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4课时 力与运动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4课时 力与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4课时 力与运动(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4课时力与运动一、参照物(a)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被选为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当物体被选为参照物后,就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分析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二、机械运动(a)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机械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或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三、速度(c)1速度概念: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
2、程叫速度。速度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速度公式:速度,即:v。3速度的主单位:米/秒,单位符号: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时,单位符号:km/h。常见单位间的换算:1m/s3.6km/h。4描述变速直线运动时可用平均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即:。四、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b)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换法)。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
3、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4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知识拓展】1牛顿第一定律是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而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状态的一种性质,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是有区别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2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五、二力平衡(c)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2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大小相等_、_方向相反_、_作用在同
4、一直线上_(同物、等大、反向、同线),这两个力就相互平衡。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物体不受任何力作用时或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当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知识拓展】1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运动的方向性,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 衡力。2解题的过程中
5、,常常被忽略的一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中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类型一机械运动与参照物典例 杭州中考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图41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解析】 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有如下情况:一、若西子号向西行驶,和谐号可以较慢速度向西行驶或静止或向东行驶;二、若西子号静止,和
6、谐号一定向东行驶;三、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和谐号一定以更快速度向东行驶。图42跟踪训练 至2018 年 6 月 27 日止,2018年我国已经圆满完成了18次航天发射任务!我们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去年一年的发射数量。6月27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新技术试验双星发射升空,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对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带着卫星升空过程分析合理的是(A)A以“长征二号”为参照物,发射架向下运动B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搭载的卫星向上运动C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搭载的卫星向下运动D火箭升空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 搭载的卫星与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是一起向上运动的,两者相对静止。火箭升空过程中的
7、初始阶段是做加速运动的。类型二物体的运动典例 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经10s到达坡顶,接着又以10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s到达坡底,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A7.5m/s B8m/sC6.25m/s D3.75m/s【解析】 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总路程s60m60m120m,总时间t10s6s16s,汽车上下坡全程的平均速度7.5m/s。跟踪训练12018台州某同学乘坐高铁,看到车厢内显示的车速为216km/h。他估测车厢通过隧道用了10s,则隧道长度约为(B)A60m B600m C2160m D7776m【解析】 本题注意单位
8、统一和换算。v216km/h60m/s,svt60m/s10s600m。22018黄石如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C)图43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B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C两物体在t10s时刻相遇D两物体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m/s【解析】 由图像可知,两物体的st图像都是一条斜线,表示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当t0时,一条线在100m处,另一条线在0m处,说明两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出发;两条线中,一条随时间的增加路程增大,另一条随时间增加路程减小,说明两个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两线的交点表示在同一时刻,且位置相同,则两物体在t10s时刻相遇;由图像知,上面的线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4课时 力与运动 浙教版 19 年中 科学 一轮 第三 课时 运动
文档标签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 第1课时
- 力与运动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9课时 电压与电阻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四篇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10课时 欧姆定律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8课时 电流与电路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5课时 光波 巩固练习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3课时 力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11课时 电与磁 巩固练习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5课时 光波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13课时 做功与机械能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4课时 力与运动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7课时 物体的浮沉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16课时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3课时 力 巩固练习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1课时 温度测量与物态变化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4课时 力与运动 巩固练习
- 浙教版19年中考科学一轮第三篇 第14课时 简单机械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9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