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课件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课件(7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12 唐诗五首,学习目标,了解与诗人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诗歌大意。理解诗句,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野望,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了解作者:,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突破字词难点:,采食野菜,比喻隐居不仕。,傍晚。薄,接近,徘徊,小牛。这里指牛群,泛指猎获的鸟兽,落日的余晖,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要归依何方。 层
2、层树林都染上了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晖。 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马带着诸多猎物回家。 大家相互望着却不相识,我长啸高歌怀念隐居不仕的人。,诗意赏析,1.首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效果?,品味语言,明确:“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句子,表现了诗人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2.颔联、颈联写景有何特点?,品味语言,明确:颔联主要写静景,通过光与色描写了山野秋景,为下两句设置了背景。 颈联主要写动景,在上两句的静谧背景下,特写牧人、猎马,带着田园牧歌式的气氛,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3.最后一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品味语言,明确:借用伯夷
3、、叔齐的典故,述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伯夷、叔齐那样的隐士,抒发了孤寂、惆怅之情。,诗歌描写了山野秋天傍晚的景色,在萧瑟、恬静的景色中透露出诗人孤独抑郁、彷徨苦闷的心情。,主旨归纳,1.写景富有特色。本诗写景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富有特色。颔联通过光与色写静景,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颈联通过牧人与猎马写动景,描绘出一幅日暮晚归的画面。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2.运用典故。尾联运用伯夷、叔齐的典故。作者在现实中难觅知音、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与其神交,聊以慰藉,以此来抒发孤独抑郁之情。,写作
4、特色:,黄鹤楼,崔颢,天下江山第一楼,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作者简介,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诗下面题了行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飘然离去。事后对崔颢的这首诗念念不忘,曾两次作诗模仿此诗的格调。如:在金陵凤凰台时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还有送孟浩然之广陵。,逸事,黄鹤楼简介,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 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
5、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 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 楼运盛 ”之说。,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 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6、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美丽的传说,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昔人:传说中的仙人。,悠悠:浮荡的样子。,晴川:阳光照耀下的平原。,历历:清楚可数。,萋萋:形容草木长得很茂盛。,汉阳:地名,与黄鹤楼隔江相望。,鹦鹉洲:黄鹤楼东北长江中的小洲。,芳草:美好的草。,日暮:傍晚的时候。,乡关:故乡。关,门。,烟波江上:江上的烟雾波涛。,空:白白地,徒然。,空:空荡的。,崔颢的黄鹤楼究竟写得好在
7、哪里?,诗的前四句从神话传说写起,是诗人登楼向上远望后的联想,是对岁月不再、世事茫茫的感慨。是虚景、写意。,接着的两句诗人在楼上向下眺望 ,见到隔江一派大好景色:晴朗的江面,汉阳地区的绿树分明可数,鹦鹉洲上的青草,生长得十分茂盛。是实景、摹象。,末两句诗人在日暮时分,不禁想起了遥遥不知何处的故乡,顿生出离愁别绪。情景交融景随情动,情由景生。,1.意中有象,虚实结合的意境美:,崔颢的黄鹤楼究竟写得好在哪里?,首联写黄鹤楼本身,是近景。,颔联写仙人驾鹤而去的悠悠白云间 ,是远景。,颈联写晴空朗日下的黄鹤楼周边的自然美景,是日景。,2.气象恢宏、色彩缤纷的绘画美:,尾联写夕阳西下之时渺茫的烟波牵连出
8、的思乡之情,是晚景。,崔颢的黄鹤楼究竟写得好在哪里?,首联近景、虚景(神往),颔联远景、虚景(遗憾),颈联日景、实景(欣赏),尾联晚景、实景(思乡),黄鹤楼,变化丰富,情景交融,诗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诗句是?引用神话传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请你用自己的画描绘一下。,诗人在最后感叹道“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为何而愁?愁什么呢?,诗人由黄鹤楼的名字由来想到传说中的仙人已乘鹤而去,只留下这座楼和千年不变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汉阳城一带,草木茂盛苍翠;继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不禁抒发了怀旧、思乡的感慨,一股世事苍茫的愁绪涌上心头。,五、六句写
9、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了什么手法?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比一比,赏一赏,学一学,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游憩,凤凰飞走后只剩下凤凰台,但长江依然奔流不息。吴国王宫里,野花杂草埋没了僻静的小路,东晋时代的王公贵族们都死去了,只留了一座座荒凉的坟墓。从凤凰台上远望,三山隐没
10、于烟雾之中,似有似无,位于江心的白鹭洲把水分开来。天上的浮云遮蔽了太阳的光辉,望不见长安,使人心中无限忧愁。,使至塞上 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联诗的内容。,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颔联抒情,内心抑郁,首联叙事,出使边塞,颈联绘景,塞外风光,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12 唐诗 课件
文档标签
- 部编版语文八下 我一生的重要抉择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唐诗五首教案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昆明的雨课件
- 部编版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唐诗五首第1课时课件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梦回繁华课件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课时检测卷教师版A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课件
- 部编版2018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唐诗五首第2课时课件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蝉课件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唐诗五首教案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短诗五首课件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列夫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课时检测卷学生版B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唐诗五首课时检测卷学生版A
- 第14课 唐诗五首
- 12.唐诗五首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8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