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课件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1.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的焓变,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1反应热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 温度 时,所 吸收 或 放出 的热量。 2焓变 (1)焓(H):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2)焓变(H):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即HH(生成物)H(反应物)。 (3)焓变与反应热: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焓变。 (4)焓变概念: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 吸收 或 释放 的热量,单位 kJmol-1 。 (5)H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吸热反应:H 0;放热反应:H 0。,一、化学反应的焓变,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3化
2、学反应伴随有能量变化的原因 (1)从反应物断键和生成物成键角度 化学反应过程:,化学键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 若E1E2,反应吸收能量,H0,为 吸热 反应; 若E1E2,反应放出能量,H0,为 放热 反应。,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2)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大小角度 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过程中放出能量。如果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的形式,就是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如图所示:,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总结,1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2.H的计算方法 (1)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3、(2)H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判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依据与误区 (1)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判断的“两大依据” 理论依据: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计算依据:断裂化学键吸收总能量与形成化学键放出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2)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判断的“两大误区” 误区一:与反应条件有关。 误区二:只要吸热就是吸热反应,只要放热就是放热反应。如水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但该过程不是放热反应。,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1判断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任何化学反应均伴随能量的变化 ( ) (2)焓变是指1 mol物质
4、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 ) (3)H0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 (4)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 ),练习,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2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生成2个AB分子吸收(ab)kJ热量 B该反应热H(ab)kJmol1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解析:形成化学键放出热量,形成2 mol AB键放出b kJ热量,A项错误;1 mol A2(g)和1 mol B2(g)反应生成2 m
5、ol AB(g)吸收(ab)kJ热量,B项正确;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项错误;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吸收a kJ能量,D项错误。 答案:B,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3键能是两原子间形成1 mol新键(或其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下列物质的键能:,则反应:N2(g)3H2(g)=2NH3(g)的H_。,解析: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生成物成键释放的总能量946 kJmol13436 kJmol16391 kJmol1(2 254 kJmol12 346 kJmol1)92 kJmol1。 答案:92 kJmol1,江苏教育出版社
6、 高中化学| 选修4,二、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 能够表示 反应热 的化学方程式。,2意义 (1)热化学方程式既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对于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l) H285.8 kJmol1,表示在25 (298 K)、101 kPa时,1 mol H2与 mol O2完全反应生成 液态 水时 放出 的热量是285.8 kJ。,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3书写原则 (1)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 ,不表示 _,可以用整数也可以用 。 (2)必须注明物质的 、H的“ ”和 。 (3)应标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不标明,
7、则表示是在25 (298 K)、101 kPa条件下的反应热。 (4)对于相同反应,H的数值必须与 对应。 4实例 8 g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445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 kJmol1。,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总结,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与注意事项 1书写“三”步骤,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2注意“五”事项 (1)要在物质的化学式后面用括号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一般用英文字母g、l和s分别表示气态、液态和固态,水溶液中的溶质则用aq表示。 (2)H的单位是kJmol1。 (3)根据焓的
8、性质,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的数值也加倍。 (4)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上不用标明反应条件。 (5)必须标明H的符号,放热反应H为“”,吸热反应H为“”,正负号不可省略。,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四看法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练习,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2SO2O2=2SO3 H196.6 kJmol1 BH2(g)O2(g)=H2O(l) H285.8 kJmol1 C2H2(g)O2(g)=2H2O(l) H571.6 kJ DC(s)O2
9、(g)=CO2(g) H393.5 kJmol1,解析:A没有标明状态;C中H的单位不正确,应为kJmol1;因为碳和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D中H为负值。 答案:B,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3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N2(g)与H2(g)反应生成17 g NH3(g),放出46.1 kJ热量。 _ (2)1 mol C2H5OH(l)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 1 366.8 kJ热量。 _ (3)1 mol CO完全转化为CO2放出283 kJ的热量。 _ (4)24 g C(s)与足量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 262.6
10、 kJ热量。 _,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1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温度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用H表示,单位kJmol1,吸热反应的H0,放热反应的H0。 3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三步骤”: (1)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2)标出物质的聚集状态。 (3)注明反应热的正负号、数值和单位。 4反应热计算“两公式”: (1)H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 (2)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小结,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第二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
11、算,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1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量 (1)原理:通常以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为例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一、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量,(2)实验中用到的仪器和药品 实验仪器(如图):,实验药品:0.5 molL1的盐酸,0.5 molL1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等。,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3)测定的实验步骤 测量初始温度(t1、t2)和溶液体积(VHCl、VNaOH): a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 ,测量并记录盐酸的温度(t1)。 b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测量并记录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t2)
12、。 测量最高温度(t3): 将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 倒入盛有盐酸的简易量热计中,立即盖上盖板,用 不断搅拌,观察温度计的温度变化,准确读出并记录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t3)。,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2.实验数据处理与计算 H kJmol1。,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测量实验中的误差 (1)常见误差(以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为例),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2)误差分析方法 中和反应反应热实验中导致误差的因素可归纳为对t的影响;若t偏大,则|H|偏大,若t偏小,则|H|偏小。改变酸、碱的用量,反应生成的H2O的量改变,反应放出的热量也随之改变,但H kJmol
13、1不变,即H与反应生成水的多少无关。,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57.3 kJmol1。分别向1 L 0.5 molL1的NaOH溶液中加入: 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 BH2H3H2,练习,解析:等物质的量的NaOH与稀CH3COOH、浓硫酸、稀HNO3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若不考虑物质的溶解热和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应放出相同的热量。但在实际反应中,浓硫酸溶解放热,CH3COOH是弱电解质,电离要吸热,故选D。注意放热越多,H值越小。答案:D,江苏教育出
14、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2某实验小组用50 mL 0.50 molL1NaOH溶液和30 mL 0.50 molL1稀硫酸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反应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的反应热H57.3 kJmol1): _。 (2)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1相比偏小,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稀硫酸溶液的温度,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解析
15、:实验数值结果说明该实验过程中有热量损失,a项符合;b项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NaOH体积偏大,应放出热量偏多,使中和热数值偏大,b错误;分多次倒入会导致有较多热量损失,c项符合条件;d项操作中温度计上的NaOH溶液会与稀H2SO4发生中和反应,使稀H2SO4的起始温度偏高,温度差偏小,符合条件。,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二、盖斯定律的应用,1内容: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完全 的。,2本质:一个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的 和反应的 有关,与反应的 无关。,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化学| 选修4,3反应热的特点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始态、终态有关。与过程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高中化学 选修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90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