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 (10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2、。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第 2 页(共 25 页)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本文作者是 代文学家 (人名)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每假借于殿书之家从乡之先达执经叩向负箧曳展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3)选择文中恰当的画线句,将其序号填写到对应横线上。作者家贫无
3、书,却能“遍观群书” ,离不开他“ ”的勤奋刻苦精神,离不开他“ ”的诚信守时品质。(4)阅读选文结尾句,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5)学完本文后,小强同学想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副对联,请你使用以下短语帮他将对联补充完整。圣贤之道 德隆望尊 色恭礼至 君子之名上联:先达 传 。上联:弟子 成 。3 (5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关中书院学程 (节选)清 李颙每晚初更,灯下阅资
4、治通鉴钢目 。阅讫 ,仍静坐,默检此日意念之邪正、言行之得失,苟一念稍差,一言一行之稍失,即焚香长跽 ,痛自责罚。如是,日消月汰 ,久自成德。即意念无差,言行无失,亦必每晚思我今日曾行几善,有则便是“日新” ,无则便是“虚度” 。昔有一士自课 ,每日必力行数善,或是日无善可行,晚即自恸曰:“今日又空过了一日。 ”吾人苟亦如此,不患不及古人也!(摘编自中国历代书院学记商务印书馆)【注】 “关中书院学程 ”是由书院主讲李颙制定的,对书院学者每日学习、修身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的准则。讫:终止、完毕。 跽:长跪。 日消月汰:每天都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缺点。课:督促。第 3 页(共 25 页)(1)解释文中
5、加点词语的意思。默检此日意念之邪正即意念无差(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人苟亦如此,不患不及古人也!(3)选文对书院的学者提出了什么要求?4 (25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杨花与柳絮飘飞的日子张抗抗1977 年初夏,我离开生活了八年的北大荒鹤立河农场,去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报到。记得猛烈的春风摇撼着路边高大的白杨树,眼前一片杨花飞舞,简陋的站台上,覆盖了一层薄雪似的杨花。车轮起动时,斑斑驳驳的白色仍然依依惜别地缠绕着,看上去有些伤感。当时知识青年大返城还没有开始,我这个南方知青,去哈尔滨读书,是为了实现自己多年来渴望求学的梦想,期待接受正规教育,读別人的好书,好写自己的书
6、。临近毕业,校方找我谈话说,省里希望能多培养一些青年作者,你这几年已经发表了不少作品,如果把你分配去搞专业创作,你还想回南方吗?我似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搞专业创作。我,不回杭州了。我知道这句话不是随便可以说的,它意味着一种最终的选择,一种志向的确定,甚至是一种“牺牲”我将放弃自己怀念已久的温暖舒适的南方生活,为了从事我一直渴求的文学创作,从此留在这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哈尔滨。我的返城,就这样连自己都意想不到地, “返回”了,实际是留在了哈尔滨。但后来的许多年里,我仍然没有后悔当年留在东北的抉择。我觉得为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付出代价很公平,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东西。然而离开了
7、农场的集体生活, “返城”在没有家的哈尔滨,过单身生活,就有许许多多的麻烦和困难。首先是住房省文联刚刚恢复建制,根本没有房子给我这样新来的年轻人住。我从艺术学校毕业分到省作家协会工作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借住在艺校的教师宿舍,与三位女教师挤在一个房间里。我只能在屋角加一张床,放一张吃饭、洗脸、写字多用的桌子,算是我的一方天地。就连艺校教师宿舍我的单人床和那张多功能的桌子,也是与校方多次交涉后借来的。第 4 页(共 25 页)我就是这样开始了我所谓的“专业作家”的生活。毎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被京剧科、评剧科、器乐科的校友们喊嗓练琴的种种“噪音”吵醒,起床在学校食堂吃过稀饭、咸莱的简单早饭,等几
8、位同屋的老师陆续上了班,我才可在自己的小桌上看书写作。但往往是好景不长,刚有了一点思路,情绪就被打断了,不是某某回来取什么东西,就是某某来找某某。到了下午和晚上,宿舍里吹拉弹唱,终日不得安宁。如此一天下来,什么都写不出来。万般苦恼之中,一次去师范学院看望一个老友,她说,你干吗不到我们学院的阅览室去写呢?那儿又安静又宽敞,从上午一直到晚上 8 点,可以整整写一天呢。反正你也和我们“七七”届的学生一个年龄,我把校徽借给你戴,你就当自己是这个学院的学生。有人问,千万别发慌喜出望外地接受了她这个“雪中送炭”的宝贵的主意,顿时觉得前途很是光明。笫二天一早,悄悄别上了那枚借来的校徽,背一只黄布书包,从艺术
9、学校步行十五分钟到师范学院(即现在的哈尔滨师范大学) 。心虚胆战,低眉敛胸地混入进校的人群,在入校的高峰时间溜进图书馆的阅览室,动作迅速地占上一个座位,心突突狂跳,不敢左右环顾,一头扎在宽大的桌子上,埋头苦“写”起来。那种偷偷摸摸的感觉,就好像自己真的想要当冒牌大学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似的。到了中午和晚餐时间,把自带的椅子垫留在座位上“占座儿” ,溜出来到附近一家极其简陋的小饭馆里,吃一碗淡而无味的打卤面,隔三岔五的,买一盘三毛钱的豆腐慰劳自己,算是奢侈的了,吃完了饭,有时阅览室还没开门,只好在图书馆外面的小路上,绕着圈儿走。从秋到冬,眼看着校园里的杨树叶子一层层黄了,又一片片飘落下来
10、,在土路上打转,像是我脑子里日日盘旋的小说。冬天的校园一片银白,那条小路上铺满新雪,倘若无人走过,一脚踏上去,松软的雪地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像是充满了生气和生命的呐喊,或是如一支轻捷和快乐的歌。我无数次在严寒的雪地上,使劲跺着双脚试图使自己暖和些,许多的“灵感”的电光石火,就是在那种时刻,涌泉似地喷发出来、闪现出来的。那段日子持续了差不多整整一个冬天。如此有效安静的写作几乎每天都让我兴奋不已,使我忘掉一切。在以后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我再也没有那样不受干扰地专心写作过这使我对于图书馆抱有永远的好感和感激之情。不过每天晚上图书馆打过最后一遍铃,我终是不得不随着“下课”的同学退出阅览室。然后顶着寒风
11、,独自一人走过黑暗的大街,匆匆走回艺术学校宿舍去。同屋教京剧的小第 5 页(共 25 页)徐老师对我挺好,每天晚上 9 点以后,她把办公室的钥匙给我,让我到她那儿去写两三个小时。我总是一直写到半夜,才蹑手蹑脚地悄悄回寝室休息。哈尔滨多雪的冬季,雪花飘飞,落地成墙,筑成厚实的雪城冰房。那个冬天,稿纸如雪花片片垒叠,白色的稿纸上落满黑色的钢笔字。就有了 夏 ,有了白罂粟 ,有了淡淡的晨雾 ,还有其他的文字。春天快到来的时候,我接到中国作家协会的通知,让我去北京参加文学讲习所第五期的学习。1980 年 4 月,我到达北京的时候,大街两侧的国槐刚刚发出翠绿的嫩叶。却不知何处飘来星星点点洁白的柳絮,如烟
12、如云,在空中盘旋飘飞想起了离开农场那一日车站漫天飞舞的杨花,想起哈尔滨一冬晶莹的白雪。杨花柳絮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从农场到城市,我在一个美丽而艰辛的梦里挣扎拼搏的同时,也享受着杨花和柳絮给我带来春天的愉悦。(摘编自张抗抗文学回忆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摇撼 毫不犹豫 抉择 蹑手蹑脚 (2)文中哪些事对作者的写作生涯产生了积极影响?请写出其中两件。(3)请准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我觉得为自己一生热爱的
13、事业付出代价很公平,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东西。(4)请简要分析第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5)第 段中提及的 “那段日子”具体指哪段日子?作者对这段日子怀有怎样的情感?(6)写出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不过每天晚上图书馆打过最后一遍铃,我终是不得不随着“下课”的同学退出阅览室。(7)文章结尾句意蕴丰富,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体会。5 (5 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甲】操曰:“徐庶之才,比君何如?”昱曰:“十倍于昱。 ”操曰:“惜乎贤士归于刘备!羽翼成矣!奈何?”昱曰:“徐庶虽在彼,丞相要用,召来不难。 ”操曰:“安得彼来归?”昱曰:“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止有老母
14、在堂,现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第 6 页(共 25 页)无人侍养。丞相可使人赚其母至许昌,令作书召其子,则徐庶必至矣, ”操大喜,使人星夜前去取徐庶母。【乙】孙乾密谓玄德曰:“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 ”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 ”众皆感叹。(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年版)(1)以上两则选文出自名著 ,作者是
15、(人名) 。(2)依据选文甲说明曹操想要“召来”徐庶的原因。(3)由【甲】 【乙两则选文可以看出曹操和刘备在品性上有什么不同?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 分)6 (10 分)综合实践,按照要求完成任务。我和我的祖国【可爱的中国】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健康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方志敏(1)请在语段中找出两个给你带来美好憧憬的词或短语。【庄严的国歌】1949 年 9 月 25 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国旗、
16、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马叙伦等主张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因歌词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历史性词句,郭沫若、田汉等建议将歌词修改一下,但张奚若、梁思成认为这首歌曲是历史性产物,为保持其完整性,词曲最好不作修改。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赞成这种“安不忘危”的思想,认为新中国要达到真正安定、安全,还需要与内外敌人及各种艰难困苦奋斗。周恩来副主席说:“用原来的歌词才能鼓动情感。修改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情感。 ”第 7 页(共 25 页)(摘编自 2017 年 6 月 7 日人民日报 )(2)关于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不作修改的原因,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n
17、bsp; A 义勇军进行曲是历史性产物,应保持其完整性。B歌词体现了“安不忘危” 思想,新中国仍需要这种意识。C修改后的歌词唱起来不能像原歌词那样鼓动情感。D 义勇军进行曲只是暂时用作国歌,歌词不用修改。【中国少年说】(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 。学校拟开展“祖国,我想对你说”主题活动,请写出你想对祖国母亲说的话。 (不少于 50 字)7 (50 分)题目:听,那动人的声音作文要求:表达真情实感;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18、 不少于 600 字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传统节日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这些活动丰富着我们的生活,构建着整个民族的共同记忆。清明节:祭祀祖先、郊野踏青、放风筝、画彩蛋端午节:吃粽子、插艾叶、缠五彩线、賽龙舟春节:贴春联、吃团圆饭、放鞭炮、拜年、发微信红包时代在发展,有些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但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一直被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从未间断,文化自信也愈加坚定。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作文要求:表达真情实感;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不少于 600 字。第 8 页(共
19、 25 页)2019 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阅读(60 分)1 (15 分)名句积累与运用。(1)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2) 日月之行 ,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3)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 (木兰诗 )(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杜甫望岳 )(5)李白行路难中充满信心展望未来的句子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写冬景、表达惊喜之情的
20、句子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8) 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句子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切问而近思(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3)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4)会当凌绝顶,
21、一览众山小(注意“凌”的书写)(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书写)(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意“婵”的书写)(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第 9 页(共 25 页)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2 (10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
22、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
23、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本文作者是 明 代文学家 宋濂 (人名)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每假借于殿书之家从乡之先达执经叩向负箧曳展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3)选择文中恰当的画线句,将其序号填写到对应横线上。作者家贫无书,却能“遍观群书” ,离不开他“ ”的勤奋刻苦精神,离不开他“ ”的诚信守时品质。第 10 页(共 25 页)(4)阅读选文结尾句,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5)学完本文后,小强同学想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副对
24、联,请你使用以下短语帮他将对联补充完整。圣贤之道 德隆望尊 色恭礼至 君子之名上联:先达 德隆望尊 传 圣贤之道 。上联:弟子 色恭礼至 成 君子之名 。【分析】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读书。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已经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
25、辈求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
26、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解答】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送东阳马生序是明代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含义。句意为: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假:借。第 11 页(共 25 页)句意为: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执:携带。句意为: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负:
27、背着。句意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敝:破。(3)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根据句子意思选择就可以了。作者家贫无书,却能“遍观群书” ,离不开他“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的勤奋刻苦精神,离不开他“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的诚信守时品质。(4)本题考查对结尾句的理解和分析。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对年轻后生,并不避讳自己早年家贫、求学历尽千辛万苦的往事。文章中,他以现身说法,坦诚而具体地叙说了自己从幼年到成年的艰苦求学历程,用以勉励后生勤奋学习。其中,种种艰辛,令人慨叹;刻苦、勤奋的精神、虚心的学习态度,令人肃然起敬。结尾作者写自己的现状,这样写的目的是勉励马生要珍惜眼前
28、优越的学习条件,以读书为乐,勤奋学习。(5)本题考查补写对联。题干中给了供选择的词语,此题并不难。只要结合文本内容,根据词语意思选择即可。先达德隆望尊传圣贤之道,弟子色恭礼至成君子之名。答案:(1)明;宋濂(2) 借 携带 背着破(3)(4)勉励马生要珍惜眼前优越的学习条件,以读书为乐,勤奋学习。(5)德隆望尊;圣贤之道;色恭礼至;君子之名【点评】做好本题实词含义题,平时要注意积累、识记,特别是课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实词一定要掌握,还要学会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对于一词多义的实词还要总结辨析,加强练习。3 (5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关中书院学程 (节选)清 李颙第 12 页(共 25 页)每
29、晚初更,灯下阅资治通鉴钢目 。阅讫 ,仍静坐,默检此日意念之邪正、言行之得失,苟一念稍差,一言一行之稍失,即焚香长跽 ,痛自责罚。如是,日消月汰 ,久自成德。即意念无差,言行无失,亦必每晚思我今日曾行几善,有则便是“日新” ,无则便是“虚度” 。昔有一士自课 ,每日必力行数善,或是日无善可行,晚即自恸曰:“今日又空过了一日。 ”吾人苟亦如此,不患不及古人也!(摘编自中国历代书院学记商务印书馆)【注】 “关中书院学程 ”是由书院主讲李颙制定的,对书院学者每日学习、修身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的准则。讫:终止、完毕。 跽:长跪。 日消月汰:每天都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缺点。课:督促。(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
30、意思。默检此日意念之邪正即意念无差(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人苟亦如此,不患不及古人也!(3)选文对书院的学者提出了什么要求?【分析】参考译文:每晚到了出更的时候,在灯下读资治通鉴钢目 。读完,仍静静地坐着,默默地反思今天意念的正邪、言行的得失,如果有一念稍有差池,一言一行稍有过失,就烧香长跪,自己对自己进行责罚。像这样,每天都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缺点。即使意念没有差错,言行没有过失,也一定每天晚上想想我今天做了几件好事,有做,那么就是过了新的一天,没有,那么这一天就是虚度的。从前有一个人自我监督,每天都一定要做几件善事,有时这一天没有做善事,晚上就会很悲痛地说:“今天又虚度了一
31、天。 ”我如果也做到这样,就不担心比不上古人了。【解答】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句意为:默默地反思今天意念的正邪、言行的得失。检:反思;句意为:即使意念没有差错。差:差错。(2)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注意要结合关键词,按照翻译的原则来进行翻译。这一句中, “苟”是如果的意思, “患”是担心、害怕的意思, “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第 13 页(共 25 页)结合这些关键词的意思,按照直译的原则进行翻译即可,要注意语句要通顺。(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默检此日意念之邪正、言行之得失”及“亦必每晚思我
32、今日曾行几善”可概括出选文对书院的学者提出的要求是:要每天反思自己的意念是否有差错,自己的言行是否有过失,自己是否有每天都做善事。答案:(1)反思;差错。(2)我如果也做到这样,就不担心比不上古人了。(3)要每天反思自己的意念是否有差错,自己的言行是否有过失,自己是否有每天都做善事。【点评】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 ;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 。二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臵、状语后臵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4 (25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杨花与柳絮飘飞的日子张抗
33、抗1977 年初夏,我离开生活了八年的北大荒鹤立河农场,去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报到。记得猛烈的春风摇撼着路边高大的白杨树,眼前一片杨花飞舞,简陋的站台上,覆盖了一层薄雪似的杨花。车轮起动时,斑斑驳驳的白色仍然依依惜别地缠绕着,看上去有些伤感。当时知识青年大返城还没有开始,我这个南方知青,去哈尔滨读书,是为了实现自己多年来渴望求学的梦想,期待接受正规教育,读別人的好书,好写自己的书。临近毕业,校方找我谈话说,省里希望能多培养一些青年作者,你这几年已经发表了不少作品,如果把你分配去搞专业创作,你还想回南方吗?我似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搞专业创作。我,不回杭州了。我知道这句话不是随便可以说
34、的,它意味着一种最终的选择,一种志向的确定,甚至是一种“牺牲”我将放弃自己怀念已久的温暖舒适的南方生活,为了从事我一直渴求的文学创作,从此留在这举目无亲的陌生城市哈尔滨。我的返城,就这样连自己都意想不到地, “返回”了,实际是留在了哈尔滨。但后来第 14 页(共 25 页)的许多年里,我仍然没有后悔当年留在东北的抉择。我觉得为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付出代价很公平,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东西。然而离开了农场的集体生活, “返城”在没有家的哈尔滨,过单身生活,就有许许多多的麻烦和困难。首先是住房省文联刚刚恢复建制,根本没有房子给我这样新来的年轻人住。我从艺术学校毕业分到省作家协会工作以
35、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借住在艺校的教师宿舍,与三位女教师挤在一个房间里。我只能在屋角加一张床,放一张吃饭、洗脸、写字多用的桌子,算是我的一方天地。就连艺校教师宿舍我的单人床和那张多功能的桌子,也是与校方多次交涉后借来的。我就是这样开始了我所谓的“专业作家”的生活。毎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被京剧科、评剧科、器乐科的校友们喊嗓练琴的种种“噪音”吵醒,起床在学校食堂吃过稀饭、咸莱的简单早饭,等几位同屋的老师陆续上了班,我才可在自己的小桌上看书写作。但往往是好景不长,刚有了一点思路,情绪就被打断了,不是某某回来取什么东西,就是某某来找某某。到了下午和晚上,宿舍里吹拉弹唱,终日不得安宁。如此一天下来,什么
36、都写不出来。万般苦恼之中,一次去师范学院看望一个老友,她说,你干吗不到我们学院的阅览室去写呢?那儿又安静又宽敞,从上午一直到晚上 8 点,可以整整写一天呢。反正你也和我们“七七”届的学生一个年龄,我把校徽借给你戴,你就当自己是这个学院的学生。有人问,千万别发慌喜出望外地接受了她这个“雪中送炭”的宝贵的主意,顿时觉得前途很是光明。笫二天一早,悄悄别上了那枚借来的校徽,背一只黄布书包,从艺术学校步行十五分钟到师范学院(即现在的哈尔滨师范大学) 。心虚胆战,低眉敛胸地混入进校的人群,在入校的高峰时间溜进图书馆的阅览室,动作迅速地占上一个座位,心突突狂跳,不敢左右环顾,一头扎在宽大的桌子上,埋头苦“写
37、”起来。那种偷偷摸摸的感觉,就好像自己真的想要当冒牌大学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似的。到了中午和晚餐时间,把自带的椅子垫留在座位上“占座儿” ,溜出来到附近一家极其简陋的小饭馆里,吃一碗淡而无味的打卤面,隔三岔五的,买一盘三毛钱的豆腐慰劳自己,算是奢侈的了,吃完了饭,有时阅览室还没开门,只好在图书馆外面的小路上,绕着圈儿走。从秋到冬,眼看着校园里的杨树叶子一层层黄了,又一片片飘落下来,在土路上打转,像是我脑子里日日盘旋的小说。冬天的校园一片银白,那条小路上铺满新雪,倘若无人走过,一脚踏上去,松软的雪地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像是充满了生气第 15 页(共 25 页)和生命的呐喊,或是如一支轻
38、捷和快乐的歌。我无数次在严寒的雪地上,使劲跺着双脚试图使自己暖和些,许多的“灵感”的电光石火,就是在那种时刻,涌泉似地喷发出来、闪现出来的。那段日子持续了差不多整整一个冬天。如此有效安静的写作几乎每天都让我兴奋不已,使我忘掉一切。在以后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我再也没有那样不受干扰地专心写作过这使我对于图书馆抱有永远的好感和感激之情。不过每天晚上图书馆打过最后一遍铃,我终是不得不随着“下课”的同学退出阅览室。然后顶着寒风,独自一人走过黑暗的大街,匆匆走回艺术学校宿舍去。同屋教京剧的小徐老师对我挺好,每天晚上 9 点以后,她把办公室的钥匙给我,让我到她那儿去写两三个小时。我总是一直写到半夜,才蹑手蹑脚
39、地悄悄回寝室休息。哈尔滨多雪的冬季,雪花飘飞,落地成墙,筑成厚实的雪城冰房。那个冬天,稿纸如雪花片片垒叠,白色的稿纸上落满黑色的钢笔字。就有了 夏 ,有了白罂粟 ,有了淡淡的晨雾 ,还有其他的文字。春天快到来的时候,我接到中国作家协会的通知,让我去北京参加文学讲习所第五期的学习。1980 年 4 月,我到达北京的时候,大街两侧的国槐刚刚发出翠绿的嫩叶。却不知何处飘来星星点点洁白的柳絮,如烟如云,在空中盘旋飘飞想起了离开农场那一日车站漫天飞舞的杨花,想起哈尔滨一冬晶莹的白雪。杨花柳絮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从农场到城市,我在一个美丽而艰辛的梦里挣扎拼搏的同时,也享受着杨花和柳絮给我带来春天的愉悦
40、。(摘编自张抗抗文学回忆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摇撼 hn 毫不犹豫 y 抉择 ju 蹑手蹑脚 ni (2)文中哪些事对作者的写作生涯产生了积极影响?请写出其中两件。(3)请准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我觉得为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付出代价很公平,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东西。(4)请简要分析第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5)第 段中提及的 “那段日子”具体指哪段日子?作者对这段日子怀有怎样的情感?第 16 页(共 25 页)(6)写出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不过每天晚上图书馆打过最后一遍铃,我终是不得
41、不随着“下课”的同学退出阅览室。(7)文章结尾句意蕴丰富,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体会。【分析】这篇文章回忆了“我”1977 年到哈尔滨在艰苦的环境里克服困难,坚持写作,终有成就的经历,表达了“我在一个美丽而艰辛的梦里挣扎拼搏的同时,也享受着杨花和柳絮给我带来春天的愉悦”的感受。【解答】 (1)本题考查为汉字注音。读准字音是学习语文的一项基本功,要注意声调标注的准确。 “摇撼” ,yo hn,摇动;震撼,震动。 “毫不犹豫” ,ho b yu y,当机立断,一点也不迟疑。 “抉择” ,ju z,挑选;选择。 “蹑手蹑脚” ,ni shu ni jio,放轻手脚走路,行动小心翼翼,不敢
42、声张的样子。(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第 1012 段写“我”受师范学院的老友帮助,到学院阅览室写作的事, “在以后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我再也没有那样不受干扰地专心写作过这使我对于图书馆抱有永远的好感和感激之情” 。第 14 段写晚上 9 点以后, “我”到小徐老师的办公室写作。(3)本题考查书写能力。要求抄写的文字准确、工整,字的结构要美观。(4)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句子或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通常是承上启下、前后照应、总结全文、照应标题等。第 8 段承上“我只能在屋角加一张床,放一张吃饭、洗脸、写字多用的桌子,算是我的一方天地”的经历,启下“我”在艰苦的环境里克服困难、努力写作的事情,起着承
43、上启下的过渡作用。(5)本题考查指示代词指代的具体内容及对文章的理解。指示代词指代的内容可注意附近的上下文,通常可以找到答案。 “那段日子”指的就是“我”冒充大学生到师范学院的阅览室写作的日子。仔细读第 13 段, “如此有效安静的写作几乎每天都让我兴奋不已” , “使我对于图书馆抱有永远的好感和感激之情”的语句表现了“我”对“那段日子”的好感、感激、怀念之情。(6)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能力。理解语句要与理解全文相结合。这一句中“打过最后一遍铃”可见“我”的勤奋, “不得不”表现了“我”离开的不情愿,这一句表现了“我”写作的勤奋。(7)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语句要与理解全文相结合,
44、 “我”在艰苦的环境里,克服困难,苦中作乐,坚持写作,坚定地追求自己的喜欢的事业, “在一个美第 17 页(共 25 页)丽而艰辛的梦里挣扎拼搏” 。终于不负有心人, “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得到北京参加文学讲习所第五期学习的机会,这时的“我”享受着“杨花和柳絮给我带来春天的愉悦”。可针对这句话包含的意思,谈一谈不畏艰苦勇于追求理想的执着,也可谈一谈拼搏终有收获的人生哲理。答案不唯一,只要能与该语句相联系,合情合理即可。答案:(1) hn y ju ni(2) “我” 冒充大学生到师范学院的阅览室写作。晚上 9 点以后, “我”到小徐老师的办公室写作到半夜。
45、(3)略。(4)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5) “那段日子”指的是“我”冒充大学生到师范学院的阅览室写作的日子。 “我”对“那段日子”怀有好感、感激、怀念之情。(6)这句话表现了“我”在阅览室写作的勤奋,只有到最后不得不离开时,才不情愿地离开。(7)示例:我感受最深的是奋斗的过程是美好而难忘的,执着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只要有超出常人的毅力,勇于坚持,定能有喜人的收获等待着你。【点评】句子或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通常是承上启下、前后照应、照应标题、总结全文、引出下文等。5 (5 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甲】操曰:“徐庶之才,比君何如?”昱曰:“十倍于昱。 ”操曰:“惜乎贤士归于刘备!羽翼成矣!奈何?
46、”昱曰:“徐庶虽在彼,丞相要用,召来不难。 ”操曰:“安得彼来归?”昱曰:“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止有老母在堂,现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侍养。丞相可使人赚其母至许昌,令作书召其子,则徐庶必至矣, ”操大喜,使人星夜前去取徐庶母。【乙】孙乾密谓玄德曰:“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 ”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 ”众皆感叹。(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年版)第 18 页(共 25
47、页)(1)以上两则选文出自名著 三国演义 ,作者是 罗贯中 (人名) 。(2)依据选文甲说明曹操想要“召来”徐庶的原因。(3)由【甲】 【乙两则选文可以看出曹操和刘备在品性上有什么不同?【分析】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 (又称三国志演义 )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
48、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解答】 (1)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文学常识的识记。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准确识记文学常识的相关内容。从“操” “备” “玄德”等名字可判断这是三国演义 ,作者是罗贯中。(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准确识记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相关的情节(事件)等。从曹操问“徐庶之才,比君何如?”程昱回答说徐庶的才能比自己强十倍十倍,由此看出徐庶很有才华,接着结合曹操说“惜乎贤士归于刘备!羽翼成矣!奈何?”可以知道曹操是担心这么有才华的徐庶为刘备所用,增强刘备的势力。由此可概括出曹操想要“召来”徐庶的原因。(3)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名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要结合相关语段和具体的故事情节进行分析。从操场召徐庶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奸诈、嫉妒心强的人。从刘备不肯为了得到挽留元直而做不仁不义之事,可看出刘备是一个讲仁义讲道德、弘毅宽厚的人。答案:(1) 三国演义罗贯中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78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