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培优学案
《全国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培优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培优学案(17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纲明细稳态的生理意义()板块一知识自主梳理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的组成及相互关系2内环境:指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3不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二、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理化性质1内环境的成分(1)血浆的成分水、蛋白质、无机盐、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区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2内环境的
2、理化性质(1)渗透压概念: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大小决定因素: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主要决定因素: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在无机盐中含量占明显优势的离子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2)酸碱度大小: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稳定因素:与HCO、HPO等离子有关。(3)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3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参与的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三、内环境的稳态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
3、实质: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调节能力: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5生理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深入思考人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或在夏季炎热的日光下,会造成“中暑”。试从稳态失衡的角度分析“中暑”的原因。提示高温环境下,人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失,引起体热过度蓄积和体温失调,进而导致稳态失调,出现“中暑”。自查诊断1膀胱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血细胞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直接内环境分别
4、是尿液和组织液、血液和组织液、细胞液和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答案2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较,血浆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答案3人体剧烈运动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发生在内环境中,所产生的乳酸使血浆pH明显降低。()答案4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答案5细胞通过内环境,就可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答案6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答案板块二考点题型突破考点1内环境组成及理化性质2015全国卷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
5、(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解析输入动物静脉中的NaCl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细胞,A正确;由于处于稳态的动物体内Na的分布是细胞内液中含量少,细胞外液(组织液)中含量多,故Na只有少部分进入细胞内液,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液中,C、D错误;细胞外液的增加量大于细胞内液的增加量,B错误。答案A题型一内环境成分及理化性质的判断12017山东实验中学一诊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组织液、淋巴是
6、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主要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内环境的主体B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因此理化性质需要保持相对稳定C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糖原、神经递质等D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答案D解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其中的血浆属于人体内环境,A错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内,而不是内环境,B错误;糖原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和肌细胞内,内环境中没有糖原,C错误;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D正确。22017河南信阳六中月考下列关于细胞外液理化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包括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主要方面B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
7、微粒的数目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不会影响组织细胞的渗透压答案D解析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A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B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C正确;组织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当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会引起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改变组织细胞渗透压,D错误。知识拓展1.记住内环境成分的“属于”和“不属于”(1)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血浆运送的气体及各种营养物质:如O2、水、蛋白质、脂质、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核苷酸、无机盐等。血浆运送的各种代谢废物:如CO2、尿素、尿酸、氨等。血浆
8、和组织液中的各种功能性物质:如血浆蛋白、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等。(2)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细胞内及细胞膜上的成分(不分泌出细胞):如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H2O2酶以及和DNA复制、转录、翻译有关的酶等。不被细胞吸收的成分:麦芽糖、纤维素。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2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1)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激素调节过程中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2)不发生的
9、生理过程(举例)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题型二内环境各组分间内在关系分析32017郑州模拟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若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C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分别表示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A错误;若为肝脏细胞,由于扩散作用,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B正确;在血浆、组织液、淋巴
10、循环中,组织液中的物质通过毛细淋巴管能够进入淋巴液中,但淋巴液中的物质只能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C错误;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D错误。42017吉林模拟如图为人体体液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A、B、C、D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B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C中CA中的蛋白质含量比D中的低D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答案A解析从图中分析可知:C单箭头指向A,A单箭头指向D,A为淋巴,C为组织液,D为血浆,A、B、C、D依次为淋巴、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A错误;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出来后,可以存在于突触间隙,突触间隙的液体属于组织液(C),B正确;淋巴、组织
11、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比血浆中的低,C正确;DNA解旋酶是胞内酶,存在于B细胞内液中,D正确。技法提升巧判四种体液的名称(1)模式图中,根据结构特点区分cA端若为动脉端,则A处氧气浓度高于B处,A处营养物质含量高于B处,B处CO2和代谢废物含量均高于A处。(2)概念图中,根据箭头方向区分双向箭头的是:血浆和组织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只有单方向箭头的是淋巴,据此判断:a形成淋巴(指向淋巴)的是组织液。b淋巴流向(淋巴指向)的是血浆。题型三物质跨膜层数5血浆中的1个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穿过几层膜()A5层 B3层 C6层 D4层答案A解析血浆中的葡萄糖分子进入组织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
12、(如图所示)。葡萄糖首先要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至少要跨毛细血管壁的一层上皮细胞,即穿过2层膜,再进入组织细胞共穿过3层膜。进入组织细胞的葡萄糖在被彻底氧化分解时,首先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经过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被分解成两分子丙酮酸,再进一步进入线粒体(2层膜)被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分子不直接进入线粒体,所以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被彻底氧化分解经过的膜有5层。技法提升葡萄糖和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分析(1)葡萄糖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进、出上皮细胞(两层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两次)(四层膜)进组织细胞(一层膜)7层。(2)O2经过的膜层数至少为:出肺泡壁细胞(两层膜)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
13、(两次)(四层膜)进、出红细胞(两层膜)进组织细胞(一层膜)进线粒体(两层膜)11层。考点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全国卷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解析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
14、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正确;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在内环境中,D错误。答案D题型一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机制分析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多,所以血浆渗透压高于组织液渗透压C人在冬泳过程中,体内的产热速率始终大于散热速率D高原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O2增多,所以内环境pH会下降答案A解析血浆和组织液的渗透压基本相等,B错误;人在冬泳过程中
15、,体温维持稳定时,产热量与散热量基本相等,C错误;高原地区缺氧,人体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增多,不是二氧化碳增多,D错误。22017河北定州中学模拟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概念图,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丙、丁表示体温和酸碱度B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不变D血浆pH的相对稳定与内环境中的HCO、HPO等离子有关答案C解析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内环境的主要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A正确;人体各器官、系统协
16、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B正确;内环境稳态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错误;血浆pH的稳定与HCO、HPO等离子有关,D正确。题型二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原因分析32017山东济南一模乳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病人补充碱制剂或者胰岛素,以降低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及提高血液的pH,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碱制剂可选用NaHCO3、Na2HPO4B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乳酸和二氧化碳C患者补充胰岛素的主要目的是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D人体中出现乳酸中毒症状,表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答案B解析NaHCO3、Na2HPO4可以与乳酸反应,A正
17、确;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在人体细胞质基质中转变为乳酸,不产生CO2,B错误;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高,补充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达到降血糖的目的,C正确;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稳态失衡,D正确。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管阻塞可引起下肢水肿B血浆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D当内环境遭到破坏,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组织水肿答案C解析淋巴循环是对血液循环的补充,淋巴管阻塞使水分过多地存在于组织液中而出现组织水肿,A正确;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B正确;腹泻引起的
18、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C错误。技法提升组织水肿产生的原因分析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如图所示:板块三方向真题体验12017全国卷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答案C解析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与人体血浆渗透压相等,静脉注射后,血浆渗透压不会变化,A、D错误;注射质量分数为0.9%N
19、aCl溶液后,机体的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错误,C正确。22016海南高考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D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答案A解析血浆渗透压与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离子浓度有关,故与Na和Cl均有关,A错误;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Na从红细胞外顺浓度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B、C、D正确。32015海南高考人体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5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培优学案 全国 2019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25 人体 内环境 稳态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97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