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ppt课件
《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ppt课件(58页珍藏版)》请在七七文库上搜索。
1、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专题三 直面人生,预读先学,多读厚积,精读研析,内容索引,预读先学,一、给下列加颜色的字注音,(1)曩者( ) (2)剖符丹书( ) (3)倡优( ) (4)诎体( ) (5)槛阱( ) (6)暴肌肤( ),(7)圜墙( ) (8)赭衣( ) (9)缧绁( ) (10)膑脚( ) (11)愠色( ) (12)剌谬( ),语言知识积累,zh,yun,chn,li xi,q,pu,bn,nn,jin,p,yn,l,二、识记课文中的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加颜色词的含义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_ (2)若望仆不相师:_ (3)请略陈固陋:_ (4)阙然久不报:_
2、(5)幸勿为过:_ (6)流俗之所轻也:_ (7)不与能死节者比:_,表示又一次,怨恨,抱怨,指固执鄙陋的意见,缺失的样子。这里指时间隔了很久/回复,责备,看不起,相提并论,(8)特以为智穷罪极:_ (9)卒就死耳:_ (10)用之所趋异也:_ (11)具于五刑:_ (12)审矣,何足怪乎:_ (13)殆为此也 :_ (14)亦颇识去就之分矣:_,只是,终于,因,由于,身受(刑械),清楚明白,大概,界限,(15)恨私心有所不尽:_ (16)鄙陋没世:_ (17)仲尼厄而作春秋:_ (18)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_ (19)仆窃不逊:_ (20)网罗天下放失旧闻:_ (21)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3、_ (22)曼辞以自饰:_,遗憾,终结一世,遭受困厄,指孔子周游列国受到困厄,抒发内心的愤懑,不自量力,散失,考察/规律,美饰的、美好的,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其次关木索:_ (2)被箠楚受辱:_ (3)其次剔毛发: _ (4)见狱吏则头枪地:_ (5)及以至是:_,同“贯”,套上,同“棰”,杖,同“剃”,剃光,同“抢”,撞击,同“已”,已经,(6)及罪至罔加:_ (7)古者富贵而名摩灭:_ (8)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_ (9)网罗天下放失旧闻:_ (10)则仆偿前辱之责:_,同“网”,法网,同“磨”,磨灭,同“抵”,“大抵”意为大都,同“佚”,散失,同“债”,指下狱受腐刑,3
4、.写出下列加颜色词的古义 (1)意气勤勤恳恳 古义:_ 今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古义:_ 今义:勤劳而踏实。,诚恳的样子。,情意。,(2)素所自树立使然也 古义:_ 今义: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3)念父母,顾妻子 古义:_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4)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古义:_ 今义: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不能自拔。,妻子和儿女。,立身于世。,陷身。,(5)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古义:_ 今义:形容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副词,十分,极。 (6)下流多谤议 古义:_ 今义:下游;指卑下的地位;卑鄙龌龊。 (7)
5、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古义:_ 今义:谈话时使用的语言(区别于“书面语”)。,身处下流,指地位卑微,名声不佳。,不同寻常。,说话。,4.解释下列加颜色词的含义,(1)重,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_ 重为乡党所笑:_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_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_,(2)胜,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_ 沛公不胜桮杓:_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_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_,形容词,不轻易,慎重 副词,表程度深 动词,加上 量词,层,副词,尽 “能承受”,禁得住 动词,胜利 佳景,引申为光彩,(3)望,若望仆不相师:_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_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6、_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_,(4)厥,厥有国语:_ 思厥先祖父:_,动词,怨恨,抱怨 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日 动词,希望 动词,看,副词,才 代词,他们的,5.掌握加颜色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_ _ (2)倡优所畜:_ (3)太上不辱先:_ (4)曷足贵乎:_ (5)且勇者不必死节: _ (6)故略陈固陋:_,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这里是作者 对自己的谦称,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那样,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形容词用作动词,尊重,动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形容词用作名词,固执鄙陋的意见,(1)为,难为俗人言也:_ 重为乡党所笑:_ 为十表,本纪十二:
7、_ 故士有画地为牢:_,介词,与,对 介词,被 动词,写成 动词,当作,6.解释下列加颜色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以,仆以口语遇遭此祸:_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_ 退论书策以舒其愤:_ 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_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_,连词,因为 介词,用 连词,以便,用来 连词,以致 连词,因而,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译文:_ _ (2)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译文:_ (3)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译文:_,人总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在为什么而死上有区别。
8、,古今一样,哪里有不受屈辱的呢?,由此说来,勇怯强弱都是形势所造成的。,(4)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译文:_ _ (5)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译文:_,草创未完,恰逢这起灾祸,我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极残酷的刑罚而没有怨恨的表示。,恐怕和我个人的想法相违背吧?,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
9、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4)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5)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课外名句 (1)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2)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3)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为下。 (4)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垢莫大于宫刑。 (5)酒极则乱,乐极生悲。,文本常识积累,司马迁(前145约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生活在西汉武帝时代,10岁在长安求学,20岁开始漫游,足迹踏遍全国。后任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
10、从,多次随驾西巡,并奉命出使巴蜀。38岁时继承父职做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图书典籍,历时五年,至太初元年(前104)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李陵事件入狱,翌年遭受宫刑。出狱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史记被公认为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 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作者简介,本文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处以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是皇帝的近臣,实则近于宦官,为士大夫所轻贱。任安此
11、时曾写信给他,希望他能“推贤进士”。司马迁由于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感到很为难,所以一直未能回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自己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二、背景展示,书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目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 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三、文体知识,四、文化常识 1.“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剖符丹书“指朝廷发给功臣及其子孙享受特权、免除罪责的契券。
12、剖符,书写誓词的竹制符契。剖为两块,功臣与皇帝各持一块。丹书,用朱砂书写誓词的铁制契券。 2.“近乎卜祝之间”“卜祝”指掌管占卜和祭祀的官。 3.“最下腐刑极矣”“腐刑”又叫宫刑、蚕室,它是中国五大酷刑之一,是一种对人格施以极大侮辱的酷刑。,4.“李斯,相也,具于五刑”“五刑”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的统称,在不同时期,五种刑罚的具体所指并不相同。在西汉汉文帝前,五刑指墨、劓、刖、宫、大辟;隋唐之后,五刑则指笞、杖、徒、流、死。一般将前者称为奴隶制五刑,后者称为封建制五刑。 5.“权倾五伯”“五伯”指中国春秋时期的五个霸主。 6.“上计轩辕”“轩辕”指轩辕氏,即黄帝。轩辕黄帝,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
13、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精读研析,教师用书独有,学习目标,课堂导语,脉络梳理,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掌握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文言语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通过研习,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理解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4.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构建自己的精神人格和个性人格。 5.探究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体会文章的感情,赏析文气雄壮、情词优美的特色。,学习目标,只要有生命的日子,就有阴天,更有雨天、雪天。面对挫折来袭,有的人很快倒下,从此一蹶不振;有的人却在黑暗中举
14、起坚强的盾牌,从此披星戴月,风雨无阻,把自己带到了阳光灿烂的明天。 面对困境,你会如何选择?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课堂导语,脉络梳理,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先说任安信的内容,再就迟复表示歉意,说明没有及时复信是自己 无法“推贤进士”。“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B.第三段说明自己地位卑微,如自杀,在周围人眼里罪有应得,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本12 报任安书节选ppt课件 文本 12 报任安书 节选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wenku.com/p-99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