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1:文言文阅读(课内)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1:文言文阅读(课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3期)专题11:文言文阅读(课内)(4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1专题 11 文言文阅读(课内)一、 【2018 年中考广西桂林卷】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甲】 醉翁亭记 (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 丰乐亭记 (节选)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
2、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摄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 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 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 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 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刻露:鲜明地显露。本:根据。上:皇上。刺史:即作者。1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面山而居B吾恂恂而起C仰而望山,俯而听泉D而不知人之乐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树林阴翳(阴影)B佳木秀而繁阴(茂盛)C宣上恩德(宣扬)2D遂书以名其亭焉(写下)1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
3、的一项是( )A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晦明变化者C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D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15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B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C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D从甲乙两文可知, “醉翁亭” “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名的。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答案】12D13A14D15D 16 (1)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
4、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2)我来到这个地方,喜欢这里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解析】甲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乙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甲文译文: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
5、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乙文译文:我来到这里,喜欢它地方僻静而公事清简,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在山谷间找到这样的甘泉之后,于是每天同滁州的人士来游玩,抬头望山,低首听泉。春天采摘幽香的鲜花,夏天在茂密的乔木乘凉,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时,更鲜明地显露出它的清肃秀美,四时的风光,无一不令人喜爱。 (那时)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乐意与我同游。于是为此根据这里的山脉河流,叙述这里风俗
6、的美好,让民众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是因为有幸生于这太平无事的时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和民众共享3欢乐,这是刺史职责范围内的事。于是就写下(这篇文章)来为这座亭子命名。12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14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D 项不正确,应改为: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15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
7、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二、 【2018 年中考广西柳州卷】文言文阅读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
8、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 ,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
9、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4邪?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 )10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食 主人日再食同 食之不能尽其材B被 舍生皆被绮绣 将军身被坚执锐C信 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D善 岂善学者应有邪 以咨诹善道1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 足肤皲裂而不知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B于 今诸生学于太学 余将告于莅事者C之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以 而君变色以去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12下列对【甲】 【
10、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中的“太学”是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司业” “博士”是官名,国子监的老师。B 【乙】段选文中包含的熟语主要有“不耻下问” “拒人千里” “万事蹉跎” “择善而从”等。C 【甲】文通过对比的手法说明学习要“专心” , 【乙】文通过任务对话强调了学习要“思考” 。D 【甲】 【乙】两段选文都阐明了要“学有所成” ,就必须勤学不懈,刻苦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道理。13把“文言文阅读” 【甲】 【乙】两文种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2)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答案】10B11A12D 13 (1)不必像我一
11、样亲(用)手抄录, (只有)向别人借书而后才能读到。 (2)你只是记住了老师说的,却没有思考它。【解析】10试题分析:B 加点的词意思相同。A 提供食物;饲养。B 同“披” 。C 确实;信用。D 善于;好的。11试题分析:A 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A 都表转折,却。B 在;向。C 的;去。D 相当于“而” ,表修饰;把。 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而” “则”
12、作为连词使用,可根据上下文推断它的用法。512试题分析:D 对【甲】 【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D 项所讲的,仅是甲文所要阐明的道(一)译文: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趿拉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
13、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
14、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二)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 ,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怎么能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加生气,不理睬李生,转身就跑开了。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选择别人的优点去学习,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哪里是善于学
15、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呢?学习最忌讳的事,莫过于满足自己所学的知识,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你现在不改正,等你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听完他的话,感到震惊,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今天才知道你说得对。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来警戒自己。”三、 【2018 年中考广西梧州卷】课内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左传6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1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神弗福也 福:福气B小信未孚 孚:为人所信服C虽不能察 察:明察D夫大国,难测也 测:揣测,估计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
17、以战 以伤先帝之明B再而衰,三而竭 广起,夺而杀尉C公将鼓之 陈胜佐之D公问其故 安陵君其许寡人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 ,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的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 。B文章巧妙运用了对比,如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家卫国的热情C文章语言十分精炼,如写齐军,仅用“齐人三鼓”四字就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D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 “公将驰之” “公问其故”等相照应,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15把上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8、(2)彼竭我盈,故克之【答案】12A13B14D 15 (1)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2)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7【解析】选自左传 作者:左丘明 年代:春秋时期参考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
19、”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 ”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 ”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 ”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
20、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8点睛: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
21、: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 )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四、 【2018 年中考广西玉林卷】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口技林嗣环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
22、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9【乙】伯牙善鼓琴列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
23、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宾客大宴 会:聚集B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说出C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阴:山的北面D吾于何逃声哉 于:到3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一一宾客们体会到少有的舒适,慢慢地都正襟危坐了。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夹杂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中 语文试题 分项版 解析 汇编 03 专题 11 文言文 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9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