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阶段检测试卷(4)含答案解析(第四、五章)
《2020届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阶段检测试卷(4)含答案解析(第四、五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阶段检测试卷(4)含答案解析(第四、五章)(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阶段检测(四) (第四、五章)一、选择题(2019安徽四校模拟 )徐霞客曾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来到腾冲,亲自登上打鹰火山,发现“山顶之石,色赭赤而质轻浮,状如蜂房,为浮沫结成者,虽大至合抱,而两指可携”。下图为打鹰火山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 12 题。1“山顶之石”属于( )A侵入岩 B喷出岩C沉积岩 D变质岩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 1 质地致密且密度较大B火山形成前此地为向斜构造C在岩石 2 中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D石灰岩 c 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d1B 2.D 第 1 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山顶之石 ”属于岩浆岩,但岩浆岩又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根据“山顶之石”的颜色(赭赤,指红褐色)、密度(
2、质轻浮 )、外观 (状如蜂房 )可知,“山顶之石”属于喷出岩。第 2 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岩石 1 为喷出岩,质轻浮,密度较小,排除选项 A;火山形成前,此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排除 B;岩石 2 紧邻侵入岩,属于变质岩,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排除 C;在背斜构造里,中部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因此石灰岩 c 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d,故选 D。(2019广州模拟 )蓝洞是地球罕见的自然地理现象,它是地质历史时期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形成的四壁陡直、敞口朝天的有水洞穴,有的在海洋中,有的在陆地上。海洋蓝洞(如下图所示)表现出与周边水域不同的深蓝色,仿佛是大海的瞳孔,呈现出深邃、神秘、诡异的自然景观
3、。据此完成 35 题。世界著名蓝洞分布示意图3形成海洋蓝洞的最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震 B火山喷发C断层下陷 D溶蚀和侵蚀4地质时期中,形成该类洞穴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A地壳活动 B高温多雨C冰川广布 D风沙频繁5海洋蓝洞现象揭示的地理意义是( )A海平面升降变化 B气候不断变暖C火山、地震频繁 D人类对地球的影响3D 4.B 5.A 第 3 题,碳酸盐岩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蚀,结合材料“它是地质历史时期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发育形成的四壁陡直、敞口朝天的有水洞穴”,可知溶蚀和侵蚀是形成海洋蓝洞的主要地质作用。第 4 题,溶蚀和侵蚀是形成海洋蓝洞的主要地质作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强,
4、有利于海洋蓝洞的形成;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洋蓝洞分布于纬度较低的近海地区,因而其形成时期的地理环境不可能为冰川广布、风沙频繁。第 5 题,碳酸盐岩一般是在海洋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海洋蓝洞的形成是由海水的溶蚀、侵蚀作用形成,因而海洋蓝洞现象反映了海平面升降变化。(2019福州市一模 )古湖堤的形成是河流、湖泊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是吉兰泰盐湖古湖堤示意图,古湖堤呈线状或条带状分布,实测宽度在 5100 米不等。某考察队在其中一条古湖堤上道口梁处钻孔取样发现淡水螺贝等化石。据此完成 68 题。6推测古河流最可能经过( )A甲地附近 B乙地附近C丙地附近 D丁地附近7推测道口梁所在古湖堤形成时图示区域( )
5、A气候总体温暖湿润B地壳抬升运动强烈C湖泊盐度增加快速D风力堆积作用显著8推测古湖堤钻孔取样的样品( )A砾石磨圆度都很差B岩性都坚硬致密C都有淡水生物化石D都具有层理构造6A 7.A 8.D 第 6 题,甲地附近的一条古湖堤上道口深处钻孔取样发现淡水螺贝等化石,说明甲地附近曾经存在淡水环境,最有可能是古河流经过的地方。第 7 题,道口梁所在古湖堤距离现在吉兰泰盐湖较远,说明道口梁所在古湖堤形成时吉兰泰盐湖面积比现在大很多,可推测当时气候比现在总体温暖湿润,流水作用显著,湖泊盐度增加缓慢,A 对 ,C 、D 错;古湖堤越靠近吉兰泰盐湖,海拔越低,除了气候变干、蒸发加剧外,也有可能是地壳下沉运动
6、造成的,B 错。第 8 题,古湖堤沉积物中既有外力搬运作用形成的沉积物,也有盐类物质沉积形成的沉积物,因而砾石磨圆度不一定都很差,岩性不一定都坚硬致密,A、B 错;古湖堤上钻孔取样发现淡水螺贝等化石是古河流流经造成的,而没有古河流经过的盐湖古湖堤钻孔取样的样品应为咸水生物化石,C 错;古湖堤是河流、湖泊等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钻孔取样的样品应具有沉积岩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D 对。(2019江西南昌一模 )地质工作者对某河流的一个断面开展科学考察,并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面河流水位及地层(沉积岩)的上升过程。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下图是根据推测结果绘制的坐标图,
7、其中实线表示河流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虚线表示甲、乙、丙三个连续地层上表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 911 题。9造成该断面附近地层上升的主要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C堆积作用 D变质作用10该断面上,甲地层比乙地层( )A形成早,厚度小 B形成早,厚度大C形成晚,厚度小 D形成晚,厚度大11当前,该断面地貌类型是( )AV 型谷 B河漫滩C冲积扇 D三角洲9B 10.C 11.A 第 9 题,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而该地岩层是沉积岩,A 错;地层上升的动力最有可能是地壳的缓慢上升 ,B 对;地层上升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且堆积作用会使顶部地层增厚,不会改变底部地层,C 错;变质作用会形成变
8、质岩,而图中未出现变质岩,D 错。第 10 题,沉积岩层中,下面的沉积层形成早,上面的沉积层形成晚。该断面上,甲地层在上面,形成的时间比乙地层晚。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层厚度比乙地层厚度小。第 11 题,当前,该断面岩层持续上升,说明该地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地貌类型是 V 型谷。河漫滩、冲积扇、三角洲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2019湖南衡阳八中一模 )土层深厚的土壤具有和水库类似的存蓄、调节水分的功能,常常将潜水位以上的土层定义为土壤水库。土壤水库蓄水量受土壤质地、降水量、蒸发量及植被覆盖度等因素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流域上游不同地表植被类型的土壤水库蓄水量随季节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 1214 题。
9、12图中 a、 b、c 对应的地表植被类型分别为 ( )A裸地、次生灌木林、杉木林B杉木林、裸地、次生灌木林C次生灌木林、杉木林、裸地D杉木林、次生灌木林、裸地13该流域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C松嫩平原 D浙闽丘陵14与 5 月相比,7 月份该流域土壤水库蓄水量差异明显主要是因为该地( )A土壤蒸发加剧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植物蒸腾旺盛D植被覆盖度降低12C 13.D 14.B 第 12 题,图中 a 土壤水库蓄水量最大 ,b 次之,c最小。土壤水库蓄水量受土壤质地、降水量、蒸发量及植被覆盖度等因素影响。植被覆盖度高,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土壤水库蓄水量大;地质疏松有利于蓄水;降水量
10、大于蒸发量的地区,土壤水库蓄水量大。次生灌木林分布海拔低,土层厚,土壤水库蓄水量大;杉木林分布的海拔高、坡度大,土层薄,土壤水库蓄水量小于次生灌木林;裸地植被少,地表水下渗少,土壤水库蓄水量最小,由此可判断,a 、b、c 对应的地表植被类型分别为次生灌木林、杉木林、裸地。第 13 题,该流域土壤水库蓄水量较大,且在 5 月土壤水库蓄水量达到最大;10月土壤水库蓄水量最小;7 月受降水的影响,土壤水库蓄水量小,可能与伏旱有关,判断该地应是浙闽丘陵;黄土高原、山东丘陵、松嫩平原的多雨期在 7月左右,7 月土壤水库蓄水量应较大。第 14 题,该地 5 月土壤水库蓄水量大,主要是受降水影响;7 月受副
11、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土壤水库蓄水量减小。(2019洛阳模拟 )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它可以有效地反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叶面积大小、植被冠层结构、植被健康状况及其环境效应。下图为我国 30N 附近叶面积指数变化示意图(其中 ,数值均为 27.5N32.5N 纬度范围内数据的平均)及海拔、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 1516 题。15图中曲线为年降水量,曲线依次为 ( )A年平均气温、海拔、叶面积指数B叶面积指数、海拔、年平均气温C年平均气温、叶面积指数、海拔D海拔、年平均气温、叶面积指数16据图分析,造成我国 110E 附近东、西
12、两侧植被叶面积指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降水C光照 D海拔15B 16.B 第 15 题,在我国 30N 附近自西向东,海拔呈下降趋势,与图中相近;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与相近;自西向东,降水的增多和气温的升高,使叶面积指数呈增加趋势。第 16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我国110E 附近东、西两侧植被叶面积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年降水量基本一致,因而降水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因素。(2019晋城模拟 )读安第斯山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完成 1718 题。17甲、乙、丙代表的景观分别是( )A雨林 常绿硬叶林 荒漠或半荒漠B雨林 常绿硬叶林 草原C雨林 落叶阔叶林 草原D雨林 落叶阔叶林 荒漠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届人教版高三 地理 一轮 复习 阶段 检测 试卷 答案 解析 第四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76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