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表格式)
《2019秋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表格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表格式)(2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单元 二 课 题 6、蝙蝠和雷达教 学 目 标 重点、难点或关键1. 认识本课“蝙” “蝠”等 13 个生字。2.会写“达” “蚊”等 14 个生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懂得蝙蝠飞行的原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够安全夜航。第1课时教学具准备 编者 童家菊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个 人 增 减一、揭示课题(分两步出现) 1.介绍蝙蝠(播放有关蝙蝠的多媒体资料)2.简介雷达(播放有关雷达的多媒体资料)3.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课题用一个
2、“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弄清楚这个问题。二、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1.多媒体播放生字词,检查学生读音情况,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有困难的可查字典。2.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1)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本课指眼光尖锐。(2)反复: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颠过来倒过去。重复的情况。找出课文中带有“反复”的句子读一读。多媒体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在这里, “反复”就是第种解释。(3)证明:用可靠的材
3、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证明书和证明信。同样从文中找出带有“证明”的句子。多媒体出示句子“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应选。3.自由读课文。要求流畅、读准字音。4.理解了生字词,现在让我们玩一个小小的游戏。三、讲读课文。(一)指名读第 1、2 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1.“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夜航” ,同学们刚刚提到了这个词语,那为什么飞机能在黑夜中安全飞行?书本中有这样的话吗?它是怎么解释的?现在请大家认真阅读,然后找出答案。3.在这句话中,哪个词语是重点词语呢?4.那么第 1、2 自然段写了什么呢?哪位同学来总结一
4、下。(飞机夜航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二)那么同学们现在觉得课文接下来的会怎么写呢?谁来回答老师这个问题呢?1.下面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科学家探索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然后 4 人一小组进行讨论。2.下面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读 3 自然段。其他同学带着问题思考:这一自然段写的什么内容?3.从哪儿看出蝙蝠的飞行本领高超?画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请同学们朗读有关句子,想象蝙蝠夜行的高超本领。4.这些引起了科学家怎样的思考?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想想蝙蝠的眼睛是不是非常敏锐,在漆黑的夜里能看清楚所有的东西?5.看书上是怎么说的?请大家齐声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6.为了弄清楚这个
5、问题,科学家们做了三次实验,每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结果怎样?第一次实验: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眼睛。方法: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结果:铃铛一个也没响。证明:蝙蝠夜行探路与眼睛无关。第二次实验: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耳朵。方法: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让它在屋里飞。结果:蝙蝠就像没头苍绳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证明:蝙蝠夜行探路与耳朵有关。第三次实验: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嘴。方法: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里飞。结果:同实验二。证明:蝙蝠夜行探路与嘴有关。7汇报填表情况。8科学家在这三次不同的实验中
6、证明了什么?9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来探路的。 ” (三)指导朗读第 4、5 自然段。 单元 二 课 题 6 蝙蝠和雷达教 学 目 标 重点、难点或关键1. 继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料。2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第 2课时教学具准备 编者 童家菊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个 人 增 减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蝙蝠夜行探路靠的是嘴耳配合,那么蝙蝠到底口耳是怎样配合的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二、
7、讲读课文。1指名读第 6 自然段,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蝙蝠是怎样口耳配合起来夜行探路的。(先同桌互相讨论,再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说时,老师要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2下面哪位同学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蝙蝠是怎样捕捉小飞虫的?或蝙蝠是怎样避开极细的电线的?3那么你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科学家揭示出蝙蝠夜行的秘密是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的?请同学们细细地体会“反复研究”一词。 “反复研究”就是:一遍又一遍地研究。4.你们能想象出科学家是怎样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研究的吗?5.教师小结:任何一项科学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科学家们反复研究,经过无数次失败,无数次地总结经验教训。无数次地再实验才得来的,只有不怕困难,勇于探
8、索,敢于攀登的人才能够摘下科学王冠上的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珠。6.老师读第 6 自然段第一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全体同学齐读后三句: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7.科学家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夜行探路的秘密。科学家从这个秘密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4 人一组讨论,试着画出示意图。指三或四个组的代表在黑板上板演并加以说明。 )8.看第 6 自然段,蝙蝠是怎么探路的?与飞机比较,然后画出示意图。9.下面老师请一位
9、同学说说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为什么?(雷达探路的道理是从蝙蝠夜行探路的道理得来的,所以说飞机夜间安全飞行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三、指导分段,练习归纳段落大意。1.指导分段:仔细看每个自然段,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说的是一个具体的意思?(小组讨论)全文可分为三大段第一段:第 1、2 自然段;第二段:第 3 至第 6 自然段;第三段:第 7、8 自然段。2.指导归纳第二段段意。把课文分成三段,在下面的内容中选择第二段的段意,用“”表示。(1)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2)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3)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10、,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选择(3) ,因为(3)准确、全面、正确。 )3.总结全文,揭示中心。学习了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许多科学技术都是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而发明创造出来的。)4.你知道人们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还发明创造过什么?5.激发兴趣。同学们,希望你们从更多的生物中,得到更多的启示,有更多的发明创造,希望你们像一只只雄鹰展翅飞翔在科学的蓝天上,未来的科学家就在我们中间。四.作业布置。 阅读有关动、植物秘密的书籍,仿照蝙蝠和雷达的写法,谢谢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来的小发明。教学板书6 蝙蝠和雷达嘴 超声波蝙蝠 障碍物 反射 耳朵天线雷达 无线电波荧光屏教学反思单元
11、二 课 题 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 学 目 标 重点、难点或关键1.认识“唤、获、赖”等 12 个生字,会写会写“唤、纪、技”等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等词语。2.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第1课时教学具准备 课件、搜集 20 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编者 童家菊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个 人 增 减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
12、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小结。(教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20 世纪是个神奇的世纪,人类在这 100 年间发明出了前所未有的人类文明。人们真的能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神通广大吗?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世纪,去看个究竟。 2.同学考虑: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讲的? 3.交流感受: 你觉得 20 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1.出示会认字: 唤 技 获 赖 潜 亿 索 奥 舶 质 哲 兰 形近字识字:唤换 亿-忆 素索 质象形识字:获:甲骨文写作“隻”
13、: (隹,鸟雀) (又,抓持) ,像猎人手持 一只鸟 ,表示猎获鸟雀。兰:隶书 将篆文“艸” 简化成“艹” 。俗体楷书 组词识字:赖皮 质量 哲学 2.出示会写字: 唤 纪 技 程 超 亿 索 奥 益 联 质 任 善 易错字: “技”是“扌” ,不要写成“木” 。“索”下半部分不要写成“系” 。3.词语理解。 呼风唤雨: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有时也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依赖:.依靠某种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洞察:观察得非常透 彻、清楚。4.再读课文。指名读,分段朗读。课文主要讲什么?从哪几个方面讲的? (
14、3)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做好标志。 小组检查交流: 4.全班交流反馈: (1)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字认读,开火车组词。 指名轮读课文,同学评议。 (3)小组代表提出疑难问题,全班讨论。四、当堂训练 1.听写生字。2. 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单元 二 课 题 7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 学 目 标 重点、难点或关键1.了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2.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搜集科学飞速发展的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学习文章的说明方
15、法,提高阅读能力。第2课时教学具准备 课件、搜集 20 世纪科学技术发展 编者 童家菊成就的相关资料。教 与 学 的 双 边 活 动 个 人 增 减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2.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二、新课学习(一)学习第 1、2 自然段1.集体朗读第 1 自然段,体会语言简洁的特点: 应读出“坚定、不容质疑”的语气。 2.学习第 2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1 句: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 ” (2)出示句式:是谁来呼风唤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化科学技术。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同学比较,感悟设问句的作用。 (
16、3)齐读第二自然段。 (4)为什么说 20 世纪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能呼风唤雨? 指导朗读第 2、3 句,体会感悟。 (二)学习第 3、4、5 自然段。 1.独立自由朗读课文第 3、4、5 自然段,给每一个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2.选择自身最喜欢或信息储藏最多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3.教师出示三个专题: (1)昨天的幻想(第 3 自然段) 。 (2)今天的实际(第 4 自然段) 。 (3)明天的憧憬(第 5 自然段) 。 4.出示研读方法: (1)找出最能反映本专题的词句。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说说各自的感受和想法。 (3)讨论怎样读好这一段落。 (4)独立练读,再小组朗读相互评议。 (5)小
17、组互相交流,补充各自搜集、调查到的资料。 5.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你们最想研读哪个段落? 6.按要求合作研读、交流、评议。(三)专题汇报,全班交流1.汇报交流第 3 自然段“昨天的幻想”:(1)举例说说人类是怎样“依赖自然”的。(2) “千里眼” “顺风耳” “腾云驾雾”是怎样的身手?结合所看电视节目谈认识。 (3)猜测古时候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梦想。 (4)结合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实际。 (5)你最喜欢哪些词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谈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 理解重点句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汇报交流 4 自然段“今天的实际”: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秋部编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二 单元 教案 表格
文档标签
- 秋部编版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
-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素养测评卷
- 2019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
-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句子理解运用专项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运用专项
-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理解运用
- 部编版九上语文第二单元书后练习
- 2021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 2021年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主要知识点
- 2020-2021检测卷答案卓育云六年级语文第二单元下册
- 五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 五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
- 20202021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 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 2020-2021山西省学语文第二单元答案卓育云
- 卓育云卷 五年级 语文 (第二单元) 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85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