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6《赤壁赋》《登泰山记》ppt课件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6《赤壁赋》《登泰山记》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新教材)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6《赤壁赋》《登泰山记》ppt课件(85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16 赤壁赋 *登泰山记,【助读博览】一、魅力作家理当而格峻,气清而辞雅姚鼐姚鼐(17321815),字姬传,因书斋名惜 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庆府桐城(今,安徽桐城市)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派三祖”。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乾隆三十八年(1773)破格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撰写书录91篇。次年秋辞官归家,以授徒为生,先后在江宁、扬州等地讲学四十多年。,贡献:姚鼐文宗方苞,师承刘大櫆,在方苞重义理、刘大櫆长于辞章的基础上,提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的观点,发展和完善了桐城派文论。为桐城派散文之集大成者。作品:著有惜抱轩文集16卷等;选录战国至
2、清代的古文,辑为古文辞类纂75卷。,【景行行止】 出 人 头 地1057年,苏轼二兄弟同时赴京赶考,双双金榜题名, 轰动一时。那一年,主考官是著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 当时正在倡导诗文革新运动,主张文章应明道和致用,反对华而不实的浮夸文风。他想在科举考试中,选拔一 批人才,以振文风。苏轼的文章写得洒脱豪放,风格浑 厚,充满才气,欧阳修见了大为惊喜,准备点其为状元。 那时考卷也是密封的,欧阳修反复推敲之后,觉得试卷 的文风与他的得意门生曾巩相似,怕点了自己的门生为 状元,受人非议,于是点了个第二。后来知道是苏轼的,卷子,很是后悔。欧阳修对苏轼的才华很赏识,他对老 友梅尧臣说:“读苏轼书,不觉
3、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这就是成语“出人头地”的来源。意思是说,自己应给这位有才华的青年让路,让他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二、背景回眸1.被贬黄州苏轼浴火重生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被 诬作诗“谤讪朝廷”,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 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后经多方营救,于当 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 制生活。清贫的生活、苦闷的心情,使得作者对世事的认识更加成熟深刻,进入到物我合一、达观超脱的人生境界。元丰五年(1082),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舟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
4、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2.辞官归隐途中踏雪登泰山乾隆三十九年(1774),厌倦了官场生活的姚鼐以养亲为名,辞官归家,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初读任务】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初读两篇课文,标记出不明白的词语和句子,留待课上解决。 提示:略。,2.赤壁赋中,作者描绘了月下赤壁什么样的景色?客与苏子的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 参考提示: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风月无边,秋景如画。客与苏子的对话是围绕着“变与不变”的问题展开的。,
5、3.通读登泰山记,画出作者登山的路线,说说文章描写了雪后泰山怎样的胜景。 参考提示:登山路线: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胜景: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山河壮美。,赤壁赋 【文本研读】 一、阅读课文1、2自然段,完成问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 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 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 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 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
6、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 舟之嫠妇。,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这是正面描写。,B.客人之所以悲伤,用箫吹出悲凉幽怨的调子,是因为独处孤舟的寡妇的不幸身世和悲泣引起了客人深深的同情。 C.苏轼借助于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D.文段既有传统赋体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明
7、确】选B。“泣孤舟之嫠妇”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意思是箫声能“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用以表现箫声的悲凉幽怨。,2.作者写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答:,【明确】作者饮酒乐极,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失意的胸怀。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见,已流露了失意和哀伤情绪,加之客吹洞箫,依其歌而和之,箫的音调悲凉、幽怨,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二、阅读课文第35自然段,完成问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8、,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 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 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 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 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 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 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 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
9、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 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用主客问答的方式来写。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一般说来,作者往往借客人的话从反面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B.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感情和思想变化,写得具体可感,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C.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客人的回答表现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想,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D.选文将情、景、理有机结合,实质上是苏轼贬谪生活中苦闷
10、心绪的流露,但从全文来看,苏轼并没有沉浸在这种苦闷之中。,【明确】选C。“表现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想,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错,应该是“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4.苏轼针对客人的回答,阐述了什么道理?流露出怎样的心情? 答:,【明确】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阐述了“变 与不变”的道理。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 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天地与我 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表现了作者超然 独立、不计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作者从水、 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苦闷的心情得到了慰藉,精神上得到了解脱。(客人的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痛
11、苦。),【字句夯实】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既望:_ 属:_ 白露:_ 如:_ 凌:_,过了望日(农历十五日)之后,指农历十六日。,劝请。,指白茫茫的水汽。,往。,越过。,茫然:_。 羽化:_ 击空明兮溯流光_ _ _ 怀:_,旷远的样子,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溯,逆流而上。流光,江面浮动的月光。,内心,心里。,倚:_幽壑:_嫠妇:_,循、依。,深谷。,寡妇。,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_ _ (2)_ _ (3)_ _,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移,动。,浩浩
12、然仿佛要凌空驾风而行,却不知到什么地方才,能停止。,那箫声呜呜咽咽,像哀怨,又像思慕,像哭泣,又像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愀然:_ 危坐:_ 缪:_ 酾酒:_ 骤得:_ 遗响:_,容色改变的样子。,端坐。,同“缭”,盘绕。,斟酒。,屡次得到。,余音,指箫声。,盈虚:_盈,_虚,_ 造物者:_ 无尽藏:_ _。 适:_狼籍:_枕藉:_,圆缺。,满。,缺。,原意指“天”,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出于佛家语的“无尽藏海”(像海之能包罗,这里有“享有”的意思。,凌乱。也写作“狼藉”。,枕着垫着。,万物),既白:_,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4.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新教材 部编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16 赤壁赋 泰山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85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