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专题112.物理学史和其它
《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专题112.物理学史和其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9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专题汇编之专题112.物理学史和其它(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 第113节 物理学史和其它【2019年4月浙江物理选考】下列物理量属于基本量且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A. 功焦耳B. 质量千克C. 电荷量库仑D. 力牛顿【答案】B【解析】【详解】质量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量,其单位是千克,其他三个都不是基本量,其对应的单位也不是基本单位;故选B.【2019年4月浙江物理选考】下列式子属于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A物体运动的时间与位移成正比,与速度成反比,则A不是比值定义的物理量;B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则B不是比值定义的物理量;C电容器的电容是由本身结构决定的,与两端的电压U与所带的电量Q无关
2、,但是可以用带电量Q与电压U 的比值来量度,则C采用的是比值定义法;D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则D不是比值定义的物理量;【2019年物理北京卷】国际单位制(缩写SI)定义了米(m)、秒(s)等7个基本单位,其他单位均可由物理关系导出。例如,由m和s可以导出速度单位ms1。历史上,曾用“米原器”定义米,用平均太阳日定义秒。但是,以实物或其运动来定义基本单位会受到环境和测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采用物理常量来定义则可避免这种困扰。1967年用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的频率=9 192 631 770 Hz定义s;1983年用真空中的光速c=299 7
3、92 458 ms1定义m。2018年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7个基本单位全部用基本物理常量来定义(对应关系如图,例如,s对应,m对应c)。新SI自2019年5月20日(国际计量日)正式实施,这将对科学和技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 7个基本单位全部用物理常量定义,保证了基本单位的稳定性B. 用真空中的光速c(ms1)定义m,因为长度l与速度v存在l=vt,而s已定义C. 用基本电荷e(C)定义安培(A),因为电荷量与电流I存在I=q/t,而s已定义D. 因为普朗克常量h(Js)的单位中没有kg,所以无法用它来定义质量单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属于信息题,由题所给信息
4、结合和的物理意义解答。由题意可知,如果以实物或其运动来定义基本单位会受到环境和测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所以7个基本单位全部用物理常量定义,保证了基本单位的稳定性,故A正确;用真空中的光速定义m,即光在真空中传播299792458分之一秒的距离,且s早已定义,故B正确;由公式可知,安培即为1s时间内通过的电荷量,故C正确;由题意可知,h对应的单位为,而能量的单位单位中包含质量,故可以对Kg进行定义,故D错误。【2019年物理天津卷】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质量单位“千克”用普朗克常量定义,“国际千克原器”于2019年5月20日正式“退役”的数值为,根据能量子定义,的单位是_,该单位用国际单位制中
5、的力学基本单位表示,则为_。【答案】 (1). (2). 【解析】【详解】由,能量的单位为,频率的单位为,故h的单位为,又因能量的单位换成力学基本单位可表示为,则h的单位为1.2018年浙江卷(4月选考)1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B )A亚里士多德 B伽利略 C笛卡尔 D牛顿2.2018年浙江卷(4月选考)3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能量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A )Akgm2/s2 B kgm/s2 CN/m D Nm3.2017年浙江选考卷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开普勒提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 B.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C.库伦通过扭
6、秤实验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D.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答案】A【解析】开晋勒提出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其中开普勒第一定律说明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故A正确,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万有引力常数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得的,故B错误,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的电荷量,故C错误;奥斯特提出了电流的磁效应,故D错误.4.2016年新课标卷14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
7、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答案】B【解析】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开普勒天体运动三定律,找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而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ACD错误B正确。5.2016年天津卷6、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B、查德威克用a粒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中子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答案】AC【解析】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选项A正确;卢瑟福用a粒
8、子轰击,获得反冲核,发现了质子,选项B错误;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选项C正确;卢瑟福通过对a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D错误;故选AC.6. 2014年物理海南卷7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B牛顿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麦克斯韦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D奥斯特发现导线通电时,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答案】ABD【解析】在亚里士多德时代,人们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经验感受到,物体的运动都是有力的作用的
9、,选项A正确;牛顿根据伽利略的研究成果,提出惯性的概念,并继承和发展了伽利略的观点,认为物体运动状的维持不需要力,运动的改变才需要力,选项B正确;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下方的的小磁针会偏转,从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D正确。7.2013年新课标II卷19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和磁之间存在联系B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19 年高 物理 真题分 专题 汇编 112
![提示](https://www.77wenku.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91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