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10.社 戏
《新教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10.社 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案:10.社 戏(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十 社 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2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重点)3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 ,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中篇小说阿 Q 正传 ,散文集朝花夕拾 ,小说集呐喊 ,杂文集坟 二心集等。2了解背景
2、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 ”( 集外集拾遗) 这一种十分可贵的 “亲近” ,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少年时代的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 鲁迅家道中落以后,他更了解了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社戏就形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3知识链接社,旧时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社戏,旧时某些地区的农村中春秋两季迎神赛会所演的戏,用以酬神祈福,一般在庙台或在野外设台演出。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
3、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x k b 1 . c o m4朗读课文,解决重点字音。归省(xng) 不惮(dn) 行辈(hng bi)棹(zho) 怠慢 (di) 撺掇(cun duo)凫水(f) 絮叨 (x do) 潺潺(chn chn)家眷(jun) 皎洁(jio) 漂渺 (pio mio)纠葛(ji g) 渔父(f) 蕴藻(wn zo)5解释词 语。絮叨: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宽慰:宽解安慰,使解除烦恼、苦恼或忧 虑。怠慢:待客态度冷淡而考虑不周。怠,轻慢;慢,态度冷淡。委实:实在。朦胧:月光不明。本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
4、动词。依稀:模模糊糊。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扫兴:正在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层次。明确: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因此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看戏前(第一至四自然段) 看戏中(第五至三十自然段) 看戏后(第三十一至四十自然段 )。7依据小说三要素,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明确:本文记述了“我”在乡村和农家少年看戏的一次经历。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第一部分中有一个词既写出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情感,请同学们把这个词找出来。明确:乐土。2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明确:“我”在这里是
5、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可以免读诗经之类难懂的古书;可钓虾、放牛,体验到乡间生活的无穷乐趣。3在这里除却这些乐事,最令“我”盼望的是什么呢?明确:去赵庄看戏。4读第五至九自然段,找出表示“我”心情变化的词语,并用四个字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明确:心情变化:盼望焦急失望猜测沮丧高兴兴高采烈;主要内容:戏前波折。5细读第十至三十自然段,这一部分写看戏中的情景,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将这部分分为三个层次,试各用四个字概括其主要内容。明确: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二)合作探究1本篇题为“社戏” ,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明确: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既多方面
6、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更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 4 自然段的开头“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 ,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 “第一盼望”的“看戏”自然更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看戏做了铺垫,吸引 读者读下去。2本文依据事件的主次有详有略地叙事。主线是看社戏,围绕这条主线,文章一共写了七件事。每件事对塑造人物、表达中心的作用各不相同,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起止段 事件 详略 人物( 性格)12 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略写 “我” 、小朋友3 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略写 “我” 、小朋友49 看 社
7、戏前的波折 x k b 1 . c o mx k b 1 . c o m 详写 “我 ”、母亲、外祖母、少年 们1013 夜航看社戏途中来源:学.科.网 Z.X.X.K 详写 “我”和小伙伴们 (农家子弟聪明能干 )1421 在赵庄看戏 详写 “我”和小伙伴们2230 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详写 “我” 、小伙伴们、母亲3140 六一公公送豆 详写 “我” 、双喜、六一公公 (淳朴善良、好客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三)品析词语的感情色彩著名语言学家黄伯荣、廖序东曾在现代汉语这本书中指出, “有些词语除了它们的基本意义外,还具有褒奖或贬斥的感情” 。1一般来说,表示对人或事物的赞扬、喜爱、尊敬等感情,
8、要用褒义词;表示贬斥、憎恶、鄙视等感情,要用贬义词。比如社戏中的这两句话:(1)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 孩子们盼望着“好戏在后头 ”,但老旦唱得迟迟不肯结束,孩子们“破口”而“骂” ,这里的贬义词直接表达了对老旦的厌恶之情。)(2)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喝采”一词,渔父对孩子们的褒奖赞扬之情溢于言表,是很明显的褒义词。)2词语的感情色彩是人心灵的主观投射。不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词语原有的感情色彩会发生变化,有时
9、褒词贬用,有时贬词褒用,非常有趣。如:(1)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 “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偷”是贬义词,但在这里却非常得体巧妙地表现了小伙伴的淳朴可爱,含有褒义。)(2)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 “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 “得意”常与“扬扬” “忘形 ”等构成“得意扬扬”和“得意忘形”等贬义词,但在这里却看不出一点贬义,相反却表达了褒义的效果。)(四)少年形象分析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的形象应该是会“飞鸣” “会跳跃”的。本文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童年伙伴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他们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
10、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农民孩子所具有的性格和美德。作者是用哪些方法来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呢?1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情趣的,所以他们的语言也应该是清新活泼的。文中双喜的语言亦极富鲜明个性。他说服大人让迅哥儿去看社戏:“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快人快语,机智而又热情。船回到平桥时,双喜在船头上就大声地说:“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既写出了他的能干、老练,又把孩子的那种“自喜” “自得”的心理表现了出来。2人物动作生动灵活。文中的一群孩子,都来自于农村自由广阔的天地,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表现出淳朴、能干的特点。如船出平桥一“点”一“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苏教版七 年级 上册 教案 10. 社戏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7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