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 专题10 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 专题10 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2部分 专题10 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6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文阅读 文化传承与理解,第二部分,专题十 古代诗歌鉴赏,第5讲 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栏,目,导,航,题型一 品味关键词(炼字) 题型二 赏析诗眼 题型三 赏析关键句(炼句) 题型四 鉴赏语言风格(特色) 随 堂 巩 固,题型一 品味关键词(炼字),链接教材,“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做简要分析。,解题指导 (1)精准审题:该题考查诗歌的炼字,即赏析某字的妙处。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如“斗”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
2、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2)解题思路:解答该题首先读懂该句诗写的内容,细细揣摩该字用来表现的对象是什么,该字能表现其什么特点,有什么效果。答题步骤:第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意境;第三、点出该字有无修辞,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第四、点明效果。,答案 “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步骤二:指出字面义 这一步主要是解释词义,相当于翻译。 步骤三:分析其效果(作用) 从诗歌语言运用的目的
3、来看,主要有以下5个角度:,赏析字词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放到具体的诗句之中,并结合全诗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该字的语法特点或表达技巧。,角度(一) 动词 动词是表现人(物)的动作的词语,分析时可从人(物)的动作特点的角度进行,同时,要注意挖掘动词的“语境义”。 训练1(201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答案 “望”:照应题目
4、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空”:营造空旷的意境;流露出超然心态。,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炼字”。首先明确哪个字更好,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望”是指站在高处向远处看,照应了诗题,引出下面所望之物。“空”是指诗人内心之空,有种目空一切的意思。“空”字营造了一种空旷之境,是诗人超然心态的反映。,角度(二) 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现人(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所以形容词作为“炼字”的对象时,要注意其修饰的生动传神和语意双关,同时注意所用的修辞或形容词活用情况。,训练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
5、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注 几度:几年。翻:反而。共传:一起举杯。,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答:_ 答案 “寒”“暗”二字客观地描写了与朋友深夜叙谈的环境特征,孤灯照雨雨愈寒,湿竹环绕,烟云飘浮,显得更浓更暗;“寒”“暗”二字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刚重逢又要伤别,心境备感凄暗;“寒”“暗”二字使情景交融,展现了一幅寒冷、湿暗、凄清的老友话别图,既渲染了诗人悲凉黯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解析 本题是炼字题(形容词),分两步作答:描景象(翻译诗句);点效果,明感情。“寒”“暗”,写出景象凄凉。诗人写此景正是借以渲染伤别
6、的气氛。这两句是描写实景,又暗写了人的心情。,角度(三) 副词 副词是对动词和形容词进行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副词运用恰到好处,能体现动作的情态和人物心理的变化,也能表现物景某种状态的程度。,训练3(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 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答案 “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
7、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解析 首先看看“常”与“偏”有没有特别的含义。这两个字比较平常,但平中见奇,“常”表现了诗人对“寒山”“斜阳”景色的习以为常,“偏”字则表现了诗人把新月明于落叶之时这种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其次,描述一下两字所在语句的大意:寒山常常被夕阳染上昏黄暗淡的颜色,而新月偏偏照亮疏林落叶。最后,要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或表达的情感。从上面的分析看,这种情感大抵是怨恼和惆怅。,角度(四) 数量词 经过诗人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值得注意的是,古诗中用的数量词,虚指、泛指的多,实指的少;并且与数量词的
8、使用相关联的是,这些数量词常常采用夸张、对比和比拟等修辞手法。,训练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别舍弟宗一注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 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柳宗元写诗送别。此时柳宗元已被贬为柳州刺史。,赏析本诗颔联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 答案 步骤一:“一身”“六千里”“万死”“十二年”是颔联中诗人所用的数量词。 步骤二:“一身”指孤身一人,概括了诗人孤苦零落的凄惨现状;“万死”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诗人屡遭不幸的残酷人生;“六千里”与“
9、十二年”从空间、时间上高度概括了诗人被贬距离遥远和时间之长。读来令人震撼,极富感染力。,解析 诗题要求鉴赏诗中数量词运用的妙处,诗中的数量词有“一身”“六千里”“万死”“十二年”等。这首诗所抒发的并不单纯是兄弟之间的骨肉之情,同时还抒发了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南荒的愤懑愁苦之情。这种感情集中体现在诗的颔联中。“一身”写出了诗人只身一人去国离乡被贬的困厄处境,“六千里”写出了去国离京的路程之远,“万死”写出了生存之艰难,“十二年”写出了时间之长。联系背景和情感理解,实际上在“一身”“六千里”“万死”“十二年”这些数量词里,已经包含着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愤懑凄厉之情,只不过是意在言外,不露痕
10、迹,让人“思而得之”罢了。最后还要体会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角度(五) 叠词 叠词具有强调作用,能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使感情更加绵密曲折,在形式上形成节奏感与韵律感,富有音乐美。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极言心情之悲怆。,训练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 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最能直接表现诗人情怀的两句诗是“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赏析这
11、两句诗中叠词运用的艺术效果。 答案 “朝”“岁”是单个的名词,一经叠用,就表现出时间的悠长。这里写出诗人长期置身于深山密林之中,经常见不到阳光,因而不知时序的变化,甚至分辨不出春去秋往的感受,表达了他冷淡孤寂的心情,与前面寂静幽深寒冷的环境描写自然地融为一体。,解析 “朝朝”“岁岁”虽同指时间,但有长短的区别。使用叠字的效果,大抵像使用对偶、排比一样,能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增进感情的强度,增强了它的音乐美。作答时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来分析即可。,题型二 赏析诗眼,链接教材,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解题指导 1精准审题:诗眼是什么?直接问诗眼词。并且结合诗句分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课件 部分 专题 10 古代 诗歌 语言 鉴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7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