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吉林省延边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延边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一、现代文阅读(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众表演故事的艺术,小说是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的艺术。戏剧与小说有着不同的艺术规定性和基本风貌。小说故事的时间、地点的变更完全没有限制,于是情节可以有大的容量;而戏剧是将事件的发生直接呈现在舞台上,作家对故事情节的支配必须受到舞台演出的限制,追求情节单纯集中,不枝不蔓。西方经典戏剧理论“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只允许有一个故事线索,发生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天,必须只有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小
2、说的媒介是语言,以叙述为主,诉诸读者的智力和想象;而戏剧的媒介则是演员的肢体和言语,以直观展示为主,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演员不能像小说那样插入作者的叙述、描写、观感、议论。高尔基在论剧本中说:“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的提示。 ”叙述与展示的不同带来的另一个区别是:小说倾向于表现过去时,而戏剧则表现现在进行时。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说:“任何叙述形式都趋向过去已发生而现在结束了的事件,那么戏剧的具体性正是发生在永恒的现在时态中,不是彼时彼地,而是此时此地。 ”所以,戏剧中表现过去发生的事件往往比较棘手,以前多靠人物的叙述回顾。小说的故事是提供给私人
3、阅读的,阅读的方式可以完全自由,情绪也可以随意调节,但是观众走进剧场看一出戏的情形则不同,它是一种集体欣赏。戏剧的故事必须一开始就引起观众的兴趣,并且要维持这个兴趣到戏剧的终结。如果观众感觉乏味,难免随时离场,这会影响戏剧演出的效果。情绪效果的限制要求戏剧故事必须加快情节发展的节奏,且保持情节的张力和变化,这就需要戏剧中有冲突、悬念、突转和发现。英国威廉阿契尔在其剧作法中说:“我们可以称戏剧是一种激变的艺术,就像小说是一种渐变的艺术一样,正是这种发展进程的缓慢性,使一部典型的小说有别于一个典型的剧本。 ”戏剧与小说各有其基本艺术特质与形态,但两者并非“老死不相往来” 。契诃夫的剧本海鸥背离了当
4、时普遍接受的“戏剧法则” ,追求戏剧事件的生活化和剧本的内在抒情性。虽遭指责,但这种崭新艺术促发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舞台导表演体系的变革。众多小说家融入了戏剧的“动作” 、 “冲突” 、 “悬念”等技巧,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创作出了众多的优秀作品。(摘编自陈军论戏剧与小说的文体区别及沟通)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戏剧有舞台演出的时空限制,西方经典戏剧理论“三一律”对此作出严格规定。B与戏剧借助演员肢体、言语的直观展示相比较,小说借助语言的叙述更加自由。C戏剧为了持续引发观众的兴趣,在一开始时就必须有冲突、悬念、突转和发现
5、。D契诃夫的剧本海鸥遭到指责是因为作品挑战了当时根深蒂固的“戏剧法则”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用以突出戏剧与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的基本差异。B文章从时空限制、媒介形式、情节节奏三个维度分析了小说与戏剧的不同形态。C文章运用了引证的论证手法,名人的这些精辟论述为作者的观点增加了权威性。D文章以艺术总是交融发展为前提,举例论证了小说与戏剧互动学习的必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6、; ) A戏剧作家跟小说家相比,进行剧本创作时不能天马行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B小说表现的是已经发生了的历史事件,而戏剧则表现的是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件。C小说的私人阅读方式和阅读时情绪的可调性决定了小说的情节发展进程的缓慢性。D戏剧的“小说化” ,小说的“戏剧化”不失为推动戏剧与小说向前发展的好思路。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炒米和焦屑江曾祺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
7、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 。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
8、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 ,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 。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 。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
9、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 ,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
10、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 ,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 ,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炒米实在是很方便,其实,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 。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
11、。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
12、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第二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写四川“炒米糖开水”,再写家乡高邮的炒米,在对比中凸显食物特点,引发读者阅读兴趣。B.作者写祖母用柚子壳舀炒米,既表明家乡舀炒米的工具各具特色,又表现了他对祖母的怀念之情。C.作者用
13、真实的感情和细腻的笔触来写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吃法等,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D.文章结尾部分写炒米和焦屑的应急之用,将其放在幼年躲避战乱的背景下抒写,增强文章的年代感。5.文章引用板桥家书中关于炒米的叙述,有什么作用?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回答。(5分)6.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6 分)三、古诗文阅读(34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9 分)褚裒,字季野,康献皇后父也。裒少有简贵之风,与京兆杜乂俱有盛名,冠于中兴。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春秋。 ”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谢安亦雅重之,恒云:“裒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矣。 ”初辟西阳王掾、吴王文学。在官清约
14、,虽居方伯,恒使私童樵采。顷之,征为卫将军,领中书令。永和初,复征裒,将以为扬州、录尚书事。吏部尚书刘遐说裒曰:“会稽王令德,国之周公也,足下宜以大政付之。 ”裒长史王胡之亦劝焉,于是固辞归籓,朝野咸叹服之。进号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固辞开府。裒又以政道在于得才,宜委贤任能,升敬旧齿,乃荐前光禄大夫顾和、侍中殷浩。疏奏,即以和为尚书令,浩为扬州刺史。及石季龙死,裒上表请伐之,即日戒严,直指泗口。裒率众三万径进彭城,河朔士庶归降者日以千计,裒抚纳之,甚得其欢心。先遣督护徐龛伐沛,获伪相支重,郡中二千余人归降。鲁郡山有五百余家,亦建义请援,裒遣龛领锐卒三千迎之。龛违裒节度,军次代陂,为石遵将李
15、菟所败,死伤太半,龛执节不挠,为贼所害。裒以春秋责帅,授任失所,威略亏损,上疏自贬,以征北将军行事,求留镇广陵。诏以偏帅之责不应引咎逋寇未殄方镇任重不宜贬降使还镇京口解征讨都督。时石季龙新死,其国大乱,遗户二十万口渡河,将归顺,乞师救援。会裒已旋,威势不接,莫能自拔,皆为慕容皝及苻健之众所掠,死亡咸尽。裒以远图不就,忧慨发病。及至京口,闻哭声甚众,裒问:“何哭之多?”左右曰:“代陂之役也。 ”裒益惭恨。永和五年卒,年四十七,远近嗟悼,吏士哀慕之。赠侍中、太傅,本官如故,谥曰元穆。(节选自晋书卷九十三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诏以偏帅之责不应引咎
16、逋寇未殄方镇任重不宜贬降使还镇京口解征讨都督B. 诏以偏帅之责不应引咎逋寇未殄方镇任重不宜贬降使还镇京口解征讨都督C. 诏以偏帅之责不应引咎逋寇未殄方镇任重不宜贬降使还镇京口解征讨都督D. 诏以偏帅之责不应引咎逋寇未殄方镇任重不宜贬降使还镇京口解征讨都督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方伯,原指一方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 陈情表中“二州牧伯”的“牧伯”是州牧、方伯的合称。B. 辟,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征调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辟” ,官府征召称“征” 。C. 春秋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编年体
17、史书名,相传孔子据鲁史修订而成。 “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 左传 谷梁传 。D. “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给已死的大臣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褚裒从不品头评足,气度弘远。 “其外无臧否” “而四时之气亦备矣” 。年轻时就受到人们的推崇,享有盛誉。B. 褚裒为官清廉,生活简约。虽然身为方伯,但还常常派自己的童仆去打柴。也因此征召为卫将军,兼任中书令。C. 褚裒谦让知退,善用人才。他坚决辞让开府之职,积极推荐的人才,都得到了皇帝的重用。D. 褚裒关心百姓,忧其疾苦。他因为未能及时救援遗民及代陂之役失利惭愧,忧伤
18、成疾,含恨而卒。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会稽王令德,国之周公也,足下宜以大政付之。(2)龛违裒节度,军次代陂,为石遵将李菟所败,死伤太半。(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1-12 小题。 (9 分)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李白安西幕府多材雄,喧喧惟道三数公。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朝辞明主出紫宫,银鞍送别金城空。天外飞霜下葱海 ,火旗云马生光彩。胡塞清尘几日归,汉家草绿遥相待。【注】葱海:指葱岭带,在今新疆西南。唐代安西都护府在此设葱岭守捉。1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却没有一般送别诗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延边 2018 2019 年高 下学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81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