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含答案)
《2019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8课《寡人之于国也》学案(含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8 寡人之于国也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 1 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1)曳兵( ) (2)数罟( ) (3)洿池( )(4)鱼鳖( ) (5)鸡豚( ) (6)狗彘( )(7)庠序( ) (8)孝悌( ) (9)饿 , ( )(10)粟米( )【答案】 (1)y (2)c g (3)w (4)bi (5)tn (6)zh (7)xing (8)t (9)pio (10)s第 2 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答案】 (1)“无”通“毋” ,不要 (2) “颁”通“斑” ,斑点 (3)“涂”通“途” ,道路
2、第 3 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数 数 罟 不 入 洿 池 ( ) 数 口 之 家 可 以 无 饥 矣 ( ) 蒙 冲 斗 舰 乃 以 千 数 (赤 壁 之 战 )( ))(2)兵 非 我 也 , 兵 也 ( ) 穷 兵 黩 武 (三 国 志 )( ) 草 木 皆 兵 (成 语 )( ) )(3)胜 不 违 农 时 , 谷 不 可 胜 食 也 ( ) 驴 不 胜 怒 , 蹄 之 (黔 之 驴 )( )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忆 江 南 )( ) 予 观 夫 巴 陵 胜 状 , 在 洞 庭 一 湖 (岳 阳 楼 记 ) ( ))(4)于 寡 人 之 于 国 也 ( ) 则 移 其 民
3、 于 河 东 ( ) 则 无 望 民 之 多 于 邻 国 也 ( ) 颁 白 者 不 负 戴 于 道 路 矣 ( ))(5)以 请 以 战 喻 ( ) 以 五 十 步 笑 百 步 ( ) 斧 斤 以 时 入 山 林 ( ) 申 之 以 孝 悌 之 义 ( ))【答案】 (1)c ,形容词,密 sh ,数词,几、若干 sh ,动词,计算 (2)名词,兵器 名词,战争 名词,士兵 (3)副词,尽 动词,承受 动词,超过 形容词,优美的 (4)介词,对于 介词,到 介词,比 介词,在 (5)介词,用 介词,凭着 介词,按,按照 介词,把第 4 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填然鼓之( )(2)树之以
4、桑( )(3)七十者衣帛食肉( )(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6)王无罪岁( )(7)请以战喻( )(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9)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10)谨庠序之教 ( )【答案】 (1)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2) 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3)名词用作动词,穿 (4) 名词用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5)名词用作动词,吃 (6)名词用作动词,归咎、归罪 (7) 动词用作名词,战争 (8)动词用作名词,活着的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动词用作名词,死去的人 (9)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迁移 (10)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从事第 5
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_今义:_(2)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_今义:_(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义:_今义:_【答案】 (1)古义: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保养身体。(2)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助词,表示可能或能够;许可。(3)古义:然,代词,这样。而,表转折的连词,却。今义:连词,用在后半句话的开头,表示转折。第 6 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状语后置句,状语“以桑”置于动词“树”之后)译文:_(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句,状语“以孝悌之义”置于动词“申”之后)译文:_(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状语后置句,状语“于道路”置于动词“负戴”之后)译文:_(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 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判断句, “非也”表否定判断, “也”表肯定判断)译文:_(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固定句式, “何异于” ,意思是“与有什么不同”)译文:_(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宾语“之”置于动词“有”之前)译文:_【答案】 (1)五亩大的宅院,在宅地周围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做的衣服了。(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3)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4)(
7、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吃的东西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5)这种说法和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6)这样做却还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的君王,不曾有过。常识速览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 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弟子。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 “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师承子思(一说是师承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8、,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遗产。孟子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各诸侯国角逐武力,征战不断;社会混乱,礼制崩坏;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侵凌被视为合理,由大国以武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迁都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 334), “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于是贤者数人,其中就有孟子不远千里来到大梁。孟子来到大梁后,在与梁惠王的接触交谈中,借机宣传自己的“仁政”思想,于是就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文。1文学常识六 艺“六艺”
9、之说有:(1)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 “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 ,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在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书与数称为“小艺” ,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学阶段是必修课。(2)“六艺”即六经,谓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也。2文化常识古代学校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庠: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 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 ”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
10、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 ),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国子监: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 ,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
11、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 ,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 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 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今诸生学于太学” ,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探究精研文本整体感知本文记叙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
12、”的比喻暗示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富国强兵,只有施行仁政,让百姓发展生产、安居乐业、蒙受教化,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文脉梳理_ _【答案】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王道之始,王道之成文本深读自主探究1 寡人之于国也中,梁惠王为什么会有“民不加多”的疑句?_【答案】 战国时期,劳力资源是富国强兵的根本。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争夺劳力,是各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的惠民措施是他争夺劳力、富国强兵的手段。由于没达到目的,他便提出了这个疑问。孟子也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
13、政思想并试图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2孟子在回答了梁惠王的问题后,趁机用形象的描述性语言正面揭示了如何才能真正使“民加多” 。孟子的描述中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观点?请简要分析归纳。 _【答案】 孟子是从“王道之始” “王道之成”及“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这三个方面加以回答的。孟子指出: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是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的“王道之始” 。发展农业,教化百姓,使民心归顺,才能真正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此外,孟子还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批评统治者的虐政,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这些具体的措施体现的正是孟子重视人民,重视教化,反对武力兼并的“仁政”思想。3本文是记载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
14、谈话,孟子在这次谈话结束时如何批判统治者的虐政又证明自己的主张?_【答案】 孟子在结束谈话之前在把行王道的道理讲清的基础上,照应开头,针对梁惠王口口声声说的“于国尽心” ,开始批判统治者的虐政。孟子举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的事实,以说明统治者根本谈不上“于国尽心” 。 “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对比,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接着针对统治者的归罪于岁,运用比喻加以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以证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收束,言简意赅,提醒统治者不可归罪于年成,而要反省自己,革
15、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百姓才会归服。这样批判了虐政也就从反面证明自己施仁政的看法的正确,可谓一箭双雕。合作探究4孟子主张“仁政” , 寡人之于国也就闪耀着 “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一段与前文“王道之始”呼应,深刻阐释了“王道之成”的道理,为梁惠王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美好的蓝图。孟子的“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_【答案】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 ,称雄诸侯,必须实施仁政。只有施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
16、下。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孟子一生经文纬武,胸藏韬略,不在其位而谋“仁政” ,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 “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但孟子积极用世,给后世留下了一幅完美的治国蓝图,他的思想、他的主张,的确可以作为千古“匡世的箴言” 。5针对梁惠王的发问,孟子是如何回答的?请讨论一下,这里体现了孟子怎样的论辩艺术?_【答案】 孟子听到梁惠王的发问后,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述讲了一个“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变答为问,变被动为主动,牢牢地吸引住了谈话的对方,
17、并使之按自己的思路走。而“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问题,对于“好战”的梁惠王来说,不但有吸引力,而且也十分简单。熟知兵法的梁惠王自然会回答:“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一旦梁惠王作出正确的回答,孟子就牢牢地把握了主动权,为本次辩论的胜利打下了基础;而且以此巧妙地回答了梁惠王的疑问,言外之意是:你虽然知道“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但这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扩张土地、敛取资财的需要罢了。这和其他诸侯国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并不是真心实意地推行“仁政” ,梁惠王的所谓“尽心于国”并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善用比喻是孟子论辩的一个特色。另外,善于抓住辩
18、论对方的心理、好恶,吸引对方,牢牢把握辩论的主动权,也是孟子论辩艺术的体现。邻 国 之 民 不 加 少 , 寡 人 之 民 不 加 多 , 何 也 ? ”邻 国 的 百 姓 没 有 更 少 , 我 的 百 姓 没 有 更 多 , 这 是 为 什 么 呢 ? ”梁 惠 王 :战 国 时 期 魏 国 的 国 君 , 姓 魏 , 名 罃 (yn)。魏 国 都城 在 大 梁 (在 今 河 南 开 封 西 北 ), 所 以 魏 惠 王 又 称 梁 惠 王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于:对于。焉、耳、矣: 1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谷物收成
19、不好,荒年。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 其:代指 2河内。 其:代指河东。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然:这样。 3察:考察。政:当权者。无如:没有像。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4独立性,无实义。民:百姓。加少:更少。加,更。古代人口少,为了增加劳力和扩充兵员,Error!喻 。 填 然 鼓 之 , 兵 刃 既比 喻 吧 。咚 咚 地 敲 着 战 鼓 , 两 军 的 兵 器 已 经 接 触 , 战 斗 开接 , 弃 甲 曳 兵 而 走 。 或 百 步 而始 了 , (士 兵 )抛 弃 铠 甲 、拖 着 兵 器 逃 跑 。有 的 士 兵 跑 一 百百 步 , 则 何 如
20、 ? ”笑 逃 跑 一 百 步 的 行 为 , 那 么 怎 样 呢 ? ”好 (ho)战 :喜 欢 打仗 。请 :请 允 许 我 。)以:用。喻:打比方,作说明。填然:咚咚地。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1然,形容词词尾。鼓:名词用作动词。既:已经。接:接触、交锋。甲:铠甲,古代的战衣,上面缀有金属片,可以保护身体。曳:拖着。走:跑,这里指逃跑。或:有的人。曰 : “不 可 , 直 不 百 步 耳 ,(梁 惠 王 )说 :“不 行 , (那 些 人 )只 是 没 有 (跑 )百 步 罢 了 ,是 亦 走 也 。”但 这 也 是 逃 跑 呀 。”曰 :“王 如 知 此 , 则 无 望 民(孟 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人教版 语文 必修 寡人 国也学案含 答案
文档标签
- 2019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3课老人与海学案含答案
- 2019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10课过秦论学案含答案
- 2019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12课动物游戏之谜学案含答案
- 2019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9课劝学学案含答案
- 2019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4课蜀道难学案含答案
- 2019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11课师说学案含答案
- 2019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2课祝福学案含答案
- 2019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13课宇宙的边疆学案含答案
- 2019人教版语文必修4第12课苏武传学案含答案
- 2019人教版语文必修4第13课张衡传学案含答案
- 2019人教版语文必修4第3课哈姆莱特学案含答案
- 2019人教版语文必修4第8课拿来主义学案含答案
- 2019人教版语文必修4第2课雷 雨学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76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