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石景山区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试卷语文一、本大题共 7小题,共 25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一】陈情表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
2、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
3、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文二】李密传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挛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 ”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 ”华问其故,对曰
4、:“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选自晋书列传 )第五十八章1.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5、 形影相吊 吊: 在 一起B. 寻蒙国恩 寻:不久C. 感恋弥至 弥:更加D. 从事白其书司隶 白:告2.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B.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可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C.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后卒于家D.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3.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 ”华善之。4. 同学们梳理出自文一的成语,找到了“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等,请你接着在文一中
6、寻找成语,补充积累的内容(至少写出三个)。5. 古文释义的选注者评说文一:“通体局势浑成,步骤安雅,更极尽结构之妙。 ”请具体谈谈文一的“结构之妙” 。6. 从文二可知李密陈情成功,请概述李密因此得到了哪些“实惠”?【答案】1. A 2. C 3. 张华接着问:“孔明的言教为什么这样琐碎?”李密答道:“过去舜、禹、皋陶交谈,所以简洁雅致,大诰与平常人说,适宜琐碎。没有和孔明旗鼓相当的谈论者,他的言教就琐碎啊。 ”张华认为他说得对。 4. 孤苦伶仃、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5. 本文情感的陈述有层次性、曲折性。首段陈情凄苦身世以及不仕的唯一事实,以期晋武帝能化恼怒责问为同情怜悯,第二段感恩
7、新朝对自己的重用,并坦言进退两难的境地,自在消除晋武帝的疑虑。第三段颂扬“圣朝以孝治天下” ,并表白很像效忠新朝,可是不能丢下刘氏,进一步大小晋武帝的疑虑。末段才款款表达自己的恳请,希望先尽孝后尽忠。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6. 李密得到的最大实惠是他得到了晋武帝的任用,在洛阳担任洗马一职。【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做题时,考生最好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
8、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 项, “形影相吊”的意思是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形容孤身一人。其中“吊”译为“慰问” 。故选 A。【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三、理解用法本质。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具体语境,在准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判断相应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切不可机械、盲目。A 项, “而”:连词,表递进,况且;连词,表转折,但是。B 项, “以”:介词,因为;动词,认为。C 项, “于”:介词,在。D 项, “之”:助词
9、,的;代词,他。故选 C。【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该句关键点:“语”:“交谈” ;“简雅”:“简洁雅致” ;“宜”:“适宜” ;“敌”:“相当” ;“善”: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善” 。【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积累和理解成语的能力。阅读文章,找到相关的句子,然后提取或概括出句子中所含有的成语,写出来即可。这篇文章中含有的成语较多,大约十个,根据题干
10、的要求,除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外,再答出至少三个。比如:第一节,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 ”“孤苦伶仃”:孤独困苦,无依无靠, “伶仃”亦作“零丁” ,孤独的样子。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这句话连续有四个成语。 “日薄西山”:太阳接近西。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气息奄奄”: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人命危浅: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 “朝不谋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只能顾及眼前,无暇作长远打算。文章最后一节“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
11、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这几句话里又有以下三个成语:“乌鸟私情”: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草衔环”:亦作“衔环结草” 。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皇天后土”:古人对天地的尊称。以上八个成语,任选其中三个火三个以上即可。【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结构的能力。阅读文章,梳理文章的思路,概括出每一节的段意,然后分析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全文围绕“情”字陈述,前两段是陈以往之情,中间三段陈现今之情,最后一段是陈其日后之情。 陈情表的“陈请”对象是晋武帝, “陈请”目的是“辞不赴命” 。 “陈请”目的
12、及对象决定了陈情表并非一篇纯粹抒发祖孙间相依为命深情的散文, “孝情”实在是李密竖起的说服晋武帝的一面旗帜。文中对于情感的拿捏,既没有沉溺于抒发祖孙情而给晋武帝留有只尽忠不尽孝的话柄,更不会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表达不仕晋朝的真实心态。情感表达的层次性、曲折性以及分寸感的把握。就当时的处境看,如果李密开始就向晋武帝提出“辞不赴命”的请求,不但达不到目的,甚至性命难保。因此,李密上来不谈表的目的,而是从自己的遭际和家庭的困境谈起,回忆了幼时的悲惨遭遇和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困境,营造出了一种悲戚的情感氛围,使下文提出的“辞不赴命”的请求有了必要的感情依据。要说服晋武帝,只有“情”还不够,还得晓之以理。作
13、者历数“察臣” 、 “举臣” 、 “拜臣” 、“除臣”的深重国恩,又极陈“刘病日笃” 、 “告诉不许”的狼狈处境,把尽忠与尽孝不能两全的苦衷揭示出来,说明“辞不赴命”的原因,把握武帝心理,化解武帝疑虑,为陈述请求做好铺垫。陈述请求之前,最终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解决办法,就做到忠孝两全,又区分轻重缓急,既让晋武帝无法拒绝,又给其留有足够的台阶可下,后提出请求,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回答本题时,要答出本文情感的陈述时的层次性、曲折性。【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文章的重要信息。题干是“从文二可知李密陈情成功,请概述李密因此得到了哪些实惠?”阅读文二,主要是文章的后三节文字,找到相关的有效
14、信息,再用自己的话概括。结合“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这句话的意思还是:后来,李密的祖母去世了。等到李密的丧期结束后,皇帝又征召李密到洛阳任洗马。可知李密得到的最大实惠是他得到了晋武帝的任用,在洛阳担任洗马一职。【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五是有些虚词
15、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参考译文:【文一】 陈情表臣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她。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
16、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的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
17、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就希望做官显达,并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而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我现在的年龄四十四岁了,祖母现在的年龄九十六岁了,这样看来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很长,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很短。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乞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
18、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能明白知晓的,天地神明,实在也都能明察。希望陛下能怜悯我的诚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应当杀身报效朝廷,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文二】李密传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别名虔。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这时李密只有几岁,他性情淳厚,非常思恋母亲,以至生了病。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他。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和恭敬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夜里未曾脱衣。祖母的饭菜、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李密有时间就去学习,忘记了疲劳。他向谯周
19、学习,谯周的门人把他比作子游和子夏。 (意思是说他博览五经,精通春秋左氏传 ,以文学见长) 。他年轻时在蜀汉做郎官,多次出使吴国,颇有辩才,吴人称赞他。蜀国被平定后,泰始初年,晋武帝下诏委任他为太子洗马。他因为祖母年迈,没有人侍奉赡养,就没有接受官职。他上书武帝说:“臣下因命运不好,。 ”皇帝看了李密的表章说:“李密出名,一点也不假啊。 ”于是就不再征召李密。后来,李密的祖母去世了。等到李密的丧期结束后,皇帝又征召李密到洛阳任洗马。司空张华问他:“您觉得安乐公刘禅怎么样?”李密说:“可以和齐桓公相提并论。 ”张华问他为什么这样说,李密答道:“齐桓公得管仲而称霸天下,用了竖刁而死于非命;安乐公得
20、到诸葛亮而能与魏国抗衡,任用黄皓而亡了国。因此知道他们的成败是一样的原因。 ”张华又问:“孔明的言教为什么这样琐碎?”李密答道:“过去舜、禹、皋陶交谈,所以简洁雅致, 大诰与平常人说,适宜琐碎。没有和孔明旗鼓相当的谈论者,他的言教就琐碎啊。”张华点头称是。后来李密做到温令一职,而厌恶从事,经常给别人写“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字句。从事拿着他的这些字向司隶告状。司隶认为李密在县里清廉谨慎,驳回了从事对李密的弹劾。李密很有才能,常常希望得到升迁。而朝廷里没有为他说话的人,只能升任汉中太守一职。自己认为朝廷没有重用他,很有怨言。等到皇上在东堂给大臣赐食蜜饯的时候,让李密作诗。他在诗的最后写到:“人亦
21、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人们这样说,有因就有果。朝中没后台,不如把乡还。明君坐朝上,俗语怎成真?)武帝为此很生气,于是,都官从事奏请皇帝罢免了李密的官职。后来,他在家中辞世。7.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完成小题。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
22、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注释:钻燧改火:古时钻木取火,因季节不同而用不同的木材。 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输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拓之火,秋取柞槽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故曰改火也” 。(1)依据论语中的这段内容,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宰我对“三年之丧”提出了新的想法: ,他关注的是丧葬之礼的 。孔子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将问题转移并提升到 层面,引导宰我思考守孝的深层意义,可是宰我不理师意,孔子说率我“不仁”,表面上是对他言语态度的批评,实际上是干此强调 的意义,因为孔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李密有没有为祖母守丧?请从文二找到依据。【答案】 (
23、1)重新制定守丧的时间期为一年。时间太长会荒废“礼”和“乐。孝道。“仁政” 。(2)李密有为祖母守丧。依据:文二中说“武帝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解析】【详解】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语段中心意思的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所给的语段,然后根据题干的提示,概括出最简洁正确的答案填空。这一段说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宰我之间,围绕丧礼应服几年的问题展开的争论。宰我认为,三年守丧,时间过长,应该修改时间,重新制定这种礼制,从而使君子更好地为礼与为乐。孔子没有直接反对宰我提出的重新制定守丧的时间的看法,而是先问其“安心”否。孔子认为孩子生下来以后,要经过三年才能离开父
24、母的怀抱,所以父母去世了,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丧。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孔子批评宰我没有念及父母抚养自己的艰辛而擅自停止守丧,这是不“仁”的行为。孔子实际上是在强调“仁政”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题干是“李密有没有为祖母守丧?请从文二找到依据。 ”阅读文二,找到的根据是“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 ”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看了李密的表章说:“李密出名,一点也不假啊。 ”后来,李密的祖母去世了。等到李密的丧期结束后,皇帝又征召李密到洛阳任洗马。其中“服阕”的意思是守丧期满除服。由此可见,李密很显然为他的祖母守丧的。【点睛】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石景山区 2018 2019 年高 期末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80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