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1学案:第1课 落日
《2019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1学案:第1课 落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1学案:第1课 落日(2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 1 课 落_日_本课话题责任一、从课本中积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给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国家要强大,民族要有尊严,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牢记历史,不忘中华民族曾任人欺凌和宰割的历史耻辱,不忘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我们要肩负起历史的责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真正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我们全部的智慧和力量!二、从自然中积累小草知道了自己的责任,它们尽情地释放无尽的生命力,为春天增一丝绿意;大树知道
2、了自己的责任,它们努力地扩张自己的枝叶,为夏天送去一片绿荫;金黄的稻穗知道了自己的责任,它们谦虚地弯下腰杆,为秋天带来丰收的喜悦。那么作为人类的我们,更应该明白自己的责任。三、从历史中积累1白墙红瓦,点点桃花掩映下,如梨花带雨般的昭君即将出塞,她明知此去艰难异常,要永远忍受思乡之苦,可她凭着令男儿都汗颜的气魄与胆量,毅然挑起使国安的责任,远嫁他乡。茫茫大漠,黄尘漫天,长鸿孤雁,泪打琵琶,琴韵悠悠,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红泪点点,昭君却义无反顾,是责任让柔弱如水的她作出了这样的壮举。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荆轲踏上去秦国的征途,他背负的不仅仅是国仇家恨,更是责任,是他对国家和百姓
3、的责任。是什么使他在秦王及其那么多臣子面前无所畏惧,是他的武艺高强吗?不!是他的责任感使他不能退却,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虽然他最终倒下了,但他依然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一个负责的英雄一、作者简介撰写报道日本投降“状元之作”的朱启平朱启平(19151993),浙江嘉兴人,原名朱祥麟,祖籍浙江海盐。现代著名记者。1915 年 11 月生于上海,1933 年南京金陵中学毕业,考入北平燕京大学医学预科;七七事变后,日寇占领北平,他辍学南下,后转到复旦大学。之后他辗转到重庆,先后在新蜀报和国民公报工作,1940 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 1945 年 9 月 2 日,朱启平作为大公报驻太平洋战区随军记者,在“密
4、苏里”号战舰上,目睹了中国和其他反法西斯盟国接受日本投降仪式的全过程。仪式结束后,他当即写长篇通讯落日并发表,反响强烈,这是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仪式通讯类作品的“状元之作”。作品:落日冲绳激战塞班行鹰扬大海等,结集为朱启平新闻通讯选。二、背景回放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投降签字仪式定于 1945 年 9 月 2 日上午九时在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1945 年 9 月 2 日,朱启平亲眼目睹了中、英、法等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降的仪式。然后以满腔的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轰动一时的落日。朱启平晚年病重时和老友陆铿谈及当年写作情况时说:
5、“在密苏里号军舰上,有各国记者参加受降仪式。我想我必须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落日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浓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打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也因此成为永垂史册的经典。三、相关知识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典型意义的事件为报道对象的通讯。事件通讯时效性较强,它围绕中心事件选材,虽不着力刻画人物,但往往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一群人或一个集体。所以它通过较为详尽地展示事件的完整过程,挖掘其意义,揭示其本质,进而反映社会风尚,弘扬时代精神。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马厩(ji) (2)勋绶( xn shu)(3)淞沪(sn) (4)半晌(shn)(5)厥功甚伟(ju) (6
6、)湔雪( jin)(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拾 (2)翘2语境辨析法(3)听说十里堡(p)有个堡(bo )垒,好多人去参观过。(4)衣服虽然不像蔬果那样会折( sh)耗分量,但在从出厂到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中,会经过不少折(zh )腾,难免会使一部分衣服产生折 (zh)痕,甚至被磨损,这些有折 (zh)痕或被磨损的衣服一般都会被打折(zh) 处理掉。二、写准字形(1) (2)(3) (4)三、用准词语(一)明确词义(1)奇耻大辱:极大的耻辱。(2)古色古香:形容富于古雅的色彩或情调。(3)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式样繁多。(4)不可一世: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7、。(5)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多久。(6)天网恢恢:指天道如大网,坏人是逃不过这个网的。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7)天理昭彰: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指上天能主持公道,惩恶劝善,报应分明。也作“天理昭昭”。(8)厥功甚伟:他们的功劳很伟大。厥,其,他们的。辨析正误同桌张悦翔是个不可一世的家伙,经常在自习课上搞恶作剧。不过天网恢恢,张悦翔这次被班主任抓到了,不得不向同学们认错。辨析:“天网恢恢”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用于形容爱搞恶作剧的同学不恰当。(二)易混辨析1目不暇接 vs 应接不暇填一填(1)东北最美高铁吉图珲高铁开通运营,沿途美景令人目不暇接 。(2)图书馆里挤
8、满了人,有还书的,有借书的,工作人员应接不暇 。“目不暇接”指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不能指人和事。辨一辨“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2随即 vs 随机填一填(1)美国拒绝朝方商谈和平协定提议,朝鲜随即进行核试验爆炸。(2)全市每年随机抽选 1 500 户家庭作为调查样本,登记收入和消费账目,为国家和本市制定政策提供参考。随即:副词,随后就,立刻。辨一辨 随机:副词,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形容词,不设任何条件,随意的。落日是一篇极能振奋民族精神和鼓舞民众意志的通讯报道,文章通过对盟国接受日本投降场面的描写,热切表达了中国人民战胜强敌之后的民族自豪感,并揭示了中国抗日战争
9、胜利的伟大意义,提醒人们展望前景,激起历史责任感和危机感。落日一、阅读课文“代表到来”(79 段) 部分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1战胜国代表到来时和日本代表到来时有何不同?答: 参考答案:战胜国代表到来时的气氛庄严热烈和日本代表到来时的气氛一无声息。中美等国代表的气宇轩昂和日本代表的狼狈猥琐。作用:突出了“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规律,表达了对侵略者的讽刺与贬斥之意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由于奴役亚洲人民而被钉进历史的耻辱柱上的欣喜之情。2文中在写到“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跷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时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答: 参考答案:细节和衬托的手法。描述
10、了失败者的落魄、狼狈、可怜和卑微,侵略者肢体残缺说明其害人害己,罪有应得。饱含着对侵略者的讽刺与贬斥。3文中巧妙地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请选择一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答: 参考答案:先用大背景烘托,然后选取细节加以描述。如描写“代表到来”的场景,先写整个场景,然后写登舰的不同官员,如徐永昌将军。再如日本人登舰时,除了写水兵、乐队外,还特意写重光葵等。二、阅读课文“仪式开始”(1011 段) 部分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4中国代表徐永昌签字时,作者为什么穿插描述“这时我转眼看着日本代表,他们像木头人一样站立在那里”?答: 参考答案:日本的侵略,给亚洲人民、世界人民特别是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
11、的灾难。过去的日本侵略者张牙舞爪,暴戾恣肆,而如今他们却“像木头人一样”,这一反差极大的细节,既传神形象而又入木三分地透露出作为胜利者的中国人此时此刻对侵略者的愤怒和蔑视的心情。5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签字仪式结束的时间是“九点十八分”?“九一八”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含义?答: 参考答案:“九一八”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数字:签字仪式结束是“九点十八分”,“九一八”事件是“九月十八日”,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是“九点十八分”;它象征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更象征了日本军国主义罪行受到惩罚,确实是“天网恢恢”。三、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6日本签字投降仪式分明在上午,为什么题目是“落日”?请结
12、合文章内容分析这一标题的独特含义。答: 参考答案:文题有双关意义:作者在参加盟军的受降仪式后,就到横须贺港的另一条军舰上去写作这篇报道。写完时,正是落日时分,作者触景生情,就以“落日”为题,点出了写作背景和时间。有象征意义。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今天终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日本侵略者当年侵略他国,其以“旭日东升”自喻的国旗,令人望而生恶,今天,它的“坠落”不仅大快人心,且透出作者的嘲讽之意。1现代的新闻通讯写法与史传散文的统一作者在叙事之中感情显得平缓,基本上是冷静客观的,也不去透视人物的心理。通讯写作,国外新闻界一般不主张作者直接发表议论。中国传统的史传散文的记事
13、,是记叙、议论、抒情、说明等多种手法综合运用的。本文多数是先叙后议,注意深入地揭示事件的意义,文章显得酣畅淋漓,让人不仅有所感,有所振奋,而且有所领悟,把自己的思想触角伸向历史的深处。2点面结合本文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作者从把握会场的氛围,揭示受降仪式的意义入手,以会场上不同人物的表情、行为、动作、话语为主要描写点,涉及主持者、受降方代表、记者、官兵等。这样安排既注意到面上,又能够突出要着重把握的点;既抓住了中心,又能网罗有助于表现中心、饶有风趣的材料,并组合为一个整体。3细节的捕捉与刻画落日中记者看表的细节也起到了点题和深化主题的作用。因为题目中的“日”不仅代表日本,更是日本太阳旗的形象,
14、落日的一九四五年“九一八”怎不令人想起“日”炽时的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但这一点并非作者通过生硬的灌输说出口,而是通过一个下意识地看表细节自然地带出。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触目惊心,却有着动人心魄、发人深省的震撼力。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写作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运用细节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性格、发展故事情节以及直接或间接揭示作品意义或主题思想服务。在具体写作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了解细节描写的类型动作描写的细节,肖像描写的细节、语言描写的
15、细节、神态描写的细节、动作描写的细节、环境描写的细节、心理描写的细节等。我们在进行细节描写时可以从以上角度入手。2了解细节的要求(1)细节要典型细节要富有表现力,能起到以一孕万、以小见大的作用。如: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孔乙己的长衫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他很穷,只有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补衣服都不肯动手。这个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2)细节要真实真实是艺术的生命,细节的真实是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的前提,离开了真实的描写,就会失去感人的艺术力量。如:这藤
16、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鲁迅藤野先生 )语段是留级生讲关于藤野先生的掌故内容,一方面表现藤野先生的生活简朴,一方面表现他的生活随和、不拘小节、马虎、不讲究的性格特征。(3)细节要精巧细节不但要细还要巧,要在行文过程中把握精巧的度,不能为细节而细节。如描写人物外貌面面俱到,自以为够细致了,结果却对表现人物没有起到丝毫作用,这样的细节就是做了无用功。要注意运用贴切的动词形容词,一语传神。荷花淀中水生嫂听到丈夫明天要到大部队去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这一细节只寥寥几
17、笔,就把一个女人复杂的内心情感写出来了。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的方法,写出某一个人的某种特点。200 字左右。答: 参考答案:(示例)“作业写完了吗?”“喂,别说话了! ”不见其人,只听其声,就知道一定是值日班长付雨晴又在“挑刺儿”。付雨晴虽然个子不高,可瞪起那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比她高的大个子男生也要惧怕她三分。再加上一番伶牙俐齿的教训,更让人哑口无言,无话可说。还记得一天下午,马上要上自习了,付雨晴还没有回到教室,同学们就开始喧闹起来,教室像自由市场一样特别的热闹。这时,付雨晴推门进来了,板着脸说:“都吵什么吵啊!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同学们都乖乖地回到了各自的座位。忽然有人说:“有什么了不起
18、的,不就是个值日班长吗!”声音虽不大,但是,付雨晴听见了,大家都认为她会发火。出乎意料的是,付雨晴居然没有生气,还笑了笑,清了清嗓子说:“无所谓,也许我平时对大家太严了,我不怪那位同学,还要感谢她给我提出的意见。但是,一个班要是没有严明的纪律,那班级会成什么样子?”说完后就回位了,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刺头”值日班长考点对接 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含义是我们学习落日一文的重点,我们在赏析新闻标题的含义时,不仅要重视标题的深刻内涵,还要学会分析标题使用的好处。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经常对这一考点进行考查,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和标志,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
19、主旨,串联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标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概括和鉴赏评价能力。其题型大致可分为三类:标题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标题;这个标题好不好。这三个题型正好是一组递进题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它包含理解分析、概括归纳、评价鉴赏三个能力水平。理解分析指的是理解标题含义并分析标题与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关系;概括归纳指的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以便探究标题的语境引申义和其在结构上的作用;鉴赏评价能力指的是标题在语言、方法技巧上的表现。近几年有关标题的高考题常常围绕这几个能力点出题,考查得很细致,也很全面。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文后题目。让法律来保护阳光梁 衡“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 年 1 月 1 日,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摘自国家主席胡锦涛 2005 年 11 月 7 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的致辞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相对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这些能源可谓循环往复、取之不竭。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门立法来保护它们的开发呢?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羡慕风的来去,欣赏生物的多姿,其实它们受着许多束缚,满肚子委屈。阳光不远万里来到地球,不只是为了红几朵花
21、、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供热,能让汽车跑,能让电灯亮。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米就蕴藏着 1 千瓦时左右的能量。风儿在地球上飘荡,也不只是为了来一点凉爽、送几片白帆,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怒、狂躁。你看那台风、飓风、龙卷风是怎样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类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不过它们只是无奈地独处,兰在幽谷无人问,花自飘零水自流,还有谁知道它们居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呢?阳光、风、水、生物、地热、海洋有这么多本事,为什么不使出来呢?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的认识所限,有眼不识金镶玉,轻慢了它们,它们当然就不出力。这好办,随着科学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会纠正的。二是人们的固执,明
22、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许别人用。原来能源一族也和人类社会一样,新旧之间会明争暗斗,抢位置、争高低,先来的见不得后到的,强势者挤兑着弱小的。新能源的开发当然要投资,旧能源说,何苦呢,照旧用我不更省事?新能源的开发要成本投入,旧能源说,你看,得不偿失!房顶上装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可以供全楼的照明、热水。建筑商说还得改图纸,施工队说太麻烦,物业部门说不美观。山坡上竖一个风力发电塔就可送电到万家,但是先要征地,又要修路、进设备、培训技术人员。主持者一想,算了吧,还是到热电厂买电去。玉米的传统用途是食用或者当饲料,现在发现可以造酒精,这酒精还能开汽车,玉米秆可以发电。但是将这些理论变为现实
23、有许多风险,谁第一个吃螃蟹?总之,新事头绪多,旧轨最好循。至于新事物的前景,一般人管不了那么多。一般人管不了,谁来管?国家来管。用什么办法来管?用法律。只有法律才能平等地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于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1831 年,当整个欧洲还在靠油灯、蜡烛照明,靠煤炭取暖时,法拉第把一块磁铁投入线圈,电流计上的指针轻轻摆动了一下。他给人表演时,有绅士问:“这有什么用?”法拉第说:“先生,不用多久,它就会给您交税的。”现在全世界靠电力生产的财富和税收早已多得难以统计。为推广新能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现在阳光、风、生物等新能源才崭露头角,就像当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铁和线圈,亟盼世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语文版 高中语文 必修 落日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77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