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语文衔接之常识与名句默写
《初升高语文衔接之常识与名句默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升高语文衔接之常识与名句默写(2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常识与名句默写【知识衔接】初高中课程解读初中课程 高中课程新课程标准规定“ 中学生掌握规定的古诗文篇目”考试大纲对识记文学体裁常识与作家作品考查要求有四项: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载常识。4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初中知识回顾考点解读古诗文默写题是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常见题,中考古诗文默写的题型主要有直接性默写、理解性默写、情景性默写、开放性默写等。分值一般在 510 分之间。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必答题和选答题,如陕西、江苏的淮安等地。从近几年中考来看, “名句默写”的考查范围逐渐向课外延伸,题型也由单一的识记填空向理解、分析、鉴赏的方向发展
2、,估计可能会出现新的题型,如用某些名句连缀造句类的题型。方法总结1名句名篇的考查仍以课本上的名句名篇为主,兼考课外知名度高的名句或名篇。所考的项目,朝代上侧重于先秦和唐宋,文体上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即选句内容一般隶属下面四种情况:(1 )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1)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广阔胸怀的句子;(3 )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 4)反映以德治国、传统美德、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名句。2明确复习范围,增强识记的目的性考纲规定、必背篇目为复习记忆重点。最重要的是唐宋近体诗中的“名句名篇”和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名句名篇”
3、 。4掌握记忆方法,提高识记效果系统整理,分块记忆动手动脑,圈点诵读首先理解记忆,其次对句子中易混字、易错字,要圈点出来,以引起注意。再次,要坚持一边背诵,一边在草稿本上写出来。要反复背诵。高中知识链接考点解读要点 1: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所谓“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就是要求了解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 位的作家所处的时代及其代表作。所谓“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就是要了解在中学课本基本篇目中涉及的,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作品集、代表作及其体裁、主要特点、典型形象等。要点 2: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所谓“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就是主要了
4、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特点和分类,特别是古代的诗、词、曲、史传、小说、杂论的分类和主要特点,以及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和文学运动等。要点 3: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所谓“常见” ,是指活用于口头,常见于报端;所谓“名句” ,是指那些广 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 ,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名句名篇”一般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内容上,思想性、艺术性与哲理性兼备。思想性方面,表现高远的人生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艺术性方面,展现社会生活的诗情画意之美,哲理性方面:体现生活、学习的哲理。二是形式上,注重诗歌、散文。诗歌方面,有古
5、体诗、近体诗、词、曲;散文方面,有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唐宋散文等。三是朝代上,侧重先秦和唐宋。在此基础上现代、当代、其他年代的名句名篇也不可忽视。四是课外的名句多于课内,但仍属于中学生课外阅读范围之内的。概而言之, “名句名篇”就是指那些具有永恒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优秀诗文作品及重要语句。诵读常见的名句名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强语言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具有很大的帮助。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旨在引导考生重视古诗文的诵读,加强语感的培养,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和熏陶,提高考生的人文素养。高考试卷上已经出现的名句,具有下列主要特征。1引譬取喻,意蕴丰赡。(1 )沉舟侧畔
6、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3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韩愈)(4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赠花卿 )这类“名句”具有明晰的象征意义。刘禹锡的诗句揭示了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李商隐笔下的“春蚕” “蜡炬”是对默默奉献的人们的写真。韩愈的诗句点明了历史潮流的不可阻遏。杜甫的诗句将抽象的听觉形象化。这类“名句”意象丰赡,境界开阔,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受到命题者青睐。2饱含哲理,发人深省。(1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3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马总
7、 意林 )(4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这类“名句”写的是寻常事物,作者平中见奇,推出新意,以清新质朴的语言,言常人意中所有笔下所无,提示真理,给人启迪。工作、学习、生活中,人们以之勖勉他人鉴戒自身,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效益” ,亦为命题者看重。3言辞警策,辉映千秋。(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3 )寄意寒星荃小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脊梁式的人物,彪炳史册,垂范后人,他们表达自己理想信念情操气节的警句,也随着其事迹众口相传。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人们在钦佩其业绩之同时
8、,也就很自然地记住了其人之“名句” 。4绘景融情,体物入微。(1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3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描绘风花雪月,歌咏湖海山川,古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这类“名句”融情于景,情景相生,触发读者思绪,引起读者共鸣,颇具艺术魅力,深受人们钟爱,也很容易为命题者注目。方法总结择取“名句”的几个方面:1首选目标:先秦诸子散文和唐宋近体诗中的“名句” 。先秦诸子散文和唐宋诗词代表着民族文化的两个高峰。诸子散文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9、,历代仁人志士立德修身,匡世济民,从中汲取了精神力量,时至今日,仍为读者广泛喜爱。唐宋诗词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特别是近体诗中的“绝句” ,以方寸之地抒写万物,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命题者不可能不去扫视这两个时代两种体裁中的“名句” 。2重点内容:提高思想素质,增进认识能力方面 的“名句 ”。读书一为明理,一为识事,在这方面,古人留下了许多箴言。这与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精神也是一致的。提高人的素质,增进认识水准,是“名句”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3主要途径:由名人向名句“辐射” ,由课内向课外扩散。“名句”之“名”应当说与“名人效应”密不可分。纵观 37 条“名句”的作者,没有学生不熟悉的“流水不腐,
10、户枢不蠹” ,注出处为马总意林 。其实,此句系马总据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改) 。因此,不妨以学生熟悉的名人为中心,向“名句”辐射。以屈原为例, “屈平词赋悬日月” ,但符合上文界定的条件、应为中学生识记的“名句”似乎并不多。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卜居 )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 “路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离骚 ) 。笔者认为,结合屈原生平,介绍上列课外“名句” ,一般地说,检测非教材中的屈原“名句” ,不会超出这一范围。来源4基本材料: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名句” 。试卷中的“名句” ,突破了背诵课文(或段落)的限制,突
11、破了“基本篇目”的限制,突破了课文文句的限制。举凡知识短文、注释练习中的“名句” ,没有轻重之分,都在熟记之列。答题技巧1 高度重视,化整为零。名句记忆作为一种语言积累,需要循序渐进,长时间进行。有计划地每天背诵一部分,天长日久,积沙成塔,记住的名句也便越来越多。那种以为单靠高考前一时半刻突击便可即时奏效的想法是幼稚的,也是不足取的。2 依纲据本,逐课过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古诗文背诵篇目(16 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 160 篇段 ,79 年级学生背诵 80篇段 ,合计 240 篇段 ;高中生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 ,教学大纲推荐
12、了古文 10 篇,诗词曲 30 首) ,努力争取全部过关。特别要落实名篇名段中的重点句。高考中名句名篇的默写题对命题材料是有所选择的,限于考题的测试量,名句名篇的默写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段落,尤其是古文。所以,可以重点突出一些句群,关注一些重点句。这些重点句,除包括篇段中的名句外,还有主旨句、关键句、精彩句、哲理句等。关注的前提是会背诵全篇全段,特别是篇幅短的一定要熟练背诵,目的是提高复习效率和答题的准确度。3 理解运用,融会贯通。名句记忆的目的既可以说是为了应付高考中的上下句填充,但又不是仅仅局限于此。名言名句由于言简意赅,影响深远,因而极具说服力。如果在一篇文章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几句名句,就如画
13、龙点睛一样,为文章增色不少。因此,名句不仅要记住,更要理解运用。同时,通过准确的理解,恰当地运用,又会 进一步强化记忆,收相得益彰之功效。4 反复揣摩,注意形意。注重同音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的比较掌握。同音异义词和同义异形词是命题人“设伏”热点,因此考生复习时应注意重点突破,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并知其形。如学生在默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萧萧”时,容易写成“潇洒”的“潇” 。如果揣摩出诗句展现的是一幅凄凉萧瑟的秋景图,而毫无潇洒之意,就不难正确书写了。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 “宵”指的是“夜晚”的含义;“晓”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4、”中,理解“锲”是雕刻的意思,自然要运用工具,所以加表示工具的偏旁;而“默契”的“契”是更多指的是买卖房屋地产等的文书,及“投合”之意,揣摩明了句意,自然就不会默写错误。5 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各地试卷名句填空有全部完成和选作完成(如“8 选 5”“二选一” )等形式,因此考生务必审准题干,斟酌解答,如是全部完成类型则注意,填写上下句的默写,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选作类型题,则要选自己最有把握的句子填写。无论哪一种题型都要留意试卷所标语句出处,答题时务必保留原文写法。6 规范书写,杜绝马虎。这一知识点容易失分,原因除了
15、不会背诵之外,就是书写有误,只要写错一个字,就不得分。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规范书写,杜绝马虎思想,多背多写,做到:准确、规范。否则极易出错,如“一夫作乱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的“隳”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鹜” ,都容易误写;“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材”容易写成“才”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幽”易写成“忧”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暗”易写出“岸”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蹊”易写成“溪”等。【经典题型】初中经典题型1 【2018 届北京市第 41 中学九年级上期中】按照要求,把下面的诗句补写完整。(1
16、)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_,_。(2)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两句: _,_。(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再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 _。(4)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辛弃疾以“_ ,_。 ”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5) 武陵春中,把抽象的愁具体化,显得新鲜奇特的名句是:_,_。(6)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不宜妄自菲薄,_,以塞忠谏之路也。(7)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千古兴亡
17、多少事,悠悠,_。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8)群臣吏民, _,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 【2018 届北京师大附中九年级上期中】古诗填空。中国是诗的国度。古代诗歌,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形式多样,表现手法灵活多变。用典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诗人常常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在离开长安时写下了行路难 ,诗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有朝一日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再建宏图伟业的信心,这两句诗是“_,忽复乘舟梦日边”。被贬密州,壮志难酬的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 _,_”,表达了希望能够得到朝廷重用的愿
18、望。镇守西北边疆的范仲淹在渔 家傲秋思中借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和征人们尚未建功立业,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思乡之情,这两句诗是“_,燕然未勒归无计”。用典还可以引发联想,创新意境。辛弃疾破阵子中“_,五十弦翻塞外声”,运用典故,创造雄奇的意境,展现出征前犒劳将士的壮观场面。用典以简洁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_”,运用典故,暗指南宋没有出现过一位像孙权那样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这令词人忧患惆怅,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3 【2018 届福建省厦门市五校九年级上期中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2)_,一任群芳妒。_
19、,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过尽千帆皆不是,_,_。 (温庭筠望江南 )(4)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今夜偏知春气暖,_。 (刘方平月夜 )(7)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苏轼,给他建功立业的两句是_,_。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 【2018 届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九年级上期末】古诗文默写(1)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 _ ,_”意思一致。(2)_,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 3)力尽不知热,_。 (
20、白居易观刈麦 )(4)骊山四顾,阿房一炬,_?(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高中经典题型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 )庄子逍遥游中写宋荣子 “ , ”两句与“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互为因果。(2 )李白在蜀道难中,表现璧之险绝,水之湍急咆哮的两句诗诗“ , ”。(3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中用“ , ”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潼关的险要。2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 ) 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 “ , ”两句表现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2 )白居易琵琶行中 “ , ”两句通过现实性琵琶女演奏完后周边环境的寂静,来表现音乐的强大魅力
21、。(3 ) 庄子 逍遥游指出, “ ,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 )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 ”表现扁舟如苇叶般自由飘荡在无边江面上的惬意。(2 )李白蜀道难中“ , ”用“五丁开山”的故事,极言蜀道开通之艰难。(3 )陆游游山西村中“ , ”是诗人感受到山村淳朴的民风并由此发生的与村民无间相处的渴望。【实战演练】先作初中题夯实基础1 【2018 届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九年级上七校联盟 12 月考】诗文默写。 (1)过尽千帆皆不是,_。 (温庭筠望江南 )(2)_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升 语文 衔接 常识 名句 默写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69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