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五章第二讲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案
《新课标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五章第二讲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第五章第二讲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动能定理及其应用小题快练1判断题(1)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2)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3)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一定为零( )(4)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变速运动时,动能一定变化( )(5)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动能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2(多选)关于动能定理的表达式WEk2Ek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公式中的W为不包含重力的其他力做的总功B公式中的W为包含重力在内的所有力做的功,也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计算:先求每个力的功再求功的代数和或
2、先求合外力再求合外力的功C公式中的Ek2Ek1为动能的增量,当W0时动能增加,当W0时,动能减少D动能定理适用于直线运动,但不适用于曲线运动,适用于恒力做功,但不适用于变力做功3NBA篮球赛非常精彩,吸引了众多观众比赛中经常有这样的场面:在临终场0.1 s的时候,运动员把球投出且准确命中,获得比赛的胜利若运动员投篮过程中对篮球做功为W,出手高度为h1,篮筐的高度为h2,球的质量为m,空气阻力不计,则篮球进筐时的动能为( C )Amgh1mgh2WBmgh2mgh1WCWmgh1mgh2DWmgh2mgh1考点一动能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自主学习)1动能定理公式中体现的“三个关系”(1)数量关系:
3、即合力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可以通过计算物体动能的变化,求合力做的功,进而求得某一力做的功(2)单位关系:等式两侧物理量的国际单位都是焦耳(3)因果关系:合力做的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2对“外力”的理解 动能定理叙述中所说的“外力”,既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也可以是电场力、磁场力或其他力3应用动能定理的“四点注意”(1)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的,一般以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2)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一个标量式,不能在某方向上应用动能定理(3)动能定理往往用于单个物体的运动过程,由于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比动力学研究方法更简便(4)当物体的
4、运动包含多个不同过程时,可分段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当所求解的问题不涉及中间的速度时,也可以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求解11.解决曲线运动问题(2015四川卷)在同一位置以相同的速率把三个小球分别沿水平、斜向上、斜向下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则落在同一水平地面时的速度大小()A一样大B水平抛的最大C斜向上抛的最大 D斜向下抛的最大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知mvmghmv,得v末,又因三个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以及高度相等,则落地时的速度大小相等,A项正确答案:A12.解决直线运动问题 一物块沿倾角为的斜坡向上滑动当物块的初速度为v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如图所示当物块的初速度为时,上升的最大高度记为h.重力加速度
5、大小为g.物块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和h分别为()Atan 和B(1)tan 和Ctan 和D(1)tan 和解析:由动能定理有mgHmgcos 0mv2mghmgcos 0m()2解得(1)tan ,h,故D正确答案:D13.解决变力做功问题(2015全国卷)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AW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BW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CWmgR,
6、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解析:根据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压力为4mg,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轨道对质点的支持力为4mg.在最低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4mgmgm,解得质点滑到最低点的速度v.对质点从开始下落到滑到最低点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mgRWmv2,解得WmgR.对质点由最低点继续上滑的过程,到达Q点时克服摩擦力做功W要小于WmgR.由此可知,质点到达Q点后,可继续上升一段距离,C正确答案:C考点二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 (师生共研)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应抓好“两状态,一过程”“两状态”即明确研究对象的始、末状态的速度或动
7、能情况;“一过程”即明确研究过程,确定这一过程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位置变化或位移信息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基本思路典例 如图,一个质量为0.6 kg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P点水平抛出,恰好从光滑圆弧ABC的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不计空气阻力,进入圆弧时无机械能损失)已知圆弧的半径R0.3 m,60,小球到达A点时的速度vA4 m/s.g取10 m/s2,求:(1)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2)P点与A点的高度差;(3)小球到达圆弧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解析:(1)由题意知小球到A点的速度vA沿曲线上A点的切线方向,对速度分解如图所示:小球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得v0vxvAcos 2 m
8、/s.(2)小球由P至A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mvmv解得:h0.6 m.(3)小球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Rcos R)mvmv解得:vC m/s小球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Cmgm解得FNC8 N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NCFNC8 N方向竖直向上答案:(1)2 m/s(2)0.6 m(3)8 N,方向竖直向上反思总结动能定理在多过程问题中的应用1对于多个物理过程要仔细分析,将复杂的过程分割成多个子过程,分别对每个过程分析,得出每个过程遵循的规律当每个过程都可以运用动能定理时,可以选择分段或全程应用动能定理,题目不涉及中间量时,选择全程应用动能定理更简单方便2应用全程法解题求
9、功时,有些力可能不是全过程都作用的,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对待,弄清楚物体所受的力在哪段位移上做功,哪些力做功,做正功还是负功,正确写出总功(2018余姚中学模拟)如图所示装置由AB、BC、CD三段轨道组成,轨道交接处均由很小的圆弧平滑连接,其中轨道AB、CD段是光滑的,水平轨道BC的长度x5 m,轨道CD足够长且倾角37,A、D两点离轨道BC的高度分别为h14.30 m,h21.35 m现让质量为m的小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小滑块与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0.5,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小滑块第一次到达D点时的速度大小;(2)小滑块第二次
10、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3)小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距B点的距离解析:(1)小物块从A到D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h1h2)mgxmv0,代入数据得:vD3 m/s.(2)从D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h2mvmv,代入数据得:vC6 m/s.(3)滑块最终静止在BC上,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1mgs0,代入数据解得:s8.6 m,则距离B点的距离为:L5 m(8.65) m1.4 m.答案:(1)3 m/s (2)6 m/s (3)1.4 m考点三与图象相关的动能问题 (自主学习)图象所围“面积”的意义1vt图:由公式xvt可知,v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2at
11、图:由公式vat可知,a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3Fx图:由公式WFx可知,Fx图线与位移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所做的功4Pt图:由公式WPt可知,Pt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所做的功31.vt图象A、B两物体分别在水平恒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面运动,先后撤去F1、F2后,两物体最终停下,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F2大小之比为12BF1、F2对A、B做功之比为12CA、B质量之比为21D全过程中A、B克服摩擦力做功之比为21答案:C32.at图象用传感器研究质量为2 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规律
12、时,在计算机上得到06 s内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6 s内物体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B06 s内物体在4 s时的速度最大C物体在24 s内速度不变D04 s内合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06 s内合力做的功解析:由at图象可知: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在相应时间内速度的变化情况,在时间轴上方为正,在时间轴下方为负物体6 s末的速度v6(25)2 m/s12 m/s6 m/s,则06 s内物体一直向正方向运动,A错误;由图象可知物体在5 s末速度最大,vm(25)2 m/s7 m/s,B错误;由图象可知在24 s内物体加速度不变,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2020 年高 物理 一轮 复习 第五 第二 动能 定理 及其 应用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98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