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二篇 第17课时 探究性化学实验 巩固练习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二篇 第17课时 探究性化学实验 巩固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二篇 第17课时 探究性化学实验 巩固练习(16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二篇 物质科学(化学部分)第17课时探究性化学实验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D)A为使配制更为准确,在量筒中配制100mL 10%的NaOH溶液B为了防止滤液溢出,过滤时滤纸边缘应高于漏斗边缘C测定溶液酸碱性时,为使现象更明显,加入的指示剂越多越好D检验铵盐和碱共热时有无氨气放出,应将红色石蕊试纸用水湿润【解析】 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体,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或用以配制溶液。过滤操作中要求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测定溶液酸碱性时,加入的指示剂量要合理,一般为几滴即可。22018淮安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C)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混合气体中B除
2、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钠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C比较相同条件下肥皂水和稀氨水的碱性强弱分别用玻璃棒蘸取试样,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解析】 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带火星的木条是不会复燃的。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向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不变色,可能是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稀硫酸有剩余。32018达州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171A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B用二氧化
3、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C向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解析】 红磷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后密闭容器中仍含有氮气等气体,故压强不可能降为0。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向氯化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先与稀盐酸反应,故刚开始没有沉淀生成,当稀盐酸反应完全后,氢氧化钡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当氯化镁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不变。锌比铁活泼,相等的时间内锌生成的氢气多,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酸反应,铁生成的氢气多。4某同学对下列
4、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第一方案比第二方案更方便合理的是 (B)选项ABCD实验要求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氧气清洗金属表面油污检验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区分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第一方案通过灼热炭粉用洗洁精洗涤加热观察颜色第二方案通过灼热铜丝网用水洗涤滴加醋酸加盐酸,看气泡【解析】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氧气,若用通过灼热炭粉的方法,会将CO2转化为CO。用水无法清洗金属表面油污。加热方法无法检验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一是要高温石灰石才能分解,二是即便分解也无明显现象。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外观相似,无法通过观察颜色区分。5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C)【解析】 C实验不具有
5、普遍性,不能仅根据镁能与盐酸反应就得出所有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的结论,但可以得出镁能与盐酸反应的结论。62018齐齐哈尔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科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图172(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_, 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Fe2O36HCl=2FeCl33H2O_。(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图173【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CaCl
6、2;猜想三:_NaCl和Na2CO3(或氯化钠和碳酸钠)_;猜想四:NaCl、Ca(OH)2和HCl。【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四_是错误的。【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_无沉淀产生(或无明显变化)_猜想二不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稀盐酸(或稀硫酸)_(填名称)_产生气泡(合理即可)_猜想三成立【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氢离子(或H)_。72018岳阳科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瓶口有少量白色固体且玻璃瓶塞打不开,这一情况激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于
7、是展开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瓶口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查找资料】(1)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试剂瓶瓶身经抛光处理,不易反应,而瓶口和玻璃塞上的磨砂将二氧化硅裸露出来;(2)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3)硅酸钠(Na2SiO3)是一种白色固体,有很强的黏合性,可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硅酸钠溶液能与强酸反应,如:Na2SiO32HCl=2NaClH2SiO3 (白色);硅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Na2SiO3CaCl2=2NaClCaSiO3 (白色)。【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硅酸钠;.硅酸钠和碳酸钠;.硅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
8、钠。【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形成样品溶液,分组进行如下实验并相互评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与评价第1组有气泡冒出且产生白色沉淀同学们认为猜想_不成立;写出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Na2CO32HCl=2NaClH2OCO2_第2组第一步产生白色沉淀第1组同学认为:此步骤还不能准确判断出原固体的成分。第二步_酚酞试液不变色_大家一致认为:猜想成立。【反思交流】(1)有同学认为,第2组实验中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理由是:_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影响检验氢氧化钠_。(2)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且试剂瓶只能用橡胶塞。82018杭州拱墅区二模兴
9、趣小组实验中,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固体。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图174【查阅资料】NaOH与CuSO4反应会生成Cu(OH)2,也会生成Cu4(OH)6SO4(碱式硫酸铜);Cu(OH)2 在80会分解生成CuO;Cu4(OH)6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浅绿色固体为Cu(OH)2;猜想二:浅绿色固体为Cu4(OH)6SO4;猜想三:浅绿色固体为Cu(OH)2和Cu4(OH)6SO4。【获取事实与证据】(1)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_Cu(
10、OH)2_。(2)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 Ba(NO3)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_BaSO4_(填化学式)。【结论】分析整个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浅绿色固体为Cu(OH)2 和Cu4(OH)6SO4_。9郴州中考草酸(H2C2O4)又名乙二酸,是一种有机酸,易溶于水,广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中。草酸不稳定,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草酸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科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实验猜想】猜想1:只有CO;猜想2:只有_CO2_(填化学式);猜想3:含有CO和
11、CO2。【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根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图175【实验探究】(1)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请写出A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CO2Ca(OH)2=CaCO3H2O_。(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C装置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出现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的 现象;E装置中出现_黑色粉末变红色_的现象。【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H2C2O4COCO2H2O_。【问题讨论】(1)B装置的作用是_除去二氧化碳气体_。(2)C装置的作用是_检验二氧化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二篇 第17课时 探究性化学实验 巩固练习 浙教版 19 年中 科学 一轮 第二 17 课时 探究性 化学 实验 巩固 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92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