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西戏剧观众的心态视角存在着很大差异。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中西戏剧的起源和形成过程不同。西方戏剧产生于祭奠,是宗教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始终带有宗教色彩。宗教仪式是庄重肃穆的,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在观看表现神的伟绩的戏剧时,同样怀着崇敬的心情。这时,戏剧演出处在一种精神上的高位置,观众处在一种精神上的低位置,观众的心态视角是仰视的。后来的戏剧虽然脱离了祭奠的宗教气氛,但这种仰视的心态视角却带着祭奠仪式的痕迹保留了下来。中国戏曲的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
2、的综合。宗教祭奠仪式对它的形成影响并不大,相对于西方戏剧的形成渊源来说,它本质上是一种娱乐手段,而且,它对多种娱乐手段综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娱乐性加强的过程。人们去瓦肆看戏就是为了娱乐,自然在心理上处在高位置,去俯视处在低位置的戏曲。后来的戏曲中也有具有宗教意味的神仙道化剧,但它完全没有西方戏剧初期的庄重神圣的宗教氛围。这种形成渊源上的差异,影响了中西戏剧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影响了戏剧在正统文艺中地位的差异,这些都加强了观众的心态视角的差异。观众心态视角和戏剧的悲喜色彩的选择倾向有着密切的联系。观众心态视角的差异使得戏剧的悲喜色彩倾向不同。反过来,戏剧悲喜色彩的不同又加强了心态视角的差异。西
3、方人推崇悲剧的重要原因是悲剧肃穆的气氛,和作为戏剧渊源的宗教祭奠的庄重气氛最接近,都是用仰视的心态视角。中国戏曲观众喜欢看喜剧。这和戏曲形成时的娱乐滑稽传统有着直接的联系,其中反映出的俯视心态也是与之一脉相承的。同样是看悲剧,中西戏剧观众的心态视角也不相同。中国戏曲悲剧冲突带有鲜明的伦理批判倾向。冲突的基础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伦理道德。西方悲剧不管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都是人对于其强大的对立面,即命运、社会、性格所做的奋力挣扎反抗。如俄狄浦斯之于命运,哈姆雷特之于性格,斯多芒克之于社会,但他们最后都以毁灭告终。中国戏曲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是弱小善良的老百姓,尤其是有不幸遭遇和无辜受冤的女性
4、。而西方悲剧的主人公多是高贵、威严、有强大力量的帝王将相、贵族富人、神人英雄等。由此可见,中国戏曲的悲剧是把观众推在高高的道德伦理的评判席上,让观众俯视这些可怜的无辜的弱者,进而对这故事、人物做出道德评判。而西方悲剧的观众仰视着台上那些比自己更有力量的主人公在命运、性格、社会面前做拼死抗争,却仍逃不脱失败的结果,进而产生了“惧怕和怜悯”,从而使观众感情得到“净化”。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戏剧从业人员的地位及戏剧在正统文艺中的地位都受到了戏剧形成渊源的影响。B. 西方悲剧的观众仰视心态与戏剧形成期人们参加宗教仪式的心态是一脉相承的。C. 中国戏曲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5、娱乐手段,其形成过程是多种娱乐样式综合的过程。D. 观众心态视觉、戏剧悲喜色彩、戏剧形成渊源联系密切,互为影响,互相强化。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观众从心态上的高位置去俯视演出,西方观众则从心态上的低位置仰视演出。B. 西方戏剧始终带有宗教色彩是因为戏剧作者总是怀着崇敬的心情赞颂神的伟大。C. 中国戏曲形成过程呈多元性、娱乐性特征,宗教祭奠仪式对其形成影响并不大。D. 具有宗教意味的中国神仙道化剧,完全没有西方戏剧初期的庄重神圣的宗教氛围。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戏曲观众俯视的心态视角既针对戏曲本身,也针对戏曲主人公。
6、B. 美好事物毁灭遂成悲剧,如善良百姓无辜蒙冤、高贵王子最终落难。C. 中国戏曲侧重于伦理批判,西方戏剧则侧重于人对其对立面反抗。D. 西方悲剧中主人公对命运、社会、性格的抗争使观众感情得到净化。【答案】1. D 2. B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强加因果,“西方戏剧始终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应该是“西方戏剧产生于祭奠,是宗教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戏剧作者”应为“参加宗教仪式的人们”。【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无中生有,戏剧形成渊源与前两者没有“互为影响,互相强化”的关系。【3题详解】试
7、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张冠李戴,两个分句的主语分别应为“中国戏曲悲剧”和“西方悲剧”。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理解、分析类题目相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判断对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个诗人的生命迈克弗洛里安建筑物的大片墙皮已经脱落,露出红砖和白色的墙体。窗户上连玻璃也没有。三月冰冷的雨一直下着,地面上积了一个个小水坑。很久以前战斗刚打响时村民们就离开了这个名叫罗斯多夫的小村庄。村子里有二十所小房子、一座东正教教堂、一
8、口井和几条泥泞的小道。一百公里内几乎看不到人。有两个俘虏坐在泥地里,低头盯着自己的膝盖。因为有一只手被一根粗粗的绳子和旁边站着的伙伴的手紧紧地绑在了一起,所以他们不得不举着它。一百米开外处,一个黑衣女人站在一辆马车后面默默地看着他们。那匹没有上套的马背风站着,长长的马尾被风吹得飘了起来。女人把马拴在村中央一口老井的手柄上,朝这群俘虏走来。获胜一方的十个士兵和他们的队长全身也都被雨淋透了,制服上沾着泥水和血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佩带手枪,还有几个人的身边放着步枪。队长的左肩上缝着一块黄色肩章。右肩上的衣服撕破了,露出光光的皮肤和血淋淋的伤口。这个孤单的黑衣女人朝他走来。队长几天前就注意到她了,她
9、牵着马车,远远地站着。“同志。”女人走到队长身边用俄语喊道。队长吃惊地看着她,发现她并不漂亮。她上身穿着黑罩衫,脚上是一双平底宽靴子。一只靴子的前头磨破了,露出乌黑的指甲和弯曲的脚趾。她的两只手共用一只手套,抵御着冰冷雨水的袭击。她的头上顶着一块破布,眼睛和她的靴子一样黑,四周有深深的黑眼圈。“就是那个人,”她指着其中一个俘虏说,“他不属于他们的队伍,我要把他带回家。我已经把马牵来了。他不会给你们惹麻烦的。”队长低头看看她的靴子,转过身对他的士兵们说:“准备列队。”“他和他们不是一类人,”她又重复了一遍,“他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是俄国人,和我一样,他是我的丈夫。”队长没有搭理女人,而是背对着她,
10、命令手下:“站好队,每个人瞄准一个人头。”“我已经跟踪你们五天了,他真的不是和他们一伙的,他是一个诗人。”她用俄语说。队长仍然没有转过身来,他的士兵们排成了一行。这个阵势把女人吓坏了。她看着丈夫,那一排被绳子连在一起的人中的倒数第二个。他站在那里,是唯一一个没有倚着墙的人。他的两只手臂被旁边或坐或躺的人直直地朝下扯着。有些俘虏在抽泣,有些在祈祷,还有几个也像她丈夫一样沉默地站着。她用一种被克制的急促腔调说着克罗地亚语、匈牙利语、奥地利语、斯洛伐克语等,甚至尝试了捷克语。当她用斯洛伐克语说“他和他们不是一伙的”时,她似乎看到队长动了一下,因此她就继续用那种语言说:“我丈夫两边的队伍都帮。他没有枪
11、,只是给两边的伤员们提供药品和酒。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只是正当他在那边的队伍里时被你们抓到了,是运气不好。同志,他不是你们的敌人。”队长仍然背对着她坐着。女人不敢接近他或碰他。她继续说:“他救了很多你们的人,也救了很多你们的敌人。他就像一个傻瓜一样带着酒精不顾一切地穿越前线去救那些伤员。当他的马被一颗地雷炸死之后,他就以步代行。”“我跟着他翻过一座高山。他想阻止杀戮和死亡,这个傻瓜。他是一个诗人,而不是一个士兵。看,这里有他写的诗。”她轻轻地挪到队长跟前,把一摞写满字的纸放在他身边的泥地上,纸上有不知是被雨水还是被泪水冲出的一道道水渍。队长站起来走开了,那些写满诗行的纸被他的靴子踩进泥地里。他
12、走向那个人女人的诗人,她的爱人,丈夫,傻瓜,她的生命。他从枪套里拔出左轮手枪,命令士兵们站在每个俘虏的身后照着他的样子做。当他发布枪决令的时候,黑衣女人目击了这幕情景。但是她的眼里只有队长、队长手里的枪以及她的丈夫。当蓝色的硝烟在一片血淋淋的尸体上方飘浮的时候,她的男人却没有被枪毙(选自译林,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这篇小说以平静、客观的叙述语调,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战争期间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曲折紧张,极富悬念。B. 小说善于运用生动细致的肖像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文中对女子衣着外貌的刻画,充分表现了这位女子的不辞劳苦,坚韧执着。C. 不管这位
13、女子如何不停地向队长解释,队长始终不搭理她,这表现了队长冷酷无情的个性。D. 文中画线的句子,用名词罗列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解释女人心目中的男人,表明了诗人对女人极为重要。另外,节奏短促的词语排列,有效地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E. 文中女子的语言除了有塑造其形象的作用以外,还很好地丰富了小说内容:诗人的身份、经历完全通过女人之口讲出。5. 概括小说首段环境的特点并指出环境描写的作用。6. 有人认为,根据小说前面的情节,小说的结尾“她的男人却没有被枪毙”不合事理,应该是“她的男人倒下去死了”才合理。你认同哪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答案】4. AE 5. 环境特点:破败、阴冷、荒凉。 作用
14、:为全文营造悲凉、压抑的氛围,突出战争的巨大破坏性。 6. 我认同原文结尾。 从上文情节看:队长虽然一言不发,但很可能已被女人的话打动,从“几天前就注意到她”、“吃惊地”、“动了一下”都可以看出。 从主题设置看:小说这样处理,能给作品增添亮色,给读者留下希望,说明战争虽然罪恶,但爱情的力量依然伟大,人性的光辉没有泯灭。【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B项,“心理描写”错误,本文并不注重心理描写。C项,说队长“冷酷无情”不恰当,因为队长表面上对女人的话没有作出反应,并不能说明其内心的无情,至少结局他还是放过了诗人,表明他并不是绝对的冷酷无情。也许可以说他“外冷内热”。D项,“节奏短促营造了一种紧张
15、的气氛”说法稍显牵强。【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小说中环境的特点和作用类试题,考生只要顺着题干概括和分析环境的特点和作用即可,要注意答题的区间的文章的首段。点睛:散文或者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和诗歌中的“意象”“意境”一样,同样属于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范畴。作者对景物形象进行描绘,往往是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蕴含其中。分析环境的特点时,要注意作者运用的修饰词语,另外还要注意作品整体上的感情格调和主旨思想。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进而概括。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从以下几个方向思考:环境与主题思想、环境与人物形象、环境与情感氛围、环境与情节结构。【6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并正确把握文章
16、的前提下,根据作品的内容进行探究。这种探究,不是凭空进行的,而是有理有据的。小说的结局,实际上就已经隐藏在上文的字里行间了。至于哪一种更合理,需要从字里行间寻找依据。因此,考生要审慎地寻找关键字眼,分析人物形象,进而思考作品的主题,作出合情合理的推断。不管支持何种结局,一定要能够自圆其说。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不同的结局,会造成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主旨方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十八年,授广西罗城知县,年四十五矣。罗城居万山中,盛瘴疠,瑶、僮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县中居民仅六家,无城郭廨舍。成龙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盗发即时捕治,请于上官,谳实即处决,民安其居
17、。邻瑶岁来杀掠,成龙集乡兵将捣其巢,瑶惧,誓不敢犯罗山境。民益得尽力耕耘。居罗山七年,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康熙六年,迁湖广黄冈同知,驻岐亭。岐亭故多盗,白昼行劫,莫敢谁何。成龙抚其渠彭百龄,令捕盗自赎。尝察知盗所在,伪为丐者,入其巢,与杂处十馀日,尽得其平时行劫状。乃出呼役械诸盗,具狱辞,骈缚坑之,他盗皆远窜。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巡抚张朝珍举卓异。十三年,署武昌知府。 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三桂散伪劄遍湖北州县,麻城、大冶、黄冈、黄安诸盗,皆倚山结寨应三桂。妖人黄金龙匿兴宁山中,谋内乱。刘君孚者,尝为成龙役,善捕盗,亦
18、得三桂劄,与金龙等结大盗周铁爪,据曹家河以叛。朝珍以成龙旧治得民心,檄往招抚。成龙诇【注】知君孚虽反,众未合,犹豫持两端。兼程趋贼砦,距十里许止宿。榜示自首者免罪,来者日千计,皆贷之。先遣乡约谕君孚,降者待以不死。乃策黑骡往,从者二,张盖鸣钲,迳入贼舍。呼君孚出见,叩头受抚,降其众数千。金龙走纸棚河,与其渠邹君申往保山砦,成龙擒斩之。朝珍以闻,请复官,即擢黄州知府。二十三年,命成龙兼摄两巡抚事。未几,卒于官。成龙历官未尝携家属,卒时,将军、都统及僚吏入视,惟笥中绨袍一袭、床头盐豉数器而已。民罢市聚哭,家绘像祀之。是年冬,上南巡至江宁,谕知府曰: 尔务效前总督于成龙正直洁清,乃为不负。又谕大学士
19、等曰:“朕博采舆评,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加赠太子太保。(节选自清史稿于成龙传)【注】诇:xing,侦察,刺探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B. 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C. 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D. 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保甲,编组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
20、长。保甲制度是宋朝时期开始带有军事管理户籍管理制度。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户”(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B. 卓异,本义杰出,出众。清制,吏部定期考核官吏,文官三年,武官五年,政绩突出,才能优异者称为卓异。C. 江宁,是“六代豪华”之地、“十朝京畿”要地。和金陵、建邺、建康、白下等都属于南京别称之一。清初时为江南省省府,以后直到清末一直是两江总督(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驻地。D. 授、迁、署、擢、摄、赠,这些都是古代与官职任用调动有关的词语,其中“署”、“摄”都有“代理”的意思;而“赠”和“谥”一样,是朝廷在大臣死后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评价。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21、项是( )A. 于成龙直到45岁才步入仕途,但通过在罗城为官的政绩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深得百姓的拥戴。B. 在处理岐亭盗贼一事的过程中,于成龙的计谋和魄力均得到了很好地表现,可见他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C. 于成龙的下属刘君孚因为吴三桂的蛊惑而叛变,于成龙充分利用叛贼内部互相猜忌的心理,趁他们狐疑之际,迫使他归降。D. 康熙皇帝巡幸至江宁,以于成龙为榜样来告诫江宁知府,并给予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的至高褒奖。10. 将下面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尝微行村堡,周访闾里情伪,遇盗及他疑狱,辄踪迹得之,民惊服。(2)乃策黑骡往,从者二,张盖鸣钲,迳入贼舍。【答案】7. A 8. D 9. D
22、 10. (1)他曾经到村落中去微服私访(暗中查访),遍访民间隐情,遇到盗贼以及其他可疑案件,就按其踪迹(追查其踪迹线索)抓到案犯,百姓非常惊叹佩服。(得分点:微行、狱、辄、踪迹)(2)才骑着黑骡子前往,带着两个随从,打着 伞敲着锣,直接进入盗贼的据点。(得分点:乃、策、盖、迳)【解析】选自清史稿 作者:赵尔巽 朝代:当代【7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文言虚词断句。原文断句,吴三桂犯湖南/师方攻岳州/檄成龙造浮桥济师/甫成/山水发/桥圮/坐夺官。抓住关键主语“师方”“檄成”断句。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
23、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断句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阿城 第二 中学 2018 2019 年高 一下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87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