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二 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 教师版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二 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 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二 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 教师版(10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精准培优专练培优点二 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及商业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典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24,4分)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国家对社会控制能力较强,能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进行经济建设,因此战国后期秦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水利工程,D选项符合题意。商鞅变法时期确立土地私有制,公田制度遭到破坏,A选项说法错误;铁制生产工具的普及并非只在秦国一地,B选项排
2、除;秦国的交通运输与其他地区相比并没有多大优势,C选项排除。【答案】D典例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27,4分)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山东是棉花的主要种植地,江南商人将山东棉花运回江南,再运来棉布,说明江南地区是棉纺织的再加工地区,其纺织手工业较为发达。由此可知,江南地区和山东地区的生产内容不同,地区分工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故选D。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
3、排除A项;明朝土地税收制度有一定调整,但对此影响不大,排除B项;货币制度的变化对该现象不起主导作用,排除C项。【答案】D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一、选择题1有学者根据已有文献和出土的汉简对西汉时期拥有六十亩土地的中等自耕农家庭收支进了估算,如下表2所示,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表2 年收入 年支出 粮食 副业 纺织 生活 生产 租税 其他 120石 无统计 10匹布 口粮80石 食盐18石衣着5匹 留种6石 饲料10石?农具7石 田租4石赋敛11石 祭祀、交往等6石 7200钱 4000钱 7700钱 1380钱 946钱 360钱 总收入:11200钱 总支出:10386钱 A自耕农生产技术较
4、为落后 B农业扩大再生产能力有限C政府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 D土地兼并得到了有效遏制【解析】由材料中汉代农业总收入与总支出比较,可知汉代中等自耕农家庭收支仅略有剩余,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有限,故选B项;材料仅体现汉代中等自耕农家庭收入来源与支出状况,没有具体体现生产技术的内容,因而无法得出自耕农生产技术落后的结论,排除A项;由材料中中等自耕农的田租赋敛共946钱,占粮食收入的十成以上,说明政府并未采取轻傜薄赋的政策,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汉代中等自耕农的收支状况,没有涉及到土地兼并问题,因而不能得出土地兼并得到了有效遏制,排除D项。【答案】B2图4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图中呈现
5、的变化反映了( )图4 A农业生产不断进步 B铁制农具广泛应用C社会局势渐趋稳定 D小农经济逐步壮大【解析】“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可见从公元前5世纪到秦汉时期,铁农具的比例明显上升,可见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故选A项;“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无法判断铁农具的使用分布情况,排除B项;“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无法判断当时的社会秩序,排除C项;“铁农具数量对比”的增长趋势不能说明经济形态一定是小农经济,排除D项。【答案】A3明清时期出现“典卖现在之产,稀图未然之益,合什伯小分为一大股”的典卖地产投资工商业的现象。而山东人刘滋世卖田20余亩还债,以所余10两白银经商,结果起家致富,20年后,
6、“田连阡陌,家累数万金”。材料说明( )A商人购田阻碍扩大再生产 B土地经营市场化现象开始出现C出现地权与资本相互转化 D政府已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解析】根据题干“卖田20余亩还债,以所余10两白银经商,结果起家致富,20年后,田连阡陌,家累数万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权转化为商业资本、商业资本用来购买土地,说明地权与资本相互转化,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典卖地产投资,出现地权与资本相互转化,没有说明商人购田阻碍扩大在生产,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土地经营市场化现象,排除B项;明清政府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答案】C41745年,陕西巡抚陈弘谋颁布劝民领种甘薯谕:“陕省向无此物。陕民
7、亦不知此物之可食而又易生须各官先行觅地试种,或租民地试种。需地亦甚无多。听小民观看。一俟有收,民间见其可食,然后令民依种,自不费力,但不可相强。试成者奖之,不成亦不必问。”这表明( )A美洲作物开始传入中国 B民众普遍抵制新的农作物推广C陕西农业发展十分落后 D政府用行政手段引导农业发展【解析】通过题干中谕旨的内容可知,陕西巡抚陈弘谋是在引导农民种植甘薯,其手段是通过行政引导方式,“试成者奖之,不成亦不必问”,故选D项;美洲作物传入中国是在明朝时期,而题干的时间点1745年属于清朝时期,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提及陕西省民众对于试种甘薯的态度,排除B项;“陕省向无此物”是说陕西省以前没有甘薯这种农
8、作物,至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题干中没有提及,排除C项。【答案】D5新唐书百官志记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之工,二年,矢镞竹漆屈柳之工,半焉;冠冕弁帻之工,九月。教作者传家技,四委以令丞试工,岁终以监试之,皆物勒工名。”材料主要反映了( )A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主要考核指标B工种技术的难易度影响工匠学制长短C产品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的消费D技术传承的开放性保证产品质量精美【解析】“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表明在唐代,由家庭传授后代的手工业技艺工种不同,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必须在满足一定年限后方可接受祖传技艺的学习
9、,说明种技术的难易度影响工匠学制长短,故选B项;材料表明在唐代,由家庭传授后代的手工业技艺工种不同,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没有涉及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成为主要考核指标,排除A项;材料表明在唐代,由家庭传授后代的手工业技艺工种不同,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没有涉及产品主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的消费,排除C项;材料表明在唐代,由家庭传授后代的手工业技艺工种不同,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没有涉及技术传承的开放性,排除D项。【答案】B6明清时期,江南苏湖地区桑蚕业和棉纺织业发达,“民间于秋成之后,家家纺织,赖此营生,上完国课,下养老幼”。这说明( )A江南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不发达 B苏湖地区出现了专业的手工工场C蚕棉业是当
10、地农民重要生活来源 D家庭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解析】由材料“家家纺织,赖此营生”可知,桑蚕业和棉纺织业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生活来源,故选C项;据历史记载,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发达,排除A项;由材料“家家纺织”可知,是小农经济下的家庭手工业形态,不是专业的手工工场,排除B项;材料中只提到了“家家纺织”,没有涉及分工是否明确,排除D项。【答案】C7依据下表材料可以推断( )考古发现 历史文献 1998年以来,蒲江战国船棺墓葬群考古陆续发现铁斧、铁凿、铁削等多种铁器。迄今蒲江县境内发现古代冶铁遗址76处。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善于冶铁的赵国之卓氏,山东之程郑俱来到川西之临邛(今邛
11、崃、蒲江地区)。”汉武帝时,推行桑弘羊制定的盐铁官营政策。临邛冶炼业,设立铁官管理。 2017年6月到9月初,蒲江县铁溪村附近文物抢救性发掘3000平方米,该遗址主要由铁炉、炒钢炉、燃烧窑、房址、灰坑、排水沟和废料堆积层组成。根据发掘情况判断,该遗址位于宋代地层之上,遗址内亦仅出土宋代瓷片。 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临邛县,有铁官。” 宋史志“地理”记载:“邛州,监一:惠民,铸铁钱。”“食货”:“全国铁钱三监,其一邛州,日惠民。” A蒲江冶铁业自汉武帝开始成为官营 B蒲江在战国和宋代时冶铁业较发达C铁溪村遗址为宋代最大规模冶铁遗址 D蒲江铸铁之源,至早可以追溯到战国【解析】据材料“考古发现”可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二 古代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 教师版 2020 届高三 精准 培优专练二 古代 中国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95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