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含解析18: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20版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含解析18: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含解析18: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集训( 十八)(建议用时:40 分钟)A 组 基础达标1(2018潍坊期末统考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在体外转化实验中,DNA 纯度越高转化越有效B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CS 型细菌的 DNA 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D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B 转化率与所提取的 S 型细菌的 DNA 纯度有关, DNA 纯度越高转化的效率也越高,A 正确;体内转化实验只证明了 S 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没有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B 错误;S 型细菌的 DNA 使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从而导致小鼠死亡,C 正确;肺炎双球
2、菌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D 正确。2(2018济宁市一模 )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以及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实验的设计思路是一致的B三个实验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C三个实验都不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D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D 三个实验中,只有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A 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都没有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B 错误;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能得出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 错误;三个实验所涉及生物有噬菌体、小鼠、细菌,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D 正确。
3、3将下列混合物注入小鼠体内,会导致小鼠死亡的是( )AR 型和 S 型肺炎双球菌培养液混合,加热煮沸后冷却,再注入小鼠体内B加热杀死 R 型肺炎双球菌,然后加入 S 型肺炎双球菌的 DNA,再注入小鼠体内CS 型肺炎双球菌的 DNA 加热煮沸后冷却,与 R 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再注入小鼠体内DS 型肺炎双球菌的 DNA 与 DNA 酶混合,37 保温一段时间后,再注入小鼠体内C 加热煮沸后 R 型和 S 型细菌都已死亡,不再侵染小鼠;加热杀死的 R型菌和 S 型菌的 DNA 混合,由于不能为 S 型菌的合成提供原料和场所,因此也不会有 S 型细菌出现,不会导致小鼠死亡;S 型菌的 DNA 加热煮
4、沸后冷却会恢复活性,可使 R 型菌转化为 S 型细菌,使小鼠致死; DNA 可被 DNA 酶水解,不再具有活性。4(2019衡水模拟 )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使 R 型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得出这一结论的关键是( )A用 S 型活菌和加热杀死后的 S 型菌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并形成对照B用加热杀死的 S 型菌与无毒的 R 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测定小鼠体液中抗体含量C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获得了 S 型菌D将 S 型菌分离提纯并分别加入各培养基中培养 R 型菌,观察是否发生转化D 将 DNA、蛋白质、荚膜多糖等物质分开、分别观察它们在转化中的作用,可以看到 DNA 能使 R 型细菌
5、转化,蛋白质不能使其转化,这是实验的关键所在。5(2019南昌模拟 )某同学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B沉淀物 b 放射性的高低,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C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升高D过程中与 35S 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是没有标记的大肠杆菌C 仅通过图中实验过程并不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沉淀物 b 放射性的高低,与过程中搅拌是否充分有关,搅拌充分,几乎没有放射性,搅拌不充分,具有放射性;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噬菌体,但新形成的噬菌体没有放射性,上清液放射
6、性没有变化;过程中与 35S 标记的噬菌体混合培养的大肠杆菌应是没有标记的。6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35S 标记的细菌;用 15N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A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B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C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B 中 32P 标记了噬菌体的 DNA,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 35S 用于蛋白质的合成,放射性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 15N 标记了噬菌体的 DNA
7、和蛋白质,放射性在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均出现。7(2019中山市模拟 )下列有关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沉淀物也有很弱的放射性,是由于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造成的B所使用的噬菌体必须是从接种在含 35S 的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的C采用搅拌和离心的方法是为了把蛋白质和 DNA 分子分开,以便检测各自的放射性D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 35S,说明 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B 沉淀物有较弱的放射性,是由于搅拌不充分, 35S 标记的噬菌体吸附于大肠杆菌的表面,被离心到沉淀物中,A 项错误;用 35S 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 T
8、2噬菌体,可得到蛋白质含 35S 标记的噬菌体,B项正确;采用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为了把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大肠杆菌分开,C 项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能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 项错误。8下列有关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设法把蛋白质和 DNA 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蛋白质或 DNA的作用B两者的实验对象都是原核生物C两者都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两者都能证明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 两个实验的材料和处理方法虽然不同,但是实验思路都是一样的,即设法将蛋白质和 DNA 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版人教版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课后 限时 集训 解析 18 DNA 主要 遗传物质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75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