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2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12年电视舞台上的“雍正帝” 很忙。如甄嬛传宫锁珠帘 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等多部电视 剧,都以“他”为原型进行演绎。在历 史舞台上,真正的雍正帝也做了件令千古帝王羡慕的事。,“雍正帝很忙”,请思考:(1)雍正帝在加强君主专制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2)除雍正以外,明清皇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自己的权力?,课标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重点:明朝设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 难点: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评价。,1.原因:,2.措施:,(1)1380年,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
2、部。 (2)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1)丞相胡惟庸骄恣擅权。(直接原因),(2)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皇权不稳。(历史原因),(3)相权过大,威胁皇权。(根本原因),探究一:宰相制度的废除,(1)积极作用: 一定程度上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 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2)消极作用: 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强化了君权,易产生腐败。 易出现太监专权等大权旁落现象。,3.影响:,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3、 皇明祖训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丞相开始设置和废除的时间。 提示:开始设置在秦朝;废除在明朝。 (2)概括两则材料论证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提示:废除丞相。,【问题研讨】,废行省,设“三司”,(行政),(监察),(军政),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三司,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中央,分析明太祖的集权措施,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明成祖:设内阁,随侍皇帝,开始参与机务决策 正式确立,明宣宗:授予阁臣票拟权,需皇帝审定“批红”有所发展,明神宗: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 达到全盛,探究二:内阁的出现,什么叫“票拟”和“批红”?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
4、地解释?,提示:票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想一想】,康熙皇帝的御笔批红,结论: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一级行政机构,内侍机构,行政、决策,侍从、咨询,选拔任命,直接由皇帝决定,有一定制约,强化君主专制,观点一:内阁制不是宰相制,内阁首辅不是宰相。 观点二:内阁制是变相的宰相制,内阁首辅就是宰相。,【思考】你同意哪一方观点,为什么?,一个是民主权利的象征 一个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一个总揽国家行政大权 一个只是内侍顾问机构,西方近代的内阁制明代的内阁制?,【想一想】,(1)基本构成: (2)各自职能:,1.清初的政治制度,探究三:军
5、机处的设立,内阁、六部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负责奏章票拟,六部负责执行。,清朝初年,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具有很大的决策权,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它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很大限制。,康熙帝,设立南书房,扩大皇权,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2.康熙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南书房的设立,雍正帝,3.雍正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军机处的设立,(2)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辅助皇帝处理政务。,(3)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 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1)原因: 直接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密。 根本原因:加强皇权。,观察两幅图片并结
6、合所学知识,试总结军机处的特点。从中可以得出军机处设立的进步性表现在哪里?,军机处外景,【想一想】,军机处内景,提示:(1)特点:简、速、密。 (2)进步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提示:不是。 原因:军机大臣只是皇帝高度专权的工具、标志,他们只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无决策权,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而丞相有一定行政或决策权,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并且丞相制度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后世没有再设置。综上,军机大臣不是丞相。,【思考】军机大臣是丞相吗?说明理由?,军机处,南书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皇权得到扩大,皇权到达顶峰,康熙,雍正,互相制约,集权于帝,【知识点睛】,清朝君主专制加
7、强历程,(1)积极影响:,(2)消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维持社会安定。 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皇权的极度膨胀,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成为阻碍近代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概括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秦 汉 隋唐 宋 元 明清,三公九卿,内外朝制,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 参知政事 枢密使 三司使,中书省,明:废丞相,设内阁 清:南书房军机处,反映出明清的时代特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封建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封建制度,君主专制制度演变发展过程,1.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9月14至21 日,各机关奏事文书
8、1 660件,也就是说,朱元璋每天 要处理200多件文件。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内阁地位提高 B.废除丞相是失误的 C.君主专制加强 D.明代社会问题严重,C,2.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 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 部”。这些大臣应是( ) A秦代的三公 B唐代的三省长官 C明代的内阁大臣 D清代的军机大臣,C,3.“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 ) 因军事需要而设置 降低了行政效率 拥有最高决策权 由皇帝亲信组成 A B C D,C,4.秦
9、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 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 A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B,【学思之窗】明朝皇帝担心内阁变成事实上的宰相,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有的学者评论道: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内阁。万历皇帝二十四年不上朝,从宪宗到熹宗前后竟有一百六十余年没有召见大臣,这就使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明代废除宰相的最大弊病,就是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
10、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比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更加严重,其因在废丞相,过分集权于皇帝。 你是否同意这位学者的观点?请你谈谈宰相制度的废除,究竟有何利弊。,提示:同意。 理由:(1)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主要助手,其权力主要有两项:一是参谋最高决策权(决断权在皇帝),二是总领最高行政权。因此,宰相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并执行,一方面起到辅佐皇帝治国的作用,一方面对皇权又具有制约作用。 (2)废除宰相制度对加强皇权有利,对防止权臣专权有利;但废除宰相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在“人治”的封建时代,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权旁落,出现太监乱政(宦官专权),此其弊也。,【本课测评】分析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看看二者对
11、皇权的加强有何作用。 提示:(1)明朝内阁是为减轻皇帝沉重的政务负担、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臣虽有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但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是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因此,内阁的出现利于加强皇权。,(2)清朝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中央机构,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值军机处,只能“跪受笔录”,将皇帝对军政大事的裁决传达给中央各部,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使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学习延伸】探究“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绵延不断的国家”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关系。 提示:(1)中国古代史中曾出现秦汉、隋唐、元明清三次大一统,时间长达一千三百余年,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时间占三分之二以上。虽然历史上也出现过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但其结局都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统一。因此,“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历史延绵不断”是中国历史与其他文明古国历史显著的不同点。,(2)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在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进程中,最终皇权不断强化,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巩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创立与不断强化,有效地维护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助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连续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75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