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31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件
《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31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31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件(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 31 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1群落的结构特征() 2.群落的演替() 3.实验:(1)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探究水族箱 (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及种间关系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1)(2)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丰富度a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b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种间关系(1)基本概念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 的体内或体表,通过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2
2、)种间关系实例与曲线的对应关系 连一连3群落的空间结构(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2)类型(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形成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必修 3 P77 基础题 T2 改编)在一个水族箱中生活着两种原生动物且 A 捕食 B,二者间用一屏障隔开,经一段时间养殖使二者均达到最大值,倘若在此时撤掉屏障,请推测两种群的变化趋势。答案:屏障撤掉后,很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由于种群 A 捕食种群 B,种群 B 的数量减少,而种群 A 的数量增加。但随着种群 B 的数量减少,种群
3、A 因食物来源减少而出现数量减少,种群 B 的数量又会出现一定的增加。假设水族箱中资源和其他条件较稳定,种群A 和种群 B 将出现此消彼长的相对稳定情况。(必修 3 P77 拓展题 T2 改编 )诗经小雅 小宛中有“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之句。请说出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答案:蜾蠃捕食螟蛉幼虫。如图 a、b、c 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 的海拔内,山坡 a、森林 b、海洋 c 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1)a 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 _(填“是”或“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2)b、c 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 处森林中植物
4、的垂直分层现象是受_影响形成的,c 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_影响形成的。答案:(1)不是 (2) 光照强度 光质( 波长)考向 1 群落、物种组成及空间结构分析1(2019广西柳州高级中学高三模拟) 某研究小组对大亚湾水域 6 个不同区域中的 6 种单细胞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如图,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单细胞藻类是生产者B区域溶解氧可能最少Ca 为区域 的优势种D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唯一因素是温度解析:选 D。单细胞藻类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属于生产者,A 正确;当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时,区域藻类数量最多,呼吸消耗氧气最多,溶解氧可能最少,B 正确;区域中,a
5、的数量最多,为优势种,C 正确;影响藻类分层现象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不是温度,D 错误。2(2019广东揭阳一中、潮州金山中学高三联考) 某地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表,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土层 物种数 个体总数05 cm 11 79510 cm 4 201015 cm 3 13A表中的信息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B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无关C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都是消费者D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解析:选 A。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不同深度的土层物种数不同,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A 正确;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有关, B 错误;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有的
6、是消费者,有的是分解者,C 错误;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物种的种群密度下降,但不能反映该地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D 错误。关注 2 个易错点(1)草坪中也存在垂直结构,垂直结构是群落中各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合理利用资源或空间的空间配置格局,它应存在于所有群落(包括草坪群落)中。(2)垂直结构涉及的是群落中“不同物种”在空间垂直方向上呈现“分层”现象,切不可将“同种生物”的高矮差异视作垂直结构。 考向 2 种间关系的判断及应用3(2019安徽舒城晓天中学月考) 图 1 中所示的是生物间关系,A、B 代表两种生物,C 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
7、 2 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A图 1 中表示的生物间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种内斗争、捕食和竞争B图 1 的中 A 的数量大量减少后,B 的数量一直增加C图 2 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图 1 中的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如图 2 中的乙和丙两种关系解析:选 B。根据图 1 中几种生物关系的模式图可判断 分别表示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表示的是生物 A 的不同个体间的种内斗争, A 正确;图 1 的中 A 与 B 是捕食关系,当 A 大量减少后, B 的数量不能一直增加,B 错误;图 2 中的甲、乙和丙分别表示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对应图 1
8、中的,C 正确;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可能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D 正确。4(2019江西上饶中学月考)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 4 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 1 200 只蝌蚪( 甲、乙、丙各400 只) 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 3 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蝌蚪存活率池塘编号 捕食者数量/只甲 乙 丙1 0 87 7 402 2 58 30 253 4 42 32 114 8 20 37 10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
9、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解析:选 D。随着池塘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蝌蚪存活率降低、乙存活率升高,说明捕食者的食物主要是甲和丙,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加,A 项正确,D 项错误;三种蝌蚪由于有相同的食物来源和生存空间而构成竞争关系,但捕食者的介入改变了它们原有的竞争,B 项正确;无捕食者时,乙蝌蚪的存活率最低,说明无捕食者时乙的竞争力最弱,乙可能消失,C 项正确。巧辨三种种间关系曲线(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性变化( 同增同减)。(2)捕食曲线不同步性变化的此消彼长( 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依两条曲线的关系,捕食者随着
10、被捕食者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中 A 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线 B 随着曲线 A 的变化而变化,故 B 捕食 A。依最大个体数,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者,故由图中 A 的最大个体数多于B 的,也可推出 B 捕食 A。(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下降甚至降为 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 群落的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过程(以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裸 岩 阶 段 地 衣 阶 段 苔 藓 阶 段 森 林 阶 段 灌 木 阶 段 草 本 植 物 阶 段3群落演
11、替的两种类型及差异类型项目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起点 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时间 经历时间漫长 经历时间较短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 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的演替 森林砍伐地、弃耕农田上的演替4.群落演替的趋势自然条件下,群落沿着一定的方向演替: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总生产量越来越大,稳定性越来越高。5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6自然群落演替的特征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
12、定方向,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填“能”或“不能 ”)预见的或可测的能量 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结构 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 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填“可逆”或“不可逆”)变化,群落稳定性越来越高(必修 3 P78“思考与讨论”改编)(1)在群落演替进程中,地衣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何苔藓能取代地衣?(2)群落演替时,不同种群间是取而代之还是优势取代?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等其他植物?答案:(1)地衣通过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
13、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逐渐取代了地衣。(2)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下图表示两种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分别属于的演替类型是_、_,判断依据是 _。(2)火灾后森林的演替宜用_曲线表示。(3)_演替速度更快、历时更短。答案:(1)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由于甲曲线群落演替起点的物种多样性为零,因此甲应属于初生演替,乙曲线存在起始物种,故应属于次生演替(2)乙(3)次生考向 1 群落演替的基本过程及
14、类型判断与分析1(2019山东莱芜一中高三摸底)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沙丘、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C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D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解析:选 B。沙丘、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 错误;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B 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C 错误;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
15、落内物种组成仍然发生微小的变化,D 错误。2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演替的先后顺序:乙丙 甲丁B生物多样性:丁甲丙乙C此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D此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解析:选 D。在废弃鱼塘中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演替过程应为丁甲丙乙。“二看法”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3(2019河北邯郸质检)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b 点时只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 d 点时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C图丙可表示该地块的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D图丁
16、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解析:选 A。图甲中,b 点和 d 点时都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A 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最终趋于稳定,因此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B 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而恢复力稳定性减弱,因此图丙可表示该地块的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C 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存在 “优势取代”现象,因此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D 正确。4(2019湖北荆州中学质检二) 图 1 所示为在裸露岩石上开始的群落演替过程,图 2 表示该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植物的个体数及岩石体积
17、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 1 所示的群落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地衣和苔藓之间存在着互利共生关系C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D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加导致岩石体积下降解析:选 C。图 1 裸露岩石上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A 错误;地衣和苔藓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 错误;由图 2 信息可知,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的种数增多,并趋于相对稳定,C 正确;群落演替初期,植物种数增加时,岩石的体积也增大,后来岩石体积下降,可能是由于地衣活动产生的有机酸分解了岩石,D 错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实验原理(1)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
18、2)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取样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实验流程提出问题: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制订计划:包括准备及取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四个操作环节实施计划 准 备 : 制 作 取 样 器 ; 记 录 调 查 地 点 的 地 形 和环 境 情 况取 样 : 选 择 取 样 地 点 , 用 取 样 器 取 土 壤 样 本 ,并 标 明 取 样 地 点 、 时 间 等采 集 : 从 土 壤 样 本 中 采 集 小 动 物观 察 与 分 类 : 对 采 集 的 小 动 物
19、分 类 并 做 好 记 录统 计 和 分 析 : 设 计 统 计 表 , 分 析 所 收 集 的 数 据)得出结论: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越复杂。3采集小动物所用到的仪器(1)诱虫器(A 图)诱虫器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诱虫器利用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使土壤动物远离光源、热源。(2)吸虫器(B 图)吸虫器中纱布的作用是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1)注意区分丰富度的两种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
20、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2)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注意事项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动物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进行统计比较。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1在统计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
21、 70%的酒精溶液解析:选 D。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避光、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A 错误;灯罩的功能是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B 错误;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网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的,C 错误;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作用是杀死样本,并进行防腐处理,D 正确。2(2019贵州遵义四中月考) 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广场绿地、植物园、农田 3 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类群数 个体数样地第 1 层 第 2 层 第 3 层 第 1 层 第 2 层 第 3
22、层人工广场绿地 14 8 3 182 74 22某植物园 13 7 4 190 92 18农田地 11 8 4 92 113 21注:第一层为距地表 05 cm;第二层为距地表 510 cm;第三层为距地表 1015 cm。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B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有明显的差异C各样地不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D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解析:选 D。土壤动物群落调查不适合采用标志重捕法,A 项错误;由表格可知人工广场绿地、农田地和某植物园动物类群丰富度差别不大,B 项错误;人工广场绿地、某植物园第 1 层个体数与农田地个体数存在
23、明显的差异,C 项错误;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存在影响,D 项正确。清一清易错点 1 误认为捕食和竞争都是不利的点拨 捕食、竞争并非都是不利的,实际上被淘汰的都是不适应环境的,有利于对环境资源的更合理利用,并使生存下来的个体得到更充分的生活条件。易错点 2 错将海岸不同潮间带物种分布差异看作群落的垂直结构点拨 不同潮间带,其所处区域的条件(如光照、海水浸入程度、植物或动物分布等)差异较大,不同地段分布的物种类型不同,这应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而不属于垂直结构。易错点 3 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点拨 演替过程中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是一种“ 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生物 一轮 复习 讲义 31 群落 结构 演替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77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