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6.卖白菜
《新教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6.卖白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6.卖白菜(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六 卖白菜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关于作者的文学常识,整体感知文意,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2把握人物的矛盾冲突,明晰人物的性格品质。(重点)3体会文中坚强而又诚信的母亲形象,体会自己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学会诚信。(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段辛酸的往事,几番痛苦的回忆, “糠菜半年粮”的时代虽然远去,但是想起心头的往事至今依然让“我”沉痛。三棵白菜,卖与不卖,都是出于生活的无奈,而就在这无奈中,母亲的坚强和自尊与“我”的暴躁和狭隘,泾渭分明。著名作家莫言卖白菜将引领我们见证苦难的岁月,人性的光芒。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莫言(1955 年 ),原名管谟业,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中国当代著名
2、作家。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80 年代中期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著名作品有红高粱蛙等。2012 年 10 月 11 日莫言因其“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社会融为一体”而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2写作背景20 世纪 60 年代末,中国正是物质极度贫乏的年代,尤其是北方农村,过年能吃白菜饺子简直是一种奢望,贫穷和饥饿正是这段时期的真实写照。作者是以一种孩子的真切、成人的冷静态度和细微的温情,给读者再现了他童年时随母亲卖白菜的往事。3字音字形瞥(pi) 湿漉漉(l) 哽咽(y)
3、 抽噎(y)蔫(nin) 木橛(ju) 戳(chu) 黑黢黢(q)冻疮(chung) 一沓(d)4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找出本文记叙的要素。明确:时间:1967 年冬天, “我”12 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地点:家里集市家里人物:“我” 、母亲、老太太事件:卖白菜事件的起因:年关将近,母亲因贫困所迫决心要卖掉仅剩的三棵白菜。事件的经过:母子俩去集市卖白菜,遭遇老太太的刁难, “我”多算了老太太买白菜的钱。事件的结果:白菜被退回了,母亲流下了伤心的泪水。(2)本文以“白菜”为线索讲述了一件令“我”沉痛的往事,请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明确:母亲决心卖白菜“我”为白菜而痛哭母子去集市卖
4、白菜老太太翻戳(挑撕)白菜母亲称白菜我算白菜钱母亲看着被退回的白菜流泪三、合作探究(一)矛盾冲突1课文围绕卖白菜,写了哪些人物之间的冲突?明确:课文围绕卖白菜重点写了三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一是母亲与“我”之间“卖与不卖”的矛盾;二是“我”与老太太之间关于“挑拣白菜”的矛盾;三是母亲与老太太之间关于“白菜质量与价钱”的矛盾。2母亲要卖白菜, “我”为何流泪不愿意?明确:因为家里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最后的三棵了;母亲答应“我”留着过年包饺子的,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家庭,这是一个小孩子最大的盼望;还因为这些白菜是“我”和母亲亲手种植、侍弄的, “我”对这些白菜有着深厚的感情。3
5、“我”为何要多算老太太一毛钱?在这个问题上, “我”的思考和母亲有什么不同?明确:老太太多次刁难“我”的白菜, “我”对她充满了恶感,她又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而“我”对这些白菜感情深厚,本来就不愿意母亲卖掉,而是希望能过年吃上白菜饺子,所以“我”故意多算了一毛钱。 “我”考虑的是报复老太太,母亲考虑的是做人要诚信。4这些矛盾冲突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有何作用?请举例分析。示例 1:文章开头在决定是否卖这最后的三棵白菜的时候,母亲内心是很矛盾的,母亲何尝不想留下它们过年,但家里实在是穷啊。为了不让“我”哭,她恼怒地呵斥我,但是看到“我”手上的冻疮时,又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腔调”对我说话
6、,从“我”和母亲的对话中看出了她既有倔强的一面也有慈爱的一面。示例 2:在集市上, “我”和那个挑剔的老太太之间的语言冲突是最激烈的了,看她把大白菜外边的菜帮子撕了又撕, “我”的心中的愤怒之火暗暗燃起。这些情节衬托了母亲的善良和宽容,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我”故意多算一毛钱的情节埋下伏笔。示例 3:“我”给老太太多算了一毛钱事发, “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我”不过是想宣泄下内心的气愤之情,谁料到母亲会因此而伤心流泪。母亲这次哭了。以前,无论多大的事儿,就算是天要塌下来,母亲仍不会哭。
7、从这些冲突中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贫困还不及作者的欺骗让母亲难过。(二)人物点评1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分析。(1)本性善良、宽以待人:母亲容忍了老太太对白菜的“刁难 ”;(2)朴实能干、个性坚强:精心种白菜,并背到集市上卖;(3)为人诚信、严格教子:为儿子多算白菜钱而流泪,并教导儿子做一个坚强、诚信的人。2文中的老太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写老太太这个形象有何作用?明确:老太太家境贫困,谨小慎微、爱占小便宜。写老太太的作用有二:(1)用老太太的挑三拣四、不宽容、爱占便宜的形象来衬托母亲的和善、宽容、诚实、坚强。(2)为了表现当时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们的整个生存状态
8、。这个老太太也是一个为贫困所迫的人她瘦弱不堪,承受着生活的重压,她“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 ,说明那一沓面值并不大的纸票对老太太意义重大对于生活在贫困中的人而言,即使是一分钱,其意义也很重大,所以,当老太太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中时, “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这就为下文因一毛钱白菜被退回和母亲的流泪埋下了伏笔。(三)主旨感悟 1作者借助写贫困时期母亲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做人处世观?示例:善良诚信 是做人的根本,无论生活多么贫困,都不能丢弃。( 围绕“善良” “诚信”,言之成理即可)2讨论: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年代,母亲语重
9、心长地告诫“我”做人要诚信,不能贪别人的一分一毛。多么难能可贵,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该怎样坚持我们的诚信?【材料链接】(1)诚信故事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苏教版七 年级 上册 教案 6. 白菜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