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民间故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猎人海力布 、 牛郎织女(一) 两篇精读课文和牛郎织女(二) 2 篇略读课文组成。猎人海力布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利用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牛郎织女(一) 叙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和欢乐的生活,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牛郎织女(二
2、) 先写牛郎织女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挺美满,老牛死后留下牛皮,告诉他有困难急需的时候用上它;接着写王母娘娘反对,亲自去抓回织女,牛郎披上牛皮带着孩子奋力追赶,王母用天河隔开他们,最后写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一年见一次,喜鹊就来搭桥,让他们相会。表现了牛郎织女真诚坚定、敢于斗争的品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单元重点:(1)阅读时,了解故事内容并会创造性地复述。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猎人海力布一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关注人物对话,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牛郎织女(
3、一)的学习中,鼓励学生丰富细节,适当添加合理情节,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根据主要情节,大胆想象, “添油加醋”地复述故事,在学习课文中学习复述,在复述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积累,学习拓展运用。(2)学习缩写,体会“长话短说”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缩写故事 。学习缩写的一般方法:摘录、删减、改写和概括。学会这几种缩写方法,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进行故事缩写。教材中安排缩写的范例,旨在教学生学习缩写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学情分析民间故事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些民间故事,学生多有接触。只是故事内容中的细节描述有所不同。学生大多都十分喜欢。阅读这些故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主要难在创造性复述上
4、,很多学生会将“复述”变成背课文。此外对于“缩写” ,学生能“长话短说” ,但用什么方式“长话短说” ,哪些文字“长话短说” ,是有难度的。猎人海力布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自学生字,积累“酬谢、叮嘱、倾盆大雨”等词语。2.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经过和结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3.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重点: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难点:指导学生运用“从内容到思想”的学习方法阅读课文。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猎人海力布动画片学生准备:有关课文的资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自学生
5、字,积累“酬谢、叮嘱、倾盆大雨”等词语。2.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经过和结果,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门喜欢听故事吗,谁来说一说你读过哪些民间故事?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故事,名字叫猎人海力布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蒙古族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据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山村,有一块奇特的石头,传说是海力布变的,大家称这块石头为“海力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决生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小组活动,解决下列问题1.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2.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或者向别人请教的方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三.学生初步自学。1.自学提示:(1)说说课文写了海利
6、布的哪几件事?教师板书:(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乡亲、变宝石)(2)思考: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呢?分别用一句话试着概括出来。生小组讨论总结、汇报。课文总共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2 自然段)海力布热心帮助大家,大家都非常敬爱他。第二部分(3-4 自然段)故事的起因。写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第三部分(5-8 自然段) ,故事的经过。写海力布借着宝石得到了可怕的消息,劝说乡亲们搬家。第四部分(9-11 自然段)故事的结果。写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3)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请找出相关的语句画出来。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汇报,检查自学
7、效果。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从内容到思想”的学习方法阅读课文。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3.领悟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感染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我请一位同学再把这个过程讲一讲。二.合作交流。1.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海力布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再次读文,找出相关语句并畅谈自己的体会:行动:把猎物分给大家。语言:告诉大家灾难就要来到结论:通过语言行动,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人板书:热心助
8、人,舍己救人2人们对海力布怀有什么样的感情?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并汇报,教师加以总结。三.讲故事,练习复述。海力布的故事多么感人,你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1.老师指导讲故事。(1)叙述要清楚,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2)可以脱离课文,自由组织语言,文中的重点部分可以用上书上的词句。(3)讲故事要有表情,有感情。2自由练习。3.指名汇报,师生评点。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海力布在你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今后你会怎样对待身边的人呢?五扩展延伸,仔细读读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分角色和同学们演一演。六.作业设计续写猎人海力布后记,想象小白蛇如何想方设法救
9、活海力布,海力布如何生活等情景。9 牛郎织女(一)(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 9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牛郎、织女的勤劳和善良,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3.根据主要信息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重点)4.通过阅读、想象、交流,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提高对民间故事的欣赏水平,爱上民间故事。 (难点)教学重点根据主要信息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演故事。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想象、交流,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提高对民间故事的欣赏水平,爱上民间故事。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 9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
10、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难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口述、并出示:七夕唐. 杜牧学生朗读,交流诗中提到了一个什么民间故事。二、介绍作者叶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牛郎织女是叶圣陶先生写的吗?(再次关注“整理” ,了解民间故事是口口相传、时代久远,流传下来的,一般作者已经无法考证。 )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用
11、上个单元我们学习的快速阅读的方法,默读课文,说说故事里的人物关系,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 快速阅读 指名学生列出故事中的人物。 学生自由说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指名回答。试着根据人物之间的关系,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的主要内容。(2)梳理课文思路,画出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图四、学习“会写字”1.学生字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描写精彩的句子,并积累:(1)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
12、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kn)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2.练习运用:(1)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2)用反问句式说一句话(同桌两人互相配合,一人说反问句,一人改陈述句)六、课堂小结7、当堂检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牛郎、织女的勤劳和善良,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2.根据主要信息大胆想象,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重点)3.通过阅读、想象、交流,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提高对民间故事的欣赏水平,爱上民间故事。 (难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1.听写词语。2.回顾课文围绕牛郎、织女、牛等写了哪些内容?(牛郎身世照看老牛老牛说话织女下凡相识织女。 )二、自读课文
13、,整体把握。1.自由读课文,思考:牛郎和老牛是怎样相处的?他和织女怎么认识的?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板书:牛郎与老牛牛郎与织女)三、品读释疑(一)牛郎与老牛相处出示(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1. 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引导学生关注“周到” )2. 从哪些地方,大家感受到了牛郎照看老牛很周到?出示,根据学生交流出示,小结。3. 老牛对牛郎呢?(学生交流)出示句子 你感受到什么?(联系牛郎的身世,感受牛郎与老牛的相依为命) 请同桌两人演一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老牛与牛老之间相依为命,牛郎对老牛的无微不至,牛郎的勤劳善良。 你还从哪里看出了老牛对牛郎的好?通
14、过朗读和全班演老牛,感受大老牛对牛郎的好。(二)牛郎与织女牛郎照老牛跟他所的话做了,我们知道最后牛郎成功将织女娶为妻子,一起生活。你们认为牛郎是怎么做到的?(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关注织女的神态,感受他们聊得很投机,聊出了感情。 两人一组,根据自己理解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学生两人一组表演、评议。(三)复述课文1.请大家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可以根据自己对上下文的理解“添油加醋”地讲,故事情节要完整。2.方法指导:复述,顾名思义,就是重复的叙述一遍。复述的方法是提取主要信息,角度有: 提取记叙要素来复述。 抓出情节线索来复述。 根据问题,分部分复述法。3.继续指名复述,评价强化。四、学习写
15、作方法1.故事“突然听到一声牛郎 ,是谁在叫他呢?”用了设问句,给人留下许多疑问,吸引着你想读下去知道结果。这叫故事的“爆裂点” ,目的就是为了吸引读者或听众注意力,从文学的表现手法说,也叫“设悬念” 。故事中不仅有人物出场的悬念,还有内容的悬念,这也可以说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做好铺垫。正是这一个接一个的“悬念” ,让故事情节不断往下推进。讲故事的时候,或者写故事的时候,一定会很好地运用它举一例:评书水浒中一个人物出场前的描述:“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欲知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这段文字让我们这个着急啊,必须等到听下回,于是才知道原来此人名叫武松。2.想象
16、哥嫂有一天见到牛郎织女的画面,用上设问的形式写一段话表达哥嫂的惊奇。五、课堂小结六、当堂检测1.默读课文,说说牛郎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2.课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再和同学演一演。3.找出你民间故事中那些不可思议的、违反常理的情节。七、课后作业1.推荐阅读西门豹孟姜女的练习。10.牛郎织女(二)教学目标: 1.认识“偎、衰”等 9 个生字,理解“珊瑚礁” “玉簪”等重点词语。2.通读全文,概述文章情节,感知人物形象。3.感受中华传统中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的魅力。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重点认识“偎、衰”等 9 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通过自学
17、自读,划清文章结构,把握人物形象。3.难点是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教学准备:课件、女郎织女动画素材。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板书:牛郎织女(二)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2.牛郎织女在人间的生活是怎样的?3.除了这两个人物外,还有哪些人对情节的发展影响很大?板书:老牛、王母4.找找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主要内容三、通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形象1.牵手(1)自读课文第 1 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幸福生活,品析织女的人物形象。交流:板书:织女:善良勤劳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2)阅读第 2 自然段
18、,说说这段的作用。生交流、汇报:这段描写了老牛的去世。2.分离自读课文 3、4 自然段,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王母形象。板书: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法力无边恶人当道,大好姻缘就这么被硬生生地拆开了。读课文,说说此时想说点什么?板书:对王母的气愤,对牛郎织女的同情、祝福3.相会阅读 58 自然段,思考:牛郎织女被天河隔开,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每年七夕见面?生读课文,总结,并回答。七夕佳节,是中国情人节。四、合作探究1.质疑:为什么牛郎披着牛皮能上天,可是却过不去天河?2.出示“神话定义” 。 (群众集体口头创作,情节曲折动人,歌颂了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美好的感情,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五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导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82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