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3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39 页)2018 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2 分)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利用半透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B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柴油C煤焦化得到焦炭、煤焦油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2 (2 分)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蜡炬成灰分子种类发生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C滴水成冰分子间间隔发生改变D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3 (2 分)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
2、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 Z 范围的是( )A水银 B干冰 C火碱 D铁锈4 (2 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B测定 pH 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湿润的 pH 试纸上,颜色变化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D蒸发操作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蒸发5 (2 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既表示宏观元素,又表示微观原子BH 2“2”的意义表示 2 个氢原子第 2 页(共 39 页)CH 2O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
3、可知,该元素在其化合物中显+2 价6 (2 分)某同学模拟自来水厂将黄泥水净化,并最终制得蒸馏水。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促进悬浮杂质的沉降B加活性炭是利用了它具有吸附性的化学性质C证明液体 B 是硬水可采用加肥皂水的方法D操作 a 是利用了水与其他物质的沸点不同7 (2 分)如图为医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药瓶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的材料包括两种金属材料和两种有机合成材料B药瓶的金属外盖通常采用铝制而不用铁制,是因为铝的活动性比铁强C用铝皮制外盖,体现了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制作针头的不锈钢是一种合金,属于纯争物8 (2 分)化学源于生活
4、,服务于生活。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铁、锌、磷、碘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B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大量牛奶、蛋清等缓解毒性C乙醇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D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第 3 页(共 39 页)9 (2 分)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被塑胶跑道工程广泛应用,合成这种新材料的原料是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其分子式为 C15H10N2O2) 。下列对该原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共含有 29 个原子,且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5:1B物质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5:10:2:2C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50g 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5.6g10
5、 (2 分)下列操作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B点燃甲烷之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着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D不小心将少量浓硫酸溅到手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少量氢氧化钠溶液11 (2 分)甲醛(CH 2O)是室内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打开人造板家具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就是甲醛的气味。硅藻泥因其粒子表面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可以净化空气。纳米级 TiO2 是一种新型光触媒材料,光照射下,其自身不变,却能促使甲醛转化为 CO2 和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上述材料可以归纳出甲醛的物理性质有: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有毒B硅藻泥净化空气的原理是:通过吸附污
6、染物净化空气,与活性炭功能相似C纳米级 TiO2 作为光触媒材料净化空气的原理是:催化分解甲醛生成 CO2 和 H2OD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12 (2 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相符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Na2CO3+2HCl2NaC1+H 2O+CO2B用稀盐酸除铁锈:6HCl+Fe 2O32FeCl 3+H2OC工业上用氨碱法制纯碱:2NaCl+2NH 3+CO2+H2ONa 2CO3+2NH 4C1D用食醋除水垢:2CH 3COOH+CaCO3(CH 3COO) 2Ca+H2O+CO213 (2 分)下列实验利用提供的
7、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B鉴别氮气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滴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D比较 Fe、Cu、Ag 的金属活动性:用 AgNO3 溶液分别与 Fe、Cu 反应,观察现象14 (2 分)我国古代科技十分发达,表中对古文献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第 4 页(共 39 页)序号古文献 解释A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可以用铁来冶炼铜B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 ,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白酒(烧酒)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蒸馏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C 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
8、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D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 加热时 HgS 熔融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为 HgS 晶体AA BB CC DD15 (2 分)海水晒盐可得到大量粗盐,某氯碱厂用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法制取 NaOH,H 2和 Cl2 还可用于制盐酸,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 2 和 C12 制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为:H 2+Cl2 2HClB精制时去除粗盐中的 Ca2+、Mg 2+、SO 42 ,依次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OH、Na 2CO3、BaCl 2、HClC电解时的反应为 2Na
9、C1+2H2O 2NaOH+H2+Cl 2,该过程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脱盐工序是利用 NaC1 和 NaOH 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分离得到 NaC1 晶体和 NaOH 溶液16 (2 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护资源。下列关于金属资源的锈蚀与保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易被腐蚀,从结构看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 4 个,易失电子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的金属就越容易被锈蚀C铁制品表面涂油漆能防锈蚀的原因是隔绝了氧气和水第 5 页(共 39 页)D生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比在干燥空气中更容易生锈17 (2 分)如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是利用铁生锈的原理测定
10、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B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之一是铁丝表面生成一层红棕色的物质C实验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试管外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对实验的影响D本实验也可将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18 (2 分)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表是根据一些事实推导出的结论,其中推导不合理的是( )序号事实 结论A 碳的化学性质较稳定,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物质的组成和结构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B 相同大小的镁片和铁片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镁产生气泡的速度快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快慢的重要因素C 4g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 46g 水中得到 50g
11、 溶液,溶液温度升高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且伴随能量变化D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缓慢,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化学反应有快有慢,通过改变条件可以调控反应的快慢AA BB CC DD19 (2 分)向一定量盐酸和氯化铁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6 页(共 39 页)AM 点表示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BN 点表示的溶液 pH7CP 点和 N 点表示的溶液中,NaC1 的质量分数相同D从 M 点到 N 点溶液质量增加 30g20 (2 分)为测定某化肥( NH4) 2SO4 和 NH4C
12、l 组成 的含氮量,取 5.6g 于研钵中,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钙充分反应,当加入 3.7g 氢氧化钙时恰好完全反应,此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25% B12.5% C30.4% D24%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30 分)21 (8 分)化学不仅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是推进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1) “智能蒸汽熨斗”可以定时加热,自动停止,自动调控蒸汽量大小,减少了向水槽中注水的次数。从微观角度看,水槽中水逐渐减少的原因是 ,据此推测可能影响微粒运动的快慢的因素是 。(2)我国科学家研究表明,某种虫子以塑料为食,能将聚乙烯、聚苯乙烯等降解矿化为 CO2聚
13、乙烯、聚苯乙烯属于 材料;昆虫降解塑料属于 变化,它可有效解决的环境问题是 。(3)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分解水制氢的一种原理如图所示:反应 I 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 。反应 的反应类型为 。第 7 页(共 39 页)理论上,每生成 32gO2 能得到 gH 2。22 (7 分)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温度() 10 20 30 40NaCl 35.8 36.0 36.3 36.6溶解度(g)Na2CO3 12.2 21.8 39.7 53.2(1)氯化钠与碳酸钠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 ;4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
14、质量分数较大的物质是 。(2)写出一种将碳酸钠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3)碳酸钠固体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碳酸钠的操作是:加水溶解 过滤、洗涤、烘干。(4)20时,取 1.8g 碳酸钠粉末加入试管中,先滴入几滴水,观察到粉末结块;再继续加入 10mL 水,振荡,用手触摸试管壁,感觉到发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滴入几滴水,粉末结块是由于生成了晶体(Na 2CO310H2O) ,该晶体属于混合物b碳酸钠溶于水时放热c加入 10mL 水,振荡,会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d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23 (7 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
15、特点。下表(图 1)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参考元素 在表中的位置,回答问题:(1)根据 和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得出两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第 8 页(共 39 页)(2)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才有 NMR 现象。表中元素的原子能产生 NMR 现象的有 (用元素符号表示) 。(3)甲、乙、丙、丁是由表中 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甲是一种盐,在农业生产上常用作复合肥,该盐的化学式为 。乙是一种氧化物,常用作某些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乙的俗称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作干燥剂的原因 。丙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且两元素的质量比为 6
16、:1如图 2 是丙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丁是一种酸,常温下不稳定,容易发生如下分解反应:3 HNO 3+2NO+H 2O,丁的化学式为 。24 (8 分)碳酸亚铁(FeCO 3)是制取补血剂的原料,以下是用黄铜矿废液溶质成份为Fe2(SO 4) 3、CuSO 4 及 H2SO4为原料,制备碳酸亚铁并回收铜的生产流程示意图:已知: Fe 与 Fe2(SO 4) 3 溶液能发生反应生成 FeSO4溶液 B 中只有一种溶质(1)步骤 1 中,试剂 A 为 ,加入过量 A 的目的是 ;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之一是有红色固体析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操作 a 的名
17、称: 。(3)步骤中,试剂 C 的化学式可能为 。(4)步骤的目的是:除去“不溶物”中的另一种金属,回收得到纯净、干燥的铜。用化学方法回收铜的操作步骤为:加入过量的 、过滤、 、干燥;回收铜的物理方法为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22 分)25 (12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第 9 页(共 39 页)(1)实验前,检验装置 A 气密性的操作为 ;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 1:将 U 形管放在盛有 80热水的烧杯中,关闭 K2、打开 K1,从 U 形管左端管口鼓入 O2现象:右端裹有白磷的棉花先冒白烟,片刻后
18、开始燃烧,另一端的普通棉花没有变化。实验 1 可以得出的燃烧条件为 。(3)实验 2:在上述实验 1 燃烧过程中,关闭 K1、打开 K2,从 U 形管左端管口鼓入气体 Y现象:燃烧着的棉花团很快熄灭,停止燃烧:继续鼓入气体 Y,装置 C 中澄淸石灰水变浑浊。写出 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 D 中注射器内盛放的试剂 X 可能为 。(4)实验 3:关闭 K2、打开 K1,再次鼓入 O2,发现右端剩余的裹有白磷的棉花又能燃烧。对比实验 2 和 3,可以得出的燃烧条件为 ;实验 2 同时能证明气体 Y 的性质为 ,利用该性质可用于 。(5)该实验的优点为 。26 (10 分)向 Na2CO3 溶
19、液中加入一定量 Mg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某同学经过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白色固体,并进行如下探究:【猜测】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 3;Mg(OH) 2; 。【资料】MgCO 3、Mg (OH) 2 加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实验 1】(1)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的 U 形管,观察到现象为 ,则猜测不成立。(2)另取适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 ,产生大量气泡,则猜测不成立。有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上述固体应为碱式碳酸镁aMgCO 3bMg(OH) 24H2O,其不溶于水,加热易分解,工业上常用作阻燃剂。第 10 页(共 39 页)【实验 2】(3)
20、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生成气体的质量。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 ,浓 NaOH 溶液的作用 。实验数据:加热后剩余固体质量 2.0g: 浓硫酸增重 0.9g:浓 NaOH 溶液增重 1.76g。则a:b 。【拓展】(4)如果将甲、乙装置顺序颠倒,则 a:b 的值会 (填“变大” 、 “变小”或“不确定” ) 。(5)写出该碱式碳酸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6)工业上用碱式碳酸镁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有:分解时吸热,降低了燃烧物的温度; 生成的二氧化碳、水等非可燃性气体,稀释了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 。四
21、、分析与计算(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8 分)27 (8 分)为减少或消除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可向原煤中加入石灰石、碱石灰(NaOH 和 CaO 的混合物)等脱硫剂。利用数字化实验测定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硫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 11 页(共 39 页)(1)结合图形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碱石灰的脱硫效率比石灰石的要高b将时间由 300s 变成 400s,能提高碱石灰的脱硫效率c将原煤和脱硫剂粉碎、混合均匀,能提高脱硫效率d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对脱硫速率没有影响(2)某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燃煤烟气中 SO2 的平均含量为 0.032g/
22、L,若用碱石灰处理8104L 燃煤烟气,理论上需要碱石灰的质量至少为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已知: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转化为 Na2SO3,氧化钙与二氧化硫反应转化为CaSO3。假设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第 12 页(共 39 页)2018 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2 分)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利用半透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B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柴油C煤焦化得到焦炭、煤焦油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23、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利用膜法和热法淡化海水只是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 错;B、石油分馏出汽油、煤油、柴油等是利用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C、煤焦化产生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有新物质焦炭、煤焦油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 正确;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氮气,是利用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
24、,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即可。2 (2 分)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蜡炬成灰分子种类发生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C滴水成冰分子间间隔发生改变D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第 13 页(共 39 页)断即可。【解答】解:A、蜡炬成灰,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B、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滴水成冰,是因为水分子的间隔发生
25、了变化,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故选项解释正确;D、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 (2 分)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 Z 范围的是( )A水银 B干冰 C火碱 D铁锈【分析】物质包括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根据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分析。【解答】解:由图中信息可知,x 属于单质;y 属于化合物;z 属于氧化物
26、。A、水银属于单质,故 A 错;B、干冰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 B 正确;C、氢氧化钠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 C 错;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混合物,故 D 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第 14 页(共 39 页)4 (2 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玻璃棒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B测定 pH 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湿润的 pH 试纸上,颜色变化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D蒸
27、发操作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蒸发【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排水法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用水湿润 pH 试纸,若溶液显酸性或碱
28、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C、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是空气,故选项说法错误。D、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 (2 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既表示宏观元素,又表示微观原子BH 2“2”的意义表示 2 个氢原子CH 2O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第 15 页(共 39 页)D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元素在其化合
29、物中显+2 价【分析】A、元素符号可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D、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解答】解:A、元素符号可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H 可表示既表示宏观元素,又表示微观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 2 中的“2”表示 1 个氢分子中含有 2 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其分子符号为:H2O,故选项说法正确。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30、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 个电子而形成带 2 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分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 (2 分)某同学模拟自来水厂将黄泥水净化,并最终制得蒸馏水。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促进悬浮杂质的沉降B加活性炭是利用了它具有吸附性的化学性质C证明液体 B 是硬水可采用加肥皂水的方法D操作 a 是利用了水与其他物质的沸点不同第 16 页(共 39 页)【分析】A、根据净
31、水中明矾的作用解答;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是物理性质解答;C、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解答;D、根据蒸馏的原理解答;【解答】解:A、明矾可以吸附较大颗粒,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促进悬浮杂质的沉降,故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性是物理性质,故错误;C、证明液体 B 是硬水可采用加肥皂水的方法,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正确;D、操作 a 是蒸馏,蒸馏利用了水与其他物质的沸点不同,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净化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 (2 分)如图为医用一次性注射器和药瓶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的材料包括两种金属材料和两种有机合
32、成材料B药瓶的金属外盖通常采用铝制而不用铁制,是因为铝的活动性比铁强C用铝皮制外盖,体现了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制作针头的不锈钢是一种合金,属于纯争物【分析】A、根据金属材料的范畴、合成材料的范畴,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钢是铁的合金,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图中所示的材料包括两种金属材料(铝合金和不锈钢)和一种有机合成材料(塑料) ,故选项说法错误。B、药瓶的金属外盖通常采用铝制而不用铁制,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故选项第 17 页(共 39 页)说法错误。C、用铝皮制外盖,体现了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
33、项说法正确。D、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范畴、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 (2 分)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铁、锌、磷、碘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B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大量牛奶、蛋清等缓解毒性C乙醇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D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分析】根据已有的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化学与生活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磷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错误;B、重金属中毒,可饮用大量牛奶、蛋清等缓解毒性,正确;C、乙醇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正确;D、化学
34、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9 (2 分)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被塑胶跑道工程广泛应用,合成这种新材料的原料是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其分子式为 C15H10N2O2) 。下列对该原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中共含有 29 个原子,且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5:1B物质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5:10:2:2C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50g 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5.6g【分析】A根据物质的构成情况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
35、比,进行分析;C根据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 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是由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第 18 页(共 39 页)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物质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42):(162)15:10:2:2,故错误;C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C 15H10N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10+142+162250,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到几万、甚至几十万,所以该物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错误;D.50g 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中含氮元素
36、的质量为 50g ,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 (2 分)下列操作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B点燃甲烷之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着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D不小心将少量浓硫酸溅到手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B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D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涂上 2%的碳酸氢钠溶液。【解答】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隔绝氧气,故正
37、确;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是为了防止发生爆炸,故正确;C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隔绝氧气灭火,故正确;D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涂上 2%的碳酸氢钠溶液,不能涂氢氧化钠,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11 (2 分)甲醛(CH 2O)是室内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打开人造板家具门时,闻到的刺激第 19 页(共 39 页)性气味就是甲醛的气味。硅藻泥因其粒子表面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可以净化空气。纳米级 TiO2 是一种新型光触媒材料
38、,光照射下,其自身不变,却能促使甲醛转化为 CO2 和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上述材料可以归纳出甲醛的物理性质有: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有毒B硅藻泥净化空气的原理是: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空气,与活性炭功能相似C纳米级 TiO2 作为光触媒材料净化空气的原理是:催化分解甲醛生成 CO2 和 H2OD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解答】解:根据材料可知:A、由上述材料可以归纳出甲醛的物理性质有: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但是有毒属于化学性质。错误;B、硅藻泥因其粒
39、子表面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可以净化空气。所以硅藻泥净化空气的原理是: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空气,与活性炭功能相似。正确;C、纳米级 TiO2 是一种新型光触媒材料,光照射下,其自身不变,却能促使甲醛转化为CO2 和 H2O,所以纳米级 TiO2 作为光触媒材料净化空气的原理是:催化分解甲醛生成CO2 和 H2O正确;D、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正确;故选:A。【点评】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扑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题实际上与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
40、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12 (2 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相符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Na2CO3+2HCl2NaC1+H 2O+CO2B用稀盐酸除铁锈:6HCl+Fe 2O32FeCl 3+H2OC工业上用氨碱法制纯碱:2NaCl+2NH 3+CO2+H2ONa 2CO3+2NH 4C1D用食醋除水垢:2CH 3COOH+CaCO3(CH 3COO) 2Ca+H2O+CO2【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第 20 页(共 39 页)【解答
41、】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 3+HClNaCl+H 2O+CO2。B、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6HCl+Fe2O32FeCl 3+3H2O。C、工业上用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方程式应为:NaCl+NH3+CO2+H2ONaHCO 3+NH 4Cl。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3 (2 分)下
42、列实验利用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A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B鉴别氮气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滴入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D比较 Fe、Cu、Ag 的金属活动性:用 AgNO3 溶液分别与 Fe、Cu 反应,观察现象【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B、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两种气体的目的。C、根据溶液酸碱度是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根据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
4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碳酸钠能与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方案不能达到目的。B、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故选项方案能达到目的。C、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pH 试纸,利用酚酞试液等酸碱指示剂只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故选项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第 21 页(共 39 页)D、Fe、Cu 分别放入 AgNO3 溶液中,均能反应生成银,说明了活动性FeCu,FeAg,无法比
44、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4 (2 分)我国古代科技十分发达,表中对古文献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序号古文献 解释A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可以用铁来冶炼铜B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创始,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指蒸锅) ,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白酒(烧酒)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蒸馏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C 初,人不知盖泥法,元时南安有黄长者为宅煮糖,宅垣忽坏,去土而糖白,后人遂效之蔗糖的分离提纯采用了黄
45、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D 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 加热时 HgS 熔融成液态,冷却时重新结晶为 HgS 晶体AA BB CC DD【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的沸点比水的低,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题意,去土而糖白,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积变又成丹砂的含义是硫和汞反应生成了硫化汞,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即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可以用铁来冶炼铜,故选项说法正确。B、酒精的沸点比水的低,可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白酒(烧酒)的制造过程中采用了蒸馏的方法来分离和提纯,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题意,去土而糖白,蔗糖的分
46、离提纯采用了黄泥来吸附红糖中的色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加热时 HgS 熔融成液态,是因为硫化汞分解生成了水银,冷却时重新结晶为 HgS晶体,是因为硫和汞反应生成了硫化汞,故选项说法错误。第 22 页(共 39 页)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物质分离的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 (2 分)海水晒盐可得到大量粗盐,某氯碱厂用电解精制饱和食盐水法制取 NaOH,H 2和 Cl2 还可用于制盐酸,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 2 和 C12 制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为:H 2+Cl2 2HClB精制时去除粗盐中的 Ca2+、Mg 2+
47、、SO 42 ,依次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OH、Na 2CO3、BaCl 2、HClC电解时的反应为 2NaC1+2H2O 2NaOH+H2+Cl 2,该过程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脱盐工序是利用 NaC1 和 NaOH 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分离得到 NaC1 晶体和 NaOH 溶液【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息中找对应的信息。【解答】解:A、H 2 和 C12 制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为:H 2+Cl2 2HCl,正确;B、精制时去除粗盐中的 Ca2+、Mg 2+、SO 42 ,由于每一步为使杂质完全沉淀,加入的除杂剂都适当过量,所以后期需要把加入的过量除杂剂去除,所以依次加入的试剂顺序应为 NaOH、BaCl 2、Na 2CO3、HCl ,这样过量的氯化钡可以用碳酸钠进行沉淀,而过量的碳酸钠可以用盐酸解决,最后盐酸在蒸发时挥发掉。而非NaOH、Na 2CO3、BaCl 2、HCl错误;C、电解时的反应为 2NaC1+2H2O 2NaOH+H2+Cl 2,该过程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正确;D、脱盐工序是利用 NaC1 和 NaOH 在溶解度上的差异,通过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分离第 23 页(共 39 页)得到 NaC1 晶体和 NaOH 溶液。正确;故选:B。【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85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