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力与相互作用章末总结 课件(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3章力与相互作用章末总结 课件(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力与相互作用章末总结 课件(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2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章末总结,第3章 力与相互作用,内容索引,网络构建,题型探究 重点难点 各个击破,达标检测 当堂检测 巩固反馈,网络构建,力与相互作用,牛顿第三定律,力的概念:物体之间的 称作力 内容: 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三种常见的力,重力G_,弹力,线性形变:胡克定律F_ 微小形变:拉力、压力、支持力等,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小:fN 方向:与 相反,静摩擦力,大小:0ffmax 方向:与 相反,相互作用,两个,相等,相反,mg,kx,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力与相互作用,受力分析,分析顺序:先重力、再弹力、再摩擦力,最后是其他力,注意事项,只分析性
2、质力、不分析效果力 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题型探究,一、摩擦力的分析和计算,1.对摩擦力的认识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2)静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运动方向共线,但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如图1所示,A、B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则A所受静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不一致.,图1,2.摩擦力的计算 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应先分析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1)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在0fmax内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根据平衡条件求解. (2)滑动摩擦力:根据fN进行计算,其中N为接触面受到的正压力,不一定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且要注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和接触面积无关. 根据平衡
3、条件.,例1 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P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ab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长木板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木块P与长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则长木板a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1Mg B.1(mM)g C.2mg D.1Mg2mg,图2,答案,解析,解析 长木板ab未动即地面对长木板ab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由于P在长木板ab上滑动,即P对长木板ab的摩擦力大小为2mg.由平衡条件可知地面对ab的静摩擦力大小为2mg,C正确.,例2 如图3所示,用水平力F将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已知木块重力G6 N,木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0.25,求: (1)当
4、F25 N时,木块不动,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 (2)当F增大为30 N时,木块仍静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图3,答案 (1)6 N (2)6 N,答案,解析,解析 分析木块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1)、(2)问中木块静止,根据二力平衡,竖直方向上的静摩擦力等于重力,f1f2G6 N,与压力大小无关.,(3)当F10 N时木块沿墙面下滑,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答案 2.5 N,答案,解析,解析 木块沿墙面下滑时,木块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f3N NF,所以f3F0.2510 N2.5 N.,(4)当F6 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大?,答案 1.5 N,答案,解析,解
5、析 当F6 N时, 木块与墙壁间的摩擦力也为滑动摩擦力, 所以f4F0.256 N1.5 N.,二、弹力和摩擦力是否存在的判断依据,进行受力分析时,有些力要判断是否存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条件判断法”:即根据是否满足力的产生条件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 例如:(1)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并且发生了弹性形变;(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弹力、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2.“效果判断法”:即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是否得以体现来判断物体是否受到某个力的作用. 例如:可根据力产生的“拉、压、支持、推动、阻碍、吸引、排斥”等效果对它们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相互作用 总结 课件 沪科版 高中物理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80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