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白杨礼赞知识与能力1理解并积累“妙手偶得、锤炼、虬枝、秀颀、恹恹”等词语。2体会文中“白杨”的象征意义,学会象征的修辞手法。过程与方法1联系本文写作的时代特点,了解作者的创作环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及全文的主旨。2了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品味语句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3学习对
白杨礼赞ppt课件及音频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Tag内容描述:
1、精神和意志教学重点1象征手法及象征意义的揭示。
2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分析人与树的相似之处,弄清为什么作者会用白杨来象征人。
2 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我国的诗词中有很多托物言志的佳句,有写“竹姿”的,如:“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有写“梅影”的,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有写“柳韵”的,如:“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字面上写的是“竹” “梅” “柳” ,赞颂的却是人的坚韧顽强、生气勃勃。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托白杨树来言志的文章白杨礼赞 ,看看作者托白杨树又言了什么志。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1981 年 3 月 14 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 25 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2背景资料白杨礼赞写于 1941 年 3 月,是茅盾根据自己 1940 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写的一篇散文。
当时,抗日。
2、浙江桐乡人。
,【代表作】 长篇小说虹子夜; 中篇小说路三人行; 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
其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面的实绩。
,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
由于中国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
,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了此文。
,字词积累,d,qi,su,q,yn,yn,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 虬枝 无边无垠 婆娑 秀颀,【潜滋暗长】暗暗地生长。
,【纵横决荡】纵横驰聘,冲杀突击。
,【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妙手偶得】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