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语文第七单元试卷(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检测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觉得,中国文化似乎有一个特征,是主体和客体往往会合而为一,按照今天的话来说,很像“行为艺术”。它体现在操守、品行、生活方式、礼仪活动上,当我们看见天坛、地坛,还有那些巨大的青铜器时,也许我们就不难想象,古代那些祭祀的仪式该是多么的宏伟壮观。孔子周游列国,在一个交通特别不发达、人对于距离相当敬畏的年代,一个人坐着牛车上路,一个国家接一个国家地宣传他的理论,这不也正像行为艺术吗?史记刺客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豫让曾臣事智伯,智伯死后他决意为其报仇,第一次刺杀赵襄子未果,被赵放了,豫让将自己
2、毁容弄哑,企图再次刺杀。朋友问:你要报仇,何苦用这种方法,尽可以假装臣服于赵乘机行刺。豫让答:我不能为人臣怀二心。第二次要刺杀赵时被抓住,赵问:你曾是范氏、中行氏的人,他们都被智伯杀死,你为什么只是忠于智伯?豫让答:他们是以奴仆待我,而智伯却是以国士待我,是有知遇之恩,我亦要以国士的品级回报。豫让“请赵之衣而击之”后伏剑自杀。豫让的忠诚有着人性、尊严、情感的美学内容,他的复仇也像是一个艺术仪式,只是这种艺术行为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消失,不可能客观地保存下来。许多民间的习俗也是艺术化的。我曾目睹过一场葬礼。村子中最壮的十六个男子,先是喝酒,然后大喝一声“起杠”,抬起厚重无比的棺材出发了。在后面跟随的
3、,第一批是家中的男眷,他们用三寸的棍子拄地,弓着腰,发出低沉的呜咽的声音;接下来一批是家中的女眷,她们身披重孝以高音的啼泣诉说着。艺术就是这样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多年以来,这个场景在我的记忆中不断地翻新,让我联想起礼乐中的“乐”。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也见到了相似的葬礼。这种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同样依附于时间之上,随波逐流。中国的诗词仿佛对水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也许人们用“水”这个字眼的时候,正是在想象那些附在“水”上一去不返的东西,中国人似乎从来不在乎把一些东西留下来,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载在时间上,总在流逝,一旦欣赏之后享受之后,就只能撒手放开,随它去了。我记得亚里士多德的一
4、句话:艺术是把不存在的变为存在。中国人却是将有变成无,这大概是我们与他所不同的地方。于是中国文化也就随之变得像行为艺术。(摘编自王安忆中华文化与中国出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文化是行为艺术,它有一个特征,主客体往往可以合而为一。B.士为知己者死,豫让对智伯的忠诚体现了人性、尊严等美学内容。C.艺术存在于人们的日常习俗中,扎根民间,深入人心,久传不变。D.因为对水有特别的情感,国人视一切都是载在时间上的,总在流逝。解析A项,“中国文化是行为艺术”错,原文“很像行为艺术”。C项,“久传不变”有错,原文信息为“这种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同样依附
5、于时间之上,随波逐流”。D项,强加因果。答案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用天坛、地坛、巨大的青铜器及孔子周游列国印证了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的认识。B.文章引用豫让复仇的故事,阐述了中国文化很像行为艺术,并指出这种艺术行为不能客观保存。C.文章提及自己目睹的一场葬礼以及莫言红高粱中的葬礼意在说明民间的习俗都是艺术化的。D.对于中国文化,文章从操守、品行、生活方式、礼仪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深化了观点。解析“都是”的说法太绝对,由“许多民间的习俗也是艺术化的”可知。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孔子知道他的周游列国
6、像表演,就不会去一国接一国地宣传自己的理论了。B.如果豫让不讲究复仇方式,不遵守为人臣不怀二心的道义,他的复仇就可能成功。C.以民间习俗形式存在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是能够依附于时间之上的。D.中国人将有变成无,与文中所提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的观点似乎是截然不同的。解析无中生有。第一段中提及孔子的周游列国,作者只是谈了自己的感受,并非涉及孔子本人的想法。答案A(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10月1日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7、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本庶佑。10月8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评委会指出,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借以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今年的获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
8、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重。(摘编自2018年10月8日科技日报)材料二2018诺贝尔奖得主“背景”大揭秘2019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TOP2002018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术背景排名学校中文名国家/地区总分奖项分布2剑桥大学英国94.8诺贝尔化学奖3斯坦福大学美国94.7诺贝尔经济学奖5加州理工大学美国94.1诺贝尔化学奖6哈佛大学美国93.6诺贝尔化学奖8耶鲁大学美国91.3诺贝尔经济学奖10芝加哥大学美国90.2诺贝尔经济学奖15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87.7诺贝尔化学奖19康奈尔大学美国85.1诺贝尔物理学奖27纽约大学
9、美国81诺贝尔经济学奖65京都大学日本67.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77麦克马斯特大学加拿大64.4诺贝尔物理学奖(选自2018年10月9日新浪看点,有删改)材料三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丈,用一系列触及因果、存在、时空等哲学领域的伟大问题,圈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但2008年金融危机及此后的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如核聚变、新能源、人工智能等,与
10、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新老问题,更为迫切。无论有心或无意,2018年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顺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也鼓舞了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生理或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门目的性与实用性最强的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化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对象酶,堪称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人类老朋友,此番又在能源与医疗上辟出了新的实用途径;去年还在为引力波的探索而喝彩的物理学奖,今年则授予了对激光应用的工具改良。由此可见,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问题者。而这一场国家间解决问题的竞赛,虽然历经磨砺,但却意义非凡,造福人类。(
11、摘编自2018年10月科技日报)材料四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庶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开展研究工作时,正赶上日本科研经费增长期,从年轻时就能够获得研究补助资金和各种支持,所以他从来没有过放弃研究的念头。他认为,日本科研人员退休年龄延长,占据了青年科研人员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本庶佑现年76岁,他在37岁时成为教授。他十分重视基础医学,治学态度严谨,很早就获得了国际学界的高度认可。我们在赞叹本庶佑教授多年坚持专项科研的可贵精神和业绩的同时,也应该深入考察日本顺应世界医药研发事业发展新形势、力保日本医药科研与开发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思维、政策、运作举措。早在2
12、001年日本就提出“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口号,21世纪以来,日本人在18年里就拿了18个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拿一个,日本人究竟为何屡获诺奖?首先,让我们看看日本学者的待遇: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6年调查,大学教授年收入71.4万元,仅次于飞行员。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的平均工资已达到90万人民币。其次,让我们看看日本在科研上的投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2007年科研经费占GDP的3.67%,是全世界科研经费投入占比最高的国家,远远超过美国。日本企业、大学也十分支持科学家们搞科研:日本企业专门为科学家设立各种奖项,让他们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以安心工作。而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
13、,用科研带动教学,不浮躁,不功利,拼的是真实的科研成果。科学家赤崎勇50岁时还没有取得大的成就,但名古屋大学依然支持他,甚至花巨资为他建造实验室,后来,赤崎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培养的学生天野浩,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师夷长技以自强,科学落后就是真正的落后,科学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摘编自2018年10月中国青年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概括了2018年度诺贝尔奖部分奖项的获奖情况,其中,基础科学的深入研究为自然科学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起了推动作用。B.材料二介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背景,由此可见,如果他们没有在世界顶尖院校学习或工作的经历
14、,就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上有如此突出的贡献。C.材料三指出,2018年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或许是因为针对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老问题,用技术解决问题更为迫切,同时也可以鼓舞这样的实践者。D.几则材料介绍诺奖的相关情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以不同角度为切入点,使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全球瞩目的活动。解析“如果他们没有在世界顶尖院校学习或工作的经历,就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上有如此突出的贡献”说法绝对。答案B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化学家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项,旨在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2018年的获奖名单,也让
15、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B.2018年诺奖获得者主要来自英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拥有世界一流教学资源和学术实力的国家,他们对物理、化学、经济学等领域有独到的研究。C.本庶佑获得诺奖时已经76岁,赤崎勇在50岁时还没有取得大的成就,可见,科研之路,年龄不是问题,态度决定高度。D.诺德豪斯和罗默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从而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解析“从而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逻辑混乱,“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是前提条件,“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是结果。答案D6.随着2018年度诺贝尔奖项的尘埃落定,这些科学
16、家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作为青年学子,你对我国的科研工作有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作答。(6分)答案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重视基础科学的教育。提升青年学历层次,使之努力进入世界顶尖大学接受教育。重视理论研究,更注重解决问题的技术实践。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提高科研学者的待遇,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兴办研究型学校。(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故乡的胡同史铁生40年前,一个男孩艰难地越过一道大门槛,惊讶着四下张望,对我来说,胡同就在那一刻诞生。很长很长的一条土路,两侧一座座院
17、门排向东西,红而且安静的太阳悬挂西端。男孩看太阳,直看得眼前发黑,闭一会眼,然后顽固地再看太阳。因为我问过奶奶:“妈妈是不是就从那太阳里回来?”奶奶带我走出那胡同,可能是在另一年。奶奶带我去看病,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天上地上都是风、被风吹淡的阳光、被风吹得断续的鸽哨声。那家医院就是我的出生地。打完针,号啕之际,奶奶买了一串糖葫芦慰劳我,指着医院的一座西洋式小楼说,她就是从那儿听见我来了,我来的那天下着罕见的大雪。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有一天母亲领我拐进一条更长更窄的胡同,把我送进一个大门,一眨眼母亲不见了。我正要往门外跑时被一个老太太
18、拉住。她很和蔼,但是我哭着使劲挣脱她,屋里跑出来一群孩子,笑闹声把我的哭喊淹没。我头一回离家在外,那一天很长,墙外磨刀人的喇叭声尤其漫漫。这幼儿园就是那老太太办的,都说她信教。几乎每条胡同都有庙。僧人在胡同里静静地走,回到庙里去沉沉地唱,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多年以后我才找到它的来源。现在俄国使馆的位置,曾是一座东正教堂,我把那钟声和它联系起来时,它已被推倒。那时,寺庙多也消失或改作他用。我的第一个校园就是往日的寺庙,庙院里松柏森森。那儿有个可怕的孩子,他有一种至今令我惊诧不解的能力,同学们都怕他,他说他第一跟谁好谁就会受宠
19、若惊,说他最后跟谁好谁就会忧心忡忡,说他不跟谁好了谁就像被判离群的鸟儿。因为他,我学会了谄媚和防备,看见了孤独。成年以后,我仍能处处见出他的影子。18岁去插队,离开故乡三年。回来双腿残废了,找不到工作,我常独自摇了轮椅一条条再去走那些胡同。它们几乎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在一条胡同里我碰见一群老太太,她们用油漆抹着美丽的图画,我说我能参加吗?我便在那儿拿到平生第一份工资,我们整日涂抹说笑,对未来抱着过分的希望。母亲对未来的祈祷,可能比我对未来的希望还要多。她在我们住的院子里种下一棵合欢树。那时我开始写作,开始恋爱,爱情使我的心魂从轮椅里站起来。可是合欢树长大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了我,
20、几年前爱过我的那个姑娘也远去他乡,但那时她们已经把我培育得可以让人放心了。然后我的妻子来了,我把珍贵的以往说给她听,她说因此她也爱恋着我的这块故土。我单不知,像鸟儿那样飞在不高的空中俯瞰那片密如罗网的胡同,会是怎样的景象?飞在空中而且不惊动下面的人类,看一条条胡同的延伸、连接、枝枝杈杈地漫展以及曲曲弯弯地隐没,是否就可以看见了命运的构造?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那诵经声总让我看见夏夜的星光。睡梦中我还常常被一种清朗的钟声唤醒,以为是午后阳光落地的震响”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达出胡同中的诵经声和钟声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B.第段中的“它们几乎
21、没变,只是往日都到哪儿去了很费猜解”这句话,主要表明作者身残之后对生命的思考,表现人生的无常和偶然。C.作者以“故乡的胡同”为题,选取了与胡同有密切关系的典型生活场景,来表达他对故乡的爱恋之情。D.本文采取“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末收结于两个疑问句,似乎是在表示:已届“知命”之年的作者已经洞察了命运和人生的真谛。解析D项,第一段与下文构成的是并列关系。答案D8.请分析“是我不断长大所以胡同不断地漫展呢,还是胡同不断地漫展所以我不断长大?可能是一回事”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和作用。(6分)答案(1)含意: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认识的胡同多了,视野开阔了;同时,胡同在我眼中不断蔓延扩展,也证明着我在胡同中
22、慢慢长大。所以也可以说“可能是一回事”。(2)作用:承上启下,将作者回忆的几个生活场景连缀成一个整体,以突出胡同在我成长中的作用。9.阅读第段,请联系作者的人生,说说作者认为“命运的构造”与“密如罗网的胡同”有什么关系。(6分)答案(1)作者的人生故事都以“胡同”为背景,胡同浸透了作者的生活经历,见证了作者的成长和成熟。(2)胡同引发我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胡同“延伸、连接、枝枝杈杈,曲曲弯弯”,意味着命运的坎坷不平。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方恪敏公家传姚鼐方恪敏公,讳观承,字嘉谷,桐城人也,而居于江宁。桐城方氏,自明以来
23、以文学名数世矣,而亦被文学之累。公之祖工部都水司主事讳登峰、考中书舍人讳式济,皆以累谪黑龙江。公时尚少,与其兄岁往来塞内外,以营菽水之奉,奔走南北,徒步或数百里。数年,祖考皆没。公益困然于其间厉志气勤学问遍知天下利病人情风俗遂蓄为巨才矣。平郡王福彭尝知之,雍正十年,平郡王为定边大将军往准噶尔,即奏为书记,诏赐中书衔以往。在军营建策善,归补中书舍人。乾隆初入军机处,累迁吏部郎中,出为直隶总督。自是居直隶二十年,中惟西疆用兵,暂署陕甘总督,筹军饷半年即返。公性明于用人,一见与语,即能知才所堪任,授之事,随难易缓急,委寄必当。及公没,而为督抚有名,若周元理、李湖等凡十余人,皆宿所拔于守令、丞尉中者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2020 学年 人教部编版 必修 上册 语文 第七 单元 试卷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97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