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二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教育 学生版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二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教育 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二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教育 学生版(12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精准培优专练培优点十二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教育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典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29,4分)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典例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28,4分)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
2、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一、选择题11896年,七十四岁高龄的李鸿章被清廷委以出使大臣,出访欧美六国。临行前家人恐不测,专门准各一副楠木棺材随行,事后,李鸿章在致友人信件中抒发了对西方文明无限向往。李鸿章此行( )A彭显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B萌发了学习欧美代议制的念头C推动了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 D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2下表摘编自清末重臣戴鸿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国考察后撰写的出使九国日记。由此可知戴鸿慈( )参观地 感想 伦敦博物馆 吾国宫内宝物,流传外
3、间者不少,国民所铭心刻骨,永不能忘之 美国总统故居 诚哉!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德国 中国“观望不前,未知用电之理”,实属可耻 A是立宪派代表 B主张民主共和 C反对清朝统治 D充满爱国情怀3据统计,18191840年,西人传入中国的世界史地著译约13种;18401860年,新增加了 12种,这些新著对世界的描绘比较具体、详细。材料现象( )A推动了闭关锁国政策的瓦解 B为洋务运动开展奠定基础C利于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深化 D强化了西方对中国的控制4梁启超在1896年编成西学书目表,收录了300多种讲求西学的书。他说:“诸书分为三类:上卷为西学诸书,其目日算学,日重学;中卷为西政诸书,其目曰史志,日官
4、制,曰学制;下卷为杂类之书,其目日游记,曰报章。”这表明当时( )A洋务思想遭到彻底摒弃 B维新活动限于思想启蒙C学习西方不断深入拓展 D全盘西化思潮较为盛行5孔范今认为“当面对横阻在历史前行面前的盘根错节的文化障碍时新文化运动确实凝聚了更加尖锐、偏执的历史力量形成一种巨大历史冲击力。”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新文化运动( )A批判传统文化表现出激进主义倾向 B致力于将儒学与西方文化相结合C宣传马克思主义注重结合中国国情 D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现代化文明61919年五四运动的发生,使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由新文化运动时期对欧美民主政治的单一性理解转变为对民主政治的不同追求,如陈独秀对“民主”内容的新认识,
5、孙中山对“民权”道路的新探索,胡适力主从“问题”入手实现“民主”等,五四运动后,对民主认识的变化表明先进的中国人( )A对救亡图存道路的探索更加深入 B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进一步觉醒C彻底放弃了对欧美式民主的追求 D对民主的认识更加辩证和科学719191920年,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对华宣言,声明废除对华一切秘密条约,放弃在华特权等。宣言中将“中国国民”列在政府之前,行文中也以“中国国民”为宣言对象。苏俄此举旨在( )A向中国输出革命 B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C传播马克思主义 D加强与北洋政府的关系81919年,陈独秀在文章中指出:无论是18世纪法兰西的政治革命,还是20世纪俄罗斯的社会革命,当时的人都对
6、着它们极口痛骂;但是以后的历史学家会把它们当作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这一表述反映出陈独秀( )A认为法俄两场革命的性质相同 B肯定俄国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C对俄国十月革命态度发生变化 D已转变成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91899年,上海万国公报刊发了大同学一文,文中写道“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随后,梁启超、宋教仁、廖仲恺等先后撰文介绍共产党宣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有识之士在寻找新的救国救民道路B无产阶级初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D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10表2 是创刊于1981 年的关于科技管理、创新、改革等动态的学术类核心期刊科技
7、管理研究的相关统计数据。据此可知,新时期( )表2 科技管理研究19812015 年刊文关键词频次统计(前五名) 19811991年 19922010年 20112015年 19812015年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关键词 频次 科研单位 108 技术创新 405 技术创新 166 技术创新 579 科技体制改革 100 对策 250 对策 141 对策 391 科研成果 82 高校 225 影响因素 130 高校 303 基础研究 79 自主创新 198 创新 95 创新 279 科研管理 78 创新 184 产业集群 95 自主创新 265 A科技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B科
8、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C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发展 D对外开放助力经济发展11据统计,1975年中国艺术表演团体共2836个,1980年增加到3566个,其中戏曲剧团最多,有2224个;最少的是乐团、合唱团,仅有11个。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文艺领域的发展布局趋于平衡 B文化体制改革已深入开展C文艺界仍然受“左”倾错误影响 D“双百”方针得到全面贯彻12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这些变化( )A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 B表明“双百”方针得到顺利贯彻执行C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 D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二、材料题13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9、材料一 中华民国成立后,和平、秩序和统一并未出现。道德沦落、君主复辟和军阀割据长期困扰着孙中山,他求援的西方政府只支持各地军阀,对他发展中国的计划完全不感兴趣。而受过西式教育的新知识分子纷纷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思想领域进行激烈的变革,那些对凡尔赛和会极度失望的知识分子在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影响下,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马列主义研究小组开始大量涌现,以追求知识和言论自由的北京大学则成为激进主义的温床。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公开承认信奉马克思主义,并称赞布尔什维克革命能媲美法国大革命,是“伟大的、世界性的及基本的力量”。 摘编自徐中约(美)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
10、家的知识界逐渐形成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热潮。马克思主义成了一些书籍报刊、学术研讨的主题,并进入欧美大学的课堂;一些著名学者称其是“不可超越的哲学”、“要探索人类发展前景就势必求教于马克思主义”;各种牌号的“马克思主义”竞相出台,甚至神学也试图把自己与马克思主义联系起来。热潮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冷却了一阵,但世纪之交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又逐渐回温,马克思还被西方权威媒体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应该看到,这是马克思高贵人格、科学理论产生的巨大魅力,也是西方资本主义为各种无解的问题寻找出路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并改变了世界。 摘编自马理文世纪思潮中的“
11、西方马克思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热潮”的特点,并指出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世界的进步意义。14观察下列图片,完成要求。 天朝田亩制度 1861年同文馆 1872年首批留美幼童 1891年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1900年义和团围攻西什库教堂 同盟会 1906年奉天女子师范学堂 1912年剪辫子 青年杂志 1919年周恩来等创办觉悟社 国共合作北伐 1937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图片中选取三幅相互关联的图片,指出共同反映的一条历史信息,并简要说明和评价。
12、(要求:写出图片名称和一条历史信息,说明和评价简明扼要。)参考答案一、高考知识点命题研究典例1【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民主出现频率降低,革命出现频率剧增。结合所学知识,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主张用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故答案为A项;国民革命运动是在19241927年,时间不符,并且材料只涉及知识分子阶层,无法得出民众普遍拥护的结论,排除B项;当时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部分知识界否定,不符史实,排除C项;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未变,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A典例2【解析】由时间“1898”及内容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戊戌变法,
13、由材料“滑稽剧”可知部分西方人对慈禧太后干预变法持讽刺态度,侧面反映了部分洋人对变法的赞同,D项符合题意。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缺乏广泛群众基础,A项排除。清政府进行排外活动的力度是加强还是削弱,材料无法体现,B项排除。一份报纸的一篇报道不足以揣测列强有干预中国内政的意图,C项排除。【答案】D二、知识点精准提分集训1【解析】材料描述了“七十四岁高龄的李鸿章”仍然在为“清廷”效力,并且能认识到东西方之间的差距,表现了作为士大夫阶层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选A项;李鸿章属于地主阶级的洋务派,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材料只是写到李鸿章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先进,并没有点明是政治制度方面,而且由于阶级
14、属性所致,李鸿章也不可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B选;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已宣告洋务运动破产,排除C项;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实施西式工业化的运动,但只学习的是西方的先进技术,并没有真正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排除D项。【答案】A2【解析】据材料可知,戴鸿慈对国宝流亡海外“刻骨铭心,永不能忘”,对中国“观望不前,未知用电之理”深以为耻,明显体现了戴鸿慈的爱国情怀,故选D项;材料中未涉及立宪主张,排除A项;主张民主共和,与材料中“清末重臣”不符,排除B项;是“清末重臣”,维护清朝的统治,排除C项。【答案】D3【解析】“18191840年,西人传入中国的世界史地著译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二 近现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与科技教育 学生版 2020 届高三 精准 培优专练 十二 现代 中国 思想 文化 科技 教育 学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95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