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2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邵阳市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因而它也具有主观意志所不能改变的规律。这并不是说历史上没有过制造出来的新城,但这类城市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成熟的城市,并不是简单地依靠砖堆石砌,乃是因为它遵循了城市成长的自然秩序,顺从了历史潮流的要求,因而它可以吸引人们凝聚在自己周围,方才不断成长。历史地看,城市发展的自然秩序是吸收的,而非扩张的。物有本末,城市的发展壮大,不是因为它吞噬了村庄,而是因为人们因城市的魅力而到来。
2、历史上我们有很多新区是成功的,而现在我们有更多的新区是不成功的。其最根本的区别在哪儿?我们知道,早期的新区甚至只是一片荒地,而现在的新区却是建起高楼大厦来招徕顾客,为什么反而后者吸引不到人?其实,无论是早期的政策洼地,还是如今的创新高地,新城区吸引人靠的是改革和优化的力量。城市的规模通常只是噱头,粗放地扩大城市规模无济于事,并不能带动资源和人才的自然聚集,一个城市的成熟是不断锻造内在的过程。动态地看,城市的发展是分化的,而非同质的。城市的本质在市,不在城。城市给人们带来的变化不是房子,不是马路,不是饭碗,而是它的分工,它的资源配置的高效率。城市产生的基本逻辑就是随着分工的不断深化,市场的规模和
3、范围在不断地拓展,各种要素、资源开放、流动,以达到更加充分、更有效率的利用。如果离开了市,离开了更充分的市场化和市场规律、市场机制的作用,就没有现代化意义的城市。从这点来说,搞城市化的关键,不是建城,而是成市,但市场并不能简单地制造出来。结构地看,城市的发展是致密的,而非宏大的。自然形成的城市,它的路网会很密,商业和服务设施会到处分布。这样的城市因为有密度,所以生活起来就比较便利。未来的城市化要从扩张型、铺展型变成内生型、紧凑型,不能只从尺度上看城市,更要从密度上看城市。城市和乡村的差别不在于大或小,而在于密集还是稀疏。所以,城市化要终止单纯“摊大饼” ,要把能更好地配置资源的紧凑型城市作为目
4、标。最后从民生的角度来看,城市的发展是人文的,而非器质的。城市发展一定是围绕着人进行的,城市的成长与人群的聚集是同一过程。因此,一个没有以人为基础的城市是没有根基的。城市的基本作用,是能够为不同的人群提供生活和发展的机会,保障其市民的权利和财富。忽视民生而把钱拿去装点门面的城市,只能是冷冰冰的钢铁水泥骨架,等待它的必然是人们弃它而去。在我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筑物的豪华程度远远超过西方国家,但市民并没有多少获得感。相反,一些城市管理者却在以城市形象为理由剥夺市民的机会,比如规定不能搞出租屋,不能摆小摊,不能从事各种低端服务业。实际上这种发展路径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相悖的,城市应该
5、具有包容性地来提供各类机会,富人到城市有很好的发展机会,穷人到城市也应该有机会。城市的发展是各类群体共同集聚的结果,城市的目标也应该是让每个群体都生活得更好。(摘编自陈恒城市成长的自然秩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城市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新兴城市顺应城市成长的规律,才能不断发展壮大。B. 逐渐减少农村人口,以行政手段将人们从自然村迁徙到城市,是现代新型城市发展壮大的捷径。C. 城市的发展壮大要遵循市场规律,通过深化改革和优化资源配置,带动资源和人才的自然聚集。D. 城市管理要以人为本,重视民生,为各类不同阶层的人群充分提供生活、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6、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论证了城市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强调遵循城市成长的自然秩序对城市发展有着重大意义。B. 文章指出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包括四个方面,顺应这四个方面的要求才能促进城市发展壮大。C. 文章指出城市化的关键是成市,强调通过不断优化配置城市要素、资源,集聚各类城市群体D. 文章最后一段通过对比论证的手法,提醒我国个别城市管理者学习西方城市的先进管理经验。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修建高楼大厦,与城市成长的自然秩序是相悖逆的,最终会伤及城市自身的发展。B. 越是成熟的城市,其市场化程度越高,城市的各种要素、资源越开放,流动越合理。C.
7、高明的城市管理者应学习老庄思想,无为而治,让城市自由地成长、发展和壮大。D. 城市开放,包容,不排斥摆小摊等低端服务业,就能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答案】1. B 2. D 3. B【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B 项“逐渐减少农村人口,以行政手段将人们从自然村迁徙到城市,是现代新型城市发展壮大的捷径”偷换概念,文中“物有本末,城市的发展壮大,不是因为它吞噬了村庄,而是因为人
8、们因城市的魅力而到来” “城市的规模通常只是噱头,粗放地扩大城市规模无济于事,并不能带动资源和人才的自然聚集,一个城市的成熟是不断锻造内在的过程”知现代新型城市发展壮大不是靠单纯的人口转移,故选 B 项。【2 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本题中,D 项“提醒我国个别城市管理者学习西方城市的先进管理经验”概括不够精准,最后一段的中心句“城市的发展是人文的,而非器质的”强调的是“以人为本” ,后文的“一个没有以人为基础的城市是没有根基的”也是强调“以人为本” 。故选 D 项。【
9、3 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本题中,A 项“修建高楼大厦,与城市成长的自然秩序是相悖逆的,最终会伤及城市自身的发展”说法太绝对,文中第一度“这类城市之所以能够发展成为成熟的城市,并不是简单地依靠砖堆石砌,乃是因为它遵循了城市成长的自然秩序” ,强调的是“不是简单地依靠” ,并没有完全否认“修建高楼大厦” 。C 项“高明的城市管理者应学习老庄思想,无为而治”错,文中“相反,一些城市管理者却在以城市形象为理由剥夺市民的机会,比如规定不能搞出租屋,不能摆小摊,不能从事各种低端
10、服务业。实际上这种发展路径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相悖的,城市应该具有包容性地来提供各类机会,富人到城市有很好的发展机会,穷人到城市也应该有机会”强调的是要有“包容性” ,而不是“无为而治” 。D 项说法过于绝对,城市开放,包容,不排斥摆小摊等低端服务业, “不一定”能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就能”说法太绝对。故选 B 项。【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 的 ,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
11、(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 “所有” “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 “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
12、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
13、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 “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感恩节当天,韩红组织了一场为环卫工人送温暖的公益活动。一同参与活动的除了李易峰、韩红,还有张一山、春妮等一众的明星。这个活动是怎么成行的呢?抛开圈粉、炒作等内部的影响,活动的实现流程反而相对简单,其实
14、是由韩红基金会发起的“陪你一起过冬天”的这样一个官方组织的活动。这是传统公益活动一种典型模式的代表,有着固定的流程,即官方发起民众参与目标达成回访汇报。接着我们来看另一个案例,这是腾讯公益的“99 公益日”活动。在今年 9 月 7 日至 9 月 9 日,通过腾讯公益平台这个网络社交平台发起的。在短时间内,这个活动的参与人数达到了 6 百多万人次,筹集近 6 亿元善款。不论从民众参与度和善款筹集的额度来看,都展现了互联网+对公益的影响力和魅力。从以上两个案例中基本上可以看出传统公益和互联网+公益的区别了。传统公益往往都是由官方或者一定的组织发起的,传播范围存在一定局限性,参与者基本上是被动参与的
15、,而活动方式相对固定,以捐款或者捐物资为主;互联网+公益则对发起者没有严格的要求,组织、个人均可成为发起者,传播渠道、传播范围不受限制,通过自媒体能带来大规模的影响力,而受众的参与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以物易物、细微助人,或者其它充满创意的间接捐助方式均可实现。(摘编自陈一丹中国互联网公益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8 年 9 月 18 日)材料二我国互联网公益总体上经历了三个不断迭代的发展阶段。互联网公益 10 阶段的特征是“公益+互联网” 。公益行业或公益活动,只是把互联网作为其使用的工具,比如建立官网、官微等,使用互联网作为传播阵地、筹资渠道、组织管理系统等。公益与互联网的关系是公益占主导
16、,互联网作为配合工具。简而言之,只是公益活动借助互联网提升组织化程度及工作效率。互联网公益 2.0 阶段的特点是“互联网+公益” 。互联网与公益的关系更为密切。互联网成为主导,公益成为“互联网+”系列的一部分,结合一起共同推进公益事业的发展。这一阶段的互联网公益活动,如果没有依托互联网,在线下是很难乃至不可能发生的。2014 年夏天,风靡欧美搅动互联网、娱乐、体育等各界的“冰桶挑战” ,也以最快的速度被中国公益界借鉴,在新浪微博上开启了火热的中国版“冰桶挑战” ,最后带来了 800 多万元善款。与欧美“冰桶挑战”关注渐冻人不同的是,中国版“冰桶挑战”由于机缘巧合关注了瓷娃娃,而且在游戏规则上变
17、成被点名者在接受挑战的同时也会捐款。 “冰桶挑战”不仅仅是让世人关注到了罕见病,还从深远意义上给中国公益界带来一次风暴式的洗礼,同时也检阅了中国互联网公益发展的最新高度。 “冰桶挑战”以其创新性、娱乐性、互联网化等特征,刷新了公益的刻板面貌。互联网公益 3.0 时代则真正融为一体。体现在公益本身带有互联网基因,互联网也具有很强的公益内在属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开始呈现全面的互联网特征。数据化智能化、云端化、开放式、交互性等等,成为中国社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的案例是 2017 年 9 月的“一元画廊” ,基于移动端的微信及其支付,在 15 个小时内 578 万人次捐款超过 1200
18、万元,再次刷新中国互联网公益高度。还有典型的“蚂蚁森林” 。2016 年 8 月,蚂蚁金服对旗下支付宝平台的 4.5 亿用户上线了这款环保公益产品。用户每日通过乘坐地铁出行,在线缴纳水、电、燃气费,网络购票等环保低碳方式,将计算成虚拟的“能量”栽种虚拟树苗,当用户积累到一定能量,即可获得一棵真实的树苗。每棵真实的树苗都将有独立的身份编码,由蚂蚁金服联合阿拉善 SE 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等国内环保公益机构在内蒙古荒漠化严重的阿拉善、库布齐、鄂尔多斯等地区种植并培育,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摘编自张天潘互联网公益构建中国公益慈善新生态 , 南方都市报2018 年 9 月 18 日)材料三2016
19、年互联网慈善使用率(摘编自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央广网 2018 年 1 月 13 日)材料四数据显示,2017 年通过网络实施的捐赠已超过 10 亿人次,捐赠金额超过 20 亿元,有超过半数都是互联网公益项目。然而,一些互联网公益反转的剧情却让公众爱心受挫。2017 年 8 月, “一元购画”刷屏,发起方在短短 10 余天就筹集到 1500 万元资金。随后,有网友质疑作品为成年人代笔,也有人质疑“资金管理费是否过高” 。4 个月后,一款名为“同一天出生的你”网络募捐 H5 席卷了微信朋友圈。网友输入自己的生日即可匹配同一天出生的贫困学生,并为之捐赠一元钱,短短两天时间内就筹集了 2
20、00 余万元。然而,很快有网友发现 H5 应用中受捐学生疑似一人出现两个不同的出生日期,项目发布信息的平台“分贝筹”是一个企业的微信服务号。去年“腾讯 99 公益日”时,一些受助主体利用“刷单”行为骗取企业高额配捐;广东某文化传播公司打着慈善的幌子,以“拉人头”的方式发展会员,行“假慈善、真传销”在这些让人目不暇接的“爆款”事件中,既有慈善公益领域中老问题的重新表达,也有慈善事业技术化过程中滋生的新问题。 每日经济新闻对此评论称:作为传统公益慈善的重要补充,公益众筹平台为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了便利,但在没有良好且完善的监管下,这类项目很容易成为网络诈骗者的乐园。构建良性运行的互联网公益生态迫在
21、眉睫。(摘编自胡林果反转的剧情,失控的爆款:互联网公益能否 Hold 住民间爱心 ,半月谈网 2018 年3 月 13 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的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B. C. D.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冰桶挑战、一元画廊、蚂蚁森林等公益项目,将线上与线下的活动连接起来,把有趣和有益结合起来,充分展现了互联网公益的影响和魅力。B. 根据材料三可以知道,2016 年我国互联网慈善进行扶贫行为的最多,占比达到 16.8%,其次为疾病救助,占比为 16.0%,助残占比超过助学。C. 在互联网公益 3.0 时代, “互联网”与“公益” 的 联袂,互联
22、网的创新基因与公益向善的力量相结合,不断推动着我国互联网公益快速发展。D. 我国互联网公益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乱象,需要多管齐下,共构良性运行的互联网公益生态,让公益正能量传导到网络的每个角落。6. 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谈谈如何构建良性运行的互联网公益生态。【答案】4. D 5. B 6. 健全并完善互联网公益的相关法规。加强政府监管,理清各部门的监管职责。规范互联网公益组织的相关活动,提高互联网公益组织专业化程度。健全并完善互联网公益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宜传引导,增强公众持续关注、支持、依法参与互联网公益的意识。【解析】【4 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解
23、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中,D 项偷换概念,从文中“互联网公益 2.0 阶段的特点是“互联网+公益” 。互联网与公益的关系更为密切。互联网成为主导,公益成为“互联网+”系列的一部分,结合一起共同推进公益事业的发展”知“公益与互联网+”结合,并不是单纯的“互联网” ,同时“结合一起”也不是“融为一体”的概念,由材料二“互联网公益 3.0 时代则真正融为一体”知真正融为一体的是互联网公益 3.0 时代。故选 D 项。【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
24、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中,B 项“助残占比超过助学”错,由柱状图可看出,助学是 8%,助残是 6.1%,应该是助学占比超过助残。故选B 项。【6 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探究能力。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材料的内容或观点,向外挖掘主要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本题是提出自己的观点,注意概括材料的观点,注意提取各则材料的中心作答。本题属于向内挖掘类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邵阳市 2019 届高三 第三次 联考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81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