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一),4,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观察右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情境导入,32 + 45 =,32=30+2,45=40+5,77,40+30=70,2+5=7,7+70=77,探究新知,32 + 45 =,32=2+30,45=40+
3.3 奇妙的动物世界ppt课件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Tag内容描述: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一),4,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观察右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情境导入,32 + 45 =,32=30+2,45=40+5,77,40+30=70,2+5=7,7+70=77,探究新知,32 + 45 =,32=2+30,45=40+5,77,32 + 45 =,77,或,30+45=75,32+40=72,75+2。
2、回 顾 整 理,万以内的加减法(二),6,整体回顾,综合运用,课后作业,知识梳理,整体回顾,一个条件连续用两次的两步解决问题,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十位满十再向百位进位1。每一位上的数相加不要漏掉进位数哦!,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1。 哪一位上有借走的数相。
3、智 慧 广 场,万以内的加减法(二),6,情境导入,拓展延伸,课外活动,活动探究,每个汉字代表一个数,相同的汉字代表相同的汉字。,“腾”和“飞”各代表哪个数?,情境导入,“飞”代表哪个数?,活动探究,“飞”=1吗?,如果“飞”=1,“腾”是多少?,“腾”+“腾”=9,因为十位两个相同的数相加不可能得9,所以“飞”不是1。,“飞”=6吗?,如果“飞”=6,那么“腾”是多少呢?,“飞”+“飞”。
4、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2,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情境导入,从入口到北三楼长约500米,从北三楼到北四楼长约300米。,500 + 300 =,5个百,3个百,+,=,8个百,500,300,800,800,500+300=,5+3=8,添上2个0,800,探究新知,110 - 90 =,11个十,9个十,-,=,2个十,110,90,20,20。
5、智 慧 广 场,有余数的除法,1,情境导入,拓展延伸,课外活动,活动探究,情境导入,看看这些小旗有什么排列规律?,小旗的排列顺序是红黄绿红,活动探究,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根据旗子的排列数一数。,方法一,数一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方法二,画一画,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方法三,算。
6、有余数的除法的笔算(1),有余数的除法,1,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野营小队共17人。,每顶帐篷住3人。,23个蘑菇,平均分给4人。,情境导入,11个野果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113=( )( )( )( ),3,个,2,个,),11,9,2,3,3,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3个,共分了9个,还剩11-9=2个,先画横线再把2写在横线下面。
7、有余数的除法的笔算(2),有余数的除法,1,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每顶帐篷住3人。,野营小队一共17人。,情境导入,173=5( )2( ),5 3)17 15 2,每顶帐篷住3人,住17人需要搭多少顶帐篷?,顶,人,答:一共需要6顶帐篷。,探究新知,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课堂练习,观察上面的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信息?,1.同学们准备去体育场观看足。
8、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认识,2,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情境导入,探究新知,500 550 600 650 700,508,597,597600,508500,约等号,约等号,8 9 5,8 0 6,8 9 5,8 0 6,800 850 900 950 1000,806,895,398本练习本,整套书有603页,服装厂每天制作2980件衣服,。
9、平面图形的拼组,图形与拼组,7,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这幅图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情境导入,返回,由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拼成的。,图中小鸟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图中 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探究新知,返回,是由五边形和六边形拼成的。,图中的小路是由什么形状拼成的?,返回,你还想拼成什么图案?,图中还有什么图形?,图中鸟窝是由三角形、圆和正方形拼成的,返回。
10、解决问题(一),万以内的加减法(二),6,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情境导入,观察上面的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信息?,1.黄鹂捉了146只虫子 。,2.喜鹊比黄鹂多捉38只虫子。,3.啄木鸟比黄鹂少捉12只虫子。,探究新知,根据上面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1)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2)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求喜鹊捉的只数,应该求146与。
11、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1,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10片饼干,每人分3片,可以分给几人?,10片,7根,12个,17瓶,情境导入,我用 分一分。,探究新知,写成除法算式是:,103=,3,分的人数,(人),1(片),剩下,余数,余 号,读作:,提示:余数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中剩下的部分,所以余数的单位与被分物品(被除数)的单位相同。,103=。
12、解决问题(二),万以内的加减法(二),6,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情境导入,观察上面的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信息?,1.青青吃了150只蚊子。,2.蛙蛙比青青少吃30只。,3.蝌蝌吃了60只幼虫。,4.蚪蚪吃的比蝌蝌多30只。,探究新知,根据上面的信息,解决下面的问题。,(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2)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
13、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2,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情境导入,( ),一百,( ),九十,( ),八,写作:,1 9 8,1,9,8,探究新知,写作:,1 9 8,读作: 一百九十八 一百九十九 二百 二百零一,1 9 9,2 0 0,2 0 1,10个一百是一千,上珠,下珠,梁,档,框,一个上珠代表5。,。
14、千米的认识,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3,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情境导入,100米,100米,1000米,探究新知,京沪铁路全长1463千米。,京九铁路全长2553千米。,青藏铁路全长1956千米。,2千米=( )米,2千米500米=( )米,2000,2500,6千米+300米=( )米,6300,1厘米,1分米,1米,50厘米,课堂练习,1米,10千米。
15、加减法的验算,万以内的加减法(一),4,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情境导入,3 1 8,+ 5 7 3,8 9 1,1,探究新知,8 9 1,-3 1 8,5 7 3,8 9 1,3 1 8,-5 7 3,或,891-318=573或891-573=318,说明573+318=891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6 2 7,+2 6 4,8 9 1,1,8 9 1 。
16、认 识 图 形,图形与拼组,7,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怎样做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牌子呢?,情境导入,返回,我折了折,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发现能完全重合。,通过折纸来了解长方形的特点。,探究新知,返回,发现两条相对的长相等。,可以发现两条相对的宽相等。,通过测量长方形的边来了解长方形的特点。,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返回,通过测量长方形。
17、毫米、分米的认识,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3,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情境导入,1毫米有多长呢?,0,探究新知,什么东西1毫米长呢?,0,0,0,1分米,铅笔盒长 15( ),书包长 4( ),黑板长 3( ),厘米,分米,米,尺子厚 2( ),毫米,课堂练习,5厘米=( )毫米,70厘米=( )分米,6分米=( )厘米,80分米=( )米,4米=( )分。
18、观 察 物 体,观察物体,五,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情境导入,谁看到的,谁看到的,谁看到的,探究新知,小红看到的是,小丽看到的是,小刚看到的是,是( )拍的。,是( )拍的。,乐乐,云云,课堂练习,( ) ( ),是( )看到的。,是( )看到的。,是( )看到的。,辰辰,月月,安琪,小明,小刚,小红,小红,小明,小刚,( )面,( )面,( )面,。
19、估 计,万以内数的认识,2,情境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情境导入,6月1日晴 我终于登上了万里长城!我原以为长城是又窄又短的,可是亲眼看到长城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长城是那么宽广那么长,真让我大开眼界,难怪人们称它“万里长城”。要想爬到最高处可没那么容易呦!在爬的过程中,会有很多陡的斜坡。,探究新知,6月1日晴 我终于登上了万里长城!我原以为长城是。
20、奇妙的动物世界,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3,情境导入,拓展延伸,课外活动,活动探究,情境导入,活动探究,我们三组去动物园查有关动物的资料。,动物的奔跑速度: 猎豹:120千米/时 老虎:80千米/时 马:60千米/时 狗:64千米/时 ,调查项目,动物,调查项目,动物,拓展延伸,5,8,7,20,课外活动,同学们,你们知道各种动物每天的食量是多少吗?通过上网或者去图书馆收集相关资料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