,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13下列说法中,哪种说法是用来描述回声现象的( )A“隔墙有耳” B“余音绕梁” C“震耳欲聋” D“掩耳盗铃”14“五一”联欢会期间,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了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15对于密度公式 的正确理解为( )A某种物质的密度 跟其质量 m 成正比B某种物质的质量 m 跟其体积 V 成正比C某种物质的密度 跟其体积
5、V 成反比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其质量、体积无关二、填空16雷雨交加的夜里,林雨同学看到闪电后约 5s 听到雷声,林雨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 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 340m/s)17在教室内,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投影在银幕上的影像,是由于银幕发生了光的 反射。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声音的 不同。18人在游泳时,会引起水的 而发声,鱼会被吓跑,这主要是因为 能传播声音。19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 A 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若在 A 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 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
6、石上。20在图中, 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21透过装水的圆形玻璃杯看到的手指是 的像(填“放大”、“缩小”、“等大”),这是因为装有水的圆形玻璃杯可看成 。22夏天的早晨,室外的花草、树叶上常常有晶莹的小露珠,这是 现象;寒冷的冬天,清晨起床时常常看到窗户上有一层白色的冰花,这是 现象。2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错将物体放在右盘中,若左盘所加砝码为 52g,同时将游码移到 0.4g 处,天平平衡,此物体的质量为 。24体积相等的冰和水,其质量之比是 ,密度之比是 ,质量相等的冰和水其体积之比为 ,( 冰
7、 0.9103 千克/米 3)三、作图25如图所示,是由发光点 S 发出的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找出 S 点的位置。26作出图中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AB (保留作图痕迹)27将一矩形玻璃砖从中间斜切后,向左右沿水平直线拉开一小段距离,如图所示,一条光从左侧面垂直射入,画出这条光线从右侧玻璃砖射出的折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28射到凸透镜的人射光线如图所示,F 为焦点,试画出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四、实验29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斜面的作用是 ;(2)金属片的作用是 ;(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1 S
8、175 t12.6S V128.85cm/s2 S275 t22.5S V2 cm/s3 S375 t32.4s V3 cm/s30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乙是 (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
9、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3)如果让你自己实验探究冰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你在实验中会想到注意哪些问题呢?请你至少写出两条注意事项。 ; 。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 50cm 处,如图所示。(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 20cm 处时,沿直线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承接不到像,原因可能是 。(2)重新调整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当把光屏放到 75cm 处时,移动蜡烛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选填“放大”或“缩小”)、 (选填“正”或“倒”)
10、立的实像。(3)当把蜡烛移到 10cm 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 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情况一致的是 。32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1)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上,若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横梁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液体质量。往烧杯中倒入液体,称出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 70g,把杯中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再称烧杯和剩下液体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 使天平平衡。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
11、倒入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 g,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 cm3。(3)该液体的密度是 g/cm3,查密度表可知该液体可能是 。液体 水银 纯水 酒精 汽油 植物油密度 13.6103 1.0103 0.8103 0.71103 0.9103五、计算33甲乙两车都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甲的速度大小为 20m/s,乙的速度大小为15m/s。(1)若甲乙的速度方向都向西,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应向哪个方向移动?速度为多大?(2)若甲的速度方向向西,乙的速度方向向东,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哪个方向移动?速度为多大?34如图所示,一容积为 5104 m3 的瓶内盛有 0.4kg 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
12、块质量为 0.01kg 的小石子投入到瓶中,当乌鸦投入了 25 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2018-2019 学年山东省德州十二中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1某同学先后对同一鼓面轻敲和重击各一次,两次发出声音的( )A音调不同 B频率不同 C响度不同 D音色不同【分析】轻敲和重击鼓面,振幅不同,可根据振幅与响度的关系进行解答。【解答】解:轻敲鼓面和重击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而响度和振幅有关,故两次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故选:C。【点评】应该掌握音调、音色、响度的区别;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
13、越高;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有关,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而“听声辨人”指的就是音色。2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A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C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D瓶周围的空气不断液化【分析】要判断矿泉水瓶的外壁“出汗”的形成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就需要先知道它是什么状态的,它又是由哪种状态变化来的,然后结合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就可以判断出它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解答】解:矿泉水瓶“出汗”指的是矿泉水瓶外壁上有水,水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矿泉水瓶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
14、物态变化现象,我们要能够利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3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A速度太快 B响度太小 C频率太高 D频率太低【分析】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20Hz20000Hz,低于 20Hz 的是次声波,高于 20000Hz的是超声波。【解答】解: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超过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故选:C。【点评】超声和次声人们都听不到,但是生活中确实存在。4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
15、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 D蜡烛的倒立像【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解答】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成像的物体是蜡烛,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5在刮北风的日子里,一位骑车人却没有感到风,则说明骑车人( )A正在向北骑 B正在向南骑 C正在向东骑 D正在向西骑【分析】根据风向是风的来向,没感到风说明人跟风同向,此时风是朝南吹的
16、来分析此题。【解答】解:已知在刮北风的日子里,一骑车人却没有感到风,也就是说风相对人是静止的;则说明骑车人正在向南骑,与风速相同。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行分析解答。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 st 图象如图所示。经过 6 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甲在乙前面 0.6 米处 B甲在乙前面 1.2 米处C乙在甲前面 0.6 米处 D乙在甲前面 1.2 米处【分析】由 st 图象,过表示作时间 t 的点作横轴的垂线,垂线与图象的交点所对应的纵轴值,是时间 t 所对应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分别求出甲乙的速度。由图象求出经过 6s 的路程,然后判
17、断甲、乙两车的位置关系。【解答】解:由图可知经过 6s,甲乙两车的路程分别是 s 甲 1.2m,s 乙 0.6m ,则甲的速度:v 甲 0.2m/s;v 乙 1m/s;因为两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ss 甲 s 乙1.2m0.6m0.6m 处,故只有选项 A 正确。故选:A。【点评】这是一道图象题,解题的关键是由图象求出两车 6s 内的路程,然后由两车的初始条件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7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图中正确的是( )A BC D【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
18、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平池塘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可使小猫通过水面成像,并且它的像与本身关于湖面对称,通过观察,只有选项 C 符合这一特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8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分析】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解答】解:用铜块浇铸铜
19、像的过程中,应该是先将铜块化为铜水,这是熔化过程;铜水凝结为铜像,这是凝固过程;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熔化和凝固。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熔化和凝固现象,我们需要根据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来分析。9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人员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远视眼的晶状体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后,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解答】解:由图可知,物体经眼镜成像在了视网膜后面,所以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一些,这样像可以成在视网膜上
2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远视眼的特点及其矫正方法的掌握情况。10一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 50cm 处移到 15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像也越大。【解答】解:凸透镜的焦距是 10cm,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50cm 处时,此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当移到 15cm 处时,2f
21、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综上分析可得,选项 B 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首先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搞清物距和像距。然后才能准确判断像的性质。1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 1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 10 cm B小于 10 cmC大于 20 cm D在 10 cm 和 20 cm 之间【分析】(1)首先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定义确定凸透镜的焦距。(2)根据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和焦距的关系,确定邮票和透镜的距离。【解答】解:(1)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22、,太阳光经凸透镜,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这个亮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 10cm,所以凸透镜焦距是10cm。(2)用凸透镜观察邮票,要用凸透镜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要小于 10cm。故选:B。【点评】本题没有直接给出凸透镜的焦距,而是通过实验现象去推断凸透镜的焦距,然后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考查凸透镜成像应用。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B水池底看来起来比实际浅C平静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 ”D白天,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分析】光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事例有日食、月食及影子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
23、,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时是光的反射现象。【解答】解:A、夜晚路灯下的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B、当从岸上看池水时,看到的池水深度比实际要浅,是由于光的折射作用。C、平静的水面映出桥的“倒影 ”,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D、白天,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是因为大树上的树叶很多,树叶与树叶之间会形成很多小的缝隙。太阳光从这些小缝隙中照射下来,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在地面上会形成太阳的像。像的形状和太阳一样,而且是倒立的实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应用、光的反射现象的应用以及光的折射现象的应用,都是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应熟
24、练掌握。13下列说法中,哪种说法是用来描述回声现象的( )A“隔墙有耳” B“余音绕梁” C“震耳欲聋” D“掩耳盗铃”【分析】根据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去逐个分析即可。【解答】解:A、“隔墙有耳 ”是指声音可以通过固体(墙)传播,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余音绕梁”是指声音遇到 “梁”、“墙”等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掩耳盗铃”是指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选项涉及到的知识点。此题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2019 学年 山东省 德州 十二 年级 期末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9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