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8-2019学年高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8-2019学年高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18-2019学年高二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末学业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题I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_。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始终深深_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同时又不断_、与时倶进。A. 标识 植养 与世沉浮B. 标尺 植根 与世沉浮C. 标尺 植养 与日倶新D. 标识 植根 与日倶新【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中辨析同义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解答本题也可用排除法
2、。本题中,“标识”是名词,用来识别的记号,“标尺”,也是名词,就是有刻度的尺。原句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是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记号,应是“标识”。“植根”是植根,扎根的意思,“植养”是培植、培育的意思,原句强调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深深扎根在沃土之中,“植根”符合题意。“与世浮沉”是随波逐流,附和世俗的意思,是中性词。“与日倶新”是随着时间一同更新的意思。原文有”与时倶进”,所以应是“与日倶新”。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时,积累记忆是解答词语题的基础,也是做对词语题的关键。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结合词义、句意、句式等,正确代入原句中,逐一排除,之后,再进行整体检验,所涉及词语都代入原句,
3、读起来正确顺畅就可以确定了。2.在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词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实“民族的”未必天然会成为“世界的”,_,_。_,_。_,_。舞台上的精彩呈现是一种传播,舞台下的交流分享也必不可少。要知道,了解是欣赏的前提,交流是互鉴的基础还需要积极的交流、真诚的对话、用心的传播。还可能因为不了解或误解让文化的差异变成文明的误会既需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这两端之间存在跨文化、跨国家、跨民族的交流如何冲破壁垒、不会折损的难题“民族的”要想成为“世界的”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通读语段,然后根
4、据横线前的内容确定第一句,再找出必须紧紧相连的两句,最后根据横线后的内容确定最后一句。本题中观察四个选项可知第一句或是或是或是,将横线前的内容“其实民族的未必天然会成为世界的”分别与连起来读,再用根据语境分析,可知联系紧密的是,因为横线前是,强调二者的不同,而强调欣赏对方,不合前文,又强调“民族的”要想成为“世界的”与前文矛盾,强调二者之间有问题,符合语境。然后对剩余的句子进行分析,与属于同一方面的问题,讲述“民族的”要想成为“世界的”方法措施。故选:C。【点睛】解答语句排序试题要求考生在注意语言表达的整体性、连贯性原则以外,还要多角度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对语句排序试题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
5、题:1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选项内容所提供的信息和表达内容的主旨。2分析选项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联系。3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干扰项。该类试题几个选项在语句的数量或内容上基本相同,只是顺序不同,或者语句的语调点不同,选择时,找准选项的相异点,以此为突破口,选出最恰当的一项。4通读语段,看看整个语段衔接是否紧凑合理。一般说来,解答这类题需要经过四步,即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连缀排列顺序、检查调整确定。(1)把握基本内容。首先应对所有语句进行总体分析,初步判断需调整语段的基本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基本内容倾向,然后抓住其关键语句及能表明层次的语句。(2)初步分层归类。在第一步的
6、基础之上,初步确定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把有关语句分层次归类。这样可把众多的语句先划分为几个小组,便于局部小范围排序。(3)连缀排列顺序。这是排序的关键一环。一般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即先将其中连缀特征明显的句子连接成若干个小句群,然后再把这些小句群连成大句群。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副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4)检查调整确定。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并自然贯通,结构是否相对完整,句间层次关系是否恰当。若检查出有不当之处,立即调整。在整体审视之后,可最终确定。3.下列古代名句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
7、的一项是A.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B.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C.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D. 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古代名句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然后结合常考修辞的特点进行辨析。A,战士与美人形成对比,正确;B,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错误;C,天地和沙鸥,对比,正确;D,朝夕形成对比,正确故选:B。4.下列各句中都含有“霜”,在“使用目的”上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
8、一项是A.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颀送魏万之京)B.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C.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D.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意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中都含有霜,在使用目的上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然后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再结合诗歌意境去具体分析意象的作用。A,诗意在抒发别离的情绪,写出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霜”点出季节,突出天气的萧瑟清冷;B,铺满银霜的店前木板小桥上,已经留下行人的依稀可见的足迹,渲染了一幅凄清有致的霜晨图
9、,“霜”点出季节,渲染环境凄清;C,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长得很美,卖酒撩袖时露出的双臂洁白如雪。“霜”字突出女子的肤色白净;D,渐渐地雨散云收秋风逐渐紧,山河冷落落日余晖映照江楼,“霜”点出季节,渲染环境冷清萧条。故选:C。【点睛】在中国古代的诗词中,诗人们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情感,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们赋予了比较固定的内涵,负载着特定的情感,作为经常要赏鉴古代诗词的高中学生,我们不可不知。1. 菊花坚贞高洁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为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2. 梅花傲霜斗雪梅花在
10、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3. 松刚直坚毅松树也是傲霜斗雪的典范,众人讴歌的对象。4. 莲表达爱情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5. 梧桐凄凉悲伤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6. 杜鹃鸟凄楚哀伤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楚、哀伤的象征了。7. 鹧鸪鸟离愁别绪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8. 鸿雁思乡怀亲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
11、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5.某同学积累“慷慨激昂、乐观向上”类型的素材,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一句是A.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B.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C.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D.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所蕴含的情感、道理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某同学积累慷慨激昂、乐观向上类型的素材,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一句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分析诗句意思,从中体会所蕴含的情感、道理,再一一和题干进行比对,即可。A,连善于长飞的大雁都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世界,连善游的鱼龙也只能掀起一
12、层层波纹却游不到你的身边,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里以鸿雁、鱼龙与自己渴望夫妻团聚的急切心情相比,就更显出了思妇的离愁之深,是一种哀婉凄恻的心情。B,老天既然生下我,我就必然是有用处的,千金花完了也可以再赚回来。是一种乐观豪迈的说法。C,拄竹杖曳草鞋轻便胜过骑马,又有什么可怕?表达诗人旷达豪放的精神。D,壮士们打仗饿了就吃匈奴的肉,谈笑渴了就饮匈奴的血。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和报仇雪耻的决心,对胜利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故选:A。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梅大中丞传袁中道梅大中丞名国桢,字客生,楚之麻城人也。少俊朗,能诗文,善骑射。癸未登第,鸣琴畿辅
13、,笑谭视事,不令而戢。邑多中贵,数扰条教。公诎其言,崇其礼,皆畏悦以去。以政最,入为御史。壬辰春,宁夏逆贼刘东阳、许朝、哱氏父子,忿巡抚党馨裁制叛卒,特起杀之,遂据城掠堡而反。督臣魏学曾以变闻,朝廷旰食,公上封事:“贼不足畏,独虞秋高马肥,勾虏入犯,祸且不细。为今计者,惟择骁将扼虏,使不得入,而后贼可攻。臣见大将李如松,父成梁,弟如柏等,俱足智勇,且世受国恩,可使也。”上许之。上乃命如松往,而公监其军。公与如松驰宁夏城下。时贼婴城自守,外示卑顺,以缓我师;阴结虏众,以为声援。意待秋高虏集,肆其不逞。公廉知许朝、刘东阳等意欲献城,而惮哱氏父子,乃觅居民与哱相识者,令其行间,遂尽杀哱氏及家丁等。以
14、贼平闻,明年,遂升大中丞,开府云中。时虏王款塞,公以静镇之。公尝曰:“妇姑亦有溪勃,何况华夷?当事者遇有争,无偏轻重,可潜消边衅。”每遇华人盗夷物者,置之法无贷。公一日大出猎,盛张旗帜,令诸将尽甲而出,校射大漠。县令关扬怪异之,曰:“今秋成出猎,多损稼,公乃多事矣!”后数日,得虏谍云:“虏欲大入犯,以有备中止。”关令乃叹诧公机用之神也。方公之开府云中也,予时客长安,公以字来讯。予答以学道未契,汲汲求友。公复以书来云:“贯城之旁,有日中之市焉。虽无奇瑰异物,而抱所欲者,各恣取以去,求友亦若是耳。”予少时有奇气,相见直坐上坐,扪虱而谭,公待之益恭。每有所论,公退而疏之。一诗成,公曰:“真才子也!”
15、。公外宽内严,终身不见有喜愠之色。毁誉当前,不复致辨。倥偬之中,愈见暇整。综理绵密,笔砚皆有方略。文辞甚典腴,尺牍工巧甚。喜射,至老不倦。识者固知公爱怜光景,耗磨壮心,与俗沉浮,不用绳检。而外夷内朗,宏量沉机,真谢安石、张齐贤之流也。6.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笑谭视事,不令而戢。 戢:收敛B. 独虞秋高马肥,勾虏入犯 虞:猜想C. 公廉知许朝、刘东阳等意欲献城 廉:察访D. 置之法无贷 贷:饶恕7.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面对宁夏逆贼刘东阳、许朝等人造反,梅国桢奏请朝廷派遣大将李如松前往镇压。B. 梅国桢认为当政者处理各民族间的纷争,要一视同仁,这样
16、可以暗中消除边境争端。C. 梅国桢在出猎时,下令让诸将披甲而出,在大漠射猎,意在吓退图谋侵犯的敌人。D. 袁中道年轻时抱负非凡,不拘礼节。与梅国桢见面后,先得到恭敬对待,后被疏远。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贼婴城自守,外示卑顺,以缓我师;阴结虏众,以为声援。(2)虽无奇瑰异物,而抱所欲者,各恣取以去,求友亦若是耳。9. 根据文章最后一段,概括梅国桢为文的特点。【答案】6. A 7. D 8. (1)当时贼人拥城自守,表面上表示谦卑驯服,来拖延我军队;暗中勾结北方外族,来作为支援。(2)即使没有奇珍异宝,但抱走自己想要的东西,各自任意拿着离开,寻求朋友也像这样罢了。 9. 典
17、雅庄重,文采斐然,结构精巧。【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应结合具体的语境,运用语法知识,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A,戢:安定,“收敛”不符合语境。整句意思是笑谈中处理政事,不需下令就安定了。错误;B,只是想到秋高气爽,马匹肥壮,会勾起敌人来进犯。正确;C,公察访到许朝、刘东阳等想要献上城池。 正确;D,按照法律处置不宽恕。正确。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能力。解答本题,要求考生认真审题,如本
18、题“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抓住题干,对筛选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与原文进行对比。注意要读全读准。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D,“后被疏远”曲解文意。原文“公退而疏之”是梅公回家就分条记录下来。故选:D。【8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
19、1)婴,缠绕;外,表面上;缓,拖延;阴,暗中;声援,支援。(2)所欲者,者字结构,所想要的;恣,放纵,不受约束;若,像;是,这样。【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翻译、概括文意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先审清题干,然后根据题干到原文找到答题区间,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再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本题答题区间“文辞甚典腴,尺牍工巧甚”,意思是文章的辞藻很典雅很丰富,文章的结果很精巧。据此可得出答案。【点睛】参考译文:网上没有译文课内文言文翻译10.把下列选自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广讷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李将军列传)(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
20、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答案】(1)李广语言迟钝,说话不多,与别人在一起就在地上画军阵,然后比射箭,按射中较密集的行列还是较宽疏的行列来定罚谁喝酒。(2)尽了我最大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目标,也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还有谁能讥笑我吗?【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1)讷,不善于讲话;说话迟钝;居,在一起;陈,通假“阵”;以,表目的。(2)而,表转折;
21、至,到;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注更长门句:汉武帝皇后陈阿娇因妒而被废幽居长门宫,司马相如曾为之作长门赋。指汉将李陵。11. 上片起句“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有什么作用?12. 下片“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一句用了什么
22、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案】11. 营造了凄凉悲伤的氛围,为全诗定下感伤的基调,寄托自己的悲痛心情。 12. 运用了易水送别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离别堂弟之苦;国破家亡之恨;怀才不遇之悲。【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如有指定就以问题回答。题干是“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这样才完整,不至于失分)。结合句子在诗中中位置来回答。具体如下,1、点明时令、地点、交代心情2、渲染某种气氛,奠定情感基调,营造某种意境,借景抒情,烘托人物情
23、绪、形象(写景诗句)3、开篇点题,统领全诗或领起下文4、为下文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感做铺垫、埋下伏笔。5、开篇点题,照应题目。6、如首句设问,则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本题中,诗句意思是听着绿树荫里鹈鴂叫得凄恶,更令人悲伤不已,鹧鸪鸟“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叫刚住,杜鹃又发出“不如归去”悲切的号呼。在春去秋来的时候,听到这三种悲鸣的鸟声,营造了凄凉悲伤的氛围,为全诗定下感伤的基调并寄托了自己的悲痛心情。【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本题考查用典及其情感。答题时先根据诗句内容调动记忆,了解典故中的人、事、物具有的比喻意义,然后结合背景、知人论世,再联系诗歌语境、把握思想情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南通市 通州区 2018 2019 年高 期末 学业 质量 监测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88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