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2.2.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2.2.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2.2.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目标导航1.熟悉能源的分类和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2.知道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通过实验会说明原电池的原理,以及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3.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熟知原电池的应用。一、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1能源按其来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能源类别定义实例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中取得的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原煤、石油、天然气等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能、机械能等2.二次能源火力发电(1)火力发电原理:首先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使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加热水使之汽化为蒸汽以推动蒸汽轮机,然后带
2、动发电机发电。(2)能量转换过程: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其中能量转换的关键环节是燃烧。(3)火力发电弊端:煤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用煤发电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能量经过多次转化,利用率低,能量损失大。煤燃烧会产生有害物质(如SO2、CO、NO2、粉尘等),污染环境。议一议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氢气为二次能源()(2)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3)火力发电是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4)水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答案(1)(2)(3)(4)二、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1按要求完成下列实
3、验,并填表实验步骤现象解释或说明锌片逐渐溶解,表面有气泡;铜片表面无气泡锌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2,而铜则不能锌片逐渐溶解,铜片表面有气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锌与稀硫酸反应,但氢气在铜片上产生,导线中有电流两锌片逐渐溶解且表面都有气泡,电流表指针不偏转锌与稀硫酸反应,但导线中无电流无现象乙醇是非电解质,与Zn、Cu都不反应2.原电池(1)概念: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的反应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2)构成条件原电池反应必须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两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电解质溶液、电极、导线形成闭合回路。(3)原电池的工
4、作原理原电池总反应式:Zn2H=Zn2H2。(4)能量转化过程:原电池在工作时,负极失电子,电子通过导线流向正极,被氧化性物质得到,闭合回路中形成电流,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议一议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HClNaOH=NaClH2O是放热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2)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插入酒精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3)在铜锌稀硫酸原电池中,电子由锌通过导线流向铜,再由铜通过电解质溶液到达锌()(4)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5)原电池中的负极反应一定是电极材料失电子()答案(1)(2)(3)(4)(5)2原电池中作负极的一定是活泼金属,作正极的一定是不活泼金属
5、吗?答案不一定。在原电池中的两极可以都是活泼金属(如ZnFe稀硫酸,Zn作负极),也可以都是不活泼金属(如CuAgAgNO3,Cu作负极)也可以是一种金属和一种能导电的非金属(如CuCAgNO3,Cu作负极)。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例1如图所示,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质量减少,B极上有气泡产生,C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BA、B、C可能分别为Zn、Cu、稀盐酸CC中阳离子向A极移动DA极发生氧化反应解析原电池中,负极金属失去电子,溶解,质量减小,故A极是负极,B极是正极,根据构成情况可判断A、B、C可能分别为Zn、Cu、稀盐酸,A、B正确;离子移动方向:阳离子
6、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C错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D正确。答案C归纳总结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反应类型: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电子的移动方向: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3)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2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变式训练1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片上记录如下,在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实验后的记录:Zn为正极,Cu为负极H向负极移动电子流动方向:从Zn经外电路流向CuCu极上有H2产生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H2为0.5 mol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A
7、BC D答案B解析在该原电池中,Zn比Cu活泼,故Zn作负极,Cu作正极,电子由Zn流出经导线流向Cu片,负极反应为Zn2e=Zn2,正极反应为2H2e=H2,故转移1 mol电子时,产生H2 0.5 mol,在溶液中H向正极移动,SO向负极移动,故错误,正确,选B项。二、原电池原理的应用例2有a、b、c、d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实验装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实验装置部分实验现象a极质量减小,b极质量增大b极有气体产生,c极无变化d极溶解,c极有气体产生电流从a极流向d极由此可判断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abcd BbcdaCdabc Dabdc解析装置一是原电池,a极质量减小,说明a极金属
8、易失去电子形成离子,故a极金属比b极金属活泼;装置二没有形成原电池,可知b比c活泼,且c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的后面;装置三和四均形成原电池,易知d比c活泼,d比a活泼。因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dabc,故选C。答案C归纳总结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比较金属活动性作负极的金属活动性强,作正极的金属活动性弱。(2)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如:在Zn和稀硫酸反应时,滴加少量CuSO4溶液,则Zn置换出的铜和锌能构成原电池的正、负极,从而加快Zn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3)设计原电池如:把Fe2Fe3=3Fe2设计成原电池,可用Fe作负极,铜(或石墨)作正极,FeCl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4)保护金属设备如
9、:船体是钢铁材料,在海水中易被腐蚀,在船体外壳焊接上比铁活泼的金属(如Zn),则构成以Zn、Fe为电极的原电池,Zn被消耗掉而Fe得到保护。变式训练2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过量的锌反应,为加快速率,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适量的6 molL1的盐酸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C加入适量的蒸馏水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答案B解析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增加了产生氢气的总量,A错误;不影响H2的量,但稀释了盐酸,降低了反应速率,C、D错误;发生反应Cu2Zn=Zn2Cu,形成CuZn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B正确。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原电
10、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的装置均可实现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A B C D答案A解析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正确;在发生反应时,原电池的正极要得到电子而发生还原反应,负极要失去电子而发生氧化反应,错误;铜与稀硫酸不能发生反应,若用铜作负极,碳棒作正极,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此反应仍然不能发生,错误;因为碳棒可以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错误;可以用铜作负极,碳棒作正极,AgNO3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组成原电池,此时即可发生反应Cu2Ag=2AgCu2,正确。A正确。2将纯
11、锌片和纯铜片按下图所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装置都构成了原电池B甲装置构成了原电池,乙装置没有构成原电池C两烧杯中的锌片上都有大量气泡产生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答案B解析甲中构成了铜锌原电池,锌作负极,失电子;铜作正极,氢离子在铜极上得电子,生成氢气;总反应式为ZnH2SO4=ZnSO4H2。乙装置没有构成原电池,因为没有形成闭合电路。构成原电池后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3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XYZ BXZYCYXZ DYZX答案C解析根据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人教版 必修 练习 2.2
文档标签
- 高中化学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3.3.2 乙酸 Word版含解析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章末检测3 Word版含解析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3.3.1 乙醇 Word版含解析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章末检测2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1.1.3 核素 Word版含解析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1.3 化学键 Word版含解析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章末检测2 Word版含解析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3.2.2 苯 Word版含解析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3.2.1 乙烯 Word版含解析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章末检测4 Word版含解析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3.1.2 烷烃 Word版含解析
-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章末检测1 Word版含解析
- 化学人教版九上化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95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