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方略】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二 专题二 第三讲 鉴赏诗歌的三类形象
《【备考方略】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二 专题二 第三讲 鉴赏诗歌的三类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考方略】高考语文总复习板块二 专题二 第三讲 鉴赏诗歌的三类形象(5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演练巩固提升,备考方略突破,板块二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第三讲 鉴赏诗歌的三类形象,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就是要把握古代诗歌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出该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高考对形象的考查侧重于对形象的识别、对形象特征的把握,对形象的象征意义和作用、价值的理解、赏析。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题型一 人物形象鉴赏 一、鉴赏人物形象“3步骤”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分为作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 第一步:理形象,明特点 结合注释和作
2、者,弄清诗词中具体形象的表面意义并分析形象自身的特点,如果有象征意义则阐释其象征意义,如是人物形象就要体会其性格特点及其所传达出的气质品格。,第二步:找手法,细赏析 指出作者塑造诗歌形象所使用的手法并进行具体赏析。塑造形象常用的手法有烘托渲染、对比衬托、细节刻画等。 第三步:联情感,深探究 从诗歌“景”“情”“理”的角度进行深度探究,体会形象中诗人所寄托的思想情感和哲理内涵。,答题模板 总括:刻画了一个人物(特征1特征2身份)的形象。分析:结合诗(词)句具体分析特征的体现。评价:指出形象表现的情感和呈现的意义。其中可糅合在一起表述。,掌握关键能力,二、解题思路示范 典例1 (2017全国卷)(
3、原诗见第一讲对点训练2题)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答题思路 第一步:理形象,明特点 “那因远适更沾巾”,面对“远适”,作者“那因更沾巾”,即不“沾巾”,由此可以看出诗人的旷达之情。,第二步:找手法,细赏析 “云海相望”运用夸张手法,强调兄弟天各一方,“远适”是指苏辙将远赴契丹。“更沾巾”是说不悲伤落泪。 第三步:联情感,深探究 作者这样写,意在表达对兄弟的担忧以及诗人旷达的性格。 形成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对点训练 1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4、喜朝天 曹冠 绣水雕栏,绮霞邃宇。薰风飒至清无暑。花间休唱遏云歌,枝头且听娇莺语。 景物撩人,悠然得句。深杯戏把纹楸【注】赌。胸中邱壑自生凉,何须泉石寻佳趣? 【注】 纹楸:指围棋盘。,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解析:分析词人形象,要结合词句内容:“花间休唱遏云歌,枝头且听娇莺语”,悠闲自在;“景物撩人,悠然得句”,赏景吟诗;“深杯戏把纹楸赌”,饮酒赌棋;“何须泉石寻佳趣”,自负自得,时时有乐趣,向往隐逸生活的文人形象。 答案:悠闲自在、儒雅自负、向往隐逸生活的文人形象。赏景吟诗,文雅悠闲;饮酒赌棋,怡然自乐;胸有丘壑,自负自得。,题型二 事物形象鉴赏 一、古诗词中常见
5、的六种意象 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故此,明确“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即鉴赏事物形象两个关键要素。,掌握关键能力 事物形象鉴赏“3步骤”,二、解题思路示范 典例2 (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第一步:概括物象表层特点 诗歌中
6、“酒”这一物象共出现两次,第一次是诗人把“酒”比作进军号的旗鼓,第二次是诗人所作草书完后再次“把酒”,以此写心情。,第二步:分析物象内涵 诗人醉中作书前要酝酿情绪,情绪如何表达,在此以“酒”“笔”作喻,气贯长虹,给人以势不可遏的感觉。诗人作书已毕,满腔愤懑之情瞬间扫清,举酒复饮之惬意自然会从笔端流出。 第三步:点出物象意义 这首诗作者将满腔壮志和豪放的英雄气概运之于书中,最后发出报国杀敌的壮志和渴盼,表现了其高昂的爱国热情。,形成答案 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
7、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对点训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渔家傲 李清照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注】 沈:同“沉”。绿蚁:本来指古代酿酒时上面浮的碎屑沫子,也叫浮蚁。 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梅花的形象。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特征的题目,注意从对梅花的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中进行总结,答题时先答出特征,然后结合词句进行具体的分析。,答案: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上片写寒梅雪中绽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冰清玉洁。下片写月
8、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题型三 景物形象鉴赏 一、古诗词中常见的意境特点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常见的意境特点如下表:,掌握关键能力 画面描述“3步骤”,说明: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有时可以省略。,二、解题思路示范 典例3 (2017天津卷,改编)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 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9、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题思路 第一步:概括画面特点 明确第二联在这首诗中的重要位置,用一两个词语概括这一联写景所烘托的意境:宁静、清幽。 第二步:描绘画面内容 整体阅读这首诗,弄清第二联的大致意思,试着用自己的想象再现这一场景,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第三步:分析作者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眼前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有时情感可不涉及) 形成答案 第二联描绘了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对点训练 3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考 方略 高考 语文 复习 板块 专题 三讲 鉴赏 诗歌 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9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