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 26 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 3.人脑的高级功能()反射和反射弧1神经元(1)神经元结构(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2反射与反射弧3反射弧中相关结构对反射弧功能的影响反射弧的结构结构特点 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既无感觉又无效应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只有感觉无效应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
2、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对内、外界刺激作出相应的应答只有感觉无效应(必修 3 P17“思考与讨论”改编)(1)剖析“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答案: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2)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能否由一个神经元构成?答案:不能;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 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
3、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考向 1 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1(2019黑龙江哈尔滨六中月考) 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解析:选 D。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属于应激性,A 项错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体内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不属于反射,为应激性,B 项错误;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属于趋光性,C 项错误;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属于反射,D 项正确。2(2019江西横峰中学月
4、考) 现象: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后将手缩回;现象: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时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选项 比较项目 现象 现象A 反射弧的完整性 不完整 完整B 是否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可以不要 一定需要C 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 多 少D 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 多 少解析:选 B。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的反射弧都是完整的,否则不能完成缩手反应;现象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现象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现象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少,现象中参与反射的神经元数量多;两现象中与缩手相关的肌细胞数量应相当。(1)“三看法”判断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2)“反射”形
5、成的两个必备条件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任何一部分受损,均不能完成反射。若不经历完整反射弧,仅刺激效应器所引发的反应不可称“反射”。要有适宜刺激(刺激种类及刺激强度均适宜 )。 考向 2 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3(2019河南郑州牟县二高月考) 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 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 B、D 上的电位计。A 为骨骼肌,C 为反射中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 a 点,会引起 A 的收缩,但 E 不会发生反应B刺激 b 点引起 A 的收缩,属于反射活动C图示反射弧不可表示寒冷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调节过程D若刺激 a 点,甲有变化,乙无变化,则证明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解析:选 A。刺激 a 点,会引起 A 的收缩,但 E 不会发生反应,A 正确;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刺激 b 点引起 A 的收缩,不属于反射活动,B 错误;寒冷引起骨骼肌战栗属于非条件反射,图示反射弧可以表示寒冷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调节过程,C 错误;刺激 a 点,甲有变化,乙无变化,则证明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导的,D 错误。4(2019河北保定高三模拟) 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表示反射弧中的部分结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是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B发生反射活动时,兴奋传导的方向是C给 b 点一个足够强的刺激, a、c 两点中只有 c 点可测到
7、膜电位变化D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着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解析:选 A。反射弧的神经中枢可以位于脊髓, A 项错误;发生反射活动时,皮肤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入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的“指令”沿传出神经传达到效应器,B 项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给 b 点一个足够强的刺激,a、c 两点中只有 c 点可测到膜电位变化,C 项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 项正确。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图中 C)的是传入神经。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的结构判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
8、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 ,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 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2)传导过程(3)传导特点:双向传导,即图中 abc。(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如图)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突触结构与类型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主要类型a图中 A 突触为轴突胞体型,简画为 。b图中 B
9、 突触为轴突树突 型,简画为 。(2)突触处兴奋传递过程(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特点:单向。原因如下:递质存在: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比较项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结构基础 神经元(神经纤维) 突触信号形式(或变化)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速度 快 慢(必修 3 P17 图 21 改编)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 1 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B图 2 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C图 3 可
10、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D甲电极处从静息、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可依次用图 1、2、3 表示答案:C辨析下列图示,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箭头处给予刺激时,兴奋的传导方向是_ 。(2)图乙中为突触_神经元,为突触_神经元,判断依据_。兴奋的传导方向_。(3)图丙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_条最为正确,理由是_。答案:(1) (2)后 前 内有突触小泡,的细胞膜上有递质受体 (3)D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为双向传导,而在突触处为单向传递考向 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2019湖北黄石大冶实验中学月考) 某哺乳动物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元内、外 K 浓度分别是 140 mmol
11、/L 和 5 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 K 排出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 K 流入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中,K 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流入细胞是被动运输B该过程表明,神经元兴奋时,膜两侧 K 的浓度差会缩小C该过程表明,神经元细胞膜对 K 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D神经元细胞膜外侧,兴奋部位比未兴奋部位的电位低解析:选 A。K 排出细胞是被动运输,K 流入细胞是主动运输,A 错误;神经元兴奋时,K 排出细胞可使两侧 K 浓度差减小,B 正确;静息时 K 不排出,受刺激后 K 排出,说明细胞膜对 K 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正确;外侧兴奋时由正电位负电位,而
12、兴奋两侧还是正电位,D 正确。2如下图所示,当神经冲动在轴突上传导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丁区域发生 K 外流和 Na 内流B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C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D图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解析:选 A。神经纤维静息电位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丁区域外正内负,是 K 外流所致;图示中乙区外负内正,则乙区兴奋,甲区与丙区可能刚恢复为静息电位状态;乙区与丁区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乙到丁;图示神经冲动的方向有可能是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膜电位峰值变化的判断(1)K 浓 度 只 影 响 静 息 电 位 K 浓 度 升 高 电 位
13、 峰 值 升 高K 浓 度 降 低 电 位 峰 值 降 低 )(2) Na 浓 度 只 影 响 动 作 电 位 Na 浓 度 升 高 电 位 峰 值 升 高Na 浓 度 降 低 电 位 峰 值 降 低 )考向 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3(2019吉林长春六中期末) 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 ,3NP 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如图表示突触结构,表示乙酰胆碱,能够被胆碱酯酶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的从突触前膜释放不需要 提供 ATPB若 3NP 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可导致肌肉痉挛C与结合后,一定会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D胆碱酯酶的作用是降低突触后膜的兴奋性解析
14、:选 B。图中是突触小泡,其中的 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是胞吐,需要线粒体提供 ATP,A 项错误;3NP 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进而抑制乙酰胆碱的分解,使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肌肉,导致肌肉痉挛,B 项正确;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不一定会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必须达到一定阈值才能产生动作电位,C 项错误;胆碱酯酶的作用是分解乙酰胆碱,使乙酰胆碱失去效应,从而中断兴奋的传递,D 项错误。4. (2019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月考 )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
15、正电位B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 Cl 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部麻醉药和 氨基丁酸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动作电位差增大D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 Na 通道,阻碍 Na 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解析:选 C。神经细胞兴奋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A 正确;由图甲可知,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l 通道打开,促进 Cl 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 正确;据图乙可知,局部麻醉药单独使用时,突触后膜的 Na 通道未打开,阻碍 Na 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D 正确;以上分析可知局部麻醉药和 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相同,使突触后膜不能形成动作电位,但作
16、用机理不同,C 错误。(1)神经递质“一二二”(2)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的判断与分析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或占据,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的三大原因a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b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c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药物或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
17、节3人脑的高级功能(1)语言功能(2)学习和记忆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必修 3 P22 基础题 T2 改编 )“开车不饮酒,饮酒别开车!”饮酒过量的人往往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人脑中受影响的生理结构依次是( )A大脑、脊髓、脑干 B大脑、脑干、小脑C小脑、脑干、大脑 D大脑、小脑、脑干答案:D下面是排尿反射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婴儿会尿床,也就是膀胱内尿满了就会排出,没有控制的意识,那么婴儿的排尿反
18、射的过程是_(用字母表示) 。(2)成年人在医院尿检时能主动排尿,其过程是_(用字母表示) 。(3)上述例子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1)abc de(2)ghcde(3)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1(2019湖南岳阳一中、汨罗一中联考)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B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C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对应的结构是小脑D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 ,说明排尿活动只受高级中枢的调控解析:选 A。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不同神经中枢分别
19、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刺激下丘脑某一区域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刺激下丘脑另一区域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A 项正确;生物节律的控制与下丘脑有关, B 项错误;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与此生理功能相对应的结构是大脑皮层,C 项错误;成年人有意识地“憋尿”,说明低级中枢受脑中高级中枢调控,D 项错误。2(2019山西太原调研)如图为神经 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 )表示神经元胞体,表示神经纤维。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大脑也能产生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脑支配肌肉运动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 B肌肉受刺激不由自主收缩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C兴奋只能由传递至而不能由 传递至D肌肉受到刺激
20、,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解析:选 A。由于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在图中传导途径只能是,而不能是,A 错误;肌肉受刺激后不由自主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脊髓,反射途径应是,B 正确;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从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图中兴奋只能由传递至而不能由传递至,C 正确;肌肉受到刺激,大脑产生感觉的兴奋传导途径依次是,D 正确。常见生理或病理现象及参与或损伤的神经中枢生理或病理现象 神经中枢参与 (损伤)考试专心答题时 大脑皮层 V 区和 W 区(高级中枢 )参与聋哑人表演“千手观音”舞蹈时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言语区的
21、 V 区、躯体运动中枢某同学跑步时 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植物人大脑皮层损伤、小脑功能退化,但下丘脑、脑干、脊髓功能正常高位截瘫 脊髓受伤,大脑皮层、小脑等功能正常清一清易错点 1 误认为只要有刺激就能完成反射点拨 反射的发生不仅需要完整的反射弧,还需要适宜的刺激。如图所示为将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 1S 8),一个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化规律:分析图示可知:(1)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2)刺激强度达到 S5 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动作电位基本不变。易错点 2 突触小体突触点拨 (1)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
22、,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2)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易错点 3 误认为神经递质的作用只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点拨 神经递质的作用效果有兴奋和抑制两类。当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若能使 Na 通道打开,则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若不能打开 Na 通道,而是提高膜对K ,尤其是 Cl 的通透性,从而导致膜内外电位外正内负局面加剧,进而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被抑制。判一判(1)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感受器是指感觉神经末梢,效
23、应器是指运动神经末梢( )(3)没有感觉产生,一定是传入神经受损伤;没有运动产生,一定是传出神经受损伤( )(4)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 K 有关(2016海南,19B)( )(5)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 Na 大量内流(2016 海南,19C)( )(6)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胞吐(2015 全国,3D 改编)( )(7)神经纤维膜内 K /Na 的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2015山东,4C)( )(8)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 Na 内流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9)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10)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生物 一轮 复习 讲义 26 通过 神经系统 调节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77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